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颖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关联理论关照下的读者主体性
吴晓颖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翻译活动是一个三元体系,由原文作者、译者及读者构成。那么,翻译活动中到底何者才是主体?目前大部分观点为译者主体性。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拟从语用角度讨论翻译中的读者主体性问题,即以关联理论为理论框架,分析读者在翻译活动中主体性的具体体现。
翻译;读者主体性;关联理论
翻译中的主体性发展至今,经历了二元向三元的过渡。受哲学二元对立认识论的影响,早前的翻译理论一般把原文作者和原文看作是翻译活动的主体操控者,而译者在此阶段当中经常被看作是“翻译机器”,译者在翻译中的任务就是把原作者的思想最大化得通过译文传达给读者。直至20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开始发生了“文化转向”,译者也开始从原文作者的影子中走出,翻译研究不再是单纯语言转换游戏,译者的翻译活动与译者所处时代、文化语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此,译者开始登上了翻译的舞台发出自己的声音,译者的这一主体身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Nida提出,译者有义务使译文读者在解读译文时产生与原文读者解读原著时大致相同的反应。而解构主义代表Derrida认为,译者是原文文本的解构者,同时也是译文的创造者,在翻译活动中发挥着主观能动性。相比译者主体性地位的稳固确立,读者在翻译中的主体地位此前鲜有人问津。直至20世纪60年代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Jauss的接受美学的提出,翻译学界才对读者主体性开始有所关注。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由原文作者或原文文本直接创造出来,而在读者与文本互动的过程中才得以成形的,读者在翻译中的主体身份也渐渐显露出来。与目前大多数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读者主体性文章不同,本文试图转从语用角度出发,以关联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读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的主体性的具体体现。
从亚里士多德到现代符号学,大多的交际理论都是建立在语码模式的基础上。语码模式认为,声音与含义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必须经历编码、传播及解码三个阶段。首先,说话者通过在头脑中寻找与含义对应的声音将其所欲传达的信息编码成声音;其次,声音以空气为介质传播到听话者一方;最后,听话者又通过搜索接收到的声音对应的含义,将接收到的信息解码成说话者意图传达的含义。语码模式交际观认为,“交际的成功取决于听话人解码获得的信息是否与说话人编码的信息一致。语码模式交际观的问题在于解码过程没有考虑到语境因素的作用,这样推导出的信息往往不是真正说话人所要传达的交际意图。与语码模式不同,关联理论的交际观是推理模式,涉及明示——推理两个过程。在对明示——推理过程作解释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关联论的语境观作简要说明。Sperber& Wilson所指的语境是不仅限于当下交际的物理环境或是静态的上下文语境,而是把语境看成是一个涵盖二者的更大的心理建构体(psychological construct)。在这个心理建构体当中,存在一系列的说话人或听话人对这个世界认识的假设集。在明示——推理过程中,在说话人一方,说话人首先会对听话人的这个心理建构体可能包含的假设集进行评估(assess),在此基础上提供他认定听话人会将其视为有关联的一个刺激,比如话语刺激,从而将说话人的交际意图通过信息意图传达给听话人。这个过程称为明示过程。简言之,明示过程就是说话人向听话人提供一个“显现意欲显现某事的行为”。与明示过程对应的是涉及听话人一方的推理过程。在推理过程中,为了解读出或者尽可能解读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听话人首次认定说话人提供的刺激是具有关联性的(否则听话人就不会花费力气去解读说话人意义了)。与关联性的给定类似,听话人在动态的语境选择过程中会自发地在其心理建构体内激活(activate)一系列相关的假设。那么,听话人是如何保证被激活的假设是具有相关性的呢?关联论的回答是最佳关联引导听话人在其心理建构体当中选定具有关联性的一个或多个假设。一个假设只有当其能够引起足够的语境效果时,才能够称为具有关联性。然而,与一句话关联的假设可以有许多,那么如何保证交际效率呢?最佳关联原则认为,当且仅当一个假设有足够的语境效果并且无需听话人做不必要的努力时即可得到这个效果,这才是保证交际顺利进行的关键。与语码模式的交际观不同,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成功的关键在于听话人是否通过说话人的信息意图推理出了说话人意欲传达的交际意图。
关联论是由Sperber&Wilson在Grice的相关原则(priciple ofrelevance)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联论自诞生以来,经历过“成长期”、“成熟期”和“修订期”。随着关联论不断发展和修订,关联论对各个领域的解释力也愈加强大。关联论对翻译的解释力也被国内外的学者所广泛认可。Gutt认为,所有的人类翻译活动在本质上都是明示——推理的过程。Hickey认为,翻译归根结底是一个传达说话人意图的语用现象。交际的关键在于译者对原文的解读与读者对译文的解读的相似程度。赵彦春在《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一文中指出,关联理论对翻译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因为其理论框架可以“框住”人类从事的一切翻译活动。林克难则从目前各个翻译理论不能自圆其说的现象出发,指出关联理论可将这些不完善的理论从尴尬境地中拯救出来,对这些理论所面临的问题做统一的解释。关联理论对翻译活动的解释力,在国内总体上表现为宏观上的理论构建、中观上对翻译概念的剖析和微观上对翻译现象的解释与应用。但目前将关联理论用于解释读者主体性的文章在国内还相对较少,本文试图以关联理论为理论框架对翻译活动中的读者主体性进行分析,为关联论的解释力再添一例。
翻译活动虽然涉及了两种不同的语言——源语言与目的语——但是本质上也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张新红、何自然把翻译看成也是一种交际,也研究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过程,因此把翻译看成一种明示——推理的交际行为完全在理,不同的仅表现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明示——推理的交际行为。在翻译这个交际行为中,实际上涉及了两个明示——推理过程,三个交际者:(1)涉及原文作者与译者之间的明示——推理过程;(2)涉及译者与读者之间的明示——推理过程。在第一个明示——推理过程中,原文作者是交际者,译者是接受者。在明示过程中,原文作者将自己的交际意图通过信息意图以文本的形式向译者提供刺激(stimulus)。在推理过程中,译者作为第一个交际过程的接受者,在接收到这个文本刺激后,在关联原则的引导下结合语境信息推理出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在第二个过程中,译者是交际者,读者是接受者。在明示过程中,译者根据他对原文作者交际意图的推理,并在对读者的认知语境作出评估之后向读者提供一个文本刺激,即译文。在推理过程中,读者接收到这个译文刺激后,同样结合相关语境信息,根据最佳关联原则推导出译者所欲传达的交际意图。翻译活动涉及的这两个明示——推理过程可以用下面的图示表示:
虽然关联论对翻译活动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但是国内将其引用到翻译中的读者主体性文章还相对较少。但实际上,关联理论对读者主体性同样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何自然在讨论关联论对翻译主体的启示的时候,指出关联论建立了三元的交际关系,即原文作者、译者与读者,推翻了过去原文作者和译者的二元关系。关联论对翻译主体的贡献在于引入了读者这一主体身份。张新红、何自然曾指出,翻译活动并非止于译者完成对原文的翻译,它还有赖译文读者的参与。在这一交际过程中,译文读者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关联理论关照下的读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具体如何表现呢?笔者认为,读者在翻译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在翻译活动中的第二个明示——推理过程,即涉及译者和读者的明示——推理过程。具体来说,读者主体性体现在第二个明示——推理过程的三个阶段:评估(assessment)、明示(manifestation)与推理(inference)。在评估和明示阶段,读者的主体地位是通过译者间接实现的;在推理阶段,读者的主体地位则是由自己直接完成的。
(一)评估阶段的读者主体性
正如译者很难做到百分百推理出原文作者的意图,读者作为第二读者(译者为原文的一读者),要面临着更多的原文作者意图的丢失。由于翻译作品的目标接受者不是原文作者的直接读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交际实际上是处于Gutt所称的“二次交际环境”(secondarycommunication situation)。意图丢失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每个人的心理建构体当中存在一套各异的语境假设集。也就是说,认知语境的差异是影响意图获得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译者动笔翻译之前,他必须对读者的认知语境做必要的评估。在何自然、冉永平看来,关联理论把言语或非言语交际看成是一种认知活动。交际成功的关键在于交际双方的认知语境的互明。从交际方面来看,为了保证交际成功,译者必须在译前的工作中充分评估读者的认知语境。具体来说,译者必须通过评估读者的认知语境以帮助读者获得最佳关联:(1)足够的语境效果;(2)避免不必要的推理努力。只有做好了这项译前工作,译者才能尽可能把自己推理出的原文作者意图尽可能最大化地传达给读者,使读者尽量在解读译文时也能较大限度地领略到原文的精髓。
(二)明示阶段的读者主体性
明示是说话人向听话人提供(言语或非言语)刺激的过程。这个刺激承载着说话人的两重意图:浅层的信息意图与深层的交际意图。信息意图相当于听话人看到的话语字面意义。交际意图则是听话人需要解读出的隐含信息。简而言之,说话人在明示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就是将两重的意图通过刺激传达给听话人。这个刺激对听话人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说话人提供的刺激足够关联,听话人才能在心理建构体中激活相应的具有关联的语境假设集,才能进而推导出说话人意欲传达的意图。在翻译这个具体的交际中,译者提供的刺激主要是通过各种翻译策略而实现的。译者为了提供足够关联的刺激,必须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以帮助读者避免花费不必要的力气就可以获得足够的语用效果。这就间接实现了读者在翻译中的主体地位。翻译中的策略大致可以分为直译与意译。针对应该采取哪种策略才能尽可能地将原文的“原汁原味”传达给读者这个问题,翻译界内学者各言其是。而细读各家之言,不难发现目前针对到底该用何种翻译策略这个问题的确是陷入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尴尬境地。但关联论的最佳关联原则实际上可以很好地解决直译意译策略之间的分歧:只要译者能够为读者提供的刺激(即译文)足以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推理努力,那么就不必区分直译意译。
(三)推理阶段的读者主体性
与前两个阶段不同,读者在推理阶段的主体地位是由自身实现的。但三个阶段的共同点是读者主体性都是在关联理论的引导下实现的。由于推理是个“损”(cost)“惠”(benefit)兼有的过程,所以为了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又不用付出不必要的推理努力,读者总是能够自动地去寻找他认为有关联的信息。只有找到这个他认为足够关联的信息,他才会继续往下推理,否则读者就会选择放弃推理。Sperber&Wilson认为,话语的解读取决于听话人对该话语关联性的判断。如果听话人判定该话语是意欲有关联的,那么他就会付出努力去解读它背后的隐含义。在确认面前的信息能在后面的推理中产生足够的关联之后,读者会在其心理建构体中提取相关的语境要素,形成一系列语境假设集。而形成的这个语境假设集只有在特定语境中具有足够的语境效果,并且这个语境假设集的获得无需不做必要的推理努力,这个语境假设集才是在特定语境中有关联。概括地说,读者在寻找最佳关联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在推理阶段的主体地位。
与成熟的译者主体地位相比,翻译活动中的读者主体性虽然在接受美学提出之后受到一定的关注,但不得不说读者主体性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本文从语用视角出发,以关联理论为理论框架,分析了读者在翻译活动的三个阶段中的主体性:评估阶段、明示阶段与推理阶段。在前两个阶段,读者主体性是通过译者间接实现的;在评估阶段,译者必须在译前充分评估读者的认知语境;在明示阶段,读者通过影响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化被动为主动,为自己争取到了主体地位;在推理阶段,读者的主体地位是由自己参与推理过程而实现的。笔者望本文能起抛砖引玉之效,引起更多翻译学界的学者对读者主体性的关注,诞生更多读者主体性的论作。
[1]Gutt E-A.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J].UCL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1989(1):75-95.
[2]Gutt E-A.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Oxford:Blackwell,1991.
[3]Nida Eugene A.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 2004.
[4]Hickey L.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5]Sperber D,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86.
[6]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8]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林克难.关联翻译理论简介[J].中国翻译,1994(4):4-9.
[10]刘军平.解构主义的翻译观[J].外国语,1997(2):51-54.
[11]王建国.关联翻译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中国翻译,2005(4):21-26.
[12]谢天振.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比较文学意义[J].中国比较文学,2006(3):1-13.
[13]张新红,何自然.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现代外语,2001(3):285-293.
[14]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能力 [J].现代外语, 1999(3):273-295.
H059
A
1673-0046(2014)3-02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