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探析

2014-02-12 14:02张伟马斌
台州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学生

张伟马斌

(台州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探析

张伟马斌

(台州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理想信念教育的要求过高,往往会形成空中楼阁。教育要提高有效性,必须回归生活,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注重人文性、层次性和生活化的原则,把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的专业发展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近期目标与社会理想和长期目标结合起来,使教育落地生根、发芽生长。

理想信念;实效性;生活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上海汽车集团考察时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价值观是理想信念的核心内容,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背景下,多元多样多变的文化冲突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带来严峻挑战,加上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过于抽象化、表面化,脱离学生和社会实际,使得很大一部分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一、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分析

当前,大部分高校能从国内国际的大环境,以及人才养的目标出发,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的重要内容,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而奋斗。很多高校把这一主题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课,演讲征文比赛和其他各类活动之中,活动虽然收到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缺乏实效性,它受到多种因素制约。

遭遇多元文明冲击,主流意识形态被弱化。经过快速发展期,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都发生了深刻变革。新网络媒体的兴起,更是推动了信息传播的全球化浪潮。世界各国不同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在冲撞和磨合中,走向交汇与融合,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改变他们的价值取向。目前,很多学生在价值追求上有世俗化、功利化和碎片化倾向,他们对自身未来的发展缺乏科学认知。

说教代替现实分析,思想教育缺乏说服力。虽然教育部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的公共基础课,并规定了课时数,但教育效果不尽人意,有65%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兴趣。他们认为思政课教学目标的设定过高,教学内容教条化、表面化,教学方法单一化、形式化。大而空的理论和抽象化的说理,没有和学生以及社会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不能有效地解决他们的人生困惑,不能合理地解释社会上的一些政治现象,以及老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理论与实际脱节。

理论研究缺乏创新,不能有效指导教育实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报告中明确提出,哲学社会科学要创新体系,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大众化,然而,部分研究者只是为研究而研究,没有从解答时代课题的角度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没有从经济大

变革,科技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时代背景出发,立足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实际,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实际效果进行反思。从根本上讲,部分研究人员对科学发展观的“人本”理念缺乏深入理解,对人的精神属性和生活世界缺乏深刻把握。因此,在教育目标设定、教育路径选择、教育改革的方式上,没能做到与时俱进,始终无法走出传统教育的困境。

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逻辑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充分、自由的发展,这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相吻合的。科学发展观为教育指明了方向,它要求我们在设定教育目标时,应从人的发展出发,从人的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出发,关注人的现实需求。理想信念教育也是如此。

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很关注人的实际需要,强调教育要从“人本”出发。他在《论语·子路》中提出,先让老百姓富裕起来,再去教育他们。[1]之后,孟子和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也有类似观点。他们都认为教育要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先解决老百姓眼前的需求,再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从实然走向应然。这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也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同样,对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教育者也应该关注他们的现实问题,比如学业、就业、思想和情感等问题。帮助他们实现个人的近期目标,坚定他们的规划自信和成长自信,进而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

这一点,在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中也可以得到印证。胡塞尔在他的《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现象》中指出,生活世界首先是对于人的现实世界,是一种实然的客观存在,任何时候都是先在的以及最终奠基的世界,具有现实性、具体性和复杂性,那些理想的科学世界以及其它的各种思想构成物不过是建立在生活世界前科学的经验和思想活动之上的主观性成就。[2]根据胡塞尔的观点,我们认为理想信念是基于现实生活而指向未来的追求,是基于当下的不断超越。换句话说,应然层面上的这种构建性的回归,必须奠基于客观的实然的生活世界的基础上,失去实然的支撑,这种应然层面的构建性回归将流于虚空、形式和无效的空想。[3]

三、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原则

如果说理论逻辑的分析,可以坚定我们的方向与目标,那么实施原则的科学选择就像路标和导航,可以正确指引我们尽快到达目标。在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两性一化”的原则。

第一,人文性。《辞海》中这样解释:“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我们知道文化是人类、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通常我们所说的人文精神中的“人文”,指的是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集中体现为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人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大学时期,学生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不断增强,他们在关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日益关注自身的发展,在价值追求上更具独立性、自主性和选择性。因此,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人文性,就是要求我们充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选择,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坚持人文性,对于青年学生而言,就是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习惯规范。

第二,层次性。受遗传基因、成长环境影响,每个人的发展经历都有各自特点,他们的认知水平、能力水平、情感体验和价值取向具有个体差异性。教育者应尊重这种差异性,从实际出发,分类制定教育目标和设置教育方案,在教学内容和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尽可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种个性化的教育目标,最大的好处就是始终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三,生活化。理想信念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它是价值观的灵魂,是年复一年沉淀下来的道德规范和习惯规范,是人在社会认知基础上更高层次的目标追求。因此,理想信念教育需要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和专业学习之中。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春风化雨,让那些优秀的文化元素进入学生的血液,成为学生精神生命的一部分。教育的生活化,就是要让教育处于无痕化的状态。因此务必要做到两个个结合,即教育与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相结合,教育与学生的成长成才相结合。这需要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化引导。

四、理想信念教育的载体选择

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走向成熟的阶段,学习和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在学业方面,他们希望拿到奖学金,参加各类科研项目,在各类竞赛中获奖,为将来寻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奠定基础;在人际交往方面,他

们希望被人接纳,受人尊重,同时也愿意付出,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活动。大学生的这些理想目标是朴素、现实和可感的,既指向未来,又立足当下。因此,教育者要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以专业发展与职业规划为导航,以文化引领和学风建设为抓手,由低到高,由近及远,帮助学生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实效性。首先,我们要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课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让教育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提升教育的引导功能。我们可以编写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征集一批精品教案,探索小班化的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课程改革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这方面,美国高校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课堂上,教师一般不讲解教材内容,而是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书本中的概念和观点解决现实问题,学生常常以小组的方式展开讨论,最后进行小组汇报。期间,教师非常鼓励学生提出有创意的观点。这样的学习方式既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其次,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结合起来。探索“院校+基地”的教学模式,建立一批实践体验基地,组织学生到基地开展实地考察、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认识世界,认识国情,确立目标,完善自我。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提出时间和要求;学校要重视教师对活动的指导,把教师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

二是做好生涯规划,实现人生价值。我们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为基础,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按分层分类的实施原则,加强个性化教学和体验式教学。

首先,要重视大学生的职业教育。在低年级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教育;高年级对学生进行就业观、就业能力教育。通过系统的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工作,对自身发展做出科学决策。其次,要加强大学生的能力培养。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业计划大赛、生涯规划大赛、开放性项目、毕业设计实物制作,以及其它各类学科竞赛,让同学们在成功的体验中,坚定理想和信念。鼓励他们多参加人文大讲堂、社团文化节和团支部文化赛等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重视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其重要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之间的关系、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把实现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梦想有机结合起来。

三是走近先进典型,与信仰对话。我们可以借助重大纪念日开展活动,用身边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教育和感染学生。比如,浙江台州学院宣传部、团委以纪念“五四”95周年为契机,开展“与信仰对话”——重大先进典型校园访谈活动。学校专门邀请了全国“最美警察”阮林根、“全国边防服务模范基层单位”台州边防检查站的官兵走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阮警官功成名就后仍扎根社区,心系百姓,为民奔走;台州边防检查站官兵克服各种艰苦环境,恪尽职守,爱民兴港,他们鲜活的事迹引起师生强烈共鸣。活动前,有同学这样说:“曾经,我们一次次问自己,我们要怎样的生活?我们为什么而奋斗?第一次我们紧张地等待,等待与信仰的对话。”活动结束后,很多同学感叹“我们深深地为军人的铁骨铮铮所折服,更被他们不畏艰险、任劳任怨的无私而感动。正是他们的坚持信仰,才有我们的安定生活”。

走近典型,学习典型,弘扬典型,是培育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事实上,我们还可以在校园里选择一批身边的典型人物,建设一批文化长廊,以他们的言行激励更多的同学为理想而奋发前行。

四是建设好媒体平台,加强线上辅导。新兴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通过网络关注时政,浏览新闻,讨论人生已经成为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世界,树立价值观的重要渠道。高校要根据这一变化及时整合资源,宣传部门与信息部门要加强合作,充分利用网络方便、快捷、全覆盖的特点,建设好融思想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开辟“人生导航”、“时政热点”、“校园热播”、“我身边的榜样”等特色栏目,加强网上互动,弘扬正能量。此外,还要鼓励学校领导、教学名师、优秀辅导员开通微信、微博,建立微信圈、微博群,通过精神生命的对话,把虚拟之网变成感情之网、心灵之网。用我们真诚的心去点燃学生的成才梦和就

业梦,进而把理想化为行动。

五是重视寝室文明建设,构建和谐家园。公寓是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公寓文明建设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一个同学在寝室中的卫生习惯、安全意识、学习态度和人际关系状况直接影响到他将来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融教育与生活之中,通过文明寝室建设,引导学生成人成才。

在公寓文明建设方面,浙江温州某大学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他们把学生公寓分成三个学区,之所以叫“学区”,因为公寓是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和做事的地方。学校给每个学区配备了专职书记和副书记,下设综合办公室、学生心理与资助发展中心,党团建办公室,学生宿舍管理与服务中心。学生在公寓中的表现与各类奖学金的评比、省校友的评比、学生党员的发展等相结合。每幢楼建立了学生自治委员会、团总支和党员服务站。学区充分发挥党员和学生干部的作用,楼长、层长和寝室长均由学生来担任,每个月评选学区之星和楼栋之星。学区还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微课堂、微心情、微创意、微公益、微分享等。在给每个寝室配备导师的同时,学区还开辟“寝室导师加油站”,邀请教育专家、社会知名人士,就情感、家庭、学业、人际等问题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共话困惑与喜悦,畅谈青春与梦想,点亮学生心灯,分享人生感悟,为学生将来幸福的生活奠定基础。

习近平曾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同样,作为教育者,我们更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是谁,想去哪里,怎么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从生涯规划和生活点滴入手,帮助学生实现近期目标和个人理想,进而引导学生树立长期目标和远大理想。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143.

[2]张双凤,张群君,陈兆亮.主客体的复归:教育回归生活的本真追求[J].当代教育科学,2009(17):6-8.

[3]檀传宝.班建武.实然与应然: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向度[J].教育研究与实践,2007(02):4-6.

A Probe on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at the New Stage

Zhang Wei,Ma Bing

(Taizhou University,Taizhou,Zhejiang 317000)

It needs to avoid over-high requirements on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Effective education has to be insisted on principles of humanity,hierarchy and life,be close to students’practical thought and life,and integrate personal dream and short-term goal with social ideal and long-term goal.Thus,effective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can be developed combining with student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daily life experience.

ideal and belief;effectiveness;living world

10.13853/j.cnki.issn.1672-3708.2014.04.022

2014-05-29

张 伟,男(1968- ),浙江仙居人,副教授,从事党建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马 斌,男(1980- ),浙江临海人,浙江台州学院保卫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和研究。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题解教育『三问』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