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天津 30027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明确了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政策的引导下,近年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风生水起,呈现出一片大好局面,技能大赛的开展对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和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课程改革提供了发展思路,推动了师资队伍建设,为校企融合提供了展示平台。职业教育在技能大赛推动下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一些阻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因素也日趋明朗。
职业教育着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技能大赛为学生展示实践技能提供了平台,也为校方展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水平提供了平台。技能大赛的主办方有国家级、市级、校级多个层次,呈现多元化局面。为了展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服务产业水平,校方越来越看重技能大赛的品牌效应,为了能出成果,会下大力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课程建设思路,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因此也增强了与行业内企业间的沟通交流。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纲要》中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目前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虽说师生热情普遍高涨,然而仍无法达到面向人人的局面,学生参与数普遍偏少,是一种选拔性的竞赛,技能大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同时,出现了长效发展后继无力的尴尬局面。
1.学生覆盖面窄,不能反映学生普遍水平
较高级别的技能大赛属于全国或者某一地市级的赛事,传统的参赛形式表现为:职业院校提供有限的几组选手,组成本地区参赛队,根据大赛相关规定参赛,这样就会造成院校重点培养参赛选手竞赛的核心技能,而忽视整个专业所有在校生的技能培养质量,达不到职业教育面向人人的公平局面。
2.企业参与量少,不能体现校企广度对接
目前进行的大部分技能大赛均为企业提供相关仪器或者进行技术支持的组织形式,企业为提高品牌效应或推广产品,采取各种办法取得大赛的承办资格,目的是参赛院校能够买企业的比赛仪器设备、软件或技术,从就业角度考虑,基本上没有真实意义上的行业内企业大量参与,不能体现校企广度对接的目的。
3.制度不很完善,不能形成管理长效机制
目前的技能竞赛种类众多,组织形式各异,参赛队、参赛主题、承办方、考评方式等均无定例,企业也不能很好地介入进来,这些均体现为专业技能大赛的制度不很完善,不能形成管理长效机制。
以工程造价专业技能大赛为例,从2007年到现在,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举办,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全国高等院校广联达软件算量大赛已开展六届,我院均高度重视、积极参与,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加快课程改革力度,在工程造价专业成立企业冠名专业社团,把技能培养从课上扩展到课外,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加大了校企融合力度,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1.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分析
笔者作为一名职业院校教师,同时兼管部分行政管理工作,也是算量大赛的指导教师,在历年的指导大赛及管理工作中得到了一定的体会。技能大赛的作用显著,一般体现在学校发展、专业水平、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改革能力、师资队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就业机会、校企有效融合等几个方面。技能大赛促进了以上各项要素正偏移,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力日益加深。
2.开展技能大赛的基本经验
职业教育培养学生技术技能,技能大赛展现学生核心能力,为使技能大赛推动专业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创造浓厚专业学习氛围,领导重视是前提,课程改革是关键,校企融合是支撑,能力培养是动力,制度完善是保障。
技能大赛成为职业院校检验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舞台,在职业教育发展蒸蒸日上的今天,一定要认真探讨技能大赛的引领作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同时,“以赛促校企深度融合,以赛促行业蓬勃发展”。
1.以竞赛引领课程教学改革,强化技能教学方式
改革人才培养方式,组建学生专业社团,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活动,同时,专业教师应加快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变传统教学方式为“教学做一体”、“竞赛模式“,变教师主动为学生服务,把竞赛放到课内,营造学习氛围,把“比、赶、超”的教学方式日常化。同时,定期在校内开展学生技能大赛,对成绩优异者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强化技能教学方式,以竞赛引领课程教学改革。
2.以竞赛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提升技能教学水平
充分利用好专业技能大赛的资源,比如技术资料、仪器设备、教学软件等,认真分析专业课程内容,并依据核心技能点对课程内容加以重构,加强企业调研,研讨职业岗位标准,开发适合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题库或项目,同时,对课程教学目标按照行业发展进行适时更新,检验教学内容是否符合企业需求,是否能与职业标准对接,提升技能教学水平,以竞赛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3.以竞赛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加速青年教师培养
在校内开展教师专业能力、业务素质技能大赛,引入企业参与考评,对教师课程改革成果、授课内容、方式和质量等给予评价,并指导其如何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把岗位职业标准与课程内容相融合,加快青年教师成长速度。同时,依托技能大赛成绩,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校内激励机制,比如给予选拔出的优秀教师到国内外进行培训的机会等,加速青年教师培养,以竞赛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4.以竞赛推动管理长效机制,营造校园育人文化
古语有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强调的是一种坚持,校内外学生或教师技能大赛也不能时赛时停,也应该随着行业的发展不断更新,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同时,学校也应从引领专业课程改革、引领青年教师培养、引领专业标准定位等多方面完善管理长效机制,营造校园育人文化,提升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水平。
5.以竞赛拉动校企广度参与,发展职业教育局面
学校培养人才,企业接纳人才,职业教育为职业院校和行业内企业铺路搭桥,人才的培养质量决定了行业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因此,为了加速行业良性发展,企业应从实际需求出发,把人才需求反馈到学校,学校通过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手段提升专业人才技术技能的培养,校企双方可开展互动式技能大赛,以竞赛拉动校企广度参与,加快校企合作交流。
为促使职业教育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需加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引领作用的研究,同时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离不开政府干预,政府应出台有关技能大赛的指导性意见,对学校和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引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开展,提升职业教育发展的水平,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1.改革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模式,扩大学生覆盖范围
充分认识技能大赛对技能培养的引领作用,采取针对技能大赛的有效技能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体系,扩大学生覆盖范围。比如,在影响力较大的国家级或市级技能大赛组织方式上,改革院校选拔参赛队方式,设置“拔高队+随机队+综合队”三种形式,“拔高队”可由院校提供,“随机队”由主办方在专业总人数内减去已选拔成员随机抽取,“综合队”由专业剩余人数组成。其中,“拔高队”和“随机队”代表学院前往比赛地点进行比赛,“综合队”成绩由主办方指定部分核心课程平均成绩作为参赛成绩,根据每队比赛成绩按照预先设计的比例进行评价,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覆盖范围,改革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模式。
2.改变企业参与大赛角色定位,增强企业融合力度
充分认识技能大赛对校企深度融合的引领作用,采取企业与学校结对参与,改变传统技能大赛企业参与量少、参与深度不够的局面。技能大赛是为院校展示人才培养质量的平台,同时也是企业展示实力的平台,品牌效应不应只针对院校,企业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样能说明企业的水平和实力。为加强校企深度和广度融合,可提倡由“企业从业人员+学校在读学生”混搭的组合队参赛,一个企业只能选择一个学校,从双方参与比例、任务分工等多方面提前设计,给予校企双方一定的时间磨合,增强企业融合力度,改变企业参与大赛角色定位,推动技能大赛健康发展。
3.构建技能大赛校企评价机制,促进行业蓬勃发展
依托以上两条建议,综合考虑参赛队员的水平和归属,构建适应于职业技能大赛的校企评价机制,评价对象包括学校和企业双方,在展示学校专业人才核心能力培养水平的同时,也能提升企业行业竞争力,促进行业蓬勃发展,提高专业服务区域经济水平,发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引领作用的最大效能,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小结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方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校企深度融合等方面的建设提供了思想上的引领和行动上的指导。同时,技能大赛模式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典型性、移植性和推广性,在扩大学生覆盖范围、增强企业融合力度和完善技能大赛长效机制的前提下,开展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除了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的目的外,还能达到“以赛促校企深度融合,以赛促行业蓬勃发展”的战略高度。
参考文献:
[1]徐明.管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2).
[2]刘焰.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影响力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01).
[3]陆素菊,张倩.培养职业能力: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理性思考[J].职教通讯,2011,(05).
[4]赵炎.高职校技能大赛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
[5]杨建良.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