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金芽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发展背景下,其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教学更具有效性。为了达到上述要求,就历史学科而言,历史教学采用了有效教学,强调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教学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途径,通过对学生学习意愿的引导、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来实现历史的有效教学,最终达成提高历史教学的整体教学效益的目标。在此,本文将以新课革为教育环境,实践探讨历史有效教学的实用性,为历史学科的有效教学提供途径。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有效教学;探讨;实践
有效教学是一种源于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的先进理念,其概念中所谓的“有效”二字是否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则从学生是否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全面进步或发展、学生是否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相对应量的知识等方面进行考察。由于应试教育的深远影响,历史课程教学尚未完全展现出其课程的教育功能以及实现有效教学的教学效益目标,因此,目前的历史教学迫切的需要更新教学理念,需要教师运用有效性教学方案达到有效的教学效益。
一、树立历史有效教学的理念
以教学目标作为前提作指导的课堂教学具有有效性、效益性,教学目标的设立与确定能够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一个参考依据,从而提高师生对相同教学目标而共同努力的积极性。在进行历史有效课堂教学实践之前,历史教师应该在新课改的标准上结合 “三维目标”重新拟定教学目标,向学生讲解历史有效教学的理念。新课程改革要求下的历史有效教学要求教学目标的设置充分把握“过程与方法”的关系,运用有效历史教学设置的新目标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进行解说。树立历史有效教学的理念,有利于突出教学目标的可行性与参与性,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的积极性。
二、结合历史多元教学的手段
在伴随着高科技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新课改高中的有效教学的要求下,传统教学手段中的“粉笔、黑板、教科书”模式已经相对落后,传统教学手段难以满足新时期学生的需求,这需要历史教师积极寻找相对应的多元化教学手段,将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相结合,通过“各取所长”的方法以达到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最终利用教学手段的辅助功能开展历史有效教学,真正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益性。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中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向同学介绍历史事件的浅层次概念性等知识点,同时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深层次扩展性知识点。教师运用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展示多方面历史资料为依据,将历史事件还原,从而让学生更容易了解历史,提高学生深入历史,感悟历史的兴趣。以《抗日战争》为教学内容的课程为例,历史教师能够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实现有效教学,首先教师可以采用传统教学手段收集记录抗日战争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杂志、教科书等资料,将资料作为历史依据用于教学中,而后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播放抗日战争相关影视作品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该历史。通过传统与现代化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了解日本侵略者的残忍,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培养珍惜美好生活的态度。
三、采取多元课堂教学方法
(一)讲授式教学方法
历史新课程的不足点在于知识的不完整性、跳跃性,而新课改历史有效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式教学对该缺陷进行弥补,推动历史有效性教学的发展。讲授引导式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通过语言表达作为讲授方式的同时将自身独到的见解进行教学内容的补充与整理,并引导学生在课后对课题内容进行研究探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推动历史的有效教学。
(二)探究式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以引发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有效教学实践,历史教师通过设立相关教学问题引起学生的探求兴致,进而教师教导学生如何逐步开展实践探讨活动,使师生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可以在历史有效教学中通过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构建出一个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营造出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的班级氛围,该方法在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与探讨的同时,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三)活动式教学方法
作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历史教材中新添加的教学内容,探究活动课的开展目的在于创新课堂形式,使学生在学科活动中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其他综合技能。因此,教师可以运用探究活动课的时间,创设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实践操作等多方面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情境,力求开展具有吸引力的独特性活动教学,从而促进历史有效教学的发展。
四、总结
有效教学理念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确教学目标和浅显易懂的教学方式,在关注有效教学核心的同时,其教学理念和教学途径也体现出“以教师为教育中心”到“以学生为教育中心”的转变。有效教学的新突破不仅达到了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学的要求,而且还有利于历史教学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因此有效教学新理念对历史有效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学习和实践意义,具有长远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陆建荣.创新教学理念,有效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成效[J].考试周刊,2011(33):150
[2]金新法.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实现有效互动的教学实践与研究[J].跨世纪.时文博览,2009,1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