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 曼,夏建群
(1.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湘潭411105;2.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湖南岳阳414000)
农村信息化主要问题研究
●汤 曼1,夏建群2
(1.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湘潭411105;2.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湖南岳阳414000)
农村信息化;信息化;农村现代化;农业信息化;农业现代化
农村信息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也是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和缩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数字鸿沟”的根本途径。经过近三十年农村信息化实践历程,农村信息化软硬件环境已经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在建设模式、信息资源、“最后一公里”、参与主体等问题上存在不同认识与做法,值得探讨,尚存改进空间。
农村信息化是指通过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构建信息服务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使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生产经营以及农村社会管理及服务等方面实现普及应用的程度和过程。[1]农村信息化的基础、重点、难点无疑是农业信息化。在信息社会大背景下,农村信息化已经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的主动力,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日趋严重的城乡剪刀差,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路径,农村信息化水平必将成为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农村信息化实践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96年第一次全国农村经济信息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农村信息化”概念,明确了农村信息化建设方向。自2004年起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及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主题任务。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农村信息化工作已取得长足进步,然而基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惯性、政府参与方式、市场化程度、用户信息素养等因素综合影响,农村信息化仍存在相关问题,值得探讨。
模式作为一种方法论指导,是在解决某一类问题实践过程中,经过对各种不同方法分析、对比,最后理论提升得出的优选方案,成为人们后续行为的标准样式。农村信息化模式问题同样是在农村信息化过程中慢慢凸显,并最终在实践尝试与理论总结中得以解决,进而指导农村信息化实践。在农村信息化建设模式方面,存在“政府主导”、“农民自助型”、“市场主导”、[2]“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等多种主张与尝试。实则是因为各种主体在信息化不同阶段参与度差异而出现不同运作模式。
受传统行政管理经验思维影响,政府经常扮演万能角色,终将难以摆脱过度干预社会经济的羁绊,导致市场因素发展始终不健全,社团力量遭受压制、排斥。关于这一点在传统中国表现更为突出。伴随着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体制下的各种主体角色定位也在缓慢变化。中国自然阶梯地势地形复杂多样、海陆位置不同等多种因素造成东中西部经济差距明显,农村信息化过程呈现阶段性、区域性特征,大致可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正逢改革之初,市场体制萌芽。作为农村信息化进程的起步阶段,旧的体制依存,新的体制尚处于缓步推进中,政策方面的转轨并未带来经济因素的根本改观,惯性作法依旧客观存续着,政府仍然客观扮演着发展经济的主导者身份,政府不仅从政策层面进行方向指引,而且要从经济上进行投入,确保信息、人才等软件资源和硬件设施得以初步改观。惯性思路认为农村信息化服务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特征。这种主流思维足以导致政府在农村信息化起步阶段的自主行动中忽视对市场因素的培育。在此阶段,市场化主体尚未大量出现,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单一。政府作为单一投资主体,主要功能在于确保资金投入,组织协调功能尚难发挥,农村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农村信息化系统建设处于局部化、零散化、低层次化,农户信息意识微弱,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低下,客观现实预示着农村信息化功能难以真正发挥。
第二阶段,市场体制初步发展。通过第一阶段的摸索与经验的积累,市场观念逐步得到认可,政府经历了前一阶段财政投入,充分认识到单靠政府单方面资金投入难以确保农村信息化健康快速发展,意识到应该激发社会主体投资的积极性,大力培育市场机制。因此,在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的同时,政府着力于政策引导,法制规制方面激活广大社会主体参与到信息化市场中来。大部分农民受惯性思维影响依然抱有等、靠、要的思想,市场观念缺乏,利用信息化成果的意识不强,信息利用能动性不够,加之经济消费能力低下,最终影响着农村信息化资金投入和信息生产的积极性,制约着农村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少数从事同类农业经营方式并且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农户联合起来组成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协会等自助性团体,参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刺激农民利用信息的积极性。各种市场主体担心政策变动性因素,忌惮政府强有力的干预,对不成熟的市场体制极不信任,缺乏大局观念和长远眼光,急功近利,各种举动受非市场因素影响强烈,市场体制无力主控信息化进程。
第三阶段,市场体制初步形成。农村信息化硬件建设初具规模,农村信息资源建设在局部领域取得初步成效,农村信息服务专业人才总量快速发展,用户信息消费意识和能力较明显提升。参与建设主体多元化,信息服务机制市场化,信息已经成为提升农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政府应重新审视其角色定位,统筹规划,监督管理,重在标准制定、政策引导、法制保障、宏观调控和部门协调,营造一个统一、开放、有序、互联、共享的信息化市场环境。一方面,政府应努力改变农村信息化立法和制度建设滞后的现状,确保农业信息市场管理有法可依,让农业信息生产过程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道路。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市场特性,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多元主体参与热情,创新激励机制和利益分配体制,确保信息真实性、有效性,为农村信息化服务提供可持续性支持,抑制信息垄断与封锁,保护农业信息知识产权。
如果说农村信息网络硬件广覆盖是信息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与首要任务,那么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储备则是农村信息化服务的根本与关键。农村信息资源主要包括数据库资源、系统资源和平台资源三大部分。经历了近三十年的信息资源建设,我国农村信息资源库建设在种类、总量与质量方面均已取得巨大进步。我国已建成大型涉农数据库100多个,约占世界农业信息数据库总量的10%。引进了世界著名的大型数据库10余个,约占我国农业信息资源总量的30%。各级农业信息机构建有相当数量的农业综合数据库、特色农产品数据库和地方农业数据库。已经开发出具有较高水平的农业专家系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农业监测预警系统等系统资源。国家农业部已着手初步建成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根,省级政府农业部门农业信息网站为树干,各种社会力量举办的农业信息网站为枝叶的全国农村农业信息网站树型体系。
但是,在农村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各种不同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信息采集手段落后,处理方式有待改进,信息电子化率低;数据制作标准缺失,标准化程度偏低,数据兼容性差;数据库种类不全,规模小而分散;数据库文本型居多,多媒体信息、空间图形和全文数据库少;适销对路的信息少,信息的指导性、分析性、前瞻性不够;信息重复严重,信息“虚假”过剩;“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共享程度低。
为解决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政府应多头并举。首先,政府应确立强制、统一、科学的信息建设标准,明确视频信息、语言信息、文本信息采集制作标准、数据库建设标准、信息发布平台建设标准等,确保信息的采集、加工规范化、法制化,方便信息共享。其次,加强信息建设过程组织管理和共享机制建设。确保信息采集准确、全面、及时报送,加工规范,传递及时到位。强化部门之间分工合作,防止各自为政、重复采集、部门垄断使用,低效开发。再次,鉴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平均推广度与推广率均较低的特点,依据数据真实、信息完整、新颖时效性标准,大力开发科技文献数据库。按照针对性强、实用性好、易操作、投资少、效益高标准,加强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建设,搞好科技信息及时推广工作。最后,根据农业生产风险大的特点与农业信息周期性、滞后性特征,搞好农产品市场信息资源开发分析,开发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此外,应加强涉农网站的建设与管理,确保网站页面布局合理,检索界面友好,内容更新及时,信息内容充实。
如果说相关信息部门各自为政的信息垄断运作方式注定信息资源起初便停留在一座座“信息孤岛”上,出现“最初一公里”问题,那么在农村信息资源传输利用过程中遇到下乡、进村、入户难问题使农村信息化建设面临着最后传输环节方面的尴尬,这就是“最后一公里”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1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440元,城乡人均收入之比值近三倍两次表明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继续存在,“数字鸿沟”在短期里难以弥合,抑或呈扩大趋势。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的单向被动信息传递手段仍在农村继续存在发展,部分双向、交互方式信息传播媒介在农村发展缓慢。2011年农村固定电话用户总量却下降375万户。基于电脑购买成本高昂、宽带通信资费不低以及硬件维护技术欠缺的现实,电脑上网方式并非大多数农村用户首选方式。截至2012年底,互联网在城镇普及率达六成,在农村仅为23.7%。[3]根据调查,至少70%的商业用户希望完成从PC平台到智能平台的转变。截至2011年底,农村网民规模达1.36亿,农村手机网民为9694万人,占农村网民总体的71.3%。[4]随着宽屏智能手机性能日益增强,价格趋向平民化,3G网络迅速发展,农村手机上网率仍将继续呈上升态势。面对计算机与互联网普及率难以短时间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现实,存在移动终端替代方案的大前提,计算机与互联网普及率似乎不宜看成农村信息化的必要条件。从城乡网民年龄层次结构分析,低学历和低年龄网民是农村网民的主要组成部分。尽管农村网民有从单一娱乐类应用逐步向多元化网络应用转变的趋势,但是在商务交易和信息获取类网络应用方面,城镇网民使用率远高于农村网民,不难看出农民文化素养仍是制约农民选择现代信息传输方式以及选择信息服务领域的重要因素。
随着信息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发展,不同传播媒介呈现不同特性和信息获取成本上的差异,用户使用偏好日趋多样化,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已不再是农村通信和农村信息化的主要障碍,农村信息化主要瓶颈向涉农信息资源及信息应用不足转移,最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应重在培养用户需求意愿和用户使用技能方面着力。今后不妨从以下几方面跟进:(1)整合资源,打造乡级实用友好的检索网站平台,实现上下信息供求对接;(2)利用经济手段刺激,免费试用引导,降低农民获取信息经济成本,培育农民信息需求欲望;(3)培养利用信息致富能手,正面典型宣讲;(4)夯实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下乡入村开展农户信息素养巡回讲座。
农村信息化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参与农村信息化的主体不仅包括政府、信道运营商、高校与科研机构、涉农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村信息服务人员,而且应包括广大农户。农户不仅是信息资源的最终消费者,而且可以成为信息资源生产的直接参与者。作为信息资源质量好坏的最终评定者,农户的反应是影响信息生产的风向标。完全将农户视为客体的地位不便于发挥农户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尊重农户在信息生产中的互动性作用会最终影响信息资源生产的有效性、针对性。
政府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着由全面主导到宏观引导的角色转换。在农村信息化硬件建设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参与主体多样化,政府应重在对各主体行为的规制和对信息化软环境的维护。目前,政府政策层面干预多,法制层面规定少。政策多以部门形式发布,执行起来主观性强,执行力明显不够,因缺乏监督机制,落实易流于形式。农村信息化法律、法规少,部门规章多,因立法层级不高,适用对象有限,缺乏统一权威性,运行效果欠佳。政府应站在国家层面搞好统筹规划,制定科学信息资源共享政策法制,完善数据管理体系,将各单位分散的数据纳入国家共享整体框架,建设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与共享服务网,研发共享技术,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以及分布式的国家数据共享服务网络体系,推动农业信息无偿共享。农村信息人员是联系信息源与农户的桥梁与纽带,是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最有效的力量。全国已经拥有一支相当规模认证资格的信息人员队伍,政府应搞好农村信息人员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农村专职信息人员培训管理工作,定岗定编,激励农村信息人员的工作热情,强化信息人员的责任意识。
信道运营商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经过三大运营商在农村前期的硬件设施建设历程,有线、无线信息通道基本在全国农村范围内搭建起来。随着3G技术的迅速发展,海量ⅠPv6地址投入应用为三网融合提供重要的技术基础支撑,农村信息通道将会更加畅通。运营商在市场竞争大环境下,应当开展有序合作,利益共享,技术惠农,一起为农村信息化打造出稳定性能好、传输速度快、资费标准低廉的信道,提升农村信息化硬件水平。涉农企业既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实体,又包括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实体。涉农企业经济实力雄厚,信息利用能力强,能引领农户进行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开展农业生产,刺激农户生产方式的转变。
高校与科研机构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通过加大农业技术理论研发力度为农业信息化提供新技术应用支持,提升农户信息获取能力,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作为农户自发性、联合性自治团体,为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增强农户应对市场的抗风险能力而出现的,不仅要求会员农户具有一定的信息投资能力,而且要求农户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有获取信息欲望,它弥补传统小农户小规模经营信息能力不足,发挥集约式、专业化大生产方式在信息获取能力上的长处,是一种较好的信息利用组织体。
农户作为农村信息化最终的实践者,信息意识强弱与信息消化能力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信息化成败。一方面充分尊重农民信息需求欲望,另一方面正确引导农户信息需求方向,多角度、系统性地培养农户强劲的信息需求实力。
农村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是动态迁移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系统性理论指导,更离不开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积累。政府在农村信息化过程中一方面应及时将建设成果以制度化形式固定下来,另一方面应避免信息化建设的无序,尽早制定统一规范的建设标准,宏观定调,确保市场化运作。市场化主体应尊重市场运行规律,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商品,维护农村信息市场的健康发展。农户作为信息消费主体应提高自身信息意识,改善信息利用能力,及时反馈信息化建议,形成信息供求良性互动机制。
[1]李道亮.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2010[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2.
[2]黄志文,杨立新.中部农村信息化探索[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2009:63.
[3]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1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3:16.
[4]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1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R].2012:31.
G203
A
1005-8214(2014)06-0038-03
汤曼(1970-),女,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夏建群(1971-),男,硕士,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网络部副研究馆员。
2013-08-29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面向农村的图书馆服务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0YJC870034)和湖南省图书馆学会立项课题“面向农村的图书馆服务研究”(项目编号:XHYB1006)的研究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菊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