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季剑青
旅游指南中的民国北京
文 季剑青
外国旅游指南强调这座城市既是古老的,也是永恒的,它的荣耀历史悠久,已成过去,它的尊严却是不朽的。
早在北京的现代旅游业发展起来以前,出版市场上就出现了类似北京旅游指南之类的书籍。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问世的《都门纪略》,广泛介绍了北京当时的风俗时尚、饮食娱乐方面的情况,是一部为外省客居京城的商人和士子提供生活实用信息的书籍,被学者视为最早的北京旅行指南。此书出版后颇为流行,后来又出现了不同编者增补和修订的版本,有的使用《都门汇纂》、《朝市丛载》等名称,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一
民国成立后,虽然科举制度已经废除,但北京仍是首都,“占政学商界之中心,每岁政客学士商人游子之往来燕蓟者”(1916年中华图书馆版《北京指南・序》),数以万计。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许多出版社都推出了《北京指南》一类的书籍,介绍北京各方面的实用信息。虽然在体例上有很大变化,但从性质上看,可以视为《都门纪略》传统的延续。例如撷华书局1914年出版的《新北京指南》,包含了学务、会馆、栈店、市廛、营业、饮食等方面的内容,还收录了各项新颁布的规章制度。1916年中华图书馆出版了《北京指南》一书,除了卷首的“国宪”以外,剩余分为十类:地理、行政、公共事业、交通、食宿游览、实业、礼俗、名胜、杂录、北京京城地名表。与《都门纪略》类似,这类书籍往往也经常再版,一方面可能跟市场需求旺盛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此类书籍时效性强,书中提供的信息需要不断更新。中华图书馆就于1918年推出了《北京指南》第二版,补订了地名表。而在市场上表现最出色的,当数徐珂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实用北京指南》,1920年初版,1921、1923、1926年分别推出了再版、增订三版和增订四版。体例上与中华图书馆1916年版《北京指南》类似,除书首风景照片外,分为地理、礼俗、宗教、法规、公共事业、交通、实业、食宿游览、古迹名胜、地名表十编。地名表前有地图,后有检字索引,方便读者查阅,突出“实用”的特点。
从内容上看,民国初年的北京指南以介绍实用生活信息为主,主要针对的是在北京居留时间较长的官员或商人这类读者,因而有关行政、公共事业、实业的内容最多。例如中华图书馆1916年版的《北京指南》,篇幅最长的是“行政”,其次为“交通”和“公共事业”,而商务印书馆1920年版《实用北京指南》,仅“实业”一编就占据了188页之多的篇幅。相比而言,旅游观光方面的信息就显得较为薄弱。尽管这些指南一般都设有食宿游览、古迹名胜等门类,但从目录上就可以看出,它们一般都放在靠后的位置上。分量比较低,编排得也很粗糙,基本上是抄撮而成,甚至有互相抄袭的情况。对照撷华书局1914年版《新北京指南》的“存古”类中的“名胜”和中华图书馆1918年版《北京指南》的“名胜”类就会发现,两者内容大同小异,甚至介绍的景点的顺序都一样。如果不是后者抄袭前者,就很可能是两者都抄自同一本书。
二
上世纪20年代中后期至30年代,现代旅游业逐渐在北京兴起,最初北京的旅游事业主要掌握在英国通济隆公司(Thomas Cook)、美国运通公司、日本观光局等外国旅游公司手中。1927年,中国旅行社正式成立后,加强了在北京的经营活动,其下属的北平分社开展了平绥、平汉、平辽、平浦、平津5路铁路联运业务,在国际上则与日本国际观光局、英国通济隆等建立了合作关系,相互承接国际间的旅行团队。1932年,中国旅行社在北平创办旅行公司,配备专门的游览汽车和行李卡车,组织各种形式的旅游团。中国旅行社还在其主办的《旅行杂志》上刊载介绍北平旅游景点和路线的各类文章。1934年,北平市长袁良更是提出游览区建设计划,一方面整理修缮古建筑,一方面改进道路交通等配套设施。通过发展旅游业来促进北平的繁荣已成为北平各界的共识。
在这样的氛围下,北京指南一类书籍中旅游观光的内容逐渐增多,一些直接题名为“北京游览指南”或“北平旅行指南”的书也应运而生。1929年民社出版的《北平指南》,在内容编排上,已经把“名胜古迹”放置在“政治机关及社会团体”、“交通”、“风俗习尚”等类别之前,给予较为重要的位置。1935年,上海自强书局出版了田蕴锦编的《最新北平指南》,编者在序言中表示该书的主要内容“纪北平一隅胜迹与文化风俗人情”,以服务于来平游览的旅客。书分十五编,涵盖名胜、风俗、娱乐、商业、机关团体等各个方面,但占据篇幅最多的则是“地名一览”和“胜迹摘要”两编,还设有“游览须知”一编,提供各种交通工具的路线、时刻表、价目表等旅游信息。
上世纪30年代北平出版的各类旅游指南中,最值得注意的是1935年出版的两种,一种是马芷庠编的《北平旅行指南》,经济新闻社出版,另一种是北平市政府组织汤用彬、陈声聪等编纂的《旧都文物略》。《北平旅行指南》是当时极受欢迎的一部旅行指南,初版万余册问世不久即全部售罄,至1936年已出至三版。马芷庠在初版自序中说:“嗣因市政当局极力繁荣旧都,扩大整理游览区域,余深韪其议,而编是书之意遂决”,可见此书也是在市政府游览区建设计划的背景下编撰的。《旧都文物略》本身就是这个计划的产物,由于出版时,袁良的“北平游览区建设计划”已经改为“旧都文物整理计划”,所以标题中没有旅行指南之类的字样,但其实该书是一部“导游之作”(《旧都文物略・编辑后语》),是“游览区之唯一宣传书籍”(《故都文物略已着手印刷 二月后出版》,1935年9月23日《北平晨报》)。这两部书在内容编排上,都将北平的名胜古迹置于首要和突出的地位。《北平旅行指南》分“古迹名胜之部”、“食住游览之部”、“旅行交通之部”等七个部分,“古迹名胜之部”差不多占了一多半的篇幅。《旧都文物略》则分城垣略、宫殿略、坛庙略、园囿略、坊巷略、陵墓略、名迹略、河渠关隘略等十二部分,显然宫苑名胜也占据了突出地位。
与帝制时期客居北京的商人和士子不同,作为现代旅游业的消费者,游客不需要融入到北京的日常生活中去,像《都门纪略》和民国初年的北平指南那样的生活手册,自然不合他们的胃口。游客的首要任务是去观看,他需要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看到值得看的地方,旅行指南会给他提供这方面的帮助,列举景点,提供路线,并且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告诉他,这些景点有什么样的意义。那些意义明确、认知度高的景观——即所谓“名胜”——自然会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对北京而言,就是帝制时期遗留下来的皇家建筑:故宫、天坛、雍和宫、颐和园、中山公园等等。1931年9月,《旅行杂志》第5卷第9期上登出了一份中国旅行社北平分社制订的《北平七日游程》,向游客推荐的是天坛、先农坛、钟鼓楼、雍和宫、孔庙、国子监、颐和园、西山、故宫、中央公园、长城、景山、古观象台、小汤山及动物园。而在《北平旅行指南》和《旧都景物略》中,北平的宫殿苑囿也被置于开篇的位置。它们是这座城市的精华,同时也被视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对北平城市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
三
20世纪30年代北平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西方游客,那些象征着这座城市辉煌的过去,同时被视为民族文化和国民精神之载体的景观,同时也是西方人心目中代表了“真实”的传统中国的景观。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以西方人为读者的英文旅游指南,它们同样聚焦于北平的过去。1935年《北平时事日报》(The Peiping Chronicle)出版的英文《北京指南》(Guide to “Peking”),在扉页上对书名做了解释:“一般的游客对今天的北平并不怎么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过去的城市——北京”。书中也提到了北平市政府雄心勃勃的计划:筹集250万美元的资金,其中20%用于古建筑的修缮,50%用于道路的铺设,30%用于旅游局的建设。除了日常的道路服务和提供导游翻译以外,旅游局还将兴建旅馆、剧院、餐馆,出售吸引外国游客当作纪念品购买的地方特产。计划中还包括把中南海的总统府改造成一座能容纳800名旅客的配备所有现代设施的大宾馆,“虽然游客能在北平找到第一流的西方人开办的宾馆,但是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如果能住在基本上是东方风格而又配备体育和娱乐设施的建筑里,就会有更多的乐趣”(第15页)。这本旅游指南推荐的名胜包括天坛、先农坛、古观象台、鼓楼、钟楼、雍和宫、北海、中南海、故宫、颐和园等等,主要是帝制时期遗留下的皇家建筑,是过去的北京,也是西方人心目中“东方风格”的典范。这样一种北京的形象在当时外国的北京旅游指南中是很常见的,正如美国学者韩书瑞(Susan Naquin)在《北京:寺庙与城市生活》一书中所指出的,“外国旅游指南强调这座城市既是古老的,也是永恒的,它的荣耀历史悠久,已成过去,它的尊严却是不朽的”。
作者系北京市社科院文化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 刘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