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胜,和云敏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12)
高职《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整合的探究
刘文胜,和云敏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12)
论文分析了《机械制图》与《AutoCAD》两门课程的各自特点及辩证关系,剖析了两门课程过去单独开设时存在的问题,并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及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给出了将两门课程进行整合的方法。课程的整合有效地解决了专业课时矛盾,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机械制图》;《AutoCAD》;整合;措施;成效
《机械制图》《AutoCAD》是机械类专业必开的两门专业基础课程,最初两门课程是各自独立开设的。通过几年教学实践后,我们发现将这两门关系极为密切的课程分别开设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我们将这两门课程进行了整合改革。课改的目的是将Auto-CAD软件的应用融入到制图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制图知识的同时掌握计算机绘图技术。
《机械制图》是高职机械类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机械类专业后续开设的专业课程中大都含有较多的机械图样,因此,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学生就业应聘时,很多企业都会对学生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进行考核,故学生对本门课程掌握的程度还决定了其就业的质量。
《AutoCAD》是美国Autodesk公司推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绘图软件,该软件在计算机上的应用使工程技术人员从传统的手工制图中解放出来,大大减轻了绘图劳动强度。使用该软件绘制图样具有易修改、效率高、精度准、质量好等诸多优点,故该软件在机械、建筑等各类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和认可,成为进行二维平面图纸设计的有效工具。
两门课程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即《机械制图》是本,是绘图的依据和根基;而《AutoCAD》是标,是提高制图效率的工具。脱离《机械制图》单纯去学《Auto-CAD》,学生学得再好,图形画得再漂亮,也只能说是会“画图”而已。而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引入《AutoCAD》这一先进绘图工具,不仅可发挥其在图纸修改、重复利用、保存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还可极大地调动绘图者的主观能动性。一言以蔽之,《AutoCAD》虽然能取代手工制图,但是并不能取代机械制图理论和机械制图的一些标准、规范。相反,它是在机械制图理论、标准下开发出来的绘图软件,并极大地丰富了制图理论。
1.《机械制图》课程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中学生极易产生厌学现象。由于高职学生进校时其高考成绩普遍不高,且各专业在招生压力下文理科兼收,因此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采用传统方式教学,多数学生感到学起来很吃力,久而久之出现了学习兴趣下降甚至厌学的现象。
(2)知识体系虽完整但效果并不好。过去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并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我们给该课程安排了总数达150学时的课时(第1学期60学时,第二学期60学时+30学时测绘实训),但实践证明效果并不好,成了“压缩饼干”。
(3)给课程体系合理设计造成困难。按教育部的要求,高职学生必须保证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时间,故其在校的学习时间实际上只有不到两年半。若在第1学年为《机械制图》安排数量可观的学时,就易造成在总学时一定情况下后续专业课程难以合理安排。
2.《AutoCAD》课程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完后只会抄画图形。虽然学生对计算机绘图比较感兴趣,会用AutoCAD软件绘制出漂亮的图形,但实际上未能理解机械图样,只能说是简单地用软件抄画图形,故难以达到能识读并绘制一定复杂程度工程图样的教学目标。
(2)案例与工程实际联系不够。先讲解机械制图知识,再讲解AutoCAD软件使用,老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少,且AutoCAD应用的案例过于简单,与工程实际联系很少。学生毕业后进行图纸设计时所绘制出来的图纸很难达到要求。
(3)课程的前后衔接效果不佳。两门课程分别开设,往往是一名教师讲授《机械制图》,另一名教师讲授《Auto CAD》。由于每位老师对课程把握的程度不一样,极易造成二者割裂、知识连贯性不够、课程衔接效果不佳等问题。
1.改革目标
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两门课程合二为一。一方面将《AutoCAD》各指令的讲解和训练融入到《机械制图》各教学环节中,另一方面将制图知识掌握情况融入到每次的CAD绘图练习中。这样不但可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AutoCAD》的常用功能,而且在随后的绘图练习中又进一步消化了制图知识;既应用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又适应了CAD的先进性。
2.改革措施
(1)准确定位课程目标
通过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情,深入到企业调研企业需求,结合机械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负责人带领课程建设团队提炼出了《机械制图(含CAD)》课程的课程目标。
①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作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逐渐具有竞争、效益意识;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②知识目标:熟悉和掌握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具有查阅有关标准的能力;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规律,能应用这些理论阅读机械图样;能熟练地应用绘图仪器及CAD绘图软件。
③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识图、绘图能力和遵守国家标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掌握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两种绘图方法,并能用两种不同方法绘制机械图样。
(2)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为找准机械制图与AutoCAD的结合点,避免顾此失彼,课程建设团队深入到企业去了解企业的设计现状并收集了丰富的工程实际案例,为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①删除画法几何的部分内容。画法几何有关点、直线、平面投影中的求实长、实形和相对位置关系等内容,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困难,且在工作中应用较少,可以删去。而将腾出的学时用于讲解正投影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用于机械图样的画法与装配图的阅读。
②调整尺寸标注的讲解次序。线型的知识、平面图形的绘制及尺寸的标注可放在CAD里讲解,并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习题让学生用CAD完成。这样一来,学生不但掌握了用CAD绘图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而且对制图标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③引入制图员国家职业标准。学生在学完《机械制图(含CAD)》课程后,能积极参加“制图员”职业技能鉴定并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而将制图员国家职业标准引入教学内容,不仅可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应用技能,还为学生今后就业创造了条件。
(3)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针对高职学生文化素质偏低、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的特点,任课教师多方面想办法,有针对性地改进了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①充分利用图片、动画、实物。图片相对于文字更直观易懂;生动的动画对演示零件结构等具有效果逼真的优势;实物展示对于学生感性地理解材料性能与工艺有很大帮助。
②引入三维绘图软件开展教学。《机械制图》中零件图的识读是重点,教学中用挂图进行讲解,缺乏立体感;而利用三维软件可让三视图与三维模型对照,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③采用边讲边练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方式极易造成学生疲劳、注意力下降的现象,边讲边练则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因注意力长期集中而降低学习效率的问题。
(4)改进课程考核方式
改变过去仅凭一张试卷评价学生的状况,评价重点向过程倾斜。具体考核方式及比例分配如下:成绩(100%)=过程考核(60%)+期末考试(40%)。其中,过程考核包括出勤、作业、实训、提问、答辩、沟通协作、学习态度等考核内容;期末考试则按照教考分离的原则出卷,注重引入职业资格标准的考核。
通过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两门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的同时掌握了AutoCAD绘图软件的应用;而在使用AutoCAD绘图软件的过程中,又促进了其对前期所学制图相关知识的掌握。
2.课时总数的压缩缓解了课时矛盾,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安排腾出了时间,同时为其他专业课程及Pro/E(或UG)三维软件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章风群.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整合之我见[J].科学之友,2010(27).
[2]王桃芬,焦亨余.对高职《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整合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2(23).
[3]高强.对《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3(2).
G718.5
A
1673-0046(2014)3-0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