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2014-02-13 10:04袁贲
韶关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集体主义音乐课音乐

袁贲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湖南湘潭411101)

音乐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袁贲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湖南湘潭411101)

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大学生的主体已由“80后”过渡为“90后”。那么,做好“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而音乐作为一种深受大学生喜爱的艺术形式,其本身所具有的教育作用也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释放心理压力、提高心理素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三方面。

音乐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90后”作为当今大学生的主体,肩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责任,是中国永葆活力的希望。如今的“90后”是名符其实的新兴人类,他们所生活的时代决定了他们与20世纪60、70、80年代的人们有着显著地差别。“90”后大学生没有经历过新中国成立之初走过的艰难与曲折,没有感受过“文革”一代所经历的困惑与迷茫,更没有体验到当前“80后”所面对的巨大压力与竞争。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全面开放、中西交融、百花齐放、色彩斑斓的多元化的新中国,他们享受着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丰收硕果,过着让60、70、80后人们羡慕的幸福生活。

一、“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从主流上来看,“90后”大学生有着鲜明的爱国意识和深厚的民族感情,关注国家的发展与前途,维护祖国的荣誉与尊严,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同时,他们积极进取、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挑战、思维活跃、对新生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接受能力强,是承上启下、既往开来、大有前途、充满希望的一代。

同时,“90后”又有着这一代人独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想与现实之间,更加注重现实

笔者探查发现,“90后”大学生考虑问题的方式往往是从最现实的角度出发。例如,问他们为什么争当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的时候,他们的回答是为了更利于拿到奖、助学金,为了毕业后顺利地找到满意的工作;问他们是愿意选择一份高薪且清闲的职业还是愿意为自己的理想清贫一生时,他们的回答是“找一份高薪且清闲的工作就是他们的理想”。从这些回答来看,现在的“90后”更注重的是现实或者说是切实利益,同时认为理想只是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表1是笔者对自己所带两个班级共121人问卷调查结果。

表1 “90后”大学生“理想与现实”的调查

(二)更加注重个性的解放

“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考虑问题往往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更加注重自己的想法与见解,有自己的主见,渴望走在时代的前沿。他们过于张扬的个性导致他们受不了制度的约束,产生逆反和对抗情绪,这个与当前所强调的和谐社会、协作精神格格不入[1],这很有可能成为他们成长的桎梏。

笔者虽然参加工作不到一年,但已经深深地感受到当前“9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与“80后”有了极大的不同。笔者工作的湘潭职业技术学院有一部分为五年制大专的“90后”学生。由于这些学生年龄较小,为了安全起见,学院对这部分学生实行封闭式管理,这一制度引起了绝大部分学生的反感,他们认为学院限制了他们的人身自由,并且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与这种制度进行抗争。例如:翻墙外出、集体冲击校门等等。从这些行为就可以看出,当前的“90后”学生对于制度的约束是很反感的,他们绝对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群体,他们无时不刻不想充分的体现自己的个性,显示出自己与他人的不同。

笔者就“学生注重个性自由”这一问题对自己在管辖的2012年级新生中进行了调查,从331名学生的反馈信息来看,当前的“90后”大学生的确不喜欢受到限制,更愿意表现自己,让焦点集中在自己身上。具体数据如下表:

表2 “90后”大学生“注重个性”的调查

(三)心理状态不稳定,情绪起伏较大

优越的生活环境、丰厚的物质条件以及父母的万般宠爱使得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遇到事情容易陷入狂喜和绝望的极端情绪,而且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稳定,经常陷入波动、迷茫、抉择之中。如果这种思想状态以及情绪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调整,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将十分不利。

笔者在工作中就遇到过这样的事例,一位大一的新生因为无法接受外婆的去世,用小刀在自己手臂上划了很多小口子,并且学校的心理健康老师也无法与其交流,最后只好将这名同学送到了专业的心理医生那里进行治疗;一位同学因外出时不小心弄丢了500元钱,怕被爸爸妈妈责怪,心情极度沮丧,产生了轻生的想法,多亏老师及时赶到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事例充分的说明了当前“90后”心理健康的状况其实是十分令人堪忧的。

根据以上几点,笔者认为要及时的对“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中的缺陷进行干预。因此,笔者结合自己所学的音乐教育专业,对当前“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适当的音乐教育对改善“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是有积极作用的。

二、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音乐文化是培养道德文明和智慧的重要条件之一。”[2]当代社会,音乐教育强调社会主义方向,音乐要具有中国民族特色,体现中华人民的优秀品格,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这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在音乐教育中的集中体现[3]。这说明,音乐教育在发挥育人功能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教育作用。另外,音乐是情感的载体,每一首歌曲、每一段旋律都承载了丰富的情感,而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则也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音乐教育还具有生动性和隐喻性,这就使得音乐教育的方式符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4],那么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联姻”就有了理论依据,更有了必要性。

(一)音乐教育有助于“90后”大学生释放压力,消除心理焦虑

心理焦虑是当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这一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习压力过重导致的[5]。我们知道,音乐教育除了其审美教育的功能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即娱乐功能。在音乐课上,学生可以通过欣赏音乐、表演音乐、创作音乐等方式使自己的心情变得轻松,使紧张的情绪松懈下来,得到美的享受,变得愉快、舒畅,使注意力得以从压力中转移出来,大脑和身心得到休息。亚里士多德说过,“消遣是为着休息,休息当然是愉快的,因为它可以消除劳苦工作所产生的困倦。精神方面的享受是大家公认为不仅含有美的因素,而且含有愉快的因素,幸福正在于这两个因素的结合,人们都承认音乐是一种最愉快的东西……人们聚会娱乐时,总是要弄音乐,这是很有道理的,它的确使人心旷神怡”。所以音乐具有缓解学生压力的功效,特别是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这种压力的缓解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很多的心理问题,使他们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端正生活态度,坚定他们刻苦学习的意志等等。这对“90后”大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是十分有益的。

另外,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释放压力,缓解心理焦虑还基于一个原因,音乐课程是一门非功利性的课程。音乐教育与文化课程有一个重要的差别,那就是现在文化课程的学习压力十分大,而且文化课程具有很重的功利思想,其教学目的直接与升学、找工作挂钩,所以让学生觉得不堪重负。音乐课程则与文化课程恰恰相反,音乐课程不与升学、工作相联系,没有功利性,因此音乐课程就不会给学生带来额外地负担。也正是由于音乐课的这种特性,使得学生在音乐课上可以完全的得到放松,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再加上音乐课注重学生的参与,学生可以在音乐课上天马行空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积极地投入到各种音乐活动中去,在参加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重塑信心,缓解焦虑的心态[5]。例如,音乐课上在组织学生做音乐创作练习时,学生可以将自己创作的音乐片段与同伴们通过合作的方式演奏出来,以此来欣赏自己所创作的音乐之美,向老师和同学们展示自己,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与此同时也获得自我肯定。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信心就能得到有效地提高,而学生通过音乐教育所获得的这种自信心的提高也会被带入到他们的生活之中,这对于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是十分有帮助的。

(二)音乐教育有助于“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当前很多学生(不单是“90后”大学生),由于从小被家里溺爱,导致了他们对父母或者对长辈的过分依赖。遇到困难或者压力首先想到的就是找父母帮忙,如果父母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话,大部分学生就会选择逃避问题,或者以悲观消极的态度来面对问题,甚至有些学生因为无法承受困难所带来的压力和打击,做出了一些偏激的行为。其实这些情况就很明显地反映出当前的学生心理素质差,抗压能力弱。在这样的现实下,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心理状态十分令人担忧,他们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可能束手无策,最终这些困难和挫折很有可能让他们以一种畸形的心态来对待他人和生活。这对学生们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同时这会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因为“希望永远在下一代身上”,如果下一代垮了,希望也就会随之破碎,那么在我国以后的发展中将很有可能出现人才断层的情况,这就会严重的阻碍国家各项事业的建设。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素质偏低的问题。笔者认为音乐教育就是一种能很好的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抗压能力和解决困难能力的手段。

沈心工在《学校唱歌集》中说道:“乐歌的作用,最足以发起精神,激扬思想,故念东西各国均以为注重之科目……专以陶融学生之性情为宗旨。”[6]可见,音乐教育能够帮助“90后”大学生陶冶情操、提高心理素质。音乐教育的这一作用还具体体现在音乐课上,音乐课可以让学生通过对音乐的合唱、合奏或改编等方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加强学生相互沟通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以及对同伴的信任。另外,音乐课看似气氛活跃,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且心情愉快,但其实音乐课上的音乐学习并不是一项轻松的活动,以器乐的演奏为例,要想让学生学会一种器乐的演奏技能,首先就需要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乐感,要求学生的听觉、视觉以及运动觉的高度集中和协调,这些要求对大部分中学生来说是十分困难的。同时,对于具体的演奏技术来说,任何一项演奏技术都需要通过学生反复地练习。因此,学习器乐演奏技能的过程是学生持之以恒、克服困难的过程,是学生磨练毅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老师也能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勇于进取的信念,让学生能以一种正确的心态来面对各种困难。同时音乐技能的训练可以扩大为心理素质的训练,让学生在掌握音乐技能的同时磨练意志,增强抗压能力,提高心理素质。需要强调的是,以学习音乐技能的方式来训练中学生心理素质,其训练的成效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因为“90后”大学生毕竟各方面还不成熟,他们不能主动的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其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使学生形成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并能以健康向上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如果音乐教育能最终达到这个目的,那么那些受过这些音乐教育的学生们将终身受益。所以说,音乐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90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90后”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集体主义是要求一切言论行动以合乎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为最高标准的思想,体现在校园中则要求学生具有全局观念、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7]。当前,我国的社会价值体系注重个人的创造和自我的发展,注重自我价值的体现,但更注重集体协作,强调与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协调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合作。马克思说过:“社会不是由个人组成的,而是表现着这些个人彼此处在其中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在这样的社会价值体系下,个人的价值应该体现在集体主义之中,一个人如果脱离了集体,其价值就得不到体现,人生的意义也就无法实现。所以说,在当前社会价值体系下,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当前优越的物质条件下,很多学生因为在家里养尊处优,心理状态出现了一些偏差,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不能很好的与人交往。他们缺乏安全感、不相信同伴、不愿意与人交流、独断独行,完全游离于集体之外,把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之上,毫无集体的概念,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和身心健康是很不利的。试想,若干年后学生长大成人走入社会,一个集体主义意识淡薄的年轻人要怎样融入社会、被社会所接受呢?因此,“90后”大学生出现的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

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是十分有帮助的。孔子很早就指出诗歌有“群”的作用,《礼记·乐记》也说“乐统同”,他们都强调了音乐有调节人际关系、使不同的人倾向于一致的作用。在一些西方国家的基督教中,他们用合唱的形式来培养教徒之间的和谐。因此,心理学家农格说到,“只有在艺术中,人民才理解到一种能允许所有的人都去交流他们情感的韵律,从而使人结合成为一个整体。”[8]以我国的劳动号子为例,劳动号子是劳动者在工作时为了统一步调、协调发力节奏时所使用的音乐,劳动号子的使用其实就是音乐对于集体主义精神的协调作用。而音乐教育对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则具体可以体现在对学生进行的合唱训练之中。合唱与独唱等其他形式的表演形式不同,它要求成员之间高度的团结协作,合唱的组成元素不是个人,而是由许多个人所组成的声部,各个声部对音色、音域、音质等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整体上追求各个声部的完美融合,以求实现一种“平衡的美感”[9]。所以说,一首合唱曲目的成功演唱,需要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和积极配合,每个参与者在演唱过程中都必须从整体出发,努力使自己的音色、音准、力度、节奏、速度、强弱等因素与整体相协调,不能独立于整体之外。这就要求合唱表演的参与者们具有较强的整体意识以及全局观念,在表演过程中要积极配合、互相协作,杜绝“个人主义”,通过个人与整体之间、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和谐来实现合唱音乐之美。匈牙利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过,“有什么东西比合唱队更能表现社会的团结吗?许多人联合起来做一个人单独所不能做的事,在这方面,每个人的工作同等重要,一个人的错误就能毁掉一切”。参与过合唱表演的人都知道,在合唱中追求的就是忘记自己的存在,努力使自己与集体融为一体,这其实就是集体主义精神在音乐中的重要体现。所以说,音乐教育对“90后”大学生来说可以有效的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这样更有利于“90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结语

“90后”大学生肩负建设未来的使命,肩负着国家和社会的重担。而音乐教育以其独特的形式和魅力在大学的殿堂里占据着显要位置,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教育作用,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规范了受教育者的行为,提高了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还能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陶冶道德情操、确立正确的人生观的教育,而且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着积极的深远意义,这些都与当前“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

总之,“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而音乐教育的作用又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相辅相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挖掘音乐教育的价值,从而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祖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的接班人。

[1]王莉媛.关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1):95-96.

[2]米兆虎.试论音乐艺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8(4):142-143.

[3]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81.

[4]卞艾.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民族音乐教育[J].新教育,2010(2):58.

[5]刘辉.音乐教育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6]沈心工.学校唱歌集[M].北京:中华书局,1922:3.

[7]刘敏,乔万敏.音乐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东岳论丛,2007(9):48-50.

[8]曹惟.简论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

[9]陈玉丹.音乐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

Analysis on the Role of Music Education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Post-90s”College Students

YUAN Ben
(Nursery School,Xiangtan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Xiangtan 411101,Hunan,China)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hope of future China,the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Entering the second decade of 21 century,the subject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has experienced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generation post-80s to post-90s.Then,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do a good job offering post-90s students a bette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nd music as a kind of popular form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artistic taste is the education effect also is very outstanding,mainly displays in:releas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and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cultivate the spirit of collectivism.

music education;post-90s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641

A

1007-5348(2014)05-0191-05

(责任编辑:薄言)

2014-03-05

袁贲(1985-),男,湖南湘潭人,湘潭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集体主义音乐课音乐
关于将集体主义引入经济理论的思考
The inhibition effect of Chlorpromazine against theβ-lactam resistance of MRSA
音乐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当代集体主义的现实困境及其主体性重塑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流变的历程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