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新词传播机制与伯克修辞学同一理论探析

2014-02-12 14:11彭学修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新语伯克新词

彭学修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阿坝 6230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尤其是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时代的到来,诸多新词酷语不断随之产生并迅速流行于各地,成为新时期一个最为显著的语言现象。新时期新词酷语的特点首先是多以一个新词为中心而形成为一个族群。譬如,以“吧”为语素而组成的一系列“吧”族词:“酒吧”“书吧”“网吧”;以“丝(fans)”为语素衍生的“粉丝”“铁丝”“钢丝”等“×丝”词群;以“门”为语素生成的“艳照门”“裁员门”“吸毒门”“诚信门”等“×门”族词;以“客”为语素形成的“博客”“黑客”“拍客”“拼客”等“客”族词;由“御宅族”衍生的“宅族”新词:“宅男”“宅女”“宅人”;以“被”为中心的“被×”族词:“被捐款”“被小康”“被繁荣”“被增长”;以“的”为语素的“的”族词:“的哥”“的姐”“打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新词酷语多数来源于网络、新闻媒体以及影视作品。如网络潮词“萌”就来源于日本的动画。“御宅族”也同样来源于日本的动漫、游戏以及电视剧。许多方言词由于媒体的广泛传播也开始成为一种新词,譬如东北方言“忽悠”等。第三个特点是在新词酷语的流行人群中青年、上网族占了绝大多数,并逐步扩大到其他群体。

新词新语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刘吉艳指出,汉语新词群产生的外部原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民族语言的融合、语言使用者的心理需求。汉语新词群产生的内部原因是动态平衡体系、自我调节功能以及内部类推机制。据学者研究,新词产生的内在机制主要是社会的发展表达空位的出现,如类推机制、词语泛化、陌生化、隐喻转喻机制、行业语转化、模因论、谐音造词、类词缀造词、音译仿词以及修辞造词等。

新词产生有其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基础。杨华指出,汉语新语新词产生的社会文化心理是求新求变、追求高雅、简捷的心理、崇尚美好、憎恶丑恶的心理以及崇拜先进的心理。刘吉艳认为,趋同心理和向和心理是汉语新词得以产生的社会文化心理。趋同心理使得新词群的形式和意义得以传播并为人们所接受。求简的心理表现就是缩略新词。向和心理使得汉语新词语词群形式一致,意义相联。陈燕侠认为,网络新词的流行是一种时代的集体倾诉,是当代人情感归属需要的体现。个性张扬与从众心理是网络热词创造过程中重要的心理基础和促进因素。

新词的流行和传播的外部因素是网络媒体等平台的推波助澜,加之人们的求新求异以及从众心理的影响。论文打算从伯克修辞学同一理论来谈一谈新词传播问题。

一、伯克修辞学的同一理论

伯克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修辞学家,在修辞学以及其他相关领域都具有重大影响。伯克认为,修辞就是用符号(即语言)去诱发合作的行为。其修辞理论的核心概念就是“同一”。伯克指出:“你要说服一个人,只有用他那样的语言说话,使用相同的方法,是你的手势、语调、顺序、形象、态度、思想与他的不无二致,你才能说服他。”伯克认为“同一”即“同质”,如果两个人具有相同的物质,他们就是同质或同一。伯克的修辞理论体系有三种同一策略:同情同一、对立同一和无意识同一。他还认为,社会是由互相分离的个体所组成的整体,所以就有必要同一;同一的前提是分离。人通过象征或符号的使用达到同一的目的。作为象征的语言和修辞密不可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主要是诱发而至的。诱发就是通过修辞话语,即语言/符号来指代事物,也就是通过在读者听众那里唤起相同或相似的所指对象,从而达到诱发的目的。

伯克的“同情同一”、“对立同一”以及“无意识同一”这三类修辞同一都是心理领域的同一。修辞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人们开口说话就进入了修辞领域,所有的语言使用目的都旨在影响、说服他人,消除社会隔阂、促进合作。新词新语的运用也不例外。

二、新词传播机制与同一理论

新词新语的产生也是基于修辞的需要。同样地,新词新语的传播也是人们一种积极的修辞活动。新词新语的传播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汉语新词之所以得以广泛传播最主要的是与人们的趋同心理或者是从众心理有关,即人们互相合作以协调社会关系的结果。研究表明,中国人有着较为明显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即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从众心理有其现实性,是个体从群体中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是个体保持群体共性的需要。从众心理在特定范围内可以保持群体的一致性,以便协调群体成员的言行。

新词传播流行的从众心理基础可以用伯克的“同一”理论来阐释。趋同心理或者从众心理究其本质而言就是为了达到与群体的“同一”。这是从个体认可并运用的接受心理方面来分析的。汉语新词新语的产生,既是语言系统自身发展变化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等一系列外部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新词新语的自身的生成机制是新词新语流行传播的内因,网络媒体等是新词流行传播的平台,而新词新语得以为人们所广泛认可和接受,则是基于人们的一种从众心理或者是趋同心理。从众心理或者是趋同心理,可以用伯克的“同一”修辞理论加以阐释。

譬如,流行新词“忽悠”一词。有人通过研究认为,“忽悠”由于表达空位机制的作用而成为一个新时期的流行词。表达空位机制可以促使一些方言词、外来词、网络潮词等成为潜在的流行新词。但是,潜在的流行新词若没有适宜的传播土壤或者媒介平台,它们始终是潜在的。“忽悠”一词的词典释义是:“你别想知道,骗你;耍弄”。网络释义是“俗语,尤其在东北地区流行。忽悠的本字是‘胡诱’利用语言巧设陷阱引人上勾,使人上当,使希望落空。”忽悠“真正成为“骗”类的流行新词,还是在2001年春节联欢晚会中赵本山的小品《卖拐》红遍大江南北之后才得以流行起来。央视平台、春节联欢晚会的重大节日契机、赵本山的名人效应以及小品本身所承载的意义,都是“忽悠”一词得以大力传播流行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正是这些因素,使得一个普通的东北方言词语“忽悠”才为很多人所熟悉并不时运用于口头或者书面语中,“忽悠”由潜在的方言词而成为显性的流行新词。

伯克认为,“哪里有劝说,哪里就有修辞;哪里有意义,哪里就有劝说”。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主要是诱发而至的。修辞意味着自由和选择,修辞者只能采用说服的形式。修辞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只要有话语就有修辞,新词新语的传播流行也是如此。个体要想取得群体的认可,只有用群体所共同使用的表达方式,以期在思想、情感、价值、态度、观点等方面保持群体的一致性。“忽悠”一词的流行传播除了名人效应以及特定的传播媒介之外,人们的趋同心理或者从众心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个体在直觉、认识、判断上要符合公众舆论的要求,也就是保持与群体的“同一”。根据伯克的理论观点,两个人只有相同的物质,他们就是同质或者同一。“忽悠”在赵本山的小品《卖拐》之后一度成为风靡一时的流行新词。例如:

1.“专门忽悠人的五大爱情定律”(爸妈在线心理网)

2.下面我们从中总结点经验出来,那些因为代数和微积分计算还有绘图,而感到十分不爽的同学,你们是不是感觉被我忽悠了,才会选这门一点都不像经济学的课啊,稍安勿躁,我们马上切入正题。(耶鲁大学公开课:金融市场课程)

3.首先感谢各位跟读忽悠,评论忽悠。这几十天,是艾米一生中最开心、最得意的一段时间,号称“我这几天交的朋友比你一生交的朋友还多”。(艾米《十年忽悠》)

4.“钓鱼岛假象一直在忽悠你”。(董良辰:人人网)

5.王雪娜笑了笑,算是默认了,这谢字嘛,好像很难出口,不过终究还是低如蚊蚋般地说了句谢谢,还是那分羞容带着浅笑,很不好意思的样子,帅朗的脸皮够厚,得意地笑了笑,还不忘忽悠学妹说着:“学会了吧?我刚开始和你一样,傻不愣瞪在外头等着,半天进不去……走,我带你投简历,保证你一上午从听霸升级到投霸水平,后面的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常书欣《超级大忽悠》)

在整个被“忽悠”的时代背景下,谁人不言“忽悠”?各种网站博客,甚至于许多著作也直接运用“忽悠”作为题目,譬如《十年忽悠》(艾米著)、《超级大忽悠》(常书欣著)。这些都足以说明“忽悠”一词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根植于人民的头脑中。为了保持群体的一致性,为了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合作,促进社会的和谐,人们只有与群体“同一”,接受并认可具有东北风味的幽默俏皮的“忽悠”,以取代诸如“诈骗、欺骗”之类的词语。颇有不懂“忽悠”就彷佛来自远古时代或是星外访客之感觉。

诸如“吧”族词、“门”族词、“宅”族词、“被”族词等新词新语产生之后就得以迅速传播流行,就是因为人们所具有的一种趋同心理或者从众心理。根据伯克的“同一”理论,我们可以认为,新词新语传播的趋同或者从众心理就是基于人们彼此协调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动机。任何个体只要使用他人所已经使用的词语就可以使得自己与社会融为一体,就显得自己与社会和谐一致而没有脱节,也就是与社会中的其他人是同质的,或者说是正常的。语言是维系一个社会群体正常运作的一个必要条件。新词新语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积极主动地运用新词新语,既是人们与时俱进的要求,又是人们保持群体一致性的内在心理因素的要求。

[1]孟昭水.“吧”字及“吧族词”文化现象透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3):229-232.

[2]周日安.“粉丝”、“铁丝”与“钢丝”[J].修辞学习,2006(6):71-72.

[3]杨绪明.网络“客”族新词及其社会文化心理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1):283-285.

[4]谯燕.传媒新词“御宅族”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2(3):5-6.

[5]张恒君.当代汉语新词“被X”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3):214-216.

[6]赖彦.汉语借用英语外来词的特点及语用理据[J].汉语学习,2008(3):62-66.

[7]刘吉艳.汉语新词群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

[8]杨华.汉语新词语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

[9]邓志勇,杨涛.伯克修辞学之基石的语言戏剧性哲学观[J].外语教学,2010,31(5):36-40.

[10]邓志勇.修辞理论与修辞哲学:修辞学泰斗肯尼思伯克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41.

[11]陈燕侠.网络热词的时代心理和精神特征[J].新闻爱好者,2011(11).

[12]向春玲.群体心理透视——为何会盲从[J].人民论坛,2010(8):22.

猜你喜欢
新语伯克新词
声音·数字·新词 等
第七页 知识点 “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学林新语
《微群新词》选刊之十四
新高 特雷·伯克
干船坞中的美国“伯克”级导弹驱逐舰“菲茨杰拉德”号(DDG 62)
贺年新语
学诗偶感
新语初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