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严 杨丽
内容摘要: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发展性教学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已经成为任何一门学科教学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堪称教学的“母法”。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 高效课堂 案例
【案例描述】
《美丽的南沙群岛》是北师大版三年级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文章介绍了南沙群岛富饶的物产,描述了南沙群岛迷人的风光,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南沙群岛的赞美之情。如何把课文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大自然的美丽景观联系起来,让学生既通过语言文字的感悟领略到南沙群岛画面的美丽神奇,又通过南沙群岛的画面美丽神奇感悟出作者语言的优美呢?我在施教的时候选择并运用了问题教学法,相继提出了三个问题。
1.听老师范读课文后,你能用捕捉到的词句把美丽的南沙群岛描述一下吗?
提出问题后,我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课文,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视听能力和捕捉信息的能力,体会有声语言的神奇功能,从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欣喜地认识语文老师的“性情”,认识语文课无他可比的特有味道。结果,学生的注意力被“问题”牵引,其思维直接被引入语言的感受和语感的触发中了。听了我的范读后,不同的学生捕捉到了不尽相同的词句,把南沙群岛的美丽作简单的描述。
2.朗读课文,说说你和老师的朗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我给学生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谈自己的朗读和老师的朗读有什么不同之处,并说说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结果,学生的独特体验五色缤纷。有的用重音强调关键词语,有点用语气的变化表达作者欣喜的情感,有的在读长句子的时候,告诉同学如何划分语音节奏。这一环节真的有效落实了《标准》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3.你能采用“重音读一读”、“换一换”、“删一删”、“评一评”等方法,说出括号里的词在句子中的奥秘吗?
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一串串晶莹的珍珠]
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星罗棋布。[星罗棋布]
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难以计数 蕴藏 用之不竭]
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远望水天相接,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蓝玉 翡翠 水天相接 蔚为壮观]
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 清澈明亮 五彩缤纷 心旷神怡]
碧波浩渺的南沙海屿,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碧波浩渺 一团团 一簇簇]
——我让学生对上面的句子反复朗读,细细品味,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展开讨论,让学生把感悟说出来,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比较明确而深刻的理解,提升感悟的层次。这种“重音读一读”、“换一换”、“删一删”、“评一评”的方法,启迪学生动脑、动口,对文章中用得精妙的词句咀嚼涵泳,并通过比较揣摩法,让学生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生成语感。
【案例点评】
问题是创造的源泉,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要从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抓起,这种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必须依靠具体的学科教学。
语文教学中,问题教学法应用的关键是要提出“语文问题”。所谓语文问题,是体现语文性质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基本特征。”目前,语文课因为应用问题教学法而把语文课上成了“十万个为什么”的答疑课的现象十分严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但绝大部分都是一些琐屑的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或者是远离语文的其他问题,没有体现出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本案例紧扣语文的性质,相继提出了三个问题,着力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所谓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迅速、敏锐、准确的感受能力。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至关重要。本案例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让学生在运用课文语言的过程中感悟课文语言之神妙,洞察课文语言之精髓,把握课文语言之理趣,从语言实践中习得语感。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东关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