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乘光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实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等等,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4)01—0048—0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立足国际国内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科学内涵,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把握的重大问题、战略部署和基本要求等,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思想理论观点,是指引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继续写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辉煌新篇章的科学指南。
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实质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勾画了我国未来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对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党的十八大闭幕后,全面深入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就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首要政治任务。那么,党的十八大精神又是什么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这是全面深入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所必须明确的。
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从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归结为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作出新的阐述和定位;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科学内涵的系统阐述,到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从对现阶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谋划,到根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部署;完全可以说,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是紧紧围绕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开的,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1]“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这就清楚地告诉了我们,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内在统一的,只有紧紧抓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才能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学得更加深入、领会得更加透彻、贯彻得更加自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对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近代170多年的奋斗史,我们党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进行了深刻总结。通过总结历史,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及进一步前进的方向。
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刻领会这一点,并且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进而言之,它“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意愿和期盼,凝聚着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奋斗和牺牲,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和实践,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1]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又从六个时间段分析了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的历史过程,内容包括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由此提出了“两个不能否定”的重要思想,强调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这对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
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但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正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3]116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自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原则,紧紧抓住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排除了一系列错误观点,进而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不仅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而且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近些年来,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了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有人干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成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权贵资本主义”等。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主义这个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的重要论断,明确回应了党内外、国内外对中国道路的关切,旗帜鲜明地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其本质属性上属于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这个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中的具体实践形式,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化的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的统一
科学社会主义在存在形态上是理论、道路和制度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以道路、理论、制度三种形态存在着的。其道路形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理论形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制度形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三种形态的统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的统一。其中的任何一种形态,虽然也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但都不能单独构成完整意义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界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的科学内涵,概括了三者的基本功能和鲜明特色,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因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种存在形态中,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抑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设,都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指导和规范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接受和得到检验,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种存在形态中,以及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无不深刻体现着鲜明的实践特色。所以说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他不仅要求我们“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而且强调指出:“这个概括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1]这就进一步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内在统一关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特色”。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近代以来,多少仁人志士,还有一些阶级及其政党,都作过探索和努力,但都没有能够找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都没有能够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更不用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4]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5]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2]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实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6]
六、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改革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普遍形式,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也“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7]693其所以如此,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所决定的。这既说明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客观必然性,同时也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深刻的变化,并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8]“面对未来,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9]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于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国过去35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创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蓬勃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最具真理性的结论。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才能始终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创造团结稳定的环境,才能有效动员群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是要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1]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打铁还需自身硬。为此,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朝气蓬勃地带领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共同奋斗。
八、要深刻领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战略的高度、以创新的视野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部署作了新谋划,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0]具体一点说,也就是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通过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三个总的概括,高屋建瓴,提纲挈领,言简意赅。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个新概括,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和要义。”[1]他还进一步具体指出,强调总依据,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强调总布局,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我们要牢牢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强调总任务,是因为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就是要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盛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这就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结构,为我们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指导。
九、要牢牢把握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项基本要求”,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党的领导。
这些基本要求是根据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的,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改革攻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难点问题、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的积极回应,是对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正确指引。
这些基本要求,既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又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既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又涉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时还涉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这是对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用新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进一步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是我们党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11]牢牢把握这“八项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信念,有助于我们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十、要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着的,社会主义也是在探索、改革和创新中不断前进的。诚如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著名的南方谈话中所指出的那样:“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3]379-380在当代中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同样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之不懈奋斗。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喻为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接续书写的“一篇大文章”。他充满激情地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2]
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上增强自信,在领导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继续开拓,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此,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反映人民意愿,顺应时代潮流,推进改革开放。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书写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1]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N]人民日报,2012-11-19
[2]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N]人民日报,2013-01-06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 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N]人民日报,2013-06-27
[5]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03-24
[6]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N]人民日报,2012-12-12
[9]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
[10]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11]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1)[责任编辑 孙 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