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方形
(台州学院中文系,浙江 临海 317000)
戴复古酬赠诗叙论
何方形
(台州学院中文系,浙江 临海 317000)
戴复古的酬赠诗表现出较为开阔的艺术视野,主题取向丰富,诸如慰人或自怜、刺时及参政、谈诗与论文等,广泛地反映了诗人不同生活时期的生存环境和心态变化,总体上显示出一种较强的感知生活、感悟人生的能力,情感真挚,情致高远,情趣广泛,在中国诗史上具有积极意义。
戴复古;酬赠诗;主题取向;时代意义
戴复古诗歌在题材的丰富性与诗艺的精湛性等方面固然与李、杜、苏、黄之间有着难以跨越的间距,但戴复古为诗情诗艺也可以说是竭尽心力,就其酬赠诗而言,既有不可免除的游宴应酬之作,但也有披露知心文友间衷情的真挚之什,希望以自我热情去溶化世人冷漠,所感叹的不尽是个人的悲欢得失,而是表现出较为开阔的艺术视野,情感真挚,情致高远,情趣广泛,在中国诗史上具有积极意义。刘海粟在《存天阁谈艺录》中说过:“艺术家的社会职能,就是向人们证明真善美的存在,是为了与人为善。否则他就不是艺术家。揭露假恶丑只是手段,并非目的,而提倡真善美才是艺术劳动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艺术家必须首先争取自我完善。”[1]时代在向前,但这一基本精神亘古不变。“争取自我完善”的戴复古在酬赠诗里也展现“证明真善美”的社会职能,值得人们去梳理与深思。
“心忘贵贱交游重。”(《抚州谢楼宗丞见访》)丰富的人生阅历使得戴复古形成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这一切反映在酬赠的作品中就显出较为丰富的思想情怀。欧明俊在《陆游研究》的《引言》中强调:“古代文学研究,要重视大环境、大背景,还要重视小环境、小背景,更要重视具体的情境,应做具体而微的深入分析,避免廓大空泛之论。”[2]凡要展示深度,必须有赖思索。要真正讨论戴复古的有关酬酢作品,也应该秉持这一基本准则,只有以此为契入点,才能开掘出更有意义的阐释空间。
乔亿在《剑溪说诗》卷下中有这样的论断:“唱和须择人,作诗须择题”[3],是很正确的。戴复古的酬赠诗,既借鉴前人的经验,吸纳历代相关诗歌的已有成就,又深入到个体生命的灵魂深处,表现个人深刻的人生感悟,贴近生活,既作了情感深度的开掘,又有着极为强烈的现实感,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类的普遍感受和体验,从而构成至情至性的动人诗境。这与诗人一生对屈骚精神的接受与弘扬有很大关联。[4]戴复古的作品多能汲取历代诗人与当代诗人的营养,将笔触伸向人物的心灵深处,其酬赠诗多真切地传达对亲友乡人的深挚情意,也更显出思想感情的深沉与复杂。《挽唐吉林咏道》中,诗人赞赏友人“四海交名胜,诸文辨异同”,实际上也从一个侧面披露出自己的胸襟。人生以不得意居多,而当身处一个对国势与个人命运都完全难以把握的时代,心中就免不了有更多哀伤,而这样的哀伤能够与知心朋友一叙,也许就会淡化许多。人的一生中往往有着许多感怀。诗人把那么一种自我人生价值的失落感转化为一种劝慰友人的力量,也可见出诗人拥有一颗强烈的用世之心。意真,诗才能美;而无聊应世的工具,就难以直见
(一)慰人或自怜
面对衰世,在现实的多重压迫与激发下,慰人或自怜一类的作品总体上都有着一种浓重的悲哀,是一种情感的倾诉,甚至可以窥见自己的闪念与心绪。戴复古《寄栗斋巩仲至》有着对历史往事的反思,更多的是为社会的不公而控诉:“几度观朝报,差除不到君。山林自台阁,文字即功勋。吟苦孟东野,潜深杨子云。一官虽偃蹇,千载有知闻。”这一特定情感状态下的创作,蕴蓄着诗人无尽的思绪,也表现出对于传统士人千年苦难的历史记忆,流露出一种难以排遣的悒郁情调,出语免不了沉痛。遥想历史上的名士空怀一身绝技而无所作为者众矣,孟郊也好,杨(扬)雄也罢。戴复古但愿友人巩仲至以此为镜,有所振作,眼下虽偃蹇不顺,但总会被历史铭记。《寄后村刘潜夫》组诗三首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从现实生活和诗人的心灵感受出发,有着一腔真性情的流露和表达,包孕丰富,感人至深。如之一:“朝廷不召李功甫,翰苑不着刘潜夫。天下文章无用处,奎星夜夜照江湖。”人生固然叵测,官况自有冷落之时,儒冠自古也多误身,但其间也显露了诗人内心的幽愤难平,有着生不逢时、无所作为的深沉叹息。之二:“拥节持麾泽在民,仰看台阁笑无人。刘一策传千古,何假君王赐出身。”举刘姓先辈为例劝勉刘克庄,闲淡清疏之中,自有韵致。之三也融合着作家痛切的人生体验,与友朋共勉:“客游仙里见君时,拥絮庵中共说诗。别后故人知我否,年几八十病支离。”颂人往往即是颂己,一样,慰人同时也就是慰己。诗人在知心的朋友面前尽情地吐露心中的块垒,既深化了主旨,又极富韵味和感染力。
(二)刺时及参政
戴复古固然生当“世变日以薄,无从见雍熙”之时,悲苦莫名,衷情难诉,但仍然遵循古训,所谓“闭门读古书,聊以道自怡”(《和高常簿暮春》),直面现实,感悟时代,所以,诗人有时也叹息“风骚将断绝,谁有续弦胶”(《春尽日》),表现出尖锐、深重的人生感受,浸透了强烈的忧患感和现实感。固然唱和之什多从作者个人生活的角度来表现,但自能抒发一种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的情感。《寄赵鼎臣》一诗直言讥刺时政,有真性情、真胸臆的披露:“学如刘子政,不使校书天禄阁。文如李太白,不使待诏金銮殿。倚楼终日看庐山,赢得虚名闻九县。才忌太高,心忌太清。平平稳稳,为公为卿。骐骥可羁,乃归帝闲。麟凤莫驯,为瑞人间。人间为瑞徒能好,骐骥可羁终远到。岁寒心事几人知,手把梅花供一笑。”全诗纵横汉、唐,交织着深沉的历史感与现实感,四、五、七言错杂,又使笔意更显刚劲。这样的勇气不敢说于宋无出其右,但要在宋人中寻找出这种气度,恐怕还真的不多。
戴复古的有关诗歌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讥弹时政,就当时而言,应该说是让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宣泄,由此也可知戴诗价值之所在。如《寄姚楚州二首》之一:“人材当世用,缓急敢辞难。身挟天威重,名惊贼胆寒。临机一着妙,入境众心安。闻已诛元恶,仍须问祸端。”激励好友奋发有为,给人一种飞越激扬的艺术鼓动力量。又如《淮上寄赵茂实》:“渺渺长淮路,秋风落木悲。乾坤限南北,胡虏迭兴衰。志士言机会,中原入梦思。江湖好山色,都在夕阳时。”笔端从现实场景转向历史时空,有着关于战争的回忆和控诉,虽然措意婉深,但仍可见作者心情之悲苦,同时也为所有空怀救世济人之心的人士哀叹,带上国祚日薄的时代和社会的强烈印记,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和心灵震荡。《寄耒阳令严坦叔》也是这样的情调,有着较为深远的情思与意蕴,闪烁着理性的光辉:“士元堂上坐,千载仰清规。百里宜民政,数篇怀古诗。江连杜甫墓,水落蔡伦池。公暇登临处,宁无忆我时。”拳拳之心,真挚感人。《懒不作书急口令寄朝士》坦陈自己的心迹,表现了较为激切的参政意识,希望良弼辅佐,世道太平与安宁,是诗人难以扼制的内心情感的抒发:“老病懒作书,行藏诗上见。一心不相忘,千里如对面。我已八十翁,此身宁久绊。诸君才杰出,玉石自有辩。随才供任使,小大皆众选。明君用良弼,治道方一变。与之致太平,朝廷还旧观。老夫眼尚明,细把诸君看。试将草草书,用写区区愿。一愿善调燮,二愿强加饭。三愿保太平,官职日九转。”《上乔右司》一诗也表达了同样的情怀,沟通个人情谊与时代命运的联系,诗情与哲理又得以有机结合:“端笏立朝日,肺肝倾上前。把麾持节处,桃李满淮。药石箴时病,蓍龟烛事先。焦头与曲突,为计孰为贤。”乔右司,指乔行简
(1156~1241),字寿朋,东阳(今属浙江)人。累官至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1234年,宋廷欲乘灭金之际收复河南。乔行简以为不可,生怕由此引发社会其他问题。戴复古对此深以为然,肯定了他的忠义之心,希望朝廷能够从长计议,着眼全局。可见,戴诗能以当时最为普遍的酬酢题材,表达出强烈的现实精神,也显示了自身善于对社会事象进行理性思考与辨析的个性。
《寄章泉先生赵昌父》也融进时代的悲慨与个人的独特感受,感时伤怀,无限惆怅,有杜甫怀想李太白的风神:“灵凤鸣朝阳,神龙不泥蟠。时兮不可为,昌父乃在山。思君二十年,见君良独难。时于邸报上,屡见得祠官。祠官禄不多,一贫其奈何。采芝亦可食,当作采芝歌。近者李侍郎,直言遭逐去。人皆笑其疏,君独有诗句。君为山中人,世事安得闻。入山恐未深,更入几重云。”(自注:时悦斋李侍郎去国,章泉诗送其行。)
(三)谈诗与论文
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95例疑似胆道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54例,女性41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6.13±3.42)岁。
在存问老友的同时,戴复古在一些作品中与友人谈论诗文,探讨诗艺,表达切磋互补的愿望,更让生命的存在带有诗意,这样的作品多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审美风致,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文化意义。
《栗斋巩仲至以元结文集为赠》以元结创作为例,论述了文学美的本质与真的特征:“寻常被酒时,归到急投枕。为爱次山文,今夜醉忘寝。伟哉浯溪碑,千载气凛凛。舂陵贼退篇,少陵犹敛衽。文章自一家,其意则古甚。大羹遗五味,纯素薄文锦。聱牙不同俗,斯人异所禀。君君望尧舜,人人欲仓廪。古道不可行,时对樽饮。”《次韵谷口郑柬子见寄六首》之五赞赏郑大惠虽清贫而著文吟诗自若的精神:“吾乡自昔诗人少,委羽先生后有翁。坐客无毡君莫笑,《云台》有集继家风。”(自注:郑谷有《云台集》)郑大惠(生卒年不详),字柬子,号谷口,一号天游。隐居家乡,有《饭牛集》。
《寄沈庄可》有诗艺的探讨,也有愤懑的抒发:“无山可种菊,强号菊山人。结得诸公好,吟成五字新。红尘时在路,白发未离贫。吾辈浑如此,天公似不仁。”沈庄可,嗜菊,号菊花山人,喜交友,好吟诗,与戴复古有诸多相似之处。《祝二严》也蕴涵着多种复杂含蓄的意绪:“持论伤太高,与世或龃龉”,弦外之音意味深长。正如张宏生所论:“所谓‘龃龉’,不论是指严羽看不上同时诗人,还是指同时诗人看不上严羽,总之他与时流相距甚远,处在边缘。不仅与他同时的文人很少提他,而且一直到宋末,他都没有引起注意。他的生前以及身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确实是寂寞的。”[5]
由上可见,酬酢之作也是最能展现主体审美性情、刻下心灵和生命印痕的诗歌样式之一,并不受审美思潮变异的很大影响。戴复古使题赠之作成为抒怀的篇章,从诗人的有关作品中我们可以亲切地瞻望到诗人丰富饱满的自我形象。他向读者完全敞开了自己的心灵世界,真实地展露了矛盾着的自我形象,也唱出了自己的衷曲和期待,以此扩展和深化情感。
(一)情感真挚
只有以自我真情为基础发而为文,才会产生一种动人的艺术效果,而一旦失去这一点,文学自身也就失去了立足之基。酬赠诗的写作也是这样。深入地探求作家寄寓在作品中的思想与情志,可以这样认为,多难的经历使戴复古对人类情感有着较为丰富而深刻的体验,戴复古的诗歌都可以称得上是情真意厚,吐露肺腑之作,发掘出沉重灰暗生活中埋藏的普通人的生活情趣与人生意味,因此而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临江军新岁呈王幼学监簿》:“梦说去年事,诗从昨夜吟。三杯新岁酒,千里故乡心。人共梅花老,愁连江水深。家书忽在眼,一纸直千金。”诗人对新年深刻思念友人的心情进行了诗意的表现,起承转合气脉贯通,语淡情真,感人至深。《元日二首呈永丰刘叔冶知县》其一也有真情的表白:“焚香拜元日,受岁客他州。白发难遮老,新年讳说愁。无人能访戴,有地足依刘。桃李争春事,梅花笑未休。”新年到来,人又增岁,老之将至。诗人在依违之间感受生活的艰辛,但仍然豁达处之。《和高常簿暮春》属于唱和之作,刻画复杂、微妙的情绪变化,融入个人毕生的生命体验和经验积累:“世变日以薄,无从见雍熙。闭门读古书,聊以道自怡。桃李春盎盎,风雨秋凄凄。于春何足喜,于秋何用悲。人生一世间,所忌立志卑。终身有不遇,千载皆明时。我生无所解,肥遁沧海沂。一朝遇名胜,朽腐生光辉。敛衽赞明德,非公谁与归。”开头两句起着统辖全诗的作用,寄寓忧时感慨,“桃李春盎盎,风雨秋凄凄”等语都有机地把客观环境与人的内心情绪交织在一起。
《京口喜雨楼落成呈史固叔侍郎》:“京口画楼三百所,第一新楼名喜雨。大鹏展翼到中天,化作檐楹不飞去。一日登临天下奇,华灯照夜万琉璃。
上与星辰共罗列,下映十里莲花池。泰山为曲海为酿,手挈五湖为盎。银糟香沸碧瑶春,歌舞当垆多丽人。使君歌了人皆饮,更赏谷中花似锦。五兵不用用酒兵,折冲樽俎边尘寝。兹楼屹作东南美,孰识黄堂命名意。特将此酒为霖,四海九州同一醉。”诗人在自然景物的描绘中,寄托着更为深远的情思,也意味着对生活事实的忻然接受。虽有过誉之辞,却也包涵实情。没有情的灌注,诗歌也就没有了生命力。戴复古的《次韵郡王子文小园咏春》诗也是深情洋溢:“州县徒劳喜近民,民间何事不关身。谁知风月台中客,自是丝纶阁上人。万缕绿垂杨柳雨,一梢红破海棠春。小园暂作风光主,朝马行随辇路尘。”方回《瀛奎律髓》卷四《风土类》评杜甫《题忠州龙兴寺壁》指出:“老杜诗善言风土。”[6]同卷评白居易《百花亭》时还强调:“大抵中唐以后人多善言风土。”[6]从《京口喜雨楼落成呈史固叔侍郎》等作品可以看出,戴复古也是一个善于通过不同地方风土的描绘,从而表达自己对友人思念深情的诗人。《寄山台赵庶可二首》之一中,诗人深情地赞美友人所居的之处的山水清幽、文化鼎盛:“天族文章士,会稽山水州。地灵钟秀异,人物信风流。要自用卿法,如何与妇谋。功名须早计,莫为海云留。”诗歌可谓以情感胜,而不以文字胜。
戴复古是一位深于感情的诗人,情感丰富而细腻。与朋友离别之际,情有所动,满腔愁绪一时却难以言说。当老友一个个作古的时候,诗人更是悲恸万分,“交游太半入鬼录,……犹有沙鸥识老夫”(《豫章东湖感旧》),表达黯然伤神的情思,音调低沉舒缓。戴诗所提供的内涵深度足以警人。《访西涧王深道》:“诸老伤凋谢,凄凉属此时。”昔人已去,清风长存,诗人不禁含泪悲吟。《挽赵县尉》(题下诗人自注:自号十竹,极贫,不肯为官)就是这样的作品:“十竹相依住,一官真漫为。狂来裂轩冕,穷不顾妻儿。疾世吟孤愤,伤时赋五噫。高名应不朽,自作墓中碑。”诗歌以历史为情感寄托,笔致酣畅,纯任内在的情感驱动,声情之苦,千载犹闻。戴复古又有《挽赵县丞》(题下诗人自注:好古,好怪,人以缓急告,虽千金不吝,家为之穷):“雅志思行古,幽居不爱官。倾家为义举,竭力奉亲欢。阅世开天镜,藏身作瓦棺。闻知捐馆日,有梦跨金鞍”,表达自己心中的悲伤,流露出对朋友的伤悼之情和知遇之感。《挽温岭丁竹坡》也表达了深切的感伤凄怆,辞情悲苦,但痛悼之余也有一丝欣慰:“潇洒复潇洒,是为丁竹坡。生涯浑草草,诗句自多多。恨不识是叟,悲哉作此歌。数编遗稿在,不共葬烟萝。”
(二)情致高远
除了感情的真挚深厚外,戴复古的酬赠诗还展现了高远的情致,自有其不凡之处。《庐州界上寄丰帅》固然没有陆游《投梁参政》诗“颇闻匈奴乱,天意畛蛇豕。何时嫖姚师,大刷渭桥耻”的豪情,但既有着对社会历史的理性思考,也表明诗人自己的心迹,允称佳什:“身健心先老,时危事愈乖。无成携短剑,有恨满长淮。村酒时时醉,山肴日日斋。功名非我有,何处问生涯。”
戴复古《庐州界上寄丰帅》从时危事乖的客观现实入手,突出以淮河作国界的历史悲愤,固然也有借酒浇愁的一乐,但诗人的内心却是平静不了的,其意义已经超越了诗篇本身的艺术价值。《访陈复斋寺丞于私第》也属于这样的作品,表现方式更为曲折含蓄一些:“以时为出处,真有古人风。奉母易为孝,事君难尽忠。闲居非傲世,直气尚摩空。语及朝廷事,乾坤万感中。”又如《寄清流王令君》,也是赤诚赠言:“朴直存吾道,一心唯向公。知非巧宦者,直有古人风。行志非为矫,洁身能固穷。如何有廉吏,不入荐书中。”诗歌不在文字之精工,全在意趣之高远。《抚州谢楼宗丞见访》从感情的流露中展现作者的自我形象:“客里门庭可设罗,使君千骑肯相过。心忘贵贱交游重,论及兴衰感慨多。诸老逢时起岩壑,二边何日罢干戈。老夫何预人间事,归去沧江理钓。”道出了友人相访的厚意和相聚的喜悦,笔简、意深而又趣远。诗歌表达的固然是一个特定环境下的审美趣味,但实际上有着更为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深层的体验和感受中,抒写出诗人的高洁志趣与朋友之间的真情。又如《次韵杜运使见赠》:“飘零敢说是诗人,故旧多居要路津。穷贱交游谁复记,江湖踪迹早成陈。无心涉世当归隐,有口逢人肯说贫。家在翠屏山下住,茅庐虽小可容身。”《次韵杜运使见赠》可以说是一首辞意兼美之作:审美主体深厚的情意借助真切的物境来表现,全诗主观情绪与客观景物配合工巧,二者浑然一体。《次王应求韵》也写出了诗人的真情,字里行间颇见笔致:“逐日轮蹄走四方,来来去去为何忙。无人肯问山林乐,举世争趋名利场。以道自修身是宝,无求何用智为囊。爱梅栽竹平生语,吐出清风六月凉。”《寄韩仲止》从韩字仲止号涧泉展开联想,称颂得体:“何以涧泉号,取其清又清。天游一丘壑,孩视几公卿。杯举即时酒,诗留后
世名。黄花秋意足,东望忆渊明。”
戴复古还有一组写给吴子良的作品,诗艺亦可称。吴子良,字明辅,号荆溪,临海人。幼从陈耆卿学,亦曾登叶适之门,累官至太府少卿,因忤史嵩之而罢,不久去世。有《林下偶谈》等传世。戴复古《寄吴明辅秘丞》二首之一:“吾乡幸有吴夫子,星斗网罗文字胸。百鸟收声听鸣凤,千山落木秀孤松。旁通沧海江山水,高压云城帻峰。每见一斑三叹息,白头未得奉从容。”直抒胸臆,不假雕琢,意味深远。之二展现了更为开阔的艺术敏感:“七十七翁犹眼明,三台星畔见奎星。文章有气吞馀子,议论无差本六经。愧我不能攀逸驾,得君自足振颓龄。玉溪常与荆溪接,分得余波到石屏。”又如《谢吴秘丞作石屏集后序》:“说破当年旧石屏,自惭无德又无能。乡来江海疏狂客,今作山林老病僧。高卧一楼成宇宙,冷看独影当宾朋。恶诗有误公题品,不是夔州杜少陵。”运典能化,曲折深婉。吴子良《石屏诗后集序》叙:“淳三年六月日,荆溪吴子良序。”诗人感谢乡贤吴子良为自己诗集作序,流露出深深的知遇之感,运意深远,细腻柔婉。
(三)情趣广泛
《次韵史景望雪夜》有着对情感生活的直叙,也寄寓着审美主体的生命意志与情怀,情韵深婉:“雪中寒力壮,病骨瘦难胜。温酒拨炉火,题诗敲砚冰。惊心双白鬓,知我一青灯。欲误浮生事,思参小大乘。”没有切身的感受,是无论任何也写不出这样的诗句的。意象结构主要是平列式。诗篇重视物象的描摹,是为了寄寓诗人内心的情思,它不执著于感性,而深远地向心灵拓展。这一切都浸染着特定的时代气氛。
在戴复古的酬赠诗中,时见与方外之士的酬唱往来,亦可见诗人结交友人之广泛。如《寄报恩长老恭率翁》:“报恩千楹归一炬,佛也不能逃劫数。宝坊化作瓦砾场,堪笑月庭来又去。率翁修造凤楼手,第一能将无作有。神工作舍鬼筑墙,鞭笞木石能飞走。风斤月斧日纷然,行看华屋突兀在眼前。好留一室馆狂客,早晚来参文字禅。”释慧恭,字敬可,号率翁。在诗中,诗人首先对报恩寺不幸毁于火而叹息,但重点在于对慧恭法师发宏愿重建寺院的赞叹与景仰,最后以“早晚来参文字禅”结之,可见兴味无穷。
《毗陵天庆观画龙自题姑苏羽士李怀仁醉笔诗呈王君保寺丞使君》:“姑苏道士天酒星,醉笔写出双龙形。墨迹从横夺造化,蜿蜒满壁令人惊。一龙翻身出云表,口吞八极沧溟小。手弄宝珠珠欲飞,握入掌中拳五爪。一龙排山山为开,头角与石争崔嵬。波涛怒起接云气,不向九霄行雨来。万物焦枯天作旱,两雄壁隐宁非懒。真龙不用只画图,猛拍栏干寄三叹。”诗歌将诗人的强烈个性投注于审美客体,多以奇见长的惊人之语,最后也包含着哲理化的启示。
[1]刘海粟,沈祖安.存天阁谈艺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9.
[2]欧明俊.陆游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2.
[3]乔亿.剑溪说诗[A].郭绍虞.清诗话续编[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103.
[4]何方形.戴复古接受屈骚精神的途径及意义[J].台州学院学报,2008(1).
[5]张宏生.中国诗学考索[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334.
[6]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55-158.
On Dai Fugu’s Present Poems
He Fangxing
(School of Humanities,Taizhou University,Linhai,Zhejiang 317000)
Featured with wide art vision and rich themes,Dai Fugu’s present poems reflect poet’s different living environment and psychological change.They show strong living perception,life understanding,bright temperament and wide interests.They have positive meaning in Chinese history of poetry.
Dai Fugu;present poem;topic orientation;time significance
10.13853/j.cnki.issn.1672-3708.2014.04.022
2014-06-29
何方形(1963- ),男,浙江临海人,副教授。
2009年度台州市社科联重点课题《戴复古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9YZ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