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小窍门烧鱼不碎
文/冯浩
鱼是最为细嫩的肉食,肉质无粗筋络,纤维组织结构不紧密,这是鱼经烹制后容易碎的原因。鉴于以上因素,我们烧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烧鱼之前,先将鱼下锅炸一下。如烧鱼块,应裹一层薄薄的水淀粉,再下锅炸。炸时注意油温宜高不宜低。
2、烧鱼时的火力不宜大,汤不宜多,以刚没过鱼为度。待汤烧开后,就要改用小火煨焖,至汤浓放香时即可。
3、在煨焖过程中,要少翻动鱼。为防止巴锅,可将锅端起轻轻晃动。
4、切鱼块时,应顺鱼刺下刀,这样鱼块不易碎。
如何处理过期食品
文/马长岭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根据包装上的“保质期”来决定食品的“命运”。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范志红副教授表示,保质期不是食品的最后期限,判断“过期食品”能否食用是有学问的。
牛奶及奶制品类。牛奶等奶制品根据工艺、包装的不同,保质期从48小时到7天不等。过了保质期的牛奶,如果呈现稠而不均匀的溶液状,或有凝块或絮状物,就要扔掉。
饼干类。饼干含水量少,如果是密封包装,只要不漏气、受潮,即便过了期,只要味道没变化一般还能吃。
香肠等肉制品。如果是真空包装,在干燥、冷冻的条件下放置,营养会差一些,保质期可达3年。过了保质期,如果出现哈喇味或肠衣发黏,说明微生物繁殖,肯定不能吃了。
食用油类。油脂开盖接触氧气后,油的过氧化值会逐渐上升,尽管看起来还没有变色、变味,但长期吃这样的油,可能使体内氧化程度升高,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因此,范志红强调,开了盖的油,3个月内务必用完。
冻肉和鲜肉哪个更好
文/李向梅
现在市场上的肉类主要是三种:冷冻肉、冷鲜肉、新鲜肉。一些人认为冻肉的味道不如鲜肉鲜美,营养也比鲜肉差,其实不然。
新鲜肉 新鲜肉一般早晨 4点多从屠宰场运出来,在肉摊上摆卖,到上市民的餐桌最快也要到中午了,肉在常温和空气中暴露时间超过7个小时。难以避免微生物滋生,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冷冻肉 禽畜在屠宰后,在2~3个小时就进入速冻过程。肉类经过冷冻以后有助于杀灭一些致病菌和抑制致病物质的生长,这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因为病菌繁殖的适宜温度一般在20℃~40℃,低于0℃时有些微生物虽然能够生长,但已不能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我国现行法规规定,保藏时间较长的肉,必须在零下10℃以下。这样,不仅可以使肉中的微生物停止生长,而且也杀灭了肉中的寄生虫,在某种程度上比鲜肉更安全。
冷鲜肉 禽畜在屠宰后,迅速进行冷却处理,并在后续加工、流通和销售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20℃~40℃范围内。在加工前经过了预冷排酸,使肉完成了“成熟”的过程,所以冷鲜肉看起来比较湿润,摸起来柔软有弹性,加工起来易入味,口感滑腻鲜嫩。冷鲜肉在0℃~4℃条件下可保存7天。
从营养上看,新鲜肉、冷冻肉、冷鲜肉没有多少区别。对于冷冻肉,需要注意解冻方法,若解冻方法不当,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冷冻肉解冻后应及时食用,不可再放入冰箱冷冻,否则会破坏其中的营养成分,导致肉中最富有营养的物质随水分一起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