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爱存 牟江萍
贵州省骨科医院,贵州贵阳 550002
10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
薛爱存 牟江萍
贵州省骨科医院,贵州贵阳 550002
目的探析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分娩方式、产时并发症及对胎儿的影响研究。方法入选该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妊娠糖尿病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同期入选健康孕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照,对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顺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阴道助产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发生产后出血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早产儿、巨大儿、发育迟缓、呼吸窘迫等新生儿并发症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发生死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对胎儿及母体具有高危风险,应加强产前检查筛查妊娠期糖尿病,降低其产时并发症及新生儿死亡率。
临床分析;新生儿;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指糖耐量潜在性减退,孕期出现内分泌糖谢异常疾病,临床较为常见[1]。据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调查结果显示,妊娠期糖尿病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血糖过高可导致胚胎异常发育甚至死亡,15%~30%孕妇出现流产[2]。妊娠期糖尿病如未能及时有效治疗,会出现感染、羊水过多、难产、酮症酸中毒等并发情况,严重影响母婴的生命健康及质量[3]。探析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最佳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降低产时并发症及新生儿死亡率。故该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特收治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该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7.7±2.5)岁。初产妇61例,经产妇39例;孕周24~42周。所有患者均为单胎妊娠,孕前均无糖尿病史,未服用任何已知可能干扰糖代谢的药物。同期入选健康孕产妇100例为研究对照,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7.6±2.6)岁,初产妇60例,经产妇40例。
1.2 诊断标准
符合下列标准之一,即可确诊为妊娠合并糖尿病:①应用OGTT试验空腹时5.6 mmol/L,1 h时10.3 mmol/L,2 h时8.6 mmol/L,3 h时6.7mmol/L的标准,其中两项或两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标准;②50g葡萄糖符合试验≥11.1mmol/L,且FGB≥5.8 mmol/L;③空腹血糖2次或以上FGB≥5.8mmol/L[4]。
1.3 治疗方法
运动疗法:散步式行走或等量运动,每周进行3~4次,每次15min~0.5 h,可应用上臂活动仪辅助锻炼。饮食调节:由营养师根据孕妇的体重指数、血糖水平、孕周予以配餐,计算每日热量的总摄入量,饮食调节后继开始连续超过一周检测血糖水平(测餐后2 h血糖、三餐前,隔天一次);胰岛素疗法:锻炼运动及饮食调节后血糖仍居高不下或无显著变化者,可予以胰岛素短效治疗。治疗目标值:血糖水平控制下降15%~30%为佳,避免降低胎儿胰岛素过高水平,导致孕妇出现临床或亚临床低血糖。详细记录患者的治疗过程及跟踪检测血糖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软件系统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1 两组孕产妇分娩方式的评估比较
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顺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阴道助产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产妇分娩方式的评估比较[n(%)]
2.2 两组产时并发症情况的评估比较
观察组发生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发生产后出血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时并发症情况的评估比较[n(%)]
2.3 两组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的评估比较
观察组发生早产儿、巨大儿、发育迟缓、呼吸窘迫等新生儿并发症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两组发生死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的评估比较[n(%)]
妊娠期糖尿病的病理机制是胎盘分泌各种激素随孕周的增加而递增,对抗胰岛素;胎盘产生蛋白溶解酶—胰岛素酶增多,胰岛素酶增多后,使胰岛素降解,使其丧失活性,因而正常妊娠出现GDM倾向[5]。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取决于糖尿病病情及血糖控制水平。孕早期空腹血糖较低,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孕妇如果未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糖。随妊娠进展,抗胰岛索样物质增加,胰岛素用量需要不断增加。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较大,进食量少,若不及时减少胰岛素用量,容易发生低血糖。产后胎盘排出体外,胎盘分泌的抗胰岛素物质迅速消失,胰岛素用量应立即减少。由于妊娠期糖代谢的复杂变化,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孕妇若未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血糖过低或过高,严重者甚至导致低血糖昏迷及酮症酸中毒。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胰岛素、运动、饮食调节相结合疗法,对血糖检测水平及病情变化密切跟踪,运动疗法和饮食调节是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检测血糖指标是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对妊娠结局的评估有重要意义[5]。血糖浓度越低的孕妇,其应用运动治疗、饮食调节控制血糖浓度的可能性越大;而血糖浓度较高、病情较重一般需要胰岛素进行干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顺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阴道助产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发生产后出血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早产儿、巨大儿、发育迟缓、呼吸窘迫等新生儿并发症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发生死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李秀琴等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说明妊娠糖尿病患者对胎儿及母体具有高危风险,应加强产前检查筛查妊娠期糖尿病,降低其产时并发症及新生儿死亡率。
[1]邵华.妊娠期糖尿病90例患者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14(24):135.
[2]张蕾,高立华.以饮食控制为主治疗妊娠糖尿病46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182-183.
[3]骆咋兰,吴晓莉,周娟.妊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6):120-122.
[4]谢丽玲.C-反应蛋白危险因子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27(5):144-146.
[5]李秀琴,肖霞,刑梅,等.个性化膳食指导促进实现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300例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12,40(12):138-139.
R 714.2
:A
:1672-4062(2014)11(a)-0079-02
2014-08-26)
薛爱存(1974-),女,山东省郓城县人,大学本科,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妇产科超声诊断及内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