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
一个偶然的因素,我成了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双聘教授。半年北京,半年香港,说起来很惬意。可有一点,必须不断变换频道,要不,一不小心就会说漏了嘴。比如,明明是在香港教书,讲着讲着,会提及北京大学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一开始很警惕,有些话到了嘴边会突然收住或拐弯,因怕听众不能接受。反而是学生们鼓励我尽管直说,他们愿意听不同的声音。系里开教授会,讨论棘手问题,系主任有时会问,你在北京大学碰到类似问题如何处理?我就结合自身的经历,简单谈谈两所学校的异同。
“隐身”与“在场”
香港人的好处之一,看多了风云变幻、潮起潮落,再刺激的言论,再怪诞的立场,也都愿意“洗耳恭听”——至于是否接受,那是另一回事。有自尊,但不过敏,随你褒贬抑扬,我自岿然不动。这种心态,我喜欢。具体到大学里,就是保证不同立场、不同学养的人都能畅所欲言,但不保证你说了管用。你必须适应各种礼貌性的点头、鼓掌与遗忘,学会“白说也要说”。虽说香港回归已经十多年了,但“一国两制”的设计,以及此前长期的政治与文化隔阂,两边不容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能做到坦诚相见,已经不错了。
目前香港各大学的教授中,不少是大陆背景但在欧美大学拿学位或教职后,转来香港任教的。与这些已经很好地融入香港社会并发挥作用的教授不同,我是脚踩两只船,两边都得适应——做得好,各采其长;做不好,各得其短。记得我刚被双聘不久,那时的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还再三叮嘱,在香港,要多看看,了解人家大学是怎么办的。
博士毕业,留在北京大学工作。25年来,我虽走南闯北,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美国哈佛大学以及台湾大学从事研究或教学,但都是来去匆匆,浮光掠影。我曾半开玩笑说,最喜欢谈国外大学如何如何的,多是进修3个月的访问学者。因为,新鲜感还没过去,净往好处想,且觉得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呆久了,你知其然也略知其所以然,了解阳光底下的阴影与黑暗,反而不敢轻易下结论。除了长期工作的燕园之外,我略有了解的,就只是香港中文大学了。我对香港中文大学等香港大学的阅读与阐释,也深受北京大学这所题中未有、隐身但在场的大学的影响。
排名的困惑
上世纪90年代,原北京大学校长丁石孙访问香港,有记者问他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哪一个更优秀,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我们北大”。有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不服气,投书报纸,历数两校的师资、经费、发表论文、办学条件等,一项项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整体实力在北京大学之上。对于那个时候的我来说,此未经证实的传说,可谓“振聋发聩”——香港中文大学怎么能跟北京大学相提并论呢?
九七回归前后,国人基于爱国主义热情,迅速普及“香港百科知识”,但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以及娱乐文化;2004年起,教育部同意香港八所公立大学在内地招收自费生(此前属于试验性质,规模很小),极大地激发国人了解香港高等教育的热情。时至今日,谈起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很多内地高中生及其家长,都已经如数家珍了。我本人就不断碰到类似提问:孩子同时考上了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你说该上哪个好?或直截了当追问这两校的“国际排名”孰高孰低。
七八年前,我曾撰文讨论让所有校长“又爱又恨”的大学排名——那年的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把北京大学推到前所未有的第十七位置,而我则认为,“这个排名所肯定的,不是北京大学的科研成果,而是中国在变化的世界格局中所具有的重要性”(参见《大学排名、大学精神与大学故事》,《教育学报》2005年1期)。此后,北京大学的国际排名逐渐稳定下来,与香港中文大学很接近,处于伯仲之间。
看2012年发布的三大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大学排名,北京大学排46,香港中文大学排124,似乎北京大学遥遥领先;可根据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公司QS世界大学排名,香港中文大学排40,北京大学排44,北京大学又落到后边;而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情况是: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及香港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这六所华人地区最好的大学,同列世界第151至200位之间(此榜单中,除前100强外,后面只是分段公布)。
最近十年,“大学排名”的影响力急剧提升,成了悬在校长们头上的一把利剑。明知那些凭借真假数字堆积起来的排名不太可靠,可谁也不敢置之不理。因为,对于许多学生家长及公众来说,这是他们了解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捷径。因此,校长们只好采用机会主义策略——排名低时英勇反驳,排名高时积极引用;对外说是无所谓,对内其实很在意;碰到大学者与接待捐款人,排名或隐或现……校长们之所以如此“灵活机动”,就因为你的大学还没到“无可撼动”的地步,排名高低会影响你的社会声誉及招生状况。很高兴香港中文大学有志气,校长称不积极参与此类排名游戏,因为:“如果大学的使命是教育学生、创造知识,以改善人类生活的素质,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同时促进我们的文化和承传的话,我们便需要在‘影响深广的科技研究和影响力相对较低的人文学科研究之间维持平衡。”(参见沈祖尧《别让排名“挤掉”大学首要使命》)此举说明香港中文大学的独立、自信与成熟,不追风,不造假,不迎合。当然,这与香港中文大学目前处于平稳发展期,没有大风大浪,也不会大起大落,因而前进的步伐可以相对从容些有关。
择校之艰难
在我看来,高考前后的考生家长,属于“不可理喻”的一群——即便是学富五车的大学教授,也都变得唠唠叨叨,很不自信;而且,比即将走进考场的孩子还紧张。也难怪,在中国这样的“学历社会”,第一学位(本科)确实很重要。
想当初刚恢复高考,我辈只求有学上,才不管你是著名大学还是普通师专。如今的孩子们,东挑西拣,不是名牌大学,宁肯选择复读;家庭经济好的,干脆远走高飞,到国外求学去。无可选择,固然痛苦;选择太多,照样也痛苦——甚至更“彷徨无地”。大城市里的父母,凡有孩子上中学的,最喜欢讨论的话题是:到哪里上大学,以及上什么样的大学。
国内大学如何排座次,考生及家长大都心里有数。若是将就读美国的、欧洲的、日本的或俄罗斯的大学也作为选项,那可就费心思了。东打听,西请教,获得诸多参数后,往往很难取舍。如今有了“赴港求学”这第三条道路,问题就变得更复杂了。好在目前台湾各大学在大陆招生时,因政治考量而不提供奖学金,对优秀考生吸引力不大;若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交通大学等也加入战局,那就更加让人纠结了。考生们用脚投票,不一定在内地念大学,这一选择,对中国高等教育是个巨大的冲击。中国人口多,生源丰富,愿走且能走的毕竟是少数;但此举削弱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的“明星效应”,关系实在重大。以往“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国内名校,如今也都坐不住了,正使出浑身解数争抢好学生。我希望这一“变量”发生鲇鱼效应,倒逼积弊丛生的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改革通道。
站在中国大陆诸多好大学的立场,如今最迫在眉睫的挑战,应该是香港各大学的成规模招生(2012年大约招收1600人)。暂不说国家大事,就谈考生个人该如何选择。能在香港的好大学获得高额奖学金、且选到自己喜欢的专业,这样的机会很难得,应该抓住;但如果是自费(各种费用加起来,念完本科,大约需人民币50万元),且学校及专业都不怎么理想,请仔细斟酌。
我同时在北京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教书,对这两所名校的好处与缺陷均有体会,每当被问及如何择校时,我首先问学生的志向与趣味。两所大学的国际排名接近,硬件及师资各有长短,差别不是很大;差异较大的是办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还有就是日后的出路:如果希望将来在港工作,当然选择香港中文大学;如果渴望在迅速崛起的内地舞台上有所作为,则北京大学更具优势。对于已下决心赴港求学的学生,我唯一的建议是:选大学的同时,请考虑专业。香港各大学有“最佳专业”评选,类似我们的一级学科评估,大致可信。我所熟悉的香港中文大学共拥有17个“最佳专业”,居香港各大学之首;而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各学系中,被评为“最佳专业”的是:人类学/人文科学、中国语文及文学、中文教育、英国语文、历史、哲学/宗教。
(作者系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教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