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张晋霞
(1.兵团干部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2.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
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EKC模型
李辉1,张晋霞2
(1.兵团干部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2.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
产业转移带动了承接地的经济发展,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该文采用2000—2012年度数据,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定量测评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表明:承接产业转移造成了EKC曲线的右移,既加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又推迟了环境外部性内在化的进程;产业转移的规律性、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薄弱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新疆生态环境污染加重。该文认为,新疆应通过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严格把握市场准入门槛,科学制定产业转移的承接规划,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新疆产业转移;生态环境效应;EKC模型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够推进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目前,关于产业转移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的概念、动因、模式、效应和产业转移的战略与政策等方面[1-5]。对于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方面,学者们大多以西部地区为背景进行理论研究,张菊梅、史安娜通过分析江苏省产业转移状况,提出环境外部性内在化程度的差异和政府规制失灵是导致污染转移的主要原因[6];谢丽霜从产业转移与环境风险的关联机制出发分析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7];何龙斌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指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困境[8];邓丽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通过分析承接产业转移的一般模式和弊端,提出跨梯度、生态化链式和网络型产业配套的承接产业转移的创新模式[3]。还有学者通过定量分析来研究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张燕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污染产业转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9];彭文斌、赵协奎等学者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分析,验证产业转移与环境污染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10-11];黄丹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产业转移与生态环境之间关联度的变化[12]。可见,学者们已经开始重视对产业转移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但目前这一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受西部大开发和对口援疆政策的支持,以及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新疆逐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对外开放,以其明显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且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但是,新疆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研究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迫在眉睫。本文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简称EKC)模型,通过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来测评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对新疆进一步承接产业转移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周边与8个国家接壤,战略地位显著。新疆属于典型的绿洲生态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矿产资源也较为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一)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状况
1.承接规模不断扩大。从新疆招商引资总体来看,2005年区外到位资金为414.40亿元,2012年增加至2 763.5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31.14%,增长趋势明显。外省到位资金从2005年的206.11亿元到2012年的2 201.87亿元,年均增长率为38.89%。外商直接投资中,外商实际投资额由2005年的3.8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5.02亿元,增长率达到30.46%。从到位资金的比重来看,2012年外省到位资金占区外到位资金的79.68%,说明新疆承接产业转移以国内省外投资为主,但外商直接投资也表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对新疆经济的发展同样不容忽视。
2.第二产业为承接重点。2012年,新疆招商引资项目共2 618个,第一产业项目中,农林牧渔项目89个,到位资金31.62亿元,增长66.35%,占区外到位资金总额的0.97%;第二产业项目1 735个,到位资金2 619.77亿元,增长27.42%,占区外到位资金总额的80.10%;第三产业项目794个,到位资金619.20亿元,增长56.48%,占区外到位资金总额的18.93%。可见,第二产业是目前新疆产业承接的重点,且到位资金增幅较大。
(二)新疆生态环境状况
新疆国土面积16 648.97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6,但土地利用率仅有38.64%,年降水量小于100毫米,而蒸发极为强烈,属于典型的干旱戈壁沙漠地区。新疆的矿产及能源资源比较丰富,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为56 299.1万吨和8 809.93亿立方米,居全国首位;煤炭储量为148.36亿吨,仅次于山西、内蒙古,居全国第三位。但是,由于多年的开发利用以及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矿产资源的储量急剧减少,而且新疆产品附加值不高,导致资源枯竭的同时利用效率较低,不能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对技术开发和环境保护缺乏资金支持,不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另外,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使得生态环境污染治理面临很大的压力。
(一)分析方法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该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初期,环境外部性内在化程度较低,人们为了获得短期经济水平上的快速提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环境污染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经济发展到达某一水平后,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环境外部性内在化程度会逐渐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内外投资的进入有可能会使得整个趋势向右移动或者同时向上发生移动,即经济发展水平要达到更高的层次才能降低环境污染。本文通过EKC模型来进行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
1.EKC模型建立
选取EKC经济增长—环境质量的简约式方程来进行分析,该方程为:
上式中,Y为污染物排放量,代表环境质量,X为人均GDP,代表经济增长,α0,α1,α2,α3是模型参数,ε是随机误差项。其中,α1,α2,α3的取值用来说明生态环境污染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的具体数量关系:当α1≠0,且α2=0,α3=0时,生态环境污染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表现为线性关系;当α1>0,α2<0且α3=0时,生态环境污染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表现为二次曲线关系,即倒“U”型,而当α1<0,α2>0且α3=0时,则生态环境污染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表现为“U”型曲线关系;当α1>0,α2<0且α3>0时,生态环境污染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表现为为三次曲线关系,即“N”型曲线,而当α1<0,α2>0且α3<0时,则生态环境污染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表现为倒“N”型曲线关系。
2.产业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模型建立
借鉴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拟定产业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函数为:
Z为人均GDP,代表经济增长;K为外部投资,代表产业转移状况;β1表示外部投资对人均GDP的报酬率,即外部投资每增长1%时,人均GDP的增长率;β0为其他因素对人均GDP的贡献率。
3.EKC模型的修正
运用公式:新的人均GDP=原来的人均GDP×(1-β1),将外部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剔除后,再带入方程(1)可得到新的EKC曲线,通过对比剔除外部投资前后的EKC曲线转折点的变化,来判断吸收外部投资是否会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的加重,以此来评价承接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
(二)指标选取和数据说明
以上建立的模型,主要涉及到产业转移、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三方面的指标。以新疆招商引资区外到位资金作为衡量新疆吸引外部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指标;人均GDP作为衡量新疆经济增长指标;工业“三废”的排放量作为衡量环境污染的主要指标。选取新疆2000—201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各项指标数据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招商引资工作报告》与《新疆统计年鉴》(2001-2013年)中获得。
(三)EKC模型分析结果
1.包含外部投资的EKC曲线
将方程(1)通过Eviews软件运行可得到剔除外部投资前的EKC曲线,经过计量经济学检验发现存在异方差,运用加权最小二乘法修正后得到最终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剔除外部投资前模型回归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到,消除异方差后的回归结果均通过计量经济学检验。实证分析表明:工业废水排放量(Y1)、工业废气排放量(Y2)、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Y3)与人均GDP之间为三次曲线关系,呈现为倒“N”型曲线。根据方程(1)可计算出每个EKC曲线的转折点,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曲线的转折点为e9.3672和e10.8633。当人均GDP在e9.3672元/人与e10.8633元/人之间时,工业废水排放量将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增加,并且人均GDP突破e10.8633元/人这个转折点或者临界点时,人均GDP的增加将有助于工业废水排放量的下降;工业废气排放量与人均GDP曲线的转折点为e8.9887
和e15.1249,当人均GDP在e8.9887元/人和e10.1249元/人之间时,工业废气排放量将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增加,当人均GDP突破e10.1249元/人这个转折点时,人均GDP的增加将有助于降低工业废气的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与人均GDP曲线的转折点为e8.0120元/人和e10.8796元/人,当人均GDP在e8.0120元/人和e10.8796元/人之间时,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增加,当人均GDP突破e10.8796元/人这个转折点时,人均GDP的增加将有助于减少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
2.剔除外部投资后的EKC曲线
剔除外部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后,再次将方程(1)通过Eviews软件运行后可得到新的EKC曲线,消除异方差后,可得到新的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剔除外部投资后模型回归结果
剔除外部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后,我们发现工业废水排放量(Y1)、工业废气排放量(Y2)、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Y3)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仍然为三次曲线关系,呈现出倒“N”型曲线,但各个曲线污染物排放量随人均GDP增加而减少的转折点发生了变化:工业废水排放量Y1的转折点由原来的人均GDP为e10.8633元/人变为e10.8580元/人;工业废气排放量Y2的转折点由原来的人均GDP为e10.1249元/人变为e10.1198元/人;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Y3的转折点由原来的人均GDP为e10.8796元/人变为e10.8742元/人。由此可以得出:剔除外部投资的影响后,EKC曲线的转折点均向左发生了偏移,也就是说,这些外部投资的进入导致了EKC曲线转折点的右移。
(四)实证分析结论
新疆在承接产业转移之前,经济发展已经对生态环境污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从EKC曲线的转折点来看,新疆还没有达到能够改善生态环境所需的经济水平,其环境外部性内在化程度较低;新疆承接产业转移之后,煤炭、石油化工、纺织等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不断承接导致了生态环境污染的加重,使得EKC曲线发生了右移,即新疆的经济发展需要提升到比之前更高的水平才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就是说推迟了环境外部性内在化的进程。这不仅是对新疆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的一个时间考验,更是对新疆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一个严峻考验。
(一)产业转移的梯度性、选择性和趋利性造成了生态环境压力
产业转移的梯度性、选择性和趋利性,是指大多数的产业转移都是按照“发达国家或地区、次发达国家或地区、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区域顺序和“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顺序梯度进行[13],根据承接地的生产要素禀赋条件进行区位选择,并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目前,新疆主要通过吸收外部投资的方式来承接中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如山东、浙江、江苏、河南、福建、上海、北京、广东等省市,承接的产业主要有煤炭、钢铁、石油、有色金属、化工、机械和纺织等,并且这些产业都是新疆关联度高、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产业,对新疆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新疆2011年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开幕式上,新疆吸收中东部地区有色金属、煤电煤化工、化工、纺织等16个行业的投资,总投资额达到5 812亿元,而煤化工产业投资额为2 451.4亿元,位居榜首,其次是纺织业。由此可见,作为拥有全国煤炭资源储量40%的能源战略重地和国家优质棉纺织品生产基地的新疆,资源要素禀赋是其承接产业转移的绝对优势,而煤炭、化工、纺织等资源依赖型产业均属于污染密集型产业,加上新疆工业化程度不高,工业生产的技术和工艺还达不到清洁生产的标准,对这些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大力承接,无疑会造成资源的低效率利用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加大新疆生态环境的压力。
(二)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了环境外部性内在化进程
企业选择投资区位时,主要考虑的是成本因素,而这种成本不仅包括生产产生的直接费用,还包括防治环境污染的那部分费用,即环境外部性内在化的开支[7]。也就是说,环境外部性内在化的进程决定了环境污染控制的进程。2011年新疆GDP为6 610.05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名第25位。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 139.0亿元,占GDP比重全国排名第3位,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 225.9亿元,占GDP比重全国排名第24位,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 245.1亿元,占GDP比重全国排名第23位。可见,新疆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工业化程度不高,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目前,新疆人均可支配年收入为15 514元,较全国水平还有30%的差距,收入水平低导致了人们对绿色产品的消费需求较低,对企业污染环境的生产行为关注度不高,较低的环境保护标准,导致环境外部性内在化的程度也较低[6],而且充裕的生产要素禀赋使得人们忽视了资源的稀缺性,也就更加缺少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动力。根据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目前新疆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阶段,而承接产业转移使得新疆需要达到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才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延缓了环境外部性内在化的进程。
(三)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是造成承接产业转移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原因
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是新疆加快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经济差距的快捷途径,而在追赶的过程中,人们容易忽视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2005—2011年,新疆工业“三废”的排放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工业废水排放的增长速度达到6.18%,工业废气排放增速为17.61%,而固体废弃物产生的速度达到了26.15%,可见工业“三废”的排放对新疆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严重。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2011年新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194.04亿元,占新疆GDP的2.95%,污染治理力度明显不足。可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是新疆承接产业转移造成生态环境污染加重的根本原因。这会导致新疆在承接产业的过程中出现以下问题:一是市场准入门槛较低,超国民待遇的投资政策频频出台,吸引更多的企业到新疆投资生产,这其中必然会混入污染密集型甚至严重污染密集型企业的进入;二是“来者不拒”式的盲目承接,使得新疆区域内的重复建设严重,产业结构出现同构化,导致过度竞争。
通过以上分析,为促进新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确立生态文明理念,强化环境保护意识
环保意识薄弱是新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源,要解决这一问题,政府起着最关键的导向作用。因此,新疆须确立生态文明理念,强化经济发展各部门以及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政府部门可以从道德、行为上进行人为约束,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通过一些特定的节日,如“世界环境日”、“全国绿化日”、“中国水周”等来举办大型的宣传活动,使得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而企业作为产业转移的主体,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比政府、人民群众更大。因此,政府要加大对污染转移企业的检查和惩罚力度,使得企业不得不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通过清洁生产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减小产业转移的污染效应。
(二)严格市场准入制度,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标准
当生态环境成为一种要素禀赋时,环境资源稀缺的地区就会向环境资源充裕的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以减少其环境成本,于是新疆就成为了东部发达地区以及国外污染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因此,新疆要根据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严格把握市场准入制度,对高能耗、高污染以及技术落后将被淘汰甚至已经被淘汰的产业要坚决拒之门外。政府部门完善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重视建设前的环境审批,适度运用“超国民待遇”的引资政策;对于已经承接的产业,要严格按照“三同时”制度的规定,环境保护安全措施要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将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防止项目建设及以后的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政府还需要建立绿色GDP政绩考核制度,控制地方政府为了提高政绩,有意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导致承接污染严重、技术落后企业的现象。
(三)科学制定产业转移的承接规划,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承接产业转移要注重合理确定承接产业发展的重点,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科学制定产业转移的承接规划,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承接产业集中布局,从而发挥规模效应,提高辐射带动能力,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新疆来说,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以及政策、机遇优势是其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础,目前适合承接的主导产业有煤电煤化工、石油化工、机电装备制造、金属矿采选等重工业和食品制造、烟草加工、农副食品加工和纺织等特色轻工业,新疆应根据各产业的生产需求,并结合新疆各地州的要素禀赋和实际发展情况,确立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规划,如新疆乌昌地区、天山北坡经济带和巴州地区应大力发展机电装备制造业,石河子—奎屯、阿克苏—阿拉尔等五大产业集聚区域应重点承接纺织产业等。
(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生产效率低、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也较低,受高新技术产业的冲击,其市场竞争力日益下降,加上粗放型的生产模式,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就新疆而言,工业化水平较低,产业链不完善,要想在承接产业转移与生态环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就必须摒弃过去通过消耗物质资源来发展经济的做法,避免发达地区落后的生产工艺在新疆的简单复制,通过引进和研发清洁生产工艺和设备,加强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增加节能环保型高新技术产业的承接,形成技术密集、深度加工、高附加值的产业集群,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发展循环经济,才能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顾力刚,韩福荣,徐艳梅.企业年龄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12):8-12.
[2]刁兆峰,黎志成.企业商业年龄及其测定方法初探[J].科技进步与科技对策,2003,(9):137-138.
[3]徐艳梅,顾立刚.对企业商业年龄模型的评析与修正[J].中国经济评论,2003,9(22):13-17.
[4]孙践伟.商业年龄模型及纺织企业生命力评价[D].北京: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2010.
[5]徐艳梅,刘龙,姚翔,企业商业年龄模型的改进研究[C]//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576-582.
(责任编辑:李平)
Eco-environmental Effect of Undertaking Industrial Transfer in Xinjiang Based on EKC M odel
LI Hui1,ZHANG Jin-Xia2
(1.Corps cadres college of Shihezi University in Xinjiang,Shihezi,Xinjiang,832003;
2.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llege of Shihezi University in Xinjiang,Shihezi,Xinjiang,832003)
Industries transfer led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the undertaking,but also destroy the lo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Based on the 2000—2012 annual data,using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to establish an econometricsmodel to evaluate the eco-environmental effect of carrying on industry transfer in Xinjia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arrying on industry transfer caused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move to the right,that is to impose enormous strains on environment and delay the process of Intrinsic Administr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It is the regularity of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out-da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nd weak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that make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ore seriously.In order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societ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e government in Xinjiang should strengthen ecologic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makemarket admittance strictly,formulate overall plan of carrying on industry transfer,and develop circulation economy.
industrial transfer;eco-environmental effect;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Xinjiang
F269.27
A
1671-0304(2014)02-0017-06
2013-10-15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对口援疆背景下提升新疆自我发展能力研究”(11YJC790025);兵团社科基金项目“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兵团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12YB04)。
李辉(1964-),男,甘肃岷县人,兵团干部学院院长,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产业发展与国际贸易、现代企业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