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2014-02-13 00:19王世晖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语文

一、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一)学习语文可有效提高学生素质和创新意识

初中学生还是未成年人,对于语文课本牵涉的社会知识、风土人情、生活阅历缺乏了解,因此对文中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理解不透彻,进而便不能很好地体会语文学习的精髓。为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语文教师要时刻注意提升自身素质,丰富自身文学修养,经常给学生介绍一些贴近时代、生活的文学作品,拓宽学生阅读渠道,开阔学生视野,与学生交朋友,做他们学习的榜样,这样便能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师尊学卑的局面,学生可积极发挥个体思维,通过师生之间的语文知识学习交流,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创新思维,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二)学习语文可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语文教学凝聚着我国千年以来的文化智慧,在学生基础教育教学中占用十分重要的地位,蕴藏着大量的探究知识,对于提升学生探究分析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分析语言背后蕴藏的史学、人文背景,培养其语文学习的探究能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重考试轻感悟,语文教学模式未实现本质性改革

现阶段分数仍然是学校与家长对学生语文学习效果好坏的最主要评价标准,语文教学仍然是重考试轻素养,重练习轻感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是将主要精力放在考试知识点的讲解上,对于有益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内容不够重视。比如中学考试不涉及语法知识,教师便在教学过程中完全不重视甚至直接忽视这一块儿,进而导致部分初中生毕业后竟然还不懂什么是短语等。

(二)学生对语文学习认知仍旧模糊

面对将来高考的竞争,多数学生倾向于学习利于提分的数理化,及社会上热门的英语,对于需要长时间积累和通过大量阅读才能提升文学素养的语文不够重视甚至轻视。这样,学生的读、写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多数学生认为在语文上无论花多大功夫提分空间也不大,不如将多余精力和时间用到其他学科学习上,进而出现了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认知的偏差。

(三)学生的语文修养、水平低下

由于对语文知识学习认知的模糊,好多学生语言积累薄弱,书面表达语言简单粗俗,甚至词不达意,缺乏逻辑,错别字、病句连连。再加上平时教师过多注重考试结果,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不够重视,许多学生对文学作品认识肤浅,缺乏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力等。

三、构建高效语文教学课堂对策

学生层面

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正确认识

一名合格的现代化人才需要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健康的个性、积极向上的心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力等,而语文正是一门工具性、人文性的学科,能培养学生语言组织与写作能力;通过阅读优秀文学作品,还能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想象力及创新意识,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精神素养,帮助其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教师在教学过程积极向学生展现语文学习的优点与重要性,让学生体会到国语的重要性,通过在教学与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彻底改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错误观点,培养其对祖国语言学习的浓厚兴趣。

2.扎实积累语文知识,促成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语文能力的培养

巢宗祺先生曾说:如果说现在学生学习语文有缺陷的话,最大的缺陷就是缺少语文知识积累。首先,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强调语言材料(优美词句、精彩局端、生活素材等)的识记,只有有了丰富的文学语言积累,才能在写作时得心应手,才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其次,语言语法知识的掌握与积累,比如写作方式要明确,写作内容要有条理等;最后,便是人文素养积累。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建立学生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命运的关切,唤起其对生命的思考,进而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在长期语文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学生便能顺其自然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而也在无形之中实现了语文能力的提升。

(二)教师层面

1.更新教学理念,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现代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去探求,去发展,彻底改变以往“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只有亲自去体会、去实践、去领悟才能获取知识,保护好学生在探求新知识过程中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不能以教学大纲去束缚学生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促进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思考问题。

2.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所需达到的预想结果,因此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设定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上课前,语文教师必须清楚地向学生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能在教学中将其转化为有效的教学实践,教师必须清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需要考虑教材重难点的定位与安排,同时还需从学生角度去思考教学内容该如何设计才能达到效果等。总之,本节课该教什么,怎么进行,都要充分考虑学生水平及理解能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3.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近些年来多媒体技术逐渐引入中学教学,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利用多媒体的形象性、影音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比如在教授《看云识天气》时,可先播放一段与课文相关的影音片段及图片,云的形态变化、云的光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等,这些自然知识通过多媒体的播放逐渐激发了学生学习情趣,接下来教师提出相应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解答。这样整节课便能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完成。它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总之,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积极发现并创新教学方法,进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徐师品,徐一波.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08).

(王世晖 甘肃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中心学校 734023)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