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琛琳
内容摘要:纵览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其中存在的意象多种多样,如视觉意象、神明意象、正义意象、动物意象等,每一个意象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含义,不但生动描写出生活在混乱社会中的人的本性和伦理道德,也显示了莎士比亚作为创作主体对于许多问题的理解和感受,同时更拓展和丰富了剧本的意义和内涵,赋予了剧本一种永不消失的美感和力量。约翰·德莱顿这样评论莎士比亚:“是一个在所有现代,也许还有古代诗人中具有最大和最全面心智的人。所有自然界的意象都在他的脑中,他可以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当他描述任何事物时,你不仅仅看到它,你还能感觉到它。”①其中水意象在莎剧中曾直接或间接多次出现,当今学界却罕有专文对此问题做深入探讨。笔者认为,水意象在莎剧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拟对其剧中水意象的最为主要的类型——暴风雨意象进行探讨,并对其在剧作中的象征意义进行揭示。
关键词:莎士比亚 戏剧 暴风雨
在《李尔王》中,“暴风雨”是其中心场景。在他两个“鹈鹕般的女儿”(pelican daughters)的命令下,李尔王及其弄人被挡在了葛罗斯特宫殿大门的外面,在荒原中饱受暴风雨的狂虐。第三幕第一场中这样叙述:狂风暴雨极其恐怖,加上电闪雷鸣,连“被小熊吸干了乳汁的母熊,也躲着不敢出来,狮子和饿狼都不愿沾湿它们的毛皮。”②就是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中,这位曾经拥有神圣权利、一言九鼎的李尔王被他的血亲拒之门外,不得不跟暴怒的大自然进行斗争。在笔者看来,正是由于这一角色此时被置于暴风雨这一特定情境下,才绽放出独特而永恒的艺术魅力,使我们充满同情和怜悯。纵览全剧,受此暴风暴雨之苦,是前几场故事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之后李尔王顿悟,走上救赎之路的开端。因此,我们不得不把关注的目光转移到暴风雨这一中心场景对其进行分析。
一.象征自然力量的“暴风雨”
《李尔王》中的“暴风雨”意象具有多重的象征意义,而最为主要的是与自然力量相联系的,同时也与人物的矛盾心理以及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相联系。首先,它带给了剧中主人公们痛苦,由此象征了天神的愤怒,但更重要的是,它还带来了雷声和照亮黑暗世界的“闪电”。因此,曾有人认为,“雷声”和“闪电”象征着主神朱庇特的正义干预。其次,象征着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保护的那道屏障被打破了。它破坏了原有的秩序和道德,象征着李尔那两个“鹈鹕般的女儿”的逆伦歹毒,从而导致这种自然关系的破裂。正是在这场暴风雨中,李尔王意识到自身的力量早已不能呼风唤雨,甚至难以改变自己的可怜处境。当读到这里时,这一年迈、落魄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读者为“闪电”带来的精神光亮欣慰,同时也更为那“雷声”引起人类在混乱中的避居命运感到痛惜。因此,此部剧作中“暴风雨”的出现,可以把读者一同带往现场,直接感受环境的变化,进而认可环境给人类心理、行为上带来的变化,有力地揭示人类社会的各种矛盾,唤起读者对于人类社会和人生的全方位思考,实现了剧作家的创作主旨,即对真善美的呼唤,对人道主义精神的弘扬,以及对社会弊端和邪恶势力的抨击。
二.“暴风雨”意象与“移情说”的互为认同
从另一角度来看,《李尔王》中对于暴风雨这一场景的描述,与之后出现的“移情说”观点有明显契合之处。“移情说”的主要代表和创始人利普斯,曾在他的《空间美学》一书中对此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移情说”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美感是一种心理错觉,一种在客观事物中看到自我的错觉。它认为,产生美感的根本原因在于“移情”。所谓“移情”,就是指直观与情感直接结合,将情感“外射”到事物身上去,从而使直觉表象与个人情感融合,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换句话说,就是在我们聚精会神地观照审美对象的时候,把我们人的感觉、情趣、意志等移置到外在于我们的对象中,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东西显示出情感色彩,产生物我同一的境界。它夸大移情的作用,把美的根源和本质归结为人的移情,否定美的客观存在,主要特点是感情的外射。
李尔在狂风暴雨中怒吼:“吹吧,风啊!胀破了你的脸颊,猛烈地吹吧!你,瀑布一样的倾盆大雨,尽管倒泻下来,浸没了我们的尖塔,淹沉了屋顶上的风标吧!你,思想一样迅速的硫磺的电火,劈碎橡树的巨雷的先驱,烧焦了我的白发的头颅吧!你,震撼一切的霹雳啊,把这生殖繁密的、饱满的地球击平了吧!打碎造物的模型,不要让一颗忘恩负义的人类的种子遗留在世上!……”③这一场景中的“暴风雨”意象虽然真实存在,但一定程度上,也因为李尔王当时被至亲抛弃、一无所有的悲愤情绪,让他眼中的暴风雨变得尤为猛烈和骇人,毫不留情的对他进行直接打压。这场暴风雨正是由于融入了他重大的人生体验,才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从这一角度来看,暴风雨作为对象,是由于李尔王作为观赏者把自己的情感转移上去的偶然作用赋予了它新的精神内容:象征着严酷的命运、人在命运前的卑微和渺小和对生命的感叹。这便是与“移情说”的契合之处。
三.“暴风雨”使人物性格健全
剧中“暴风雨”的意象对于李尔王和弄人形象的塑造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第三幕第二场中,在那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夜晚,李尔王终于识破重重伪装,认清了薄情寡义女儿的真正面目,他由此发出了撕心裂肺地狂喊:“你,震撼一切的霹雳啊,把这生殖繁密的饱满的地球击平了吧!打碎造物的模型,不要让一颗忘恩负义的人类的种子遗留在世上!”③以及“尽管轰着吧!尽管吐你的火舌,尽管喷你的雨水吧!……啊!啊!这太卑劣了!”③这样畅快淋漓地讲述、荡气回肠地发泄,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全新的李尔。在第三幕第四场的暴风雨中,他对“暴风雨”、对神袛、对狡诈的罪人的狂喊,虽然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于两个女儿忘恩负义、刻薄寡恩的行为的义愤填膺,但他在暴风雨中说:“我的心灵中的暴风雨已经取去我一切其他的感觉,只剩下心头的热血在那儿搏动。”③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虽然他痛心疾首,但在这极具破坏性的“暴风雨”中,李尔仍保留着“心头的热血”,这热血代表着一种没被压垮和不能被压垮的东西。可见,人物性格便在特定环境中发展,情节成为了性格的发展史。endprint
其次,“暴风雨”的出现塑造了矛盾统一的弄人形象。国王来自社会顶层,是权利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而弄人来自社会底层,不仅供人玩弄,且毫无人身自由,在尊卑有别的社会秩序中,这两者的地位本应天壤之别:“一个是陛下一个是弄人,这两人一个聪明一个傻。”④但随着情节的发展,弄人的形象得到了健全:李尔落难的时候,只有这个似呆若痴的宫廷玩偶不离不弃一直陪伴他左右,用各种笑话排除他内心的伤痛,疯言疯语闪烁着真理之光,呆傻之中尽藏珠玑。不仅如此,当国王在暴风雨中怒斥神明,理性全无时,被他认为一文不值的“傻瓜”弄人却用诙谐的语言道出了生活的哲理,诉说着人生的真谛:“只怪自己糊涂自己蠢,嗨呵,一阵风来一阵雨,背时倒运把天公恨,管它朝朝雨雨又风风。”⑤在“暴风雨”意象下,国王和弄人这两者发生了难以置信却又合乎情理的角色转换:高高在上的国王昏庸愚蠢可笑,而来自社会底层的弄人虽傻却多智。而本应是荒诞“傻瓜”的无名弄人,通过他在暴风雨中的诙谐语言,被刻画成了一个集荒诞“傻瓜”与非凡“哲人”于一身的矛盾统一体。
因此,“暴风雨”这一意象不仅很好的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加深了人物的性格刻画,使人物性格展现得更为健全完整,还在这一特定的悲剧情境之下,将高高在上却因痛失王权而发疯的国王,和大智若愚的弄人这两个相去甚远的角色和谐地联动到了一起,进而绽放出独特而永恒的艺术魅力。
四.“暴风雨”意象是悖论形成的催化剂
在《李尔王》中暴风雨不仅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以及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还有一个重要作用便是促成了李尔王的内心演变,使李尔王形成了理智中的疯狂,疯狂中的理智这一特色,是这一悖论形成的催化剂。
出场时的李尔看似清醒冷静,可其言行举止却极具疯子的特点:三分国土,决定以女儿们的虚假奉承决定王位继承权,而当他的小女儿考狄利娅因不愿讲虚伪奉承的谎话以谋求王位时,他立即宣布剥夺考狄利娅的继承权,并和她断绝一切父女之情和血亲的关系,把她当作一个路人看待,这时的李尔王不仅骄横昏庸,人性也逐渐丧失;在第一幕第一场中,当一向忠心耿耿的老臣肯特伯爵看到君主不顾自己的尊严,干下了愚蠢的事情而直言力谏时,李尔发了疯,居然要将肯特驱逐出境。由此可见,此时的李尔虽然看似清醒但实则忠奸不分,不辨真伪。然而当他遭到遗弃,流落荒野,经历暴风雨的洗礼后,却幡然悔悟找到理智。在第三幕第四场,李尔王疯了的时候,他看清了世间真相,心灵明亮起来:“衣不蔽体的不幸的人们,无论你们在什么地方,都得忍受着这样无情的暴风雨的袭击,你们的头上没有片瓦遮身,你们的腹中饥肠雷动,你们的衣服千疮百孔,怎么抵挡的了这样的气候呢?啊!我一向太没想到这种事情了。安享荣华的人们啊,睁开你们的眼睛来,到外面来体味一下穷人们所忍受的苦,分一些你们享用不了的福泽给他们,让上天知道你们不是全无心肝的人吧!”⑥这或许是该剧对人的命运的莫大嘲讽,也是剧中最显著的悖论所在:“人处在顺境时,往往丧失理智,看不到危机之所在,甚至不辨良莠,像个真正的疯子;而在逆境中快要发疯的时候,却变得头脑清醒,能够明辨是非,明察秋毫。”⑦正是这场暴风雨,让李尔王变成了疯子,也正是在这精神失常之时,他发出了最清醒与理智的人性哀鸣。因此,正是由于“暴风雨”意象的存在,让李尔王的“理智中的疯狂,疯狂中的理智”成为可能,从而勾勒出一个充满悖论的世界,使其成为世界悲剧史的不朽典范。
除了《李尔王》一剧中的“暴风雨”意象有着明显的象征意义,并对剧情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环境的渲染等等各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之外,在《裘力斯·凯撒》与《奥赛罗》剧中,同样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裘力斯·凯撒》剧中,“暴风雨”意象主要起着渲染环境的作用。剧中第一幕第三场中,在布鲁托斯等朝中将相准备谋反之际,凯特斯向朝中元老西塞罗描述了当时的凶兆景象:“我从来没有经历过像今晚这样一场从天上掉下火块来的狂风暴雨。”⑧还有雄狮过街不伤人,一百个女人看见浑身发着火焰的男子在街道上走来走去,夜鸟发出凌厉的鸣声等等异常景象。这时的“暴风雨”是作为凶兆的象征出现在剧作中的,它通过剧中人物之口被描述出来,而且大都声称为亲眼所见,这时的“暴风雨”是出现在一个特殊的时刻——大动乱之前,如谋杀君王,改朝换代的前夕。这时“暴风雨”的意象不仅具有象征意义,还在剧中起到了营造紧张气氛、渲染环境的效果。而通过营造紧张气氛对即将发生的事情进行预示,是自古希腊以来戏剧艺术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特别是经过亚里士多德权威性的理论总结,业已形成一项强有力的传统。在莎剧的秩序体系中,如果人世间产生或者即将产生不正常,自然界必先出现相应的预兆,如同《裘力斯·凯撒》中说的那样“地上有这么多罪恶,天上自然有这么多灾异。”⑧而莎士比亚正是用“暴风雨”这一极具破坏性的意象,对之后大动乱的剧情进行了有效揭示。正如剧作第一幕第三场中,反对凯撒的叛党凯斯卡说:“啊,西塞罗!我曾经看见过咆哮的狂风劈碎多节的橡树;我曾经看见过野心的海洋奔腾澎湃,把浪沫喷涌到阴郁的黑云之上;可是我从来没有经历过像今晚这样一场从天上掉下来的狂风暴雨。倘不是天上起了纷争,一定是因为是人的侮慢激怒了神明,使他们决心把这世界毁灭。”莎士比亚用这些狂风暴雨的怪兆营造出一种诡异的气氛,用塑造出的环境向读者预示着之后重大变故的到来。在《奥赛罗》一剧中,“暴风雨”意象则起着对比的作用。剧中第一幕第三场中,奥赛罗因天风和海水猛烈激战而与副将凯西奥分散,而后冒着暴风雨登上岛见到苔丝狄蒙娜时说:“看见你比我先到这里,真使我又惊又喜。啊,我的心爱的人!要是每一次暴风雨之后,都有这样和煦的阳光,那么尽管让狂风肆意的吹,把死亡都吹醒了吧!让那辛苦挣扎的船舶爬上一座座如山的高浪,就像从高高的天上坠下幽深的地狱一般,一泻千丈的跌下来吧!”⑨由此看到,正是由于暴风雨的反衬,使得奥赛罗心中这一缕“和煦的阳光”般的苔丝狄蒙娜的形象,显得更加的丰富而鲜明。
由此可见,在莎士比亚的众多戏剧作品中,“暴风雨”意象曾多次出现,它作为情感、剧情的承载物被使用,有象征、塑造环境、凸显人物性格等各种作用。无论是在现实世界中还是在文学作品里的“暴风雨”,都应该是立体的、多层面的,它的表面虽是平静的,其深层却是精彩的。“暴风雨”意象早已成为有丰富文化与审美内涵的象征物,形成了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也正是因为丰富多彩的“暴风雨”意象,使莎士比亚在戏剧创作中,得以将故事情节经营得摇曳多姿而波澜起伏,让读者对于其剧作有了超越文本之外的丰富理解。
注 释
①Dryden,John.AnEssay of DramaticPoesy.1688,P187
②威廉·莎士比亚:《李尔王》,[M] 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P273。
③威廉·莎士比亚:《李尔王》,[M] 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P275.
④威廉·莎士比亚:《李尔王》,[M] 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P276.
⑤威廉·莎士比亚:《李尔王》,[M] 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P277.
⑥威廉·莎士比亚:《李尔王》,[M] 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P280.
⑦李光华:《李尔王》与悲剧人物的魔性意义,《安徽师范大学学报》99年第3期。
⑧威廉·莎士比亚:《裘力斯·凯撒》,[M]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P17-18.
⑨威廉·莎士比亚:《奥瑟罗》,[M]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P369.
(作者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