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春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018-02
高中语文新教材(人教版)“说明”指出:“全套书编排的文学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60%,并且,近十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考查出现频繁,分值渐增。”可见文学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势在必行。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剖析新课程标准中的人本思想,以期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培养中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一、新课程标准中的人本思想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现从以下几方面来透视新课程标准中的人本思想。
1.课程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程标准明确地将语文学习定位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人性和健全的人格上”,这是对语文学习的全新理解,是对语文学习的功能、目的、内涵的重新定位。因为语文能力能在短期内强化培训形成,具有非常强的功利性,则一种塑造;而语文素养只有在长期的熏陶感染中养成。因此,新课程标准从人的发展角度出发,把教育的重心放在人的素质、素养的养成上,为人的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作准备。
2.课程基本内容:给予学生人文关怀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因此,语文学习不再是狭义上的学习,而是在学习语文的基础上,熏陶人的感情、性格、人格,培养人的同情心和正义感,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关注人类本身的发展,关注人类社会的存亡,关注自然的变化,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发展,可谓真正做到了“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3.语文教学过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新课程标准重视人的自主性、平等性、发展性、差异性。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对话关系,不是师讲生听,也不是师导生演,更不是师尊生卑,而是互学、互动、合作、平等的关系。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一切教学活动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作准备。新课程标准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并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探究学习。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不求划一,崇尚自然。这些都体现了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民主平等思想。
4.语文教学评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新课程标准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提倡多元的、多角度的、动态的、过程化的评价体系。新课程标准建议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进行评价;提倡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提倡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同时强调“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应以鼓励、表扬为主”“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这些评价建议,体现了评价的激励性原则,体现了课程标准尊重人的人本思想,较全面综合地评价人的语文素养。
鉴于新课程标准的人本思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树立师生民主平等观念。如在思想感情上,教师应适当容忍学生的叛逆,把学生当作有血肉、有思想、有灵性的“人”;在地位上,把学生当作平等合作关系的伙伴,用心倾听学生的观点、见解;尤其在学术上,应把学生当作研究者,而不是纯粹的接受者,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新课程教学中的人本思想。
二、结合人本思想,提高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学习,都是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接受、判断、筛选、组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吸收新知识,将新知识纳入原知识结构,构成新的知识结构,又用新的知识结构对前学习对象进行新的分析、判断、综合、组合,形成新的观点。所以,学习者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在进行研究,是个研究者。与此同时,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德国的接受美学也强调了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接受美学(亦称接受理论)的代表人物为姚斯和伊瑟尔,他们反对作者中心论、本文中心论,认为阅读并非被动地反应,而是主动的参与,是作品与读者进行交流、对话乃至相互作用的产物。
鉴于以上理论及新课程标准中的人本思想,针对高中语文中文学作品占60%以上的现实,我们认为,在新课程标准下,有必要切实提高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1.重视文学作品的阅读体系,培养文学积淀能力
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古代精神文明,在人类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篇章。涌现了以屈原、李白、杜甫、曹雪芹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世界级一流作家,产生了孔孟等众多杰出的思想家。其中许多诗文展示的作者人格魅力,熏陶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的心灵品格,成为凝聚我们民族的不朽的精神支柱。因此,高中语文教材中,大量地选取了名家名篇。如屈原的《离骚》、李白的《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杜甫的《旅夜书怀》、《阁夜》、曹雪芹的《林黛玉进贾府》等等。这些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无论其思想内容、感情因素,还是艺术技巧、语言形式,都是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文质兼美。因此,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结合新课标的人本思想,除了在课堂上注重文学作品的具体阅读外,我要求每人准备一本“采撷本”,把平时阅读中(课本、读本、课外阅读资料)的好语段、好句子摘抄下来。同时,我也在每节课前留出五分钟作为交流时间,在这五分钟时间内学生可以互相交流,也可以师生交流。碰到较有新意的语段或句子,老师请同学当堂朗诵,甚至抄在黑板上,尽可能做到资源共享。久而久之,课内五分钟形成的习惯会扩散到课外阅读中,学生自然而然会在课外有意地进行文学作品的积淀、交流,拓展了文学作品的阅读面,养成学生文学积淀习惯,为提高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打下基础。endprint
2.透视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体系,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就高中语文而言,由于新教材增加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又配之以课外读本阅读,因此,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通过透视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体系,从而逐步培养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文学作品的形象包括两个方面:作品人物形象和作者形象。前者如重情重义的西楚霸王项羽;巧舌如簧、足智多谋的烛之武;疾恶如仇、刚烈侠义的鲁达;有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少年周恩来。这些经过千锤百炼,熔合了人类进步理想情操的人物形象体系,不仅从不同侧面对我们进行审美熏陶,更在无形中吸引我们。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其思想,领悟其精神,从而增强自身的文学素养。
再者,作者形象也不容忽视。平时往往我们只大略讲解一下作者的生平事迹、主要作品等等,但倘若教师平时有意引导,让学生在积累好语段时也有意识地积淀一些名人资料,形成思想体系中的“名人系列”。如开堂讲程的孔子;放飞身心的老庄;屈原在汩罗江边以身许国的吟哦;李白对山河雪白的歌咏,傲视王候的长啸;杜甫忧国忧民的叹息,面对民生疾苦的泪流满面;陆游渴望统一的临终叮嘱,范仲淹怀天下苍生的乐和忧;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毛泽东……这些顶天立地的光辉形象是构成中华品格的中流砥柱,是汉文明的精神家园,时时刻刻以震天响地的撼人力量培育着我们民族的审美和精神理想。甚至旷达的苏东坡、遁入桃源的五柳先生、淡入松竹的王维等,也从不同侧面昭示另一层面的人生理想,从别的角度折射人性的温暖,表达的审美理念是主流审美观的必然分支和必要补充。因而作者形象体系表达的审美态度就更多元、更坚决,影响也更久远。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名人的文化良知、心灵性格和美学理想,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大有裨益。
3.加强文学作品中的写作体系,寻求文学探究能力
在高中阶段,高一重在构建文学作品的阅读体系;高二重在构建文学作品的形象体系。但在一定意义义上,这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构建文学作品的写作体系。众所周知,写作是一个老师或一个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的体现。但在实际教学中,写作问题一直是教师头痛的、学生心烦的问题。因此,从高一到高三,在构建其它两上体系的同时,加强文学作品的写作体系也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明确指出书面表达“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并要求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鉴于此,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在写作中,以课文为范文,充分挖掘课文素材(包括读本)。如在教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在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后,要求学生模仿着写一下自己所熟悉的地方的四季,最好也能体现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如教《阿Q正传》时,模仿鲁迅的语言及段落设置,请学生也来写一篇“传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高中阶段古诗文写作不容忽视。尽管有些话题作文明确规定除诗歌外,但在整个高中阶段,诗歌、古代散文的教学量比较大,倘苦纯粹只是为了分析、阅读,教学层面似乎过于肤浅。在实际教学中,也可建议每位学生大胆地尝试诗歌创作和古文多解,从而扩展学生的写作面,进一步增强文学探究能力。
(责任编辑 刘凌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