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4-02-17 22:14:49邢凤萍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1期
关键词:信息素质自主性学习素质教育

邢凤萍

【摘 要】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素质是信息时代中学生的必备素质,而学习态度与习惯直接影响着信息素质的获取和养成。在中学,信息技术集知识性、技能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于一体,有明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尤其是上机操作是信息技术课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课中学生学习过程的分析,探讨了信息技术课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信息素质;自主性学习;素质教育

在信息社会中,学习的资源无限扩大、异常丰富,学习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地扩展。要使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教育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从被动性的学习转向自主性的学习。看一个人的能力不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而是看是否具有一定的素质,会不会学习;知识本身已不再是最重要的,取而代之的是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嘗试:

一、教师转变角色,在教学中串好主线,留有悬念

1.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及研究者”

新课程改革首先就是要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发挥其最大潜能。教师在课堂上,不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重在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探索新知的热情。

2.教师讲解要让学生举一反三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在于教给其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再过渡到“会学”。面对层出不穷的各类软件,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一讲解,所以教师应把软件中共有的、类似的、关键的地方讲清楚,并引申开来,使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操作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教学内容不要和盘托出,制造空白地带和悬念

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和预计可能的结论,实施这种教学策略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过程的创造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在教学“文字处理软件”时,我把比较常规的文件编辑方法介绍给学生,对于为文字添加特殊效果、文本框的使用、文字上下档的设置等编辑方式,则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然后调动学生积极发言,把自己探讨成功的某些操作讲给老师和其他学生听,随后教师再以总结、补充的方式把相应内容讲解清楚,清除“悬念”。

二、加强趣味性,让“游戏”为学习服务

学生对信息技术是很感“兴趣”的,然而这个兴趣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假象,学生对计算机和网络的兴趣就在于他们要游戏、聊天、看动漫、听音乐等等。而这些实际的需求又与我们的课程教学的系统性和目标性产生矛盾,这也就成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一大难关。具体教学中,学生似乎对“玩”电脑更感兴趣,应当将学生从单纯的“玩”中引导出来,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

游戏对学生确实有很强的吸引力,它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们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下,积极探究、交流成果,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例如:在教学指法练习时,要求学生对键盘上的每一个字母键位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这时,可以借助金山打字通软件里吃苹果等教学性键位练习游戏,使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很快在头脑中形成各个字母键位的表象。不过,利用游戏教学时要避免出现“放羊式教育”的现象。

三、组织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求助

(1)形成“学习合作小组”。我们针对学生中存在差异的实际情况,把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水平等方面进行搭配,组成合理的“学习合作小组”。“学习合作小组”体现在座位表的编制上,再根据学生学习活动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保证小组成员的友好合作与互补性。

(2)开展小组之间的竞争。 在教学活动中采取“小组竞争”“共同达标”的形式促进小组内的合作与小组间的竞争,同时注意“代做”的现象,应加强监督与教育。通过组间评比,可以让学生不断找出自己的不足,提高学习效率。

四、设置学习任务,优化网络利用效率

利用网络系统以及共享资源,从局域网络或互联网络中获取信息,得到多种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查询、检索、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把学习资料作为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以帮助学生理解原理,并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通过不断地设置学习任务,利用网络加强学生间的相互协作和对话,确保互联网能充分地应用于学习中,将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五、面向全部,设计自主层次式探究模式

自主探究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创设自主探究的活动程序,通过不同层次的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这样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接受程度,让每一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任务,充分体现了面向全部教学的魅力。

总之,教师的任务是通过精心的教学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而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第6期

[2]《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第3期

[3]《心理学》高玉祥等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中小学教育资源网》

猜你喜欢
信息素质自主性学习素质教育
公共图书馆对用户信息素质的培养
中文信息(2016年11期)2017-02-11 17:03:38
高校学生信息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数据库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科技资讯(2016年25期)2016-12-27 10:44:01
高中体育健美操教学中自主性学习方法探析
考试周刊(2016年96期)2016-12-22 23:24:50
自主性学习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与运用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95期)2016-12-21 14:09:50
剖析小学语文自主性学习方式的措施
信息技术与“测量学”课程整合实践与思考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摭析
科技视界(2015年30期)2015-10-22 12: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