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琼琼
(信阳农林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众所周知,从亚里士多德开始,隐喻(metaphor)经历了一段很长的研究,它也曾引起了多个研究领域的关注,比如哲学、语言学、教育学、文体学等等。但是,在传统的研究中,隐喻一直被视为简单的一种语言修饰工具;然而在近几年的研究中,隐喻被认为是语言和思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Lakoff认为,隐喻不仅仅是命名的一种方式,而且是一种思想方式,是思想和语言的修辞。随着隐喻在日常语言中的广泛运用,关于隐喻的跨语言研究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着跨文化的异同之处。还有一些学者研究英语中隐喻在情感概念化中发挥的作用。从这些研究中得出,那些本身抽象的情感总是从透过某种隐喻来表达和理解。尽管这些研究都是在英语环境中进行的,在中文的一些表达中也有很多类似的现象。在中文中,我们经常借助于某种隐喻来表达我们的情感。而且通过认知过程(通常被称作概念化)用一种物体的、有形的事物来表达某个抽象的概念。将某种情感状态概念化可以用映射(mapping)来表达,这是两种域(domain)的一种对应关系,源域通常比目的域更为具体和物质化。
随着认知语言学近几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意识到隐喻活跃在日常语言当中,而且成为了语言和人类思想的核心部分。其中代表论点就是Lakoff和Johnson认知隐喻理论。他们认为,隐喻无所不在,并且组成了我们的思维方式;认知隐喻就是从一个固体的源域到一个抽象的目的域的一种映射,而这种映射是成系统化的。
随着语言学中认知隐喻的逐渐流行,越来越多关于隐喻的理论也随之出现。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认知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1980年 Lakoff和Johnson在“MetaphorsWe Live By”一书中发展了认知隐喻理论。语言学家Fauconnier和Turner最近也提出了一个结构框架,他们试图把隐喻的分析与其他一些语言学或者认知现象的分析联系到一起。这个结构框架被称为整合(blending)或者概念整合(conceptualblending)。根据整合理论(Blending Theory),认知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心理空间(mentalspace)而非域(domain)。心理空间是一个暂时的替换结构;这一结构是说话者在思考或者讲述一个观察到的抑或想象的、过去的、现在的或将来的状况的时候所构造的,它不同于域,但是建立在域的基础之上。Fauconnier和 Turner在“TheWayWe Think”一书中发展和完善了整合结构的理论框架。笔作者更倾向于BT理论,因为该理论更为详尽地阐述了认知过程,所揭示的四维空间模式也更易为大家所接受。
语言属于文化的一部分。Lakoff曾经提到,身体上的经历是共性的,因此,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人们都在不同程度地使用隐喻。事实上,关于隐喻的跨语言研究并没有关注太多跨文化在思想和话语中的异同。在这篇论文中,需要比较研究的是中西方的语言。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中存在着很多差异。比如说: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和英语国家的思考方式就有所不同,这就导致了关于相同的事物可能有不同的表达。与此同时,两种文化又有很多相同之处,我们的一些隐喻表达说英语的国家的人也能明白。比如说:喜悦情感的表达。在英语中,有“I’m feeling up”(我很高兴)这样的表达;在中文中,也有类似的描述,“他高兴得跳了起来”(He is in ahighmood)
我们在前文中已经提到,隐喻表达跟文化背景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在中英文中关于喜悦情感的表达肯定会有一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在接下来的部分里,笔者会比较分析喜悦表达的异同,而且会着重强调整合理论(Blending Theory)的运用。
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关于隐喻概念,Lakoff和Johnson大致分了三种类型,即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根据他们的理论,英文中关于隐喻的认知表达大部分都是方位性的,即“Happiness isup”(喜悦为上)。在英语中有很多类似的隐喻表达:
a.I'm feelingup.
b.They are in high spirits.
c.My spirits rose.
在中文中,关于向上方位的喜悦的隐喻表达也有很多;甚至有一些表达我们都已不把它们看作是一种隐喻。
a.他今天情绪看起来很高。
b.他们各个情绪高昂。
c.这下提起了我们的兴致。
这些表达都是在我们类似的身体活动基础上产生的。根据我们的活动经验,向上的姿势一般都跟乐观积极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当一个人的头高昂时,他也必然处在一个比较高亢的情绪当中。在这点,英语和中文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而这些表达都是以整合理论为支撑的。比如说“My spirits rose”(我情绪高涨)这个表达中,两个输入空间分别为“Iam very happy”(我很高兴)以及“Thesun rose”(太阳升起)。这两个输入空间在类属空间有很多相似的特点。因此,整合后得出了新的涵义,就有了“My spirits rose”这样的表达。不过,在中英文的方位隐喻当中,关于喜悦的表达也有很多不同之处,这些在后面的部分中会一一阐释。
在中英文表达中,都有把喜悦比作容器中的液体(Happiness isa fluid in a container)的隐喻表达。比如说,在英语表达中,有一些表达就是将喜悦比作容器中的液体,以液体溢出容器来映射出某人的喜悦之情。
a.Wewere fullof joy.
b.Hewasoverflowingwith joy.
c.The sight filled them with joy.
同样地,在中文表达中,也有用容器隐喻来形容喜悦的情感。比如说:
a.她心中充满了喜悦。
b.她喜出望外。
c.我满怀喜悦。
每一个容器都有一定的容积;容器里的液体量折射出我们的满意或喜悦程度。当容器里的液体快要溢出的时候,我们的喜悦程度就达到了极致。值得注意的是,Kovecses区分了两种不同的容器隐喻:一种是把情感看成是一个密闭容器的液体温度,而另一种则仅仅把情感当成一个容器中的液体。当我们形容喜悦情感的时候,常常用到的是第二种容器隐喻结构。
尽管两个民族有着一些相似的文化背景和一些相同的隐喻认知系统,但是他们也可能对于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联想或者隐喻表达。这归结为两者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等等。人们习惯用语言来反映他们的不同的情感,因此情感隐喻的认知系统也折射了不同民族的特性。
在英语中,有“Being happy isbeing off the ground”(喜悦是离开地面)这样的表达。
a.Iam six feetoff theground.
b.Shewascloud nine.
c.Iwas flyinghigh.
英语的这些表达没有任何负面的意义;然而在中文中,乐于谦虚的人们却不赞成情绪外露。中文也有类似于“喜悦是离开地面”的表达。比如:
a.他又云里雾里了。
b.他很漂浮。
但是,这些表达都具有消极的意义,责怪主体的骄傲情绪。在中文里,尽管有“喜悦是上”的隐喻表达,但是向上是有界限的,一旦超过界限之外,就变成消极的意义了。因为在中国文化中,离开地面就意味着超出掌控之外,是不好的表现。因此,在中文中虽然向上表示喜悦,但是也要脚踏实地(well-grounded)。
中文里经常会用花来形容愉快的心情,花总会给我们留下一个笑脸的形象。花和喜悦的情感属于两种输入空间,通过两种事物的相似性这一类属空间整合后会得出“喜悦是心中之花”这样的表达。例如:
a.他心里乐开了花。
b.他心花怒放。
然而,在英语语言系统中却很少有类似的表达。因为在英语中“red”(红色)象征着血或者死亡,因此,英语中很少用“red”来形容一个人的喜悦之情。
除此之外,英语中还有“Happiness is reactions in eyes”(喜悦是眼神的传递),而中文表达中则习惯用眉毛的律动来表达喜悦,比如“眉飞色舞”“喜上眉梢”等等。
隐喻无处不在,而认知隐喻学从深层次上剖析了隐喻在语言中存在的缘由和意义。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认知隐喻系统中的CMT(认知隐喻理论)和BT(整合理论),发现整合理论更能清楚地解释隐喻的认知过程。在本文中,笔者对比了中英文两种语言关于喜悦情感的隐喻表达,发现中英文关于喜悦的隐喻表达既有相同之处,又各有不同,这归结于两种文化中既有相似性,又有不同之处。但无论什么样的表达,都是在整合理论的框架中完成的。
[1]George Lakoff.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metaphor[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2]Kovecses.Happiness:A definitional effort[J].Metaphor and Symbolic Activity,1991(6):29-46.
[3]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4]Lily I-wen Su.What can metaphors tell us about the culture?[J].Languageand Linguistics,2002(3):589-613.
[5]Yu,N.A possibel semantic law in synesthetic transfer:Evidence from Chinese[J].The SECOL Review,1992(16):20-40.
[6]陈家旭.英汉语“喜悦”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7).
[7]曲占祥.英汉“喜悦”情感概念隐喻认知对比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