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玉姣 田伟
河南省兰考县中心医院,河南兰考 475300
雷公藤多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分析
牛玉姣 田伟
河南省兰考县中心医院,河南兰考 475300
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雷公藤多甙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月收治的7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44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和雷公藤多甙的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选择降糖、降压和降脂的常规西药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后血尿素氮、24 h尿白蛋白定量以及血肌酐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的尿蛋白定量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常规药物和雷公藤多甙的治疗,既可使血糖、血脂和血压得到降低,还有显著将尿蛋白的作用,疗效显著。
糖尿病肾病;雷公藤多甙;治疗效果
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患者随着病情加重出现的一种并发症,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因其代谢紊乱较为复杂,当发展为终末期的肾脏病,病情严重,治疗更加困难。该疾病的病因有遗传因素、高血糖导致的代谢异常、肾脏血流的动力学异常,高血压以及血管活性物质的代谢异常。通过研究发现,该疾病炎症介质的水平较高,炎症细胞的浸润以及细胞因子,因为该疾病在病情发展中受到炎症的不良作用,因此要给予相应的抗炎治疗[1]。雷公藤为传统中药,在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时使用该种药物,能够较好的消减尿蛋白[2]。因为该药物还具有免疫和抗炎的抑制作用,能够减少患者治疗中持续爱你的不良反应。为探究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雷公藤多甙治疗的效果,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月收治的7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采取不同药物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收治的7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实验组患者44例,男性29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29~67岁,平均年龄为:(55.9±10.3)岁,病程范围:3~15年,平均病程为:(7.7±5.2)年。对照组患者35例,男性25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30~69岁,平均年龄为:(56.3±9.1)岁,病程范围:2~14年,平均病程为:(7.2±5.4)年。在基本资料方面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为:24 h的尿白蛋白量大于30 mg,没有尿路感染、急慢性肾炎、发热以及酮症酸中毒的情况,并将泌尿系结石、急性肾炎、肝脏疾患、感染等可能导致尿蛋白增加的病症排除。
1.2 方法
1.2.1 实验组首先对患者进行基础治疗,针对血糖情况采取胰岛素的使用,并采用血管紧张素的的受体阻滞剂进行降压治疗,使尿蛋白得到适当降低,并采取降脂抗凝的药物使用。同时采用雷公藤多苷片的使用,生产商为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每片为10 mg,服用剂量为每千克1~2 mg,一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4周后,则采取服用2周且停止2周的顿挫方法,共治疗6个月的时间,并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进行复诊检查,若身体出现不良反应则给予及时处理,复查的项目有血常规、尿常规、血糖和肝肾功能。
1.2.2 对照组该种患者仅采取血糖、血压和血脂的常规治疗,同样进行6个月的治疗,在治疗初期每周进行1次复诊,治疗1个月后半月复诊一次,及时处理患者身体的不良反应。
1.3 统计方法
对该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χ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为:(0.97±0.63)g,血尿素氮为:(5.96±1.29)mmol/L,血肌酐为:(76.36±3.82)umol/L;对照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为:(1.60±0.86)g,血尿素氮为:(6.29±1.63)mmol/L,血肌酐为:(76.49±5.62)umol/L。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的尿蛋白定量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各项指标对比
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其早期起病隐匿、病情发展较慢,容易被忽略,当其进入到大量蛋白尿的阶段,会较快对肾功能造成的损害[3]。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同时采取雷公藤多苷片的使用,这种药物可使蛋白尿得到显著减少,并提高白蛋白,可以延缓对肾功能造成的损伤,疗效显著,且为中药制剂,身体很少出现不良反应,实验组患者使用后24 h的尿蛋白定量得到明显降低。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雷公藤多甙的治疗,效果显著,延缓肾功能衰竭。
[1]常娟,施莲珍,宋慧.雷公藤多甙对老年性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J].世界临床药物,2013,27(18):166-167.
[2]谢婉凤,郭文硕,陈玉森,等.雷公藤角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侵入途径观察[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5(10):127.
[3]郭航.雷公藤多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巨噬细胞浸润及NF-κB、MCP-1表达影响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34(18):162-163.
R587.2
A
1672-4062(2014)08(b)-0012-01
201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