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宝英
(山东管理学院工商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与改革思考
——基于50所高职院校和40家企业的调查研究
辛宝英
(山东管理学院工商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目前,对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还多为经验性的总结,还没有做出系统化的研究。改革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明确校企合作中利益主体的权、责、利,建立多元化主体互惠共赢的利益机制;构建弹性学籍管理制度和以岗位群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体系以及多元化的实习基地体系等。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3月召开的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己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和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是今后一段时期必须下大力度去探索和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1]。关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目前已成为高职教育学术界和实践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诸多研究成果和立项不断涌现,但对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多为经验性的总结,还没有作出系统的研究,更没有全面实施和形成社会机制。
(一)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课题组从2012年10月开始,运用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先后对全国8个省市(包括山东、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浙江、湖北、吉林)覆盖教育部示范院校、省属重点院校、新改建升本院校等不同性质院校下有代表性的50所高等职业院校(具体见表1)及40家企业(包括国有、私营、外资、港澳台,具体见表2)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对全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做出基本把握。
表1 调研院校分布情况
表2 调研企业分布情况
本次调查共设计了三份调查问卷,包括学校负责人调查问卷、企业负责人调查问卷和教师调查问卷。学校负责人调查问卷包括42个问题,分为六大部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和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企业负责人调查问卷包括29个问题,主要对企业在工学结合中肩负的培养责任、学生管理方式等企业参与高等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调查。教师调查问卷包括28个问题,主要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师资情况、课程设计、成绩考核等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400份问卷,其中学校负责人50份,教师310份,企业负责人问卷40份。有效回收358份,有效率为89.5%。同时,2013年10月笔者借参加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的教育部十二五高职规划教材会议之际,分别对与会的济南职业学院、淄博职业学院、青岛职业学院、德州职业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深训职业技术学院等、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十几所高职院校的相关领导就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情况进行了访谈调查。
(二)调查的结果
1、国家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断重视,从制度层面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开展工学结合的必要性。
近年来,国务院和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从制度层面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围绕高等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实践探索。如: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教高[2009]3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教育部高等教育专题规划》(教高[2012]5号)等。
2、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积极创新多样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初见成效。
被调研的50所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集中在:订单式模式、项目驱动模式、顶岗实习模式、“2+1”模式、工学交替模式和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这几种(具体见表3)。随着2006年“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推行,很多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不断提升办学内涵,围绕高等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始了自下而上的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一批很典型的成功案例。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管、校、企三方联动、三位合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2];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深度合作“高技能培养与人格塑造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深训职业技术学院的“产学创用”和“官校企行四方联动”人才培养模式[3];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三合一主体”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4];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外置、实境耦合”人才培养模式[2];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四阶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5];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与地方三层对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等。但就大部分高职院校来说,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够成熟,改革总体状况并不乐观。
表3 调研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3、企业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受企业属性、规模、行业类型及招聘技工要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课题组对40家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属性、规模、行业类型、产业类型的企业参加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积极性并不同(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企业数量占调查企业总数的百分比,见表4)。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更愿意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制造业和餐饮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更大,技术密集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数量则最多,而企业的规模效应也会影响到校企合作的开展,企业规模越大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就越大。除此之外,企业招聘技工要求也会影响到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要求越高,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越大。
表4 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企业数量占调查企业总数的百分比(单位:%)
课题组通过访谈和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结合课题组成员近几年在从事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研究,课题组发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已初见成效但仍不乐观,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四方没有建立互惠共赢的利益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内容涉及政府、企业、学校、学生等各个利益主体[2]。各利益主体在校企合作的“结合”过程中都会考虑“结合”到底会给自己带来哪些利益。站在这样的立场,企业总是考虑经济利益的得失,而学校总是考虑借助政府的力量来得到外部资源的相关支持来达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目的。但由于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组织协调职能发挥不到位,校企合作缺乏必要的激励政策,没有从法律层面上建立起一整套保障机制,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态度不积极,不主动承担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工作,参与校企合作只是为了得到廉价的劳动力,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只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而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学不到实质性的东西,对顶岗实习产生反感,满意度不高。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四方没有有效的建立起互惠共赢的利益机制,各利益主体始终难以深度融合。
(二)高职教学管理体系不符合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体系要求
1、传统的学籍管理制度不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
学籍管理制度是教学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重要依据[6]。在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籍管理体系时应符合职业性、技能性的要求,实行弹性的学籍管理制度。在学校负责人的调查问卷中,对“目前学校实行的学籍管理制度”一题的回答中,78%的学校选择统一的学籍管理制度,只有22%的学校选择了弹性的学籍制度。这一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仍旧采用统一的“学年制”这种传统的学籍管理制度,同专业学生全部学习同样的课程,培养同样的技能,并且采用相同的培养年限,不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2、课程体系构建不符合职业要求,课程建设与职业岗位工作衔接不紧密
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50家高职院校中,有75%的院校在在构建各专业课程体系时仍采取传统学科型教学模式的“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三段式,理论与实践脱离,并且有64%的教师反应他们所在的院校中部分专业课程的设置还存在着“因人设课”现象,课程体系构建不符合职业要求。在调查“行业(企业)人员是否参与课程教学设计和参与教材编写”这个问题时,仅有7.6%的教师回答有,而参与调查的40家企业中,只有7.5%(3家)的企业反应有,校企合作开发教材较少,企业参与课程教学设计的积极性较差,课程建设仍旧以知识本位为主与职业岗位工作衔接并不紧密。
3、校企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匮乏,实习(实训)基地功能单一
被调查的50家高职院校中,采用引进企业进学校,成立专业的实训基地,实现企业与学校融合、专业与企业融合,校企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基地的仅有宁波职业学院等5家学校。其他大部分学校还是以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为主,企业不进校园,教学不进企业,企业教育功能缺失,校企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匮乏,并且这些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基本都是由传统的实验室改建而来,功能单一,也不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4、企业兼职教师资源不足,“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尚未构建[8]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评审标准要求高职院校的专兼职教师比例应该达到1:1,《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则要求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要达到兼职教师队伍的3:1[9]。而在我们调研的50所高职院校中,有6家学校能达到专兼职教师1:1的要求,4所学校企业兼职教师满足3:1占比要求,两个条件全满足的只有3所。由于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不积极,高职院校对企业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支持力度不够,学生又存在专职教师比兼职教师负责教学效果好的认识偏差,导致作为“双师型”教学团队主要来源的企业兼职教师资源不足,再加上学校专职教师下企业锻炼机会较少,“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尚未构建。
5、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
课题组对高职院校负责人访谈结果显示,目前多数高职院校还没有建立起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监控体系,依旧沿袭传统的方式通过检查听课、督导听课、学生评价等形式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监控主体主要由学院相关领导、同行教师、校外同行专家、学生构成,缺乏企业专家的参与。监控客体则偏重强调对教师理论教学效果的监控,忽视对实习(实训)和实践教学的监控,注重末端监控,缺乏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10]。
(一)明确校企合作中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各利益主体的责、权、利,建立多元主体互惠共赢的利益机制
政府部门应建立校企合作负责机构,专门负责校企合作的监督、考核和推行工作,建立保障校企合作顺利实施的专项法律,依法指导,做好协调、服务和监控工作[11],除此之外还要建立起一套校企合作多元激励机制,来保证各利益主体之间的资源均衡。企业和学校应明确自己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权利和责任,积极寻求政府的支持和配合,当然高职院校还必须逐渐实现去行政化。学生应树立吃苦耐劳的观念,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提高自己的素质与技能。
(二)改变学校的刚性学籍管理制度[6],构建弹性学籍管理制度[12]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体现适应性和主体性要求,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改革原有的学籍管理制度,实行弹性的学籍管理制度,并建立企业实习学籍和学校教学学籍两个学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选择提前或延后毕业。在这种学籍管理制度下,对学生的考核主要突出技能的考核,并且学生的技能考核学分可以兑换为知识学分[6](即实习学分和教学学分互通),鼓励学生参与企业实践和自主创业。
(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构建以岗位群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体系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等职业院校必须与行业(企业)一起,参照有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根据典型职业岗位任务要求,共同开发课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13]。这种课程体系完全打破了传统学科型的教学模式,按照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市场分析→分解典型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分析职业能力与工作任务→运行教学转化分析→确定课程教学模块→编写质量标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制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岗位课程”建设路线图,理论与实践相互交融,课程建设体现区域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四)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构建多元实习基地体系
本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各利益主体互惠共赢的原则,高职院校应紧密依托行业(企业)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一批高水平、多元化的实习基地,比如:学生校内(外)实习基地、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教师进企挂职基地、企业进校培训基地[11]等。实习基地的建设应强调学校发展融入地方经济、企业文化融入校园生活[11],融教学、科研、顶岗实习、创业实践、职业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14],真正实现利益主体多方互惠共赢局面。
(五)完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高等职业院校应加强企业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积极推进教师进企挂职(走出去)、企业人员进校兼职(引进来),建立完善的企业兼职教师聘任制度、专门培养机构,加大对企业兼职教师队伍的管理,运用激励机制,调动企业兼职教师的积极参与性,构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六)立足“工学结合”,创新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为了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应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建立一套由校督导、系、部督导、教务处督导和监督教学、监督管理、监督学习的“3+3”教学督导体系,创新以预防、实时监控和及时纠偏为主线[15],由行业、企业、社会、家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具体见图1)。校督导组应该有本校领导、校外专家、企业专家和本校教师组成。
图1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袁贵仁在2010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3月.
[2]刘晓.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3]崔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4]程宇.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11,(26):1.
[5]丛文龙.高职教育“四阶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2,(3):96-99.
[6]林小星.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学籍管理体系[J].继续教育研究,2011,(4):37-39.
[7]陈建新.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思考[J].成人教育,2012,(11):104-106.
[8]李淑芳.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探析[J].职教论坛,2013,(11):75-77.
[9]王彦飞,宋婷.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边缘化探析[J].江苏教育,2011,(1):27-29.
[10]俞林,许敏.构建“工学结合”教学质量管理体系[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58-59.
[11]方一鸣.教育多元化下校企合作架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12):17-19.
[12]方华.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改革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9):58-59.
[1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2006.
[14]王向红.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模型的创新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151-154.
[15]林小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1):28-30.
(责任编辑:马银华)
本文系2012年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275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G712
A
2095—7416(2014)04—0164—04
2014-06-16
辛宝英(1978-),女,山东滨州人,山东管理学院工商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