大萧条成就童星秀兰·邓波儿

2014-02-20 00:45
环球时报 2014-02-20
关键词:秀兰好莱坞

陶短房好莱坞“永远的童星”秀兰·邓波儿去世,掀起一股怀旧潮。有评论称,邓波儿拯救了大萧条中的美国电影产业,实际上也正是大萧条时期,成就了秀兰·邓波儿“小天使”的形象。 美国早在20世纪初就出现了萌芽的电影产业,1913年,美国电影放映机和传记公司(AMBC)在加利福尼亚境内一个名叫好莱坞的村庄,完成了默片《在古老的加利福尼亚》,从此为好莱坞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电影中心奠定基础。从一开始,好莱坞就成为大电影公司博弈的场所,所谓“片场制度”应运而生。在片场制度下,每个电影公司都会为特定类别的电影构建特定的制片团队,从编剧、导演到摄影、场记都是电影公司的雇员,且往往为固定的公司、团队,一工作就是几十年。 而为了“净化”好莱坞电影中“越轨”镜头,在大萧条之前的20年代,美国成立了“美国电影制片人与发行人协会”,并推出了著名的电影审查“伦理法则”。由于这项行业自律性规范的编写主持人是海斯,因此通称《海斯法典》。该法典为电影规定了一系列清规戒律,从情节、对话、场面,到演员的衣着、发型、扮相,都要“净化”,比如在那个时代的电影里,主人公永远衣冠楚楚,而诸如接吻之类的“不合适场景”是绝不会出现的,这也和当时美国社会的清教徒风气一脉相承。 在这一套制度基础上,后来名声大噪的美国好莱坞几大电影巨头,大多在大萧条之前就已成形,如派拉蒙、米高梅、华纳兄弟,只有20世纪福克斯诞生于大萧条结束不久的1935年。在“片场制度”下,好莱坞大制片商直接或间接控制美国各电影院,并借此垄断电影制片、发行和放映的整个流程,据美国司法部统计。至二战结束的1945年,各大制片商控制了美国电影院的17%(如果只算首轮影院则高达70%)和影片租赁业务的45%以上。截至1929年大萧条开始前,美国院线每周电影观众已达1.1亿人次。 突如其来的大萧条几乎冲击了美国各行各业,好莱坞和电影业也是同样“覆巢之下无完卵”。美国电影人罗宾·克劳斯在《B MOVIE》中记载称,在1932年,美国院线平均每周电影观众人数,已下降至6000万人次左右,只有大萧条前的一半多一些。但和其他各行各业相比,好莱坞已经是“风景这边独好”,依然保持着可观的票房、庞大的就业人口,和完整的产业链,推出了一部又一部经典影片。据资料显示,就在44%的银行破产、大量工厂和商店倒闭的同时,美国电影院数量维持在2万家左右,是旅馆数的两倍,商场数的3倍,每家电影院一年放映400-500部影片,最大的八家制片商每周平均出产一部故事片,1938年美国院线平均每周电影观众人数,已回升到8500万人次。 大萧条造成大量美国人失业,无所事事的他们需要一种既可打发时间、又无需花很多钱的娱乐方式,而电影恰是这样一种娱乐方式:尽管早在大萧条前,美国电影已结束了一刀切的所谓“五美分时代”,但票价依然十分便宜,成人统一为15美分,儿童则只有5美分,一个四口之家只需不到半美元就可打发两小时,是所谓“穷人唯一的娱乐和夜生活”。 在那种弥漫着沮丧、悲观的气氛中,社会需要一些轻松、正面、积极的情绪“兴奋剂”。在“片场制度”的庇护下,美国电影人在大萧条中依然衣食无忧,并为适应市场新的需求,量身定制了所谓“大萧条时代影片”。这类影片一方面依旧维持了《海斯法典》中的清规戒律,另一方面在情节结构和故事演绎等方面,开始大胆突破束缚,加入了许多贴近当时观众主体——随时受到失业和贫困威胁的美国底层民众情绪需要的元素。秀兰·邓波儿和她的影片身上,恰好综合了这一时代影片多种最受欢迎元素:无忧无虑的主人公;对真善美的讴歌、对穷人的同情和对恶势力的嘲讽;简单的情节和轻松的踢踏舞步;皆大欢喜的结局……尽管清一色的“大团圆”和牧歌式的情节在今天看来不免有些苍白,但在那个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社会氛围,面对特定的受众,邓波儿和她的影片无疑是最理想的“疗伤圣药”之一,它们让沮丧中的人们得到安慰,并燃起对未来的希望。 好莱坞电影业无疑是大萧条时期美国经济屈指可数的亮点之一。至于秀兰·邓波儿和她的“疗伤系影片”,即便没有大萧条也未必不能获得票房上的成功,却很难如现实中这样,因为在大萧条时期的独特作用,在世界电影史上铭刻下难以磨灭的痕迹。▲

猜你喜欢
秀兰好莱坞
好莱坞灵异跑车之谜
秀兰的爱情
CRAZY RICH ASIANS
1973年的野兔
明天就去接爸
雁殇
《果树》
翻译
真真假假:好莱坞电影PK现实生活
怎样打造好莱坞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