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历史专业学生创新素质结构及其建构路径研究

2014-02-17 02:54侯雁飞姜畔毕聪敏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创新

侯雁飞 姜畔 毕聪敏

[摘要]本文首先从浓厚的史学兴趣、专精与广博的知识结构、问题意识、进取精神、团队精神五个方面探讨了历史专业学生创新素质的基本结构,在此基础上从环境、教学、教师三个维度提出了其建构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历史专业学生 创新 创新人才 创新素质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124-04

[作者简介]侯雁飞,姜畔,毕聪敏,北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吉林132013)

一、历史专业学生的创新素质结构

笔者认为,历史专业学生的创新素质结构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浓厚的史学兴趣是成为历史专业创新人才的前提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及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们的兴趣往往与他们的直接或间接需要有关。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会产生接近这种事物的倾向,并积极参与有关活动,对此活动有着极大的热情。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坦伯格研究(R·Sternberg)发现:“个性中的兴趣和动机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驱动力。兴趣源于对事物的好奇心,是个体从事创造思维的内驱力。兴趣和动机可以驱使个体集中注意力于所从事的创造性活动。”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对史学没有丝毫兴趣的人,不可能成为史学创新人才。只有对史学发生浓厚兴趣的人,才会对史学如饥似渴地去探究、钻研,才会有创新的兴趣和热情。被誉为中国史学界朴实楷模的大史学家严耕望在他的治史三书中曾谈到,自己“从小学到高中一直以数理科见长,文科成绩反极平平。”一次偶然的事情使他开始阅读《三国志》、《左传》、梁任公《饮冰室文集》等书,对国文渐感兴趣,“及到高中,中国历史教师李则刚先生,我听他一次很有意义的讲演,又读到梁任公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对于中国历史的兴趣因此明显地被激发起来”,因此,决定将来从事史学研究工作。其后他“不鹜声华,埋头治学,功夫扎实,成就卓著”,被称为“乃真学者”。可见,浓厚的史学兴趣是成为历史专业创新人才的前提。

(二)专精、广博的知识结构是历史专业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要素

所谓创新是“个体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利用积累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身的思考,独创性地提出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产生新知识、新思维和创造新事物”。也就是说,创新是建立在已有认识成果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撰写资本论,参阅了1500多种书籍;达尔文用27年时间进行野外考察和收集资料才创立了进化论。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出现,人们要想创新就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和广博的知识视野。历史学科更是如此。

历史牵涉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非有相当博通,就不可能专而精”。史学研究要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运用多种理论、方法,以宏观的视野、缜密的分析、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在历史的时空里对历史问题、历史现象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分析和判断。这就要求史学工作者既要有坚实的历史知识功底,又要有一定的哲学、文学、地理学乃至数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这样做出的史学结论才能是科学、合理的。也就是说,历史专业创新人才,既要有专而精的历史专业知识,又要有广而博的其他学科知识。专不一定能精,精一定要有相当的专;广不一定博,而博一定要有相当的广,要为专精必要相当的广博。而广博,既要旁通史学以外的其他各种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也要博通史学自身的各个领域。因此,专精、广博的知识结构是历史专业创新人才的基础。

(三)勤于思考的问题意识是历史专业创新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要素

创新人才的突出特点“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路径上,善于应用自己拥有的知识和经验,超出一般人的思维,提出新思路和新问题”。科学上的突破、技术上的创新无一不是从提问开始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胡适也曾说:“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的知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可见,能否提出问题无论是对青年学生还是科学工作者都是其知识生命的关键所在,而提出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勤于思考、善于恩考。

研究历史,首要的也是能够提出问题,而提出问题就要勤于思考。历史是由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无数历史问题所组成,研究历史问题要以史实做依据,不能凭空想象,要通过阅读大量的史料,对浩如烟海的史料进行疏理、比对、分析、考证、判断才能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思考与阅读要同时进行。“阅读而有所识别,就已经用了思考,若不用思考,则阅读何用?”可见,勤于思考,对阅读史料极为重要。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史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所以勤于思考的问题意识是历史专业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

(四)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是历史专业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人,一定是敢想、敢干,有勇气独辟蹊径,有能力开拓新的领域,敢于创新,想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的事”。“要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创新是对传统和权威的挑战。如果把传统和权威视为绝对完善和不可违反的东西,不敢越雷池半步,那就永远不会有创新”。

历史研究更要有勇气向传统、向权威挑战。虽然,很多历史问题已有定论,但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往往会带有研究者个人的主观意识和时代色彩,难免会出现偏颇。因此,史学工作者一方面要尊重历史、尊重学有所长的权威,另一方面也要有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在做出历史论断时,要不唯上、不唯尊、不唯书、只唯实。只有这样才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进步、不断创新。同时也要敢为天下先,敢于提出前人没有提出过的问题和观点。

当然,创新和挑战权威是要承担风险的,不是所有创新都会成功,不是所有创新的观点都会经得起检验,也就是说在创新的同时,也要有接受失败的准备,要学会正确看待失败。有人说;“爱迪生发明灯丝失败了500次,而他却认为自己成功地知道了500种材料不可以用作灯丝的道理”。正确看待失败、百折不挠地去实践正是爱迪生创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史学创新,同样也会有失败,而且这种失败很可能会给创新者带来意想不到的巨大打击和难以承受的精神压力。因此,历史专业创新人才既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也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在面对失败和困难时能坦然相对、乐观向上、不屈不挠,理性地总结经验、接受批评、不断钻研、继续创新。可见,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是历史专业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

(五)和谐包容的团队精神是历史专业创新人才应具备的良好品质

“团队精神就是大局意识、相互协作和个体服务精神的表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组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

史学研究和其他学科研究一样,同样需要团队。因为许多史学课题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由多人组成课题组,而课题组成员既可能是历史学科的,也可能是其他学科的;既可能是相识的,也可能是不相识的;既可能是一个单位,也可能是不同单位的;既可能是同地域的,也可能是不同地域的。这就要求课题组的每个成员都能对自己的团队有着强烈的认同感,有大局意识,个人利益要服从团队利益,时刻奉行团队利益优先原则。在团队中,每个团队成员都要做到:一方面尽最大可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和技能,另一方面又要懂得尊重科学、尊重他人,对于学术争鸣问题要发扬学术民主的作风,平等交流、兼容并蓄,既要敢于坚持真理又要勇于承认错误。总之,团队的每个成员都要做到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与他人密切合作、互谅互让,以实现团队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因此,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历史专业创新人才,和谐包容的团队精神是其必须具备的一个良好品质。

二、历史专业学生创新素质结构的建构路径

(一)鼓励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1.要提倡一种“全员创新、创新光荣”的理念。创新,不仅仅是学生的事情,没有创新的教师、创新的环境就不会有创新的学生。因此,一定要在学校内部提倡一种“全员创新、创新光荣”的理念。目前,我国高校大都已经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也都采取了一些措施推动创新,但总体上效果不佳。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各高校内部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不够,思想不够统一,一切按部就班,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因此,创新也就只能成为口号、成为装点门面的工具。在这种氛围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怎能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行动呢?所以,在学校内部提倡一种“全员创新、创新光荣”的理念显得尤为迫切。要通过各种方式,在学校内部大力宣传创新的重要性,使大家认识到,培养创新人才既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先决条件,也是学校能否生存、学生能否为社会所用的关键;创新是每个人的任务,是影响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创造一个人人讲创新、人人争创新的局面,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新意识。

2.建立奖励机制,激励创新。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创新,要在学校内部建立奖励机制,激励学生创新。如建立创新能力评估体系,对敢于提问、敢于质疑者可适当增加考核分数;有创新成果者可加学分;参加创新活动可获得相应奖励(包括对教师的奖励)等等。

3.开展创新活动,提供创新平台。创新需要平台,丰富多彩的校园创新活动可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舞台,使其尽情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专长,如史学论坛、史学问题辩论会等等。活动内容既要有专业知识又要有通识基础知识,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趣味性,一定要让学生从中得到愉悦的体验,这样才会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积极性。

(二)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完善课程设置。我国传统的历史专业课程体系一般是以历史基础知识教学为主要内容的,两大通识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一般要用2年半到3年时间,而通识课程极少。近年来许多院校虽已开设了一些相关课程,但由于对通识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之师资力量有限,导致所开课程既不成体系也不实用,成了装点门面的点缀。有鉴于此,国内历史专业课程设置必须进行彻底改革。可把四年的教学时间分为两个阶段:一、二年级为第一阶段,主要开设历史基础课程(两大通史)和通识课程,主要任务是“专精”学生专业基础、“广博”学生通识知识;三、四年级为第二阶段,主要开设史学方法和史学理论课程并进行创新实践,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专业方法、训练学生专业实践能力。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每一阶段的课程设置都要经专家科学论证、精心研究设计,绝不能随心所欲、因人设课;且所开设的课程一定要成体系、有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广博”、“专精”和创新能力结构的养成。否则,改革将没有任何意义。

2.革新教学观念、方法与手段。当前倡导的教学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达到“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在新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重要转变,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积极参与者和实践者。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和学生都要主动改变以往的角色,以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代之而行的应是讨论法、论辩法、启发法、提问法、探究法等多种方法并用。但无论哪种方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都始终是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而教学活动的主角——实践者始终应是学生。尤其是历史教学更应注意这些方法的运用,要把枯燥的传授史学知识的课堂变为充满乐趣的探讨史学问题的基地。另外,传统的教学手段使鲜活、生动的历史变得枯燥乏味,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形、声、色、光、影有机结合,生动、形象地展现、还原和再现历史,使历史由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直观的影像,有助于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学习乐趣,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另外,教师还可通过远程教学网络资源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新观点、新动态随时被引入教学当中,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加快,教学信息量大增,实现资源共享。有研究表明,“实行媒体教学,比之常规的教学法,能够使学习速度提高30-50%,节约经费30%”。因此,教学手段改革势在必行。

3.变革评价方式。传统的考评方式严重影响了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积极性,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对历史学科来说更是一种桎梏。因此,有必要对考核方式进行彻底革新。(1)改变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即不再是以一次性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而是把考核过程贯穿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2)笔试试卷的试题应以主观题为主,以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灵活学制年限,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学生创新成绩突出,完成规定学分的可提前毕业,反之,可延长修业年限。(4)师生携手做科研。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大学期间接受过科研训练的大学生,在接受需要借助创新能力才能完成的工作时,其成功率要比其他学生高出3倍以上。”可见,科研实践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历史专业创新人才科研能力的培养,除参加各种校园学术活动外,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科研工作也是极其重要的。同时,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科研常识、科研方法和学术规范,为将来的学术积累做好铺垫。总之,学生参加科研工作是高校历史专业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步骤。

(三)建立创新型教师队伍,提高高校创新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研究发现:“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这表明教师的创造性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教育观、知识结构、个性特征、教学艺术等,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哈佛大学原校长科南特则说:“学校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质量。”也就是说,教师是高校学生培养的关键。因此,建立创新型教师队伍,是高校各学科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历史学科也不例外。

作为创新型教师,首先应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其次要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第三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第四要有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而要打造一支创新型教师队伍,高等院校应注意两个问题:(1)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这在前文已论及,不再赘述。(2)制定科学合理的职称评聘制度。目前,高等院校评价教师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职称。职称评定依据主要是科研成果数量的多少,且是没有任何伸缩余地的硬指标,而教学水平标准弹性极大,实际上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这就导致了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为此,建立一个教学、科研并重的评聘制度,让职业道德佳、教学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教师真正脱颖而出,成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

(责任编辑:赵淑梅)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创新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提高实验动手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