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璇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惠州 516057)
新时期地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李晓璇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惠州 516057)
文章从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的特色入手,介绍了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特色,强化学生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指出了目前地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详细分析了针对这些问题地方高职院校应采取怎么样的措施才能够达到改善学生管理工作的目的。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
随着我国高职改革的推进,学校专业增多、学生人数增多,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在新时期,地方高职院校如何在培养技术过硬、素质过硬的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如何处理好内部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呢?笔者将以此为出发点展开探讨。
1.学生人数激增
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国家高等教育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地方高等职业(专科)院校增至1280所,高职(专科)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为5813人。在这些地方高职院校中,其内设置的大多数为三年或两年制大专,按照平均规模人数划分,高职院校每一届新学员约2000人,每一个班级少则上百人,多则几百人,其人数之多、管理之难,可想而知。
2.学生综合素质较低
众所周知,地方高职院校在高考录取中多为专科二批甚至三批名单上的院校,录取时间靠后且学生的分数也较低,且随着普通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地方高职院校的生源越来越多地聚集为中职生、初中生、职业高中生或高考落榜生、高中成绩较差者等。这些学生多来自90后,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且存在着学习成绩差、自制力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相互攀比、不思进取等特点,有的甚至心理较为自卑、性格偏激,这为新时期地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埋下了问题隐患。
3.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时期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近了网络并沉迷于网络,这种现象在地方高职院校中较为普遍。这是由于大多数地方高职院校的学生认为上职业学校就是为了拿张大专文凭,毕业后有一定的技术也能够有份工作,因此这些学生多不重视学校的文化学习和政治思想学习,而是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网络上,丧失了人生观和价值观。
4.就业困难
随着地方高职院校数量的增多,我国众多行业的技术人才也逐渐走向饱和,且目前大多数地方高职院校教育质量逐年下滑,其送出的毕业学生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技术的要求,导致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心理压力增大。
1.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
当今社会是知识大爆炸的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尤其是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加强地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还能够培养一批专业性强、性格健全、负有责任心和事业心的专业技术人才,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2.提高学生就业率的需求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学生遭遇就业困难、工作环境差、待遇低等尴尬局面。加强地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构建稳定、和谐、秩序井然的校园文化,还能够让学生们在和谐、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提高自身的技能素质、交际素养和适应能力以及创新性,为以后毕业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1.对学生管理工作重视度不高
由于近几年普通高等院校逐年扩招,且高考总人数逐年下降,许多地方高职院校生源紧张,且地方高职院校多为民办学校,因此,高职院校内的工作重点就是招生,而对于招生成功后进入学校学习的学生们的管理工作,大多数管理人员均不太重视,出现重业务、轻教育和管理的现象。同时,在大多数地方高职院校,教师大多为兼职人员,他们只负责上课,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仅有学生处、团委等某些特定人员,由于管理人员较少,而学生管理问题较多,他们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管理学生,因此,便给了新时代的90后们叛逆违规的空间,管理效果较差。
2.学生管理者人数少、水平低
很多地方高职院校招生工作提上去了,生源人数扩大了,但是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人数和业务水平并没有相应增加,因此,学生人数的增加导致管理人员负责的班级或工作任务量也相应增加。同时,在地方高职院校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难以管理,管理人员待遇并不优厚,很多优秀的管理人员不愿意到高职院校担任管理工作。因此,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多为学校老师兼职或其他部门的兼职人员,他们自身负责的工作较多,管理方面的经验较少、水平较低,没有太多精力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更没有打算长远担任此类职务。而在新时期地方高职院校中,90后的学生们相对其他普通学校学生而言,性格更加个性化、叛逆化,个性也较为强烈、较为张扬,受不得约束和委屈。对于管理此类的学生,管理者们更需要同学生们进行沟通,关心他们、尊重他们,多鼓励、少批评,这样才能真正让他们认知错误、服从管理,但是管理者们恰恰做不到这些。
3.管理理念和体制落后
在众多地方高职院校中,由于学生管理工作不被重视,学校的管理制度仍然是十几年前的内容,并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学生人数的增多而改变,且存在着管理层次不清、职责不明,管理制度漏洞较多等现象。同时,很多地方高职院校还存在着学生处、团委管理同系内部管理相矛盾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不合理,团委和学生处干涉较多,且同系内部管理职责划分不明晰,在很多学生管理方面出现了两种管理方式、两种纪律标准、两种处理方式,且系领导、学生处、团委的负责人即使很清楚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很难静下心来去规范管理制度,使学生管理工作落实困难。
1.转变地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的思想观念
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要做好人才的培养,管理观念首先要改变。改变地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思想观念,首先要进行管理理念的转变。地方高职院校要改变原有的机械性管理模式,改变原先重效益、轻管理的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学生服务”的管理理念,关心学生,同学生进行沟通,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进行换位思考,同时端正工作态度,本着“学生工作无小事”的原则,将学生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长久的终身的事业看待,不断加强管理知识、管理理念、管理思想的学习和研究,切实提高自身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素质。其次,改变地方高职院校的管理观念还要求管理者们改变自身的工作作风,抛弃以往应付处理学生问题的工作态度,认真、严谨、负责地对待学生工作,并以热情诚恳、主动积极的态度去了解学生生活,认知学生需求,处理学生问题。
2.确保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数量和管理水平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的要求,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生师比1:200来配备。但是,大部分地方高职院校为了节省学校开支,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数量配备都较少,且管理水平较低。针对这种现象,地方高校应明白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需要稳定、和谐的学习环境,并针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需求科学配备管理人员,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福利待遇,或可从学校发展的长远角度去考虑,进行管理人员的招聘、培养、考核、奖励、晋升等计划,吸引高水平管理人才进入,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得学生管理工作岗位专业化、职业化。
3.鼓励学生参与管理和自我管理
同普通高等院校一样,地方高职院校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管理活动不仅能够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为学校节省开支,还可以减轻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并凭借他们自身学生的身份,使得其能够更好地同身边的学生们进行沟通,了解学生们的真正需求和问题所在,从而能够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管理的辅助性工作。同时,由于参与管理工作的学生都是各个班级、院系选出来的符合民意的且得到大多数学生支持的学生代表。因此,在这些学生代表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学生们会较为配合他们的工作,并向其吐露心声,使得学生代表的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展开。此外,学生代表参与学生管理工作,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劝导学生,更好地唤醒学生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其在引导的氛围中自觉地反省和改正,自觉地约束自身的行为,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当然,地方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也可通过塑造校园文化、组织文体活动,鼓励学生们展现自我,从各类活动和课程中更好地约束自我、提高自我。
4.改革学生管理体制
要顺应新时期的需求,地方高职院校就必须结合实际,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和体制,重新构建权责清晰、管理分明的体制,如理顺院系之间关系,分清学生会同系班级学生干部之间的关系、与社团之间的关系,并要适当分权,减少学校学生处和团委的干预工作,给院系及学生团体一定的管理权限。同时,针对地方高职院校学生人数激增的现象,学校应该重新完善管理制度,抛弃原来表面化、应付化的管理方式,严肃校风校纪,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强化奖惩制度、班级评优评先制度等,让完善的制度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稳定进展的基础。当然,在完善学校管理制度的同时,学生管理工作者们还应该做到同学生们互动沟通,通过多种时尚的方式、学生们常常关注的方式走近学生,如电子邮件、QQ聊天、微信、微博、手机短信等信息化的方式。这些沟通渠道可以一改以往谈话、提问、讲课等单一的机械性的对话形式,以更加让学生倍感自然、亲切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减少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此外,学校也可通过成立学生事务服务中心、餐厅管理委员会、公寓管理委员会等更加近距离地为学生提供便捷服务,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1]余冬.高职学生管理的几点思考[J].价值工程,2012 (2).
[2]孙燕.浅谈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工作[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2):241-244.
G718.5
A
1673-0046(2014)3-00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