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

2014-02-17 08:23万倾波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1期
关键词:交流能力培养小学生

万倾波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注重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视了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训练,最后导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思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者是语无伦次、毫无条理,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培养自信,激发学生数学交流的兴趣

1.及时评价,让学生乐于交

自尊与自信是孩子发展的力量源泉。师生之间民主、愉悦、激励的氛围,以及生生之间合作、融洽与平等的关系是讨论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交流过程中,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有亲历成功和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既可以看到自己的长处,又可以发现自己的潜力,从而会更加努力、更有信心地投入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在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给予价值取向的指导,使学生从老师的信任和赞赏的评价中看到自己的潜力,产生学习的自信,从而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在学习中的思考、发现、疑问,充分地激发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兴趣。

2.允许出错,让学生敢于交流

“让每一个站起来发言的学生都能够体面地坐下来”应作为课堂教学原则来恪守。课堂应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场所。当学生发生错误时,教师不要急于评判、急于给一个标准答案。教师要做的是给学生“二次成功”的机会,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多给学生一些类似于“你能够举手发言已经迈出成功的第一步了”“你再深入的想一想,一定会找到答案”的鼓励性语言,让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的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从而产生“要交流”的兴趣,“敢交流”的自信,达到“会交流”的效果。

二、创造机会,让学生有数学交流的途径

1.教师主动设问,让学生有交流的机会

语言是人和人交往,以及个体进行抽象思维的重要工具,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和语言的发展密切联系的。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创设一定的机会,让学生多动口,训练学生数学语言的条理性和准确性。日积月累、不懈地训练,就能培养学生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2.学生主动质疑,让大家有思考交流的素材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才能思,辩才能明。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动口,在疑难处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无疑能使学生拓展解题思路,最终达到思想的开放性。如果我们能以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动口、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就一定会有所提高。

3.结合实践,交流操作探究的发现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往往要依靠具体事物作为思维的支撑。没有操作支撑,绝大部分学生很难进行定向有序的思维活动;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起点。小学生认识事物是从直观到抽象的,其思维过程要借助直观的形象来引导。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地利用教具、学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动手操作,引导他们动手、动脑、动口,有效地提高他们表达和交流能。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教师在数学课上应针对学生抽象水平较低的现象,重视实践操作,通过直观演示和教具的操作,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如“在三角形的面积”一节中,推导数学公式是难点,比较抽象,如利用教具进行演示,便会一目了然: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这个三角形面积的两倍,从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然后提问:“是不是任意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能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吗?”这时,再让学生拿出已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进行实验,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然就能回答出上面的问题了。

三、注重指导,让学生学会数学交流的方法

1.交流发现要完整

清晰有序、头头是道地说话,不但能给听者留下较深的印象,而且能使说者的逻辑思维得到发展。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所以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学的数学知识都呈现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信息的快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呈多样化,因此,不少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做得干净漂亮,但若让他们把自己的思路说一说,却往往不能完整、流利地表达。针对这一现象,就应从训练学生的口语基础入手,从培养数学交流能力入手,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指导他们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完整地表达出来。

2.适时追问,提高交流的有效性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根据教学的目标与交流的实际,教师适时地加以追问或补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交流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交流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数位顺序表”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同数位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从而加深学生对计数单位的理解和掌握。

“数学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简洁的、准确无误的交流信息的手段。”学生数学交流的过程反映的是他们的思维过程,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发展,将会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每一位教师都要充分认识数学交流的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多地关注“交流”,有意识、有目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数学交流能力的训练,这样必将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标准性、灵活性、逻辑性,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拉高。

参考文献:

[1]刘文青.谈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卷宗,2013年第7期

[2]靳晓东.浅谈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第14B期

猜你喜欢
交流能力培养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我是小学生
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提高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
新课程引领下的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策略
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培养探微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