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林
【摘 要】新课标指出:“教学要讲究实效,注意提高课堂效率。”要想提高数学质量,我认为提高教学效率是关键所在。因为孩子们的知识获得、技能的形成、思维能力的发展、学习兴趣的培养都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下面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谈几点不成熟的见解。
【关键词】教学情境;孩子;数学
一、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在一个班,每个孩子在该时期内的学习成绩总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就要求想让每个孩子得到充分发展,就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针对成绩不太理想的孩子,直观性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传授手段。因为许多对象和现象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感知。特别在课堂上,用它们来可获得相关知识。不能采用独立性较强的学习方式。他们在做练习时,要多加指导,引导他们如何去独立思考。不要片面的告诉孩子的正确答案。只有这样来逐步提高孩子的解题能力。再一是直观性教学,能很好地提高孩子的听课能力,利用清晰明确的直观教具,可以引起上课分心孩子的不注意。分心孩子由于教具的吸引逐渐深入课堂,开始产生听下去的学习愿望。教师充分利用直观教具使孩子们听课更容易些。哪怕时间再长一点,由于直观教具的作用,孩子也无疲劳感。
二、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课堂教学结构
在教学中,我注意在理解教材意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和孩子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编排。架设起生活与教材之间的桥梁,让教学内容贴近孩子的生活,使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引导孩子们回忆起这些有意义的日子,提出数学问题。同时,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出生年月及所在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顺势引出内容。其次我还始终以目标教学为中心,不仅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找准每课的重点、难点、关键还要找出它们的知识点,了解孩子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准确地制定教学目标。在优化目标的同时还要注意,所教学内容,不超纲,教学目标陈述的准确性。在教“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为了让孩子能够丢掉用手接着去数的方法。结合教材内容,整确运用“凑十法”。我还尽心设计了“凑十法”儿歌,及:见9加1,减1;见8加2,减2;直到见5加5,减5。孩子们把这一儿歌熟记后,所有的孩子,只要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就摆脱了用手接着数的历史。实践也证明这一儿歌在计算时不仅提高了速度,而且也提高了计算质量。再次,我还要提倡孩子们“做数学”,从多方面为孩子们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知识的实践者和发现者。
三、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孩子小组合作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孩子发展的作用呢?我认为合作学习内容的选取是最关键的一步。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于合作学习,而且小组合作也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要开展。要精心选择适宜合作学习的内容作为素材,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首先是当个人难以独立完成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例:“圆的周长”,课前老师发给每组孩子一张印有直径、周长、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的实验记录表和自备的各种硬币。上课后,老师讲完实验要求,就让小组合作动手测量,孩子们根据表中的数据进行讨论分析,发现:同圆中,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由于孩子个人测量圆的周长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一组数据也难以发现内在的规律,需要合作交流才容易探求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这样,激发了孩子们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他们的协作精神,对孩子的全面发展非常有利。其次是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时适宜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又例在教“5+4”时,引导孩子根据本组交流情况汇报:有的孩子说我们是用拨手指数的1、2、3、4、5、6、7、8、9;有的孩子说我们是利用数的组成5和4可以组成9;还有的孩子说我们是从5开始往后数的。孩子们的这些方法都得到了肯定,能后引导孩子们讨论这几种方法,得出数的组成来计算比较简单。再次是要积极参与到孩子们的小组合作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及认知程度等等。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我安排学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我们学过的这几种形状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由于这个问题与生活接近,孩子们讨论得异常激烈。我也来到他们中间,倾听他们说些什么。这时我们就给以具体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充分调动小组力量,从小培养与他人友好合作的品质。
从小课堂看大教育.相信每个小问题都值得大家探讨,特别是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探讨中,还有许多方法和途径。因此实践证明,要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愿学——想学——学会,优化课堂教学是一条捷径,也是教改之路上一个永恒不变的追求目标。
参考文献:
[1]孙丽娟.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有效性策略[J].教育科研论坛,2007年11期
[2]褚红莉.创设教学情境教好小学数学课[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5年05期
[3]万红.如何创设教学情境[J].小学教学参考,2006年2期
注:(该文2013年7月获九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