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中
三角形中的一个点,居然导致经济学家致电几何学家,这里面藏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奥秘?看似平凡的三角形却让众多数学家得出很多不平凡的结论,这里面真的暗藏玄机?一个小小的图形,却是数学家的万花筒,只要稍微一动,就会绽放光彩,如果信手拆开,原来只不过是几片涂有颜色的纸片而已……
一天,几何学家佩多教授接到了某位经济学家打来的电话. 这位经济学家向他请教:如果正三角形内有一个点P,那么,不管P的位置在三角形内如何变动,P到三角形三边距离之和是否总是不变的呢?
佩多教授马上给了让他满意的答复. 如图1,把△ABC分成△PAB,△PBC,△PCA.
上式右端恰好是△ABC的高!
其实,那位经济学家大可不必为此去麻烦佩多教授,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就能给他满意的答复,因为这个题目常常被选为平面几何的习题!不过,它当初还是数学家维维安尼的一条定理呢!
但是,这个小小的习题却启发我们:从平凡的事实出发,有时a能得到并不平凡的结论.
不是吗?把△ABC一分为三,这太平凡了. 但正是这一平凡的事实和另一个平凡的公式“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之半”一结合,便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
就在三角形内随便放一个点,这里就有不少文章可做. 例如,在图2中,当然有S△PBC+S△PAC+S△PAB=S△ABC,
上面这个题目着眼于重心G所分的两线段之比,有的数学家想到了面积比,于是出了一些竞赛题 .
也许你不曾想到,三角形内的这个点也是数学家发现某些有名结论的源泉呢.
17世纪的法国数学家费马提出过这么一个问题:已知平面上有D,E,F 三点,寻求一点P,使(PD+PE+PF)最小.
事实上,在图1中,如果D,E,F恰巧是某个正三角形三边上的点,当PD,PE,PF分别与正三角形三边垂直时,P就是所要求的点.
不信,另选一点Q比比看. (QD+QE+QF)当然要比Q到△ABC三边距离之和要大!又Q到这三边距离和与P到这三边距离和是一样的(如果Q在△ABC外,Q到三边距离之和会更大),所以也就推出QD+QE+QF>PD+PE+PF.
这就表明P到D,E,F距离之和比任意另一点到这三点的距离都小!
如何确定点P呢?在图1中,因为∠BAC,∠ABC,∠ACB都是60°,所以∠DPE,∠EPF,∠FPD都是120°. 如图4,在EF边和DE边上分别向外作正三角形△EFR和△DES. 再作这两个正三角形的外接圆交于不同于E的点P. 因为∠DPE与∠S互补,所以∠DPE=120°. 同理∠EPF=120°,当然∠DPF也是120°. 过D,E,F分别作PD,PE,PF的垂线,三条线自然围成正三角形.
这样,费马的问题就被解决了,这是卡瓦利列首先发现的方法.
要补充一句的是:如果∠DEF=120°,两圆的交点便不会落在△DEF之内,这时,P应当取在E点.
三角形中一个点,这样简简单单的图形变出了多少花样啊!数学家眼里,一个基本图形就像孩子手里的万花筒,稍一转动,就会出现一种美丽的花朵图案. 但拆开来,只是几片不起眼的涂有颜色的纸片而已.endprint
三角形中的一个点,居然导致经济学家致电几何学家,这里面藏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奥秘?看似平凡的三角形却让众多数学家得出很多不平凡的结论,这里面真的暗藏玄机?一个小小的图形,却是数学家的万花筒,只要稍微一动,就会绽放光彩,如果信手拆开,原来只不过是几片涂有颜色的纸片而已……
一天,几何学家佩多教授接到了某位经济学家打来的电话. 这位经济学家向他请教:如果正三角形内有一个点P,那么,不管P的位置在三角形内如何变动,P到三角形三边距离之和是否总是不变的呢?
佩多教授马上给了让他满意的答复. 如图1,把△ABC分成△PAB,△PBC,△PCA.
上式右端恰好是△ABC的高!
其实,那位经济学家大可不必为此去麻烦佩多教授,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就能给他满意的答复,因为这个题目常常被选为平面几何的习题!不过,它当初还是数学家维维安尼的一条定理呢!
但是,这个小小的习题却启发我们:从平凡的事实出发,有时a能得到并不平凡的结论.
不是吗?把△ABC一分为三,这太平凡了. 但正是这一平凡的事实和另一个平凡的公式“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之半”一结合,便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
就在三角形内随便放一个点,这里就有不少文章可做. 例如,在图2中,当然有S△PBC+S△PAC+S△PAB=S△ABC,
上面这个题目着眼于重心G所分的两线段之比,有的数学家想到了面积比,于是出了一些竞赛题 .
也许你不曾想到,三角形内的这个点也是数学家发现某些有名结论的源泉呢.
17世纪的法国数学家费马提出过这么一个问题:已知平面上有D,E,F 三点,寻求一点P,使(PD+PE+PF)最小.
事实上,在图1中,如果D,E,F恰巧是某个正三角形三边上的点,当PD,PE,PF分别与正三角形三边垂直时,P就是所要求的点.
不信,另选一点Q比比看. (QD+QE+QF)当然要比Q到△ABC三边距离之和要大!又Q到这三边距离和与P到这三边距离和是一样的(如果Q在△ABC外,Q到三边距离之和会更大),所以也就推出QD+QE+QF>PD+PE+PF.
这就表明P到D,E,F距离之和比任意另一点到这三点的距离都小!
如何确定点P呢?在图1中,因为∠BAC,∠ABC,∠ACB都是60°,所以∠DPE,∠EPF,∠FPD都是120°. 如图4,在EF边和DE边上分别向外作正三角形△EFR和△DES. 再作这两个正三角形的外接圆交于不同于E的点P. 因为∠DPE与∠S互补,所以∠DPE=120°. 同理∠EPF=120°,当然∠DPF也是120°. 过D,E,F分别作PD,PE,PF的垂线,三条线自然围成正三角形.
这样,费马的问题就被解决了,这是卡瓦利列首先发现的方法.
要补充一句的是:如果∠DEF=120°,两圆的交点便不会落在△DEF之内,这时,P应当取在E点.
三角形中一个点,这样简简单单的图形变出了多少花样啊!数学家眼里,一个基本图形就像孩子手里的万花筒,稍一转动,就会出现一种美丽的花朵图案. 但拆开来,只是几片不起眼的涂有颜色的纸片而已.endprint
三角形中的一个点,居然导致经济学家致电几何学家,这里面藏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奥秘?看似平凡的三角形却让众多数学家得出很多不平凡的结论,这里面真的暗藏玄机?一个小小的图形,却是数学家的万花筒,只要稍微一动,就会绽放光彩,如果信手拆开,原来只不过是几片涂有颜色的纸片而已……
一天,几何学家佩多教授接到了某位经济学家打来的电话. 这位经济学家向他请教:如果正三角形内有一个点P,那么,不管P的位置在三角形内如何变动,P到三角形三边距离之和是否总是不变的呢?
佩多教授马上给了让他满意的答复. 如图1,把△ABC分成△PAB,△PBC,△PCA.
上式右端恰好是△ABC的高!
其实,那位经济学家大可不必为此去麻烦佩多教授,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就能给他满意的答复,因为这个题目常常被选为平面几何的习题!不过,它当初还是数学家维维安尼的一条定理呢!
但是,这个小小的习题却启发我们:从平凡的事实出发,有时a能得到并不平凡的结论.
不是吗?把△ABC一分为三,这太平凡了. 但正是这一平凡的事实和另一个平凡的公式“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之半”一结合,便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
就在三角形内随便放一个点,这里就有不少文章可做. 例如,在图2中,当然有S△PBC+S△PAC+S△PAB=S△ABC,
上面这个题目着眼于重心G所分的两线段之比,有的数学家想到了面积比,于是出了一些竞赛题 .
也许你不曾想到,三角形内的这个点也是数学家发现某些有名结论的源泉呢.
17世纪的法国数学家费马提出过这么一个问题:已知平面上有D,E,F 三点,寻求一点P,使(PD+PE+PF)最小.
事实上,在图1中,如果D,E,F恰巧是某个正三角形三边上的点,当PD,PE,PF分别与正三角形三边垂直时,P就是所要求的点.
不信,另选一点Q比比看. (QD+QE+QF)当然要比Q到△ABC三边距离之和要大!又Q到这三边距离和与P到这三边距离和是一样的(如果Q在△ABC外,Q到三边距离之和会更大),所以也就推出QD+QE+QF>PD+PE+PF.
这就表明P到D,E,F距离之和比任意另一点到这三点的距离都小!
如何确定点P呢?在图1中,因为∠BAC,∠ABC,∠ACB都是60°,所以∠DPE,∠EPF,∠FPD都是120°. 如图4,在EF边和DE边上分别向外作正三角形△EFR和△DES. 再作这两个正三角形的外接圆交于不同于E的点P. 因为∠DPE与∠S互补,所以∠DPE=120°. 同理∠EPF=120°,当然∠DPF也是120°. 过D,E,F分别作PD,PE,PF的垂线,三条线自然围成正三角形.
这样,费马的问题就被解决了,这是卡瓦利列首先发现的方法.
要补充一句的是:如果∠DEF=120°,两圆的交点便不会落在△DEF之内,这时,P应当取在E点.
三角形中一个点,这样简简单单的图形变出了多少花样啊!数学家眼里,一个基本图形就像孩子手里的万花筒,稍一转动,就会出现一种美丽的花朵图案. 但拆开来,只是几片不起眼的涂有颜色的纸片而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