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指向

2014-02-12 14:11赵岳娜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舆情政治思想

张 伟,赵岳娜

(南昌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9)

互联网不仅带给人们丰富的信息资源,也带来了强烈的思想碰撞。国内外事件都可能在网络上形成舆情,进而转化成舆论风暴,对大学生思想产生巨大的冲击,甚至影响高校校园稳定。因此,关注高校网络舆情,把握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径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向。

一、高校网络舆情概述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公共空间,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网络民众对公共问题和社会事务表达出的政治态度、信仰、意见、观念、情绪、评论、价值观等的总和。鉴于此,我们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大学生群体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对社会现象、校园生活和学校管理等方面自由发表的具有某种倾向性的评论、意见、情绪等的总和。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

由于高校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重要反应,具有传播载体的特殊性。因此,高校网络舆情具有显著特征。第一,隐蔽性。网络舆情信息公开透明地展示在网络空间,时刻影响着大众,但是发布信息的主体却隐匿在虚拟空间,我们难以获取它的真实信息。第二,难控性。网络舆情信息的传播具有典型的叠加效应,舆情一旦触发,将以不可想象的速度通过转载、转发等方式形成巨大波动,难以掌控。第三,多样性。师生员工关注的重点不同,所属的网络群体不同,必然构成网络舆情的多样性特点,可能涉及政治、社会、教学等多个方面。第四,交互性。网络舆情形成的主要方式就是主客体之间的实时交互,如微博、微信等载体良好的实时互动更容易吸引师生彼此交流。第五,开放性。网络是一个开放自由的平台,任何师生具备基本条件就可以对某事件进行评价,公开表达意见。第六,主体动机的复杂性。发布网络舆情的主体因各种利益关系,有恶意报复、造谣生事、网络炒作等各种动机,难以把握主体的准确动机。

(三)高校网络舆情的诱因

1.国内外热点事件。高校师生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开放的思想,大都密切关注国内外热点和焦点事件,容易诱发高校网络舆情。特别是国际主权争端、外交行为、国内政权交接、重要政策制定、重大贪腐案件处理等,能够聚集大量师生网民关注,也是触发高校网络舆情的重要由头。

2.校内外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往往具有时间短、传播快和危害大等特点,这就给广大师生表达意见提供了机会。特别是与学校相关的突发事件,如校园火灾、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学生群体事件等,都会因为大量关注而迅速成为热点事件,从而触发高校网络舆情。

3.与高校师生利益密切相关事件。涉及师生利益的事件,必然是高校师生关注的重点和焦点。他们试图通过网络表达形成利益同盟,让事件走向对自己有益的方向。诸如学生奖学金和助学金评定、推优入党、评先评优、饭菜价格、住宿环境和教师住房分配、职称评定、工资定级等,都是诱发高校网络舆情的重要内容。

二、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一)网络舆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1.高校网络舆情成为反映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晴雨表。互联网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载体,特别是3 G技术的成熟让大学生成为网民的主体。在虚拟性和自由性的双重遮蔽下,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畅所欲言,毫无顾及地谈论所关心的政治、社会和学校焦点事件,表达自己具有倾向性的意见,真实反映了本阶段内大学生的情绪、态度和思想动态。因此,高校网络舆情成为反映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晴雨表。

2.高校网络舆情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视域。当互联网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后,大学生思想表达从现实世界转向虚拟网络世界,迫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同转向网络空间,进一步延伸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触角,提供了新的工作视域。

(二)网络舆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1.网络舆情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难以确定。在网络公共空间内,网络舆情信息的发布者往往倾向于隐匿真实身份,追求摆脱社会角色束缚的自由表达。他们通过各种技术手段,频繁更换“马甲”和网络地址,在网络空间中不断强化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意见,让自己有众多的支持者和拥护者,获得虚拟世界的话语权。这种群体性匿名的网络舆情,明知“多个主体”又无法定位主体,可能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陷入漫无目标的尴尬境地。

2.网络舆情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复杂化。高校网络舆情涉及国内外热点事件、突发事件和利益关联事件,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娱乐等众多领域,包括了大到国际争端小到课堂秩序的各项内容,跨度之大、涉及之广,可谓包罗万象。网络舆情内容的多元化特点,大大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性。

3.网络舆情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效率。随着手机上网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最普遍方式,加之微博、微信等新生代交互式工具的普及,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和广度有了新的飞跃,所引起的波动也难以估量。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大力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有效性,遏制网络舆情扩散。

4.网络舆情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创新。无论网民在现实世界是何种背景、身份、地位,一旦进入网络公共空间,现实中的差异感会立刻烟消云散。他们正是以平等的身份自由交流,点燃了追求自我的火种。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居高临下灌输式的模式,难以让当今大学生接受,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网络舆情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创新。

三、网路舆情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路径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创新。一是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90后”大学生呈现出个性张扬、创造力强等众多特点,他们追求自由和平等。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由“管束”学生向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转变,这样才能赢得大学生的信任和支持。二是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都是应对学生群体中出现的特殊事件、应急事件等问题,属于被动行为。而当大学生成为网民的主体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出击,才能预防和应对大学生思想的波动。三是由目的型向常态化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鲜明的目的是维护高校校园稳定。当网络的触角深入校园生活,大学生思想时刻受到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向常态化发展,服务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创新。一是构筑大学生道德法律防线。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校园文化和主题教育活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定思想信念,构筑大学生道德和法律防线,形成网络自律意识。二是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面对网络巨大的信息资源,要接收有益信息,拒绝有害信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帮助大学生提高信息判断、筛选和处理能力,自觉远离网络世界的“垃圾信息”,让网络真正服务自己。三是增加大学生实践认知教育。通过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等活动形式,引导大学生认知社会、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从网络世界回归现实世界,准确把握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创新。一是培育好精品文化载体。高校要着眼于人才培养特色和学校实际,大力培育校园文化精品,用高雅的文化吸引、凝聚和影响大学生,抢占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二是开拓好新媒体载体。新媒体因方便快捷,深受大学生群体的欢迎。特别是要利用博客、微博、微信、飞信、Q Q群等新媒体,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接地气”,随时随地影响大学生行为。三是运用好“非正式”组织。如今的大学生反感官僚化的组织管束,往往喜欢加入学生社团、老乡会等“非正式”组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合理介入“非正式”组织,运用朋辈辅导开展思想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覆盖。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制创新。一是构建学校、学院、班级三级联动机制。学校、学院、班级都要建立网络舆情的监测和预警机制,设立信息员队伍,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二是建立校园网络舆情反馈机制。高校要利用信息发布会、BBS论坛、网络短信平台等重要信息平台,对师生重点关注、影响面大的网络舆情进行情况说明,让网络舆情信息公开透明。三是施行大学生“意见领袖”引导机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要培育一批政治素质高、信息素养强和善于交流沟通的“意见领袖”,让他们在校园网络空间内进行正面舆论引导,构建和谐文明的网络生态。“意见领袖”有时也能将负面、消极的网络舆情控制在萌芽状态,防止继续扩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介入赢得时间。

由于社会思潮和社会事件的强烈冲击,高校已经成为网络舆情的高发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顺应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积极应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新问题,为服务高校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1]刘毅.网络舆情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2]陶新宏.网络舆情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径[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72-77.

[3]刘丽霞.影响与对策: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4):91-92.

[4]俞大军,罗小亮.浅谈网络舆情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老区建设,2011(16):62-64.

[5]王旭东.基于网络舆情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50-152.

猜你喜欢
舆情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