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于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数二》这节传统课而言,很多老师都有过自己的思考,从导入到新授环节的设计,从操作到练习题的安排,都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前不久我校开展的青年教师研究课活动中,姜艳老师的教学设计让人耳目一新,从古到今、从繁到简、从直观到抽象,如行云流水,让人兴趣盎然,体现了教师打破常规的个人思考。
一、巧设导入,让学习充满情趣
【片段一】
老师:小朋友们,看!今天谁来和我们一起学习啦?(课件出示:喜羊羊)
老师:喜羊羊可是一只超级聪明的羊,它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课件出示: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猜一猜是什么。(学生异口同声:手)
老师:哦,是吗?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手指?(学生齐数1—10)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巧妙地设计了“喜羊羊”的情境和一个结合学生身体的谜语。貌似一个简单的谜语,实为一个精心的设计,学生在猜谜中既调动了学习兴趣,使学习较快地进入一个较佳的状态,又复习了1~10各数,为下面的新知学习埋下伏笔。
二、理解教材,巧搭数学与历史之桥
【片段二】从石头开始
老师:(以喜羊羊的口吻)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是怎么计数的呢?(课件出示)1个猎物放1块小石头,2个猎物就放2块小石头……10个猎物就放10块小石头……小石头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怎么办呢?(教师就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学生边看课件边听老师的讲述,一下子就进入了情境之中,自然而然地就会思考“怎么办呢”。)
学生:用大石头!
老师:真聪明!我们的祖先就是这个办法!用一块大石头来代替10块小石头!(课件演示)
老师:这就是“以一当十”。(课件出示)
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和形式化的课程,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如果直接告诉他们“以一当十”,学生是根本接受和理解不了的,教师在这个环节通过听故事、看动画,将数学典故和史料融汇其中,相机呈现,从另一个侧面给数学课堂注入了历史意蕴和文化气息。
三、诱发争议,引导学生“自拔其根”
【片段三】从石头到小棒
老师: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祖先想到了用小棒代替石头。我们一起来数小棒,数出10根小棒。(学生齐动手)
老师:10根是几个一?
演示: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学生活动:数出10根捆成一捆。
老师:这也是“以一当十”的方法,这里的“一”是什么?这里的“十”是什么?
老师:数出12根小棒。
展示学生的作品:
①
②
老师:你们觉得哪一种更能清楚地看出是12?为什么?
小结:一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12。
学生活动:摆出15、18,并说一说各数的组成。
唐代诗人杜牧有句名言:“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意思是说学习不能停留在表面,不能只顾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要寻根究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就是知道20以内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生摆小棒,亲身经历数学学习的活动过程,展示两种结果,并引发学生争议“哪一种更能清楚地看出12,为什么”,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努力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与学习的知识点、生长点进行有效整合,让学生潜在的错误想法得以充分暴露,并在不同想法的碰撞中感悟真知。
四、体验活动,实现符号化抽象
【片段四】从实物到符号
老师:刚才我们用小棒、计数器表示了20以内的各数,数学家们后来又创造了图形和符号。(出示计数符号和阿拉伯数字)
老师:你们觉得哪一种方法更简洁?
活动一:找一找生活中的数。(汽车号牌、站台、钟表、楼层等)
活动二:青青草原小羊的家。(正数和倒数——巩固数序)
活动三:青青草原里的其他动物比多少。(小鸭比小鸡多多少、小鸡比小鸭少多少——比较数的大小)
活动四:青青草原里的草莓丰收了!(估算——培养数感)
活动五:喜羊羊给大家送礼物。(按顺序连线)
虽然教师面对的是一年级学生,但他们对20以内各数的认知并不是一张白纸,教师的练习设计正是抓住了这一点,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一系列操作,直观理解了11~20各数的意义后,出示了阿拉伯数字,实现了从直观到抽象的质的飞跃,然后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认读11~20各数、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能比较数的大小,还设计了抓抓、估估、数数、看看、比比等活动,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感。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我们的课堂要让学生感受过程、习得规律、发展智慧。真实的课堂应摒弃演练与作假,有效的课堂追求简单和生动,生成的课堂需要耐心和智慧。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课堂这个传承知识的场所变成师生智慧生成和拓展的天地,让我们一起在这个熟悉的地方,且思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