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萍
南京市秦淮区红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2
二甲双胍疗效观察
陈 萍
南京市秦淮区红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2
目的探讨单用一种磺脲类药物血糖控制不理想时联合使用二甲双胍降糖的疗效。
二甲双胍;降糖;降脂
糖尿病是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常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一直以来二甲双胍作为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在临床中应用非常普遍。近些年,随着研究进展,使患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二甲双胍凭借良好的降糖效果以及低廉的价格仍是很多患者的首选[1]。本文选择使用一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了解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2]。
1.1 一般资料
根据1999年WHO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46例,年龄38~78岁,平均(63.27±7.58)岁,糖尿病病史3a~17a;男24例(52.17%),女22例(47.83%),神志清楚,为我中心2013年1月~2013年 12月门诊病人,单独使用一种磺脲类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理想(7%<HbA1c<11%),肝肾功能正常,无心肺疾患,无急、慢性糖尿病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
4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使用原来的磺脲类降糖药物联合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病例26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15例,另一组为对照组,继续使用原来磺脲类降糖药物,病例20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病人全部使用原来的磺脲类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使用原来磺脲类降糖药物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0.5 g,每日三餐后服用,疗程8~10周,所有患者均同时进行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10周分别监测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血脂[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均数(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对比,详见表1和表2。
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经常会遇到一些使用一种降糖药物,尽管这一种降糖药物使用剂量已经比较大,血糖控制不理想,继续加大剂量降糖效果仍然控制不满意,这种现象主要见于多数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原因主要考虑:(1)胰岛素抵抗;(2)担心药物副作用;(3)不控制饮食、不定期复诊监测血糖;联合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后,(1)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2)减少肝糖原输出;(3)激活AMP激活蛋白酶,降低脂质合成,促进脂肪氧化;(4)减少饮食摄入使患者体重下降,有效控制血糖,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有益于预防和延缓2型糖尿病病人并发症的发生、发展[4]。
表1 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比较
[1]方丽娟,刘乃丰.二甲双胍的心血管保护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1(2):118-122.
[2]张蕙芬,迟家敏,王瑞萍,等.实用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3.
[3]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7-799.
[4]林苍丽.降糖药二甲双胍的临床治疗优势[J].海峡药学,2012(1):225-226.
R587.1
B
1674-9316(2014)14-0103-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14.061
方法4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种磺脲类降糖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单独使用一种磺脲类降糖药物,疗程8~10周。
结果观察组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下降,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而且观察组的患者血脂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大剂量使用一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满意时,联合使用二甲双胍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并且有益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