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娟
【摘 要】按卢梭在家庭教育中对儿童归于自然和发展天性的教育设想,这样培养出来的爱弥儿必定是完美的,无可挑剔的真正的人。虽然现实中很难一一做到,但一些基本的,只要我们稍微注意就能达到的培养方式,还是很值得现代社会的教育者们反省和学习的。而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家长习惯于把孩子丢给学校,认为孩子的教育责任完全在学校。这种观点的缪误性使得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少年和青少年犯罪事件。儿童的教育于家庭、家长绝对是息息相关的。现就从卢梭的观点中反观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之问题,希望能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对广大的家长有些许价值。
【关键词】家庭教育;天性;循序渐进;个别差异
卢梭认为人类的教育得自三个来源,即天性、人事和事物。三者协调才能产生圆满的效果。这三个来源联系到家庭教育中,天性指孩子的天生品性,以卢梭的哲学观点看就是性善论,所以在教育中就应该把孩子当作一个善良的人来看待和培养,这样就遵循了儿童的天性;人事就是家长的启发培养,家长要注意孩子的语言和行动,恰当地运用时机,随时加以启发和指引,让孩子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事物则是家庭的关系以及和其他人的关系,是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所能体会到的待人接物方式以及生活态度、方式等。这些综合起来就是孩子的家庭教育。
将爱弥儿的教育方式与现代社会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对比,我们不难发现现代家庭教育中的问题:父母与子女的交往中理解与尊重的缺失;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天性是好奇与探索,他们需要空间和时间去观察、理解和建立他们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及态度;我们也明白应该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但在现实生活中,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仍然有为数众多的家长做不到这些他们懂得的家庭教育原则。所以,从《爱弥儿》的自然教育思想里,我们探寻到了以下原因:
一、换位思考
卢梭在教育过程中竭力推崇儿童的天性和尊重儿童的主观能动性。现在的家庭教育总是涵盖了太多的功力意识和传承思想。父母很容易在无形中把自己的希望和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的教育路径大多是父母选定的,是沿着父母的规划前进的。所以我们应该在儿童的教育上,坚持换位思考,多想想如果你处在他们这样的年龄,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想的是什么?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我们希望父母怎样来教育我们?只有这样做了,家长们才能从内心深处了解儿童,并采取正确的对策来幫助他们,指引他们。
二、循序渐进
教育应了解受教育者的成长和发育规律,对症下药才能产生预期效果。故卢梭主张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他将受教育者的发育分为四个时期。
(1)出生到两岁半为婴儿期,身体软弱,教育应以身体养护为主。
(2)两岁半到十二岁为儿童期,机体成长,感觉发达,教育应以感觉训练为主。
(3)十二岁到十五岁为青年期,理性开始发达,教育应以知识教育为主。
(4)十五岁到二十岁为青春期,已意识到社会关系,而且性欲来临,教育应以道德教育、宗教和性教育为主要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儿童的身体成长和心理成熟过程也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卢梭这样的年龄段划分已经和现在的社会发展不完全吻合了。尤其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方面儿童的营养和生活质量已经发生了精细化的改变,所以儿童身体成长的速度和程度是快于和深于以往的,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儿童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广泛了,他们的心里成熟年龄就会提前到来。现在的划分应该是这样的:
(1)出生到两岁半为婴儿期,身体软弱,教育应以身体养护为主。
(2)两岁半到十岁为儿童期,机体成长,感觉发达,教育应以感觉训练为主。
(3)十岁到十三岁为青年期,理性开始发达,教育应以知识教育为主。
(4)十三岁到二十岁为青春期,已意识到社会关系,而且性欲来临,教育应以道德教育、知识和性教育为主要内容。
家长们应该有这样的观念:教育应该循序渐进,遵循它本身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切忌揠苗助长。
三、个别差异和两性差异
因材施教这个词是教育中的基本原则,但在中国的学校教育中由于生源的集中性和教师人数的缺失,真正能如一贯彻这个原则的还是少数。对于家庭教育,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每个家庭的孩子数量已经大大减少,家长完全有精力和时间去关注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并多与老师沟通,共同商量教育孩子的正确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应切忌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家长的孩子对比,总是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够好,不如邻家的孩子聪明等等之类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他们自己的特色和特长,他没必要和别人做一样的事,成为一样的人。
四、语言
儿童在成长中由于机体的成熟有一定的过程,所以决定了他们理解事物的思维的不同层次性。在儿童不同的年龄段对其陈述问题和描绘事物时应运用他们的理解水平段的语言来帮助其理解,例如,婴儿期我们应该用温柔的童性化语言与其交流,多用形声词和简单的词语。而对于儿童期的孩子,我们就要用有一定条理和易懂的连贯性句子,来为其解释很多名词或动词的意思。此外对于孩子的好奇心,要用合适的语言来满足他们,而不是回避或训斥。大多数人都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很多时候,你越是不想让他知道什么,他就越想知道什么,你就直接的轻松的告诉他,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后,他们就不会有强烈的探求欲,也就不会因为自己搜寻而增加不好信息介入的概率了。
五、教育方式
在体育方面,提倡锻炼主义,反对娇生惯养。这个问题在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尤其突出。过分的宠爱,只会产生更多的“小皇帝”“小公主”,培养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儿童。他们在接触社会后也将遭遇更多的挫折和困难。
在感官训练方面,尽量要儿童适应各种感觉的特点而接受不同方式的教育。
在智育方面,主张要儿童通过实际活动和实物接触来观察探索,要接着启发诱导而获得真正的和有用的只是,要抛弃注入灌输和本本主义。对智育的培养一直是中国教育的重中之重,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很重视。于是出现了从小就掷重金让孩子参加特训班、辅导班或智力开发机构的学习等,从小就把孩子的智育培养方式给形式化和单一化了。这样的结局更多的是使孩子更快地对学习,对知识失去应有的兴趣和热情。
在德育方面,卢梭认为青年应该通过见义勇为和扶持正义的行为,来养成善的品质和善的观念。他还反对滥施打罚,希望利用自然惩戒来矫正过失。道德教育是儿童养成的一个重要考核标准,也关系到他以后的生活状态和待人处事。但往往很多家长不会认识到这一点,当孩子做错了事,就仅仅是打骂。从来未让孩子明白他们为什么被打被骂,以至于经常在同一件事上栽跟头。这样的教育方式丝毫起不到警醒和纠正的目的。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且贯穿人的一生,所以为了下一代的幸福,为了人类的幸福,我们必须重视它,并且改善观念,乐于花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做这件事。这样即使不能培养出像爱弥儿一样完美的人,我们也不会遗憾,因为我们已经尽力去指引他了,该付出的我们都做到了。
参考文献:
[1]黄桂英,李凤云.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03)
[2]李亚,周侠.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02)
[3]何桂叶.为人父母看卢梭[J].教育文汇.2011(03)
[4]赵秀文.踏寻“自然教育”之路——卢梭《爱弥儿》之所旨[J].新教育.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