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师范生在实习课堂上常见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2014-02-20 03:39:38武俊英李文铭
科教导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师范生问题对策

武俊英 李文铭

摘 要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成为一名教师的起点,其中的经历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未来,因此实习对于他们而言至关重要,在实习中可以发现自己的诸多不足并予以改进,最终获得提升。在实习课堂上,师范生常会遇到课堂教学组织能力薄弱、缺乏教育教学机智、教学基本功较差、分层教学深度不够等诸多问题。本文在提出这些问题的同时,也指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达到使师范生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优秀教师的目的。

关键词 师范生 实习课堂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Comm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about

Normal Students in Practice Classroom

WU Junying, LI Wenming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19)

Abstract Teacher education internship i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students to become a teacher, which greatly affect the experience of their future, internship is essential for them, internships can be found in their many shortcomings to be improved, ultimately, to improve. On classroom practice, teacher classroom students often encounter weak organizational capacity, lack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itty, teaching basic skills is poor, hierarchical teaching deep enough, and many other problems. In this paper, while asking these questions, but also pointed out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rapid growth of normal students to become a qualified outstanding teacher.

Key words normal students; practice classroom;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1 課堂教学的组织能力薄弱

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从而对课堂秩序进行管理,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增强的一种教学能力。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是教师必备的一种综合能力,它需要教师能够灵活地、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来组织和调控课堂。师范生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往往比较薄弱,常常只是过分强调教学内容的计划性,而没有充分地考虑和照顾学生,教学过程较机械、刻板,从而导致学生课堂参与率低,课堂听讲时注意力分散,进而使课堂知识的传授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例如,在数学师范生的一节实习课堂上,由于所讲的内容是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内容比较枯燥,即利用公式计算例题,因此学生兴趣较低,课堂毫无生气。如果是组织能力较强的教师且事先预估到这种情形,可以考虑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让学生比赛,比拼利用此公式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就可能被激发,从而会取得更好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 缺乏教育教学机智

教育教学机智是指,当教师面对课堂上突发的教育情境时,能够敏感、迅速、准确地做出判断并能采取适宜措施的一种教学能力。拥有教育教学机智的教师,其实并不一定都能预见课堂上的所有细节,但他却能够在情况发生时,依据当时课堂的具体情形,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当师范生站在实习课堂上时,学生们会认为他不是正式教师,潜意识里对其没有敬畏感,甚至有些学生会调皮地提出些难题。而师范生由于缺乏教育教学机智,驾驭课堂的应变能力较差,因此,当他们在课堂上遇到棘手的问题时,常常表现出焦头烂额、手足无措的样子,进而打乱了上课的节奏,使得师范生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内容处理上出现漏洞,甚至于无法圆满地达成教学目标。

3 教学基本功较差

教学基本功是师范生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他们向招聘学校展示自己教学能力的前提。但是,一般师范生的教学基本功相对较差,具体表现如:课堂上板书较乱,缺乏合理的布局;字迹潦草,书写质量较差;语言表达不够严谨,口语较多而缺乏专业术语;语速太快,学生来不及反应;有的甚至有口头禅等问题。

4 分层教学深度不够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依据班级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将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以使各位学生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和提高的一种教学方式。师范生在课前备课时,常常只是关注如何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全部讲完,过分注重单纯知识的讲授,自己的主导地位比较突出,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几乎被忽略,这就使得课堂教学中只有少数学生能与教师互动,大部分学生被施予了“填鸭式”教学,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整体效果,这显然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例如,在数学师范生讲授“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实习课上,教师在讲台上讲找线面角的步骤,即过斜线上一点做平面的垂线,斜线和射影所成的锐角就是线面角。这段话(下转第212页)(上接第192页)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来说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于学习差一些的学生来说,由于不熟悉射影的概念,因此,一般还是找不到正确的线面角。所以,师范生在讲这堂课时应注意将射影的概念渗透其中。

5 知识衔接不够好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将本节课知识与以往知识衔接起来,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形成“就近发展区”,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轻松地接受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可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并有助于帮助学生复习已往知识。师范生由于没有对各册课本作系统的了解,所以在这一点上往往把握不到位,经常是只谈本节课内容,前后知识衔接不够好,从而造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分散的而不是系统的。

师范生面对上述问题时,应如何及时纠正,并使自己得到提高,以便在入职后能够迅速地成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教师呢?这是许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更是师范生应关注的重点,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设性意见:

(1)多听课并在课后写教学反思。师范生在实习期间应该尽可能多听同科目其他教师的课。这里说的教师,不单是师范生自己的指导教师,还包括其他教师。正如“教无定法”所云,没有一个教师的教法和其他教师是相同的。不同的教师在教学中会采用各自适宜的教学方法,因此,只有听不同教师的课,学习不同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机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便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这样才能使师范生在实习中迅速成长,并较快建立起适合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

对于师范生而言,还有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那就是课后写教学反思,因为,只有思考才能进步。师范生应该在每节课后,对自己本节课的表现写个总结,记录下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对于闪光点应该给予肯定,并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发挥;而对于不足之处应该找到改进的方法,以使自己在今后课堂教学中做得更好。

(2)课前备学生。备课是一名教师上课前必须要做的事,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一节课上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教师准备(即备课)的程度。备课越充分,上课时越能游刃有余,这样的课就越容易成功。

备课往往有“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和备教法。但是,師范生往往只注重备教材和备教法,而在备学生这一重要环节上却常常是一带而过,以致分层教学深度不够,或因材施教得不到体现,最终影响到教学效果。

备学生指的是研究学生,即站在学生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解读,然后确定与学生实际情况相宜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方式方法等。只有充分地备学生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才能知道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才能使每个学生保持足够的兴趣主动参与学习。因此,师范生在课前的备学生工作,也是极其重要的。

(3)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教学基本功是成为合格教师的基本条件,对即将成为人民教师的师范生而言,应该注重加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训练。具体做法如下:

备课时,应该将每节课的板书都设计好,以便在课堂的黑板上展示出布局合理的板书;在校期间,注意经常练练粉笔字,这不仅为以后的教学中能够给学生展示出清晰的字迹,而且也能提高书写板书的速度;讲课时,要注意尽量运用专业术语,注意避免口头禅的出现;平时语速较快的师范生,上课时一定要注意放慢语速,确保学生对你讲解的知识有思考的时间,以使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接受所讲述的内容。

(4)多阅读相关的书籍。师范生平时应该涉猎大量相关书籍,这些书籍不仅是专业类书籍,还应该包括教育心理类书籍及其他与教学相关的书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习以及今后工作中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才能更好地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最终使学生和自己都得到发展,形成双赢的结局。

猜你喜欢
师范生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环球时报(2016-07-15)2016-07-15 13:42:04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环球时报(2016-03-09)2016-03-09 09:10:24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南方周末(2015-05-07)2015-05-07 04: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