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达 王铮(、广州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广东广州 50070;、广东财经大学新闻学院,广东广州 5030)
广州发展低碳产业的优势与对策分析
王可达1王铮2(1、广州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广东广州 510070;2、广东财经大学新闻学院,广东广州 510320)
培育低碳产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广州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低碳广州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文章在分析低碳产业在低碳广州中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从低碳产业发展规划颁布、低碳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产业呈聚集化发展趋势、产业创新能力逐渐增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等方面分析了广州发展低碳产业的优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广州发展低碳经济、开创新型城市化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低碳产业;重要作用;主要优势
(一)发展低碳产业是转变广州城市发展模式的迫切需要
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源环境问题,关键不在城市化本身而在于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一般而言,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资源环境消耗的强度和数量。这是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关系的一般规律。但受发展理念、环境政策、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不同的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模式产生的资源环境效应不同。粗放型城市化模式加大了资源环境消耗的强度和数量,集约型城市化模式降低了资源环境消耗的强度和数量。发展低碳产业有利于推动广州城市化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二)发展低碳产业是广州新一轮经济增长的迫切需要
城市的发展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产业的发展将催生一系列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新能源产业已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低碳经济有望成为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的第四次产业革命,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低碳产业的发展涉及到建筑、设计、环境、能源、信息等多个领域,其巨大投资可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低碳产业作为一个长期性的资产投资项目,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改善城市经济结构的引擎,为城市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三)发展低碳产业是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发展低碳产业是广州新型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存在密切关联。产业结构变化是城市化的前提条件,而新型城市化进一步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城市化加速发展,必然会改变城市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对城市功能的提升作用是明显的。产业结构通过影响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产业价值链深化引致新的市场需求,优化城市的空间互动性,产业结构转换力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低碳产业有利于为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四)发展低碳产业是发挥国家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的迫切需要
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高度决定了中心城市能否与周边城市进行生产分工。只有中心城市发展高端化的产业结构,才能向周边城市延展产业链条。从产业结构看,低碳农业将降低对石化能源的依赖,呈现有机、生态、和高效的特征;低碳工业将减少对能源的依赖,低碳产业如电气、电子等产业将出现较快发展;低碳服务将得到巨大发展。因此,发展广州低碳产业将不断加快广州产业结构的高端化,从而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
(一)产业政策和规划先行
政策和规划是低碳产业发展的重要指引,也是发达国家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2010年成立了广州低碳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时任市长万庆良担任组长,市政府多个部门为成员单位,定期就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在宏观政策方面,广州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2011—2020年)》、《广州市低碳示范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在低碳产业方面,出台了《广州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1—1015)》、《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广州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规划纲要(2009—2015年)》、《广州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施意见》;在低碳城市规划与建筑方面,出台了《广州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广州市发展绿色建筑指导意见》;在循环经济方面,出台了《广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2010—2020年)》、《广州市循环经济实施工作方案》、《广州市“十二五”节能规划》;在低碳交通方面,出台《广州市发展新能源汽车行动方案》、《广州中心城区治理拥堵方案》等。
(二)产业初具规模
一是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在新能源(包括替代能源)生产及装备方面,南沙久泰能源公司年产15万吨二甲醚项目已经投产;广日集团垃圾焚烧发电成套装备、广州迪森集团的生物质颗粒和生物质油项目试点初步成功;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核岛关键设备)在核电装备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新兴的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如广州市雅图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广州红鹰能源科技公司(小型风电机组、太阳能风电互补机组)、广东中科天元再生资源工程有限公司(生物质燃料)等一批企业发展迅速,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技术和材料等方面的装备业发展有了良好开端。二是节能服务和设备制造产业异军突起。随着国家、省、市对节能减碳工作的日益重视,广州市节能服务、节能设备制造等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节能咨询、评估、监测、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服务产业加快发展,目前已有广州智光节能有限公司、广州市远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珠江新城能源有限公司、广州致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等35家节能服务企业通过国家发改委备案。开展节能服务业务的企业预计100多家。节能和能源高效利用设备制造产业初具规模,白云电气集团、广州西电高压电气制造有限公司等输配电设施制造企业以及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博创机械有限公司等节能技术装备制造企业迅速壮大,广州市华德工业有限公司、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西奥多冷热设备有限公司、广东同益电气有限公司、广州中宇冷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热泵、输水储水装置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以广州市旺隆热电有限公司、广州华润热电有限公司、广州恒运热电厂等为龙头的热电联供企业逐渐发挥效益。分布式能源站等技术和方案逐步被用户接受,发展势头迅猛。三是半导体照明产业链基本成型。广州市半导体照明产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并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潜力。规模较大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封装、普通照明、汽车照明、舞台灯光、建筑装饰、LED—TV背光源及显示屏等环节,形成了广州半导体照明产业的主体,为产业的进一步拓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三)产业聚集化发展
目前,广州低碳产业以广东光电科技产业基地、广州市节能和新能源(白云)产业基地、广州市科学城节能环保产业区、广州市番禺天安节能科技园以及花都、南沙等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等产业园区为依托,重点发展节能环保等产业,初步形成了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这些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包括:一是广东光电科技产业基地。完成厂房升级改造10多万平方米,聚集50多家光电高端服务机构和企业,初步形成集研发培训、检测认证、会展物流、采购销售于一体的高端科技产业基地,基地内多家企业承担了亚运会开闭幕式主场馆的LED灯光设计和装饰工作。基地获得广东省科技创新领域唯一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称号,并被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列为“中国留学人员广州光电科技产业基地”。二是广州市节能和新能源(白云)产业基地。以863产业化促进中心入驻的科研和总部型企业以及江高原神山工业区入驻的产业化企业为核心,已初步形成高效节能新材料和新能源等的产业集聚,骨干企业有高效节能新材料领域的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广州市高士实业有限公司、广州石磐石改性塑料有限公司,研发、制造输配电设备的白云电气集团,太阳能领域的广州珠江电信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广州贝龙环保热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其他领域龙头企业有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冷机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铝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大华仁盛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红日燃具有限公司、广州化工研究设计院等。三是广州科学城节能环保产业区。依托广州迪森热能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市华德新材料有限公司、广州广日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行业领头企业,以资源整合为核心、资本经营为龙头、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生产为基础,大力促进企业在上下游原材料供应、科技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展开紧密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有力地拓展了企业发展空间、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进而在新能源、节能环保领域形成较大的合力和影响。四是广州市番禺节能科技园。园区已先后被授予“全国节能突出贡献单位”、“国家动漫游戏网络产业园区”、“广东省环保突出贡献单位”、“中科院广州技术转移中心”等称号。
(四)产业创新能力逐渐增强
近年来,广州低碳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一是产业研发机构力量不断加强。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等一批科研能力雄厚的高等院校,分别设立了能源与化工学院、电力学院、环境工程学院、新能源研究中心、建筑节能研发中心等能源及环保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地球化学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所、地理研究所、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十余所研究机构在新能源科技、能源资源、能源环境、区域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具备研究力量,已经在南方建筑节能、智能交通节能、分布式能源系统等方面取得一系列自主创新技术和科研成果,有些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二是技术研发和应用取得新的进展。在低碳技术研发的相关领域,广州已初步形成了一批具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钦艺吸声板在低频噪音治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EGC代油节能技术突破了EGC国际行业五大技术难题,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由广日集团牵头,联合华南理工大学等科研单位共同的开展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及装备产业化项目,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丹麦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国内已有的成功的工艺经验,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形成以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为核心的各种系列规格垃圾焚烧炉,填补了国内超大处理规模的垃圾焚烧发电设备的技术空白;广汽研究院基于“传祺”平台的自主品牌混合动力轿车、轮毂电机纯电动车和8米低入口城市客车已经完成量产。
(五)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
2012年9月,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启动暨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揭牌仪式在广州联合交易园区举行。碳排放权交易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较低成本完成节能减碳目标的重大体制创新,也是省政府明确开展国家低碳省试点的重要任务。广州市推动碳交易的主要优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低碳经济,强调广州未来要全面建设低碳广州、智慧广州、幸福广州,并请求广东省委、省政府明确广州为省低碳示范城市,支持广州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所;前期的积极实践,广州市在2009年设立了华南地区首家专业化的环境资源交易机构——广州环境资源交易所,在低碳经济、碳金融、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亚运碳排放的研究和核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已开展多宗环境资源交易相关项目,积累了有益经验。发展产权交易市场的重要经验,广州产权交易所成立11年来,已累计完成各类产权交易及服务项目6500多宗,交易资产价值4000多亿元人民币,直接为国家和企业实现财富增值100多亿元,交易规模一直位居全国前列,2009年交易规模更是占全省70%以上,积累了发展产权交易市场的重要经验;具备先进的技术支撑人力资源优势,广州集中了广东省主要的环境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体系,广州市相关院校和科研单位已经具备了碳排放清单、碳核算、碳监测的技术基础,广州拥有普通高等院校76所,占全省普通高等院校的三分之二,集中了全省所有的国家重点高校、97%的国家级重点学科、77%的自然科学与技术开发机构和省内大部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发达的教育科研体系为设立碳交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力智力资源条件。同时,必须看到广州市推动碳交易也面临一些困难。
笔者认为,广州低碳产业的发展进程和高端化水平取决于低碳产业优势发挥的程度。发展广州低碳产业的核心是通过整合广州低碳产业的各种具体优势,达到整体优势大于各具体优势之和的目标。据此提出广州发展低碳产业的主要对策有:
(一)培育龙头企业
广州必须改变自身产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不断延伸完善低碳产业链,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完善品牌与销售网络,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提升产业在研发设计、销售及品牌环节的实力。
(二)完善产业规划
编制《广州市低碳城市建设规划纲要》,形成指导广州低碳城市建设工作的行动纲领。制定《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低碳专项规划》,优化城乡建设空间布局,根据不同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要求和建设重点,配套相应的投资、产业、土地和财政等引导政策。制定《广州市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一体化设计标准》,编制《广州市热电联产和分布式能源站发展规划》、《广州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实施方案》,试行《广州市工业能耗指引》,进一步完善产业规划体系。
(三)加强自主创新
在科技研发资金使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上,对低碳产业企业予以倾斜,对低碳开发应用科技项目优先立项,推动低碳技术的研究应用。加强低碳技术及产品的应用示范,发布推广目录,进一步完善低碳产业市场拓展。
(四)完善交易市场
建立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初步形成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力争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成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平台。大力推进交易品种创新,与商业银行、基金、信托、保险、证券等金融服务机构积极合作,共同研发碳排放权金融产品,不断创新交易产品,推动金融支持低碳事业的发展,使金融资本通过碳交易市场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创造碳资产的绿色技术的实体经济。充分发挥碳交易在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联通作用,通过金融资本的力量引导实体经济的发展。带动形成以碳排放权为中心的碳交易货币以及包括直接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品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形成能源链转型的资金融通——减排成本收益转化——低碳资金投入的良性低碳循环。
(五)构建政策扶持体系
充分利用现有的财政专项资金,加大低碳产业财政支持力度。完善价格政策,逐步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机制,引导全社会节约资源。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鼓励低碳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积极提出完善税收政策的意见和建议。研究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的统计和监测体系,完善能源消耗统计体系,研究建立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统计制度。完善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积极推广实施绿色建筑节能新标准。科学制定政府低碳采购标准、清单和指南,实施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采购制度。
责任编辑:周权雄
book=92,ebook=93
F127
A
1003—8744(2014)01—0092—05
*本文系2013年全国行政学院科研合作课题(项目编号:13HZKT413)的阶段性成果。
2013—11—29
王可达(1961—),男,广州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王铮(1994—),男,广东财经大学新闻学院财经新闻专业2013级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碳经济、财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