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建筑的消防安全
——以香格里拉千年古城遭火焚事件为例

2014-02-12 20:15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古建筑古城消防

万 红

(河南警察学院 治安系,河南 郑州450046)

2014年1月,中华大地上发生了两起古建筑群火灾。一起是1月11日,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发生火灾,经过10个多小时才被扑灭。整个独克宗古城2/3被烧毁。此次火灾的原因为独克宗古城如意客栈取暖器引燃可燃物引发火灾。经初步统计,独克宗古城受灾户数335户,其中被烧毁房屋242栋。此次火灾还造成古城内部分文物、唐卡及其他佛教文化艺术品被烧毁,具体受灾损失目前还无法估计。另一起是1月25日23时30分许,贵州省镇远县报京乡报京大寨发生火灾。据初步统计,火灾致使296户、1184名民众受灾,涉及房屋148栋,1000余间房屋被烧毁或受损,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970万元人民币。这两起古建筑火灾事故再次凸显了古建筑消防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和相关研究的重要性。

一、古建筑发生火灾的原因

这两起火灾均是古建筑群火灾。古建筑群发生火灾会对国家的文物造成巨大损失,对社会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由于我国许多古建筑是省级或国家级的重点保护文物,有些还是世界级文化遗产,历史非常悠久,具有的各种价值(包括艺术的、历史的、人文的)都无法用金钱来衡量,所以一旦发生火灾,将会给古建筑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古建筑发生火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自然原因

自然原因,主要是雷电、地震等自然灾害引起火灾。由于古建筑建造的环境极其独特,许多古建筑建在较高的台基之上,建筑群的屋体较高,而且处在山区的古建筑大部分接触点较高,地处雷击多发区,极易引起雷电火灾。古建筑火灾中由雷击引起的约占10%以上。例如,2004年5月11日,山西省稷山县大佛寺大佛殿被雷电击穿起火,大佛殿的二层建筑及一层部分建筑被烧毁,经济损失高达25万多元[1]。1987年8月24日,作为北京故宫博物院重要宫殿之一的景阳宫遭受雷击引起火灾,局部建筑被烧毁。1976年6月28日,河北省易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西陵崇陵东配殿遭受雷击起火,其中五间殿宇被烧毁[2]。

(二)人为原因

人为原因,主要是生活用火不慎、电气使用不当、乱扔烟头、纵火等原因引起火灾。

1.生活用火不慎

因用火不慎造成的古建筑火灾,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古建筑内部人员用火不慎。例如,1994年2月14日,因取暖用火不慎,甘肃省玛曲县参知合寺院发生大火,直接损失587.2万元,有许多历史价值较高的文物被烧毁。1999年5月2日,因油灯引燃哈达,青海杂多县日历寺发生火灾,一座220平方米的大经堂被烧毁,直接损失达117万元。二是承租单位日常生活用火不慎,引起古建筑火灾。例如,1981年9月20日,由于工厂在生产中炒面粉蓄热自燃,江苏省扬州市清代卢氏古宅发生火灾,一座文物古建筑(面阔七间七进)的楼厅化为灰烬。三是游人香客烧香用火不慎。古建筑内,游人香客常年烧香不断,极易诱发火灾。例如,1984年4月2日,因香客烧香,云南省昆明市筇竹寺华严阁发生火灾,该建筑内的塑像、石碑、楹联和壁画等文物全部被烧毁[3]。

2.电气火灾

现代社会电气火灾起火已经成为第一位的起火因素,主要是由于现代生活离不开各种电器。电器产品给古建筑带来了便利,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但如果使用不慎易造成火灾。如,发生于2014年1月9日19时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县五明佛学院的火灾就是由电线短路引起的。2014年1月11日,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发生火灾,原因是取暖器使用不当引燃可燃物。

[17][18] P. W. J Nababan, “Language in Education:The case of Indonesia”,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 Vol. 37, No. 1 (1991), p. 121, pp. 122-123.

3.乱扔烟头起火

木质的古建筑耐火等级一般极低,在禁止乱扔烟头的地方扔燃烧的烟头,极易引起火灾。现在由于很多古建筑在开发时定位于旅游开发,人流量较大,极易发生游客乱扔烟头引发的火灾。例如,1992年9月19日,游客遗留的烟头导致扬州市旌忠寺藏经楼发生火灾。

4.纵火

纵火也是引发古建筑火灾的一个重要原因。1995年8月5日,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寺大雄宝殿发生大火,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大雄宝殿局部建筑被毁坏,后经消防人员查明,该火灾是由一劣迹僧史训利放火而引起的[4]。

二、古建筑火灾特点

(一)初起火灾难以及时扑救

对任何一种火灾来说,初起火灾如果能及时得到控制,将会减少损失。对于古建筑来说,初起火灾难以及时被扑灭。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古建筑建在远离城镇的高山深谷之中,而消防力量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及县城集镇,本不充足的消防力量对发生在深山幽谷之中的古建筑火灾鞭长莫及。一方面,古建筑缺少有威力的灭火设备和训练有素的常驻人员,一旦起火,小火不能被及时扑灭,只能任其发展。在我国很多旅游区内,不但没有消防站、消防车和消防人员,而且连消防专用水源也没有。另一方面,坐落在高山之中的古建筑周围,大多缺少自然水源,给水管网铺设不易实现。例如,2014年1月11日,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发生火灾,经过10个多小时才被扑灭,2/3的古城被烧毁。2014年1月25日,贵州省镇远县报京乡报京大寨火灾,也是由于扑救困难致使1000余间房屋被烧毁。

(二)容易造成“火烧连营”的状况

(三)消防车不能及时到达火灾现场

大多数古建筑建造在高山深谷之中,或远离城镇,或建在湖泊、江河、大海附近。古建筑一般都利用所在地的地势随坡建造,构建在半山腰、山顶或深山环抱之中,通路曲折逶迤,许多道路只有台阶,车辆无法通行。即便有车辆可以通行的道路,这些道路也大多过于狭窄,导致现代化的消防车不能及时到达火灾现场。这些古建筑单位一旦发生火灾,只能依靠其内部自救。例如,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里的道路比较狭窄,很多道路只有3米左右宽,一些大型消防设备没有办法到里面去。

(四)灭火用水保障难

水是灭火最常用的一种物质,也是成本最低、最易得的一种物质。但大多数古建筑远离城镇,有的所处位置比较偏僻,水源较少,连人的生活用水都很困难,更不要说消防用水了,一旦发生火灾,就会由于没有充足的水源而使小火酿成大灾,损失惨重。尽管有时消防队可以从远离火场的地方运水,但费时耗力,难以保障灭火用水。如,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里只有一个消防蓄水池,池里只有800立方水,一辆消防车用高压水枪来喷水灭火的话,十几分钟就可以把800立方米水喷完了。这就导致了消防部队抵达后,还需要到1.5公里以外的水源点去取水,致使大火在持续10个小时后才被灭掉。

三、古建筑面临的消防安全问题

(一)建筑材料以木质为主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古建筑使用的建筑材料大多是木质材料。木质材料又多以松、楠、柏等为主,这些木材经过一百多年或几百年的干燥,含水量较低,成了极易燃物品。据有关部门测定,古建筑火灾荷载若以木材计,每平方米就达几立方米至几十立方米。古建筑中的梁、柱、椽等构件具有良好的燃烧和传播火焰的性能,表面积大,木材的裂缝和拼接的缝隙多,通风良好。而且古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极重视美观,构件上一般都有油漆彩绘、挂画垂帘等大量可燃装饰。所以一旦发生火灾,升温快,燃烧猛烈,更易形成立体燃烧,发生轰燃。

(二)建筑防火间距达不到安全距离

古建筑群在布局上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在建造时根本没有考虑防火间距的问题,有单体建筑组成的庭院,也有大型建筑群组合成相对对称的封闭空间。如,明清故宫和曲府孔庙均以一条主轴线贯穿各个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庭院。人们都在赞美古建筑殿宇林立、楼阁相望、飞檐交臂、栋接廊衔,殊不知一旦发生火灾,整个建筑群被全部烧光的原因就是没有设置防火间距。明清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在历史上经历多次火灾,屡建屡烧,其重要原因就是在主要建筑之间有廊坊、配殿相连。随着防火意识的提高,人们在重建时增大了防火间距,所以在康熙十八年太和殿发生火灾时,后二殿则得以安然无恙。

(三)防火和灭火技术薄弱

由于古代缺乏消防安全技术方面的知识,古建筑在当初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并未考虑消防安全问题,所以大多缺乏各种消防设施。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防火和灭火技术日臻完善,但许多地方为了保持古建筑的原汁原味,不破坏古建筑的原有概貌,很少在古建筑中增加现代的消防设施,或者只配备少量的手提式灭火器。这就造成古建筑发生火灾时可用灭火设备少,灭火不及时,往往小火酿成大灾。

四、加强古建筑消防安全防范的路径

消防安全是百年大计。对于古建筑来说,任何一场火灾都是毁灭性的打击,古建筑的防火至关重要。对香格里拉千年古城遭火焚的反思,使我们认识到必须加强对古建筑消防安全防范措施的研究。

(一)完善相关消防管理制度

古建筑是建筑的一种,因此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需要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的要求执行。大多古建筑都有主管部门,所以对古建筑也要按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管理。特别是文化部、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对古建筑的消防组织领导、火灾预防、灭火及奖惩均有相应的规定,但处罚力度较轻,有些内容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涉及古建筑消防安全设计的法律法规,目前仅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其内容针对古建筑也只有一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砖木或木结构的古建筑,宜设置室内消火栓”,操作性不强。

(二)提高古建筑内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

在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中,人占主导地位。提高古建筑内人员(包括僧侣和尼姑)的消防安全意识,是有效预防火灾的关键。古建筑单位要经常对内部常住人员进行各种消防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其消防安全意识和预防火灾的自觉性。可以请有关消防专业人员到古建筑内讲授消防安全方面的内容,当然也可以由单位自行组织各种形式的消防知识培训。还可以不定期地进行消防演习,使古建筑内的全体人员真正理解消防工作的重要性,真正掌握火场自救逃生方法,掌握各种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做到发生火灾时不慌乱,能有效地使用各种灭火方法扑灭初起火灾,从而提高古建筑内人员的自防自救能力。

同时,古建筑单位也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要求,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确定古建筑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管理人,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根据《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古建筑单位应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制度,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很多火灾是由于隐患长期不整改或没有得到及时消除而引起的,每日防火巡查制度的落实,能有效地预防火灾的发生[5]。还要加大消防监管的力度,定期(每月或每季度)或不定期地组织消防安全大检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进行整改,以防患于未然。

(三)提升古建筑的消防安全能力

1.提高耐火等级,降低火灾负荷

正如上文所述,古建筑的耐火极限很低。要完全达到现代建筑中的耐火等级、防火间距等消防安全方面的要求较为困难。由于古建筑都是文物,保护古建筑时,其结构一般是不允许改变的。对于一些无法改变其结构但又保存很好的木质建筑材料,可以采用涂防火涂料来提高耐火等级。这样,既提高了古建筑结构的耐火等级,又在不损坏古建筑原貌的基础上保证了结构上的安全。

2.完善消防设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对于古建筑来说,要想在火灾初起阶段得到有效控制,还必须完善古建筑自身的消防安全设施。古建筑内应配置手提式消防灭火器材。在不破坏古建筑结构的前提下,可以在古建筑内安装消火栓。例如,故宫博物院在新中国成立后安装了91个高压消火栓、71个市政消火栓。如果古建筑旁有天然水源,可以修建消防码头,以方便消防车灭火取水使用。山区的古建筑应建造储存大水量的消防水池、消防水塔,并使这些存贮器内的水不结冰,以便在发生火灾时保证消防用水供应。在不破坏原有古建筑建筑结构的前提下,如果资金比较充裕,可以安装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火灾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如,上海市在改造徐家汇藏书楼的过程中,增设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由此能有效控制古建筑的初起火灾,提高了古建筑消防安全的水平[6]。

3.加强古建筑内的电器设备使用管理

《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第14条规定:“在古建筑物内安装电灯和其他电器设备,必须经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消防部门批准,并严格执行电气安全技术规程。”该规定体现了对在古建筑和文物单位内安装电器设备的严格要求,要安装必须经过一定的批准手续,且必须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但许多安装了电器设备的古建筑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来执行,因此古建筑由电器设备引发的火灾时有发生。如,2014年的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的火灾就是由未关闭的电取暖器引发的。

4.安装避雷针

1984年发布的《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要求所有的古建筑设有防雷设施。因此,各种古建筑均应安装避雷针,没有避雷针的古建筑要有合理地设计和正确地施工,对已有的防雷装置,如避雷针、避雷网等,要每年进行定期检测,保证完好有效。

五、结 语

香格里拉千年古城遭火焚是对香格里拉的毁灭性打击。古建筑是不可替代的世界文化遗产,每一起古建筑火灾都是对文化的一种破坏。我国在文物古建筑单位消防安全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是远远不够的,文物古建筑单位火灾还在不时地发生。对于古建筑的火灾,要立足于防控,消除各种起火因素,杜绝火灾发生,真正做到有效预防古建筑火灾的发生,防患于未“燃”。

[1]郭志明.浅议古建筑火灾的原因及防火对策[EB/OL].http://119.china.com.cn/txt/2009-04/03/content-2831064.htm,2009-04-03.

[2][3][4]王铭珍.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古代建筑火灾案例[J].浙江消防,2002,(12).

[5]万红.简论高层建筑物的火灾防范[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6]徐静.浅谈古建筑修复、改造中的防火设计[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3,(4).

猜你喜欢
古建筑古城消防
《消防界》征稿启事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良渚古城
漫画说消防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中国古建筑
翘街古城
消防也幽默
山西古建筑修葺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