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大学图书馆视觉素养教育的内涵、方式及策略

2014-02-12 10:05:07中山大学图书馆广州510080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4年7期
关键词:读图时代大学图书馆

(中山大学图书馆,广州510080)

“读图时代”大学图书馆视觉素养教育的内涵、方式及策略

●黄晴珊(中山大学图书馆,广州510080)

视觉素养;信息素养;大学图书馆

视觉素养是“读图时代”大学生学习与科研的重要能力。《高等教育视觉素养能力标准》是大学视觉素养教育教学设计的指南与教学评价的依据,文章概述了该标准并阐明了视觉素养的内涵,结合国外大学图书馆视觉素养教育的实践,总结了大学图书馆视觉素养教育的方式与策略。

“读图时代”的来临,对于大学生获取、理解、分析、评价与利用视觉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大学生们对此并不重视也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国外多位学者指出视觉材料的增多并不意味着学生必然会随之具备相应的理解与运用的技能,事实上,面对铺天盖地的视觉材料,学生并不具备应对能力。在这种形势下,2011年10月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发布了《高等教育视觉素养能力标准》,作为大学视觉素养教育教学设计的指南与教学评价的依据。[1]本文试图以该标准为参考,结合国外大学图书馆的实践,探讨大学图书馆视觉素养教育的内涵、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等问题。

1 视觉素养概述

1.1 视觉素养的定义

视觉素养(Ⅴisual Literacy)并不是一个新概念,至少可以追溯至1969年被誉为视觉素养之父的美国学者约翰·戴伯斯(John Debes)所提出的视觉素养定义,即视觉素养是人类通过观看,同时整合其他感觉经验,发展出的一组视觉能力的素质。视觉能力对正常的学习过程来说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对视觉能力的创造性应用,使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成为可能。将这些能力用于鉴赏,人们就能理解与欣赏视觉传播的经典之作。[1]这一定义在西方的视觉素养教育领域流传甚广,但学术界对于视觉素养的定义远未达成共识。2011年ACRL《高等教育视觉素养能力标准》的出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明确指出:视觉素养是一组能力,具有视觉素养的个人能够有效地发现、解释、评价、使用并创建图像与视觉媒体。视觉素养技能让学习者在制作与使用视觉材料时,具有理解和分析语境、文化、道德、审美与智力等元素的技术能力。具有视觉素养的人既是视觉媒体的批判性使用者,也是可共享的知识和文化整体的合格的贡献者。[1]

1.2 视觉素养教育的内涵

ACRL发布的《高等教育视觉素养能力标准》包括7大标准,24个表现指标。7大标准指出有视觉素养的学生应该具备以下几种能力:[1]①有能力决定所需视觉材料的种类与范围;②能有效地发现与获取所需要图像与视觉媒体;③能解释与分析图像与视觉媒体的含义;④能够评价图像及其来源;⑤能有效地运用图像及视觉媒体;⑥能够设计与创作有意义的图像与视觉媒体;⑦能够在创作与运用图像与视觉媒体的同时了解所涉及的道德、法律、社会与经济范畴,合理地获得与利用视觉材料。

笔者根据《高等教育视觉素养能力标准》,结合国内学者提出的观点,认为大学图书馆视觉素养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四部分:一是视觉思维,是指经过视觉感知的物理过程,将思想、观念和信息转换成各种有助于传递相联系信息的图画、图形或形象;二是视觉交流,是指当图画、图形和其他形象用于表达观念或传授给人们时,为使视觉交流有效,接受者应能从所看到的视觉形象中建构意义;三是视觉学习,指通过图画和媒体学习的过程,包括学习者由于理解视觉形象而建构知识的过程;四是视觉创造,即创造视觉形象以表达思想,进行知识交流的过程。

2 大学图书馆视觉素养教育的教学方式

2.1 视觉素养教育在线指南

大学图书馆在多年来信息检索与获取教育的基础上,开展视觉素养教育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对视觉资源,如图像数据库、网络图像资源的组织、揭示与推广,这有助于达到有效地发现与获取所需要图像与视觉媒体的教学目标。国外较为常见的是在图书馆的网站上提供视觉素养在线指南,如Seattle Central Community大学图书馆在Lib Guides平台上提供Ⅴisual Literacy指南,内容包括查找图像资源、阅读图像、引用图像、版权、图形数据、图像管理、展示工具与教学资源。[2]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图书馆在LibGuides平台上也有视觉素养指南,提供关于引用图像、版权、评价图像、图形证据、图像管理、展示工具、设计指南等方面的信息。[3]而杜克大学图书馆的视觉素养指南,内容包括视觉素养链接、媒体素养、图像、图像素养资源、引用图像及相关研究资源等。[4]

2.2 嵌入式视觉素养教育

虽然图书馆纯粹以视觉素养为教学目标的课程比较少见,但将视觉素养教育的某一教学目标嵌入到专业课程,或将其嵌入到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中却较为普通。如美国普渡大学图书馆提供一个2年的博士后职位,其职责描述就是与计算机图形技术专业的教师合作为图书馆开发一个视觉素养课程,作为信息素养课程的一部分。[5]印第安纳大学与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里斯联合分校图书馆的馆员,在针对新生的信息素养教育课中,采用词汇云图(word cloud)的形式来传递知识,其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视觉信息的表达、交流与利用能力。[6]蒙大拿大学图书馆在信息素养课中,放弃对数据库检索与研究策略等传统内容的重点讲授,而是注重训练学生评估视觉材料的方法,以“瞬间的永恒─普立兹新闻摄影奖”为素材,引导学生从立场、可信度、目的、时间、合理性等因素对图像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视觉素养,促进学生批判思考能力的提高。[7]

2.3 融入图书馆服务之中

在视觉化信息表达方式日益盛行的时代,大学图书馆的视觉素养教育不一定仅仅局限于专门的指南或教学,还可以融入图书馆的环境设计、日常服务、宣传推广及所有与读者有关的活动中。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奥马哈校区图书馆整合视觉素养教育的措施包括:在图书馆教学中的协作学习活动;专门的学习实验室;在向学校与社区宣传与推广图书馆时采用更为协调一致的视觉信息;图书馆的虚拟导航;播客。[8]此外,图书馆的各种服务指南、宣传手册等都是开展视觉素养教育的可能途径。通过在图书馆的日常服务中更多地采用视觉表达方式传递信息,或是对现有的视觉表达方式进行优化,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视觉素养能力的提高。西卡罗来那大学图书馆一位馆员调查了学生对于基于文本的,与视觉增强的图书馆使用手册的喜好,调查对象中91%的学生喜欢后者。[9]可见,图书馆服务中的视觉表达方式为学生所普遍接受,是开展视觉素养教育的理想途径。

3 大学图书馆视觉素养教育的教学策略

3.1 图像资源的检索

目前图像资源越来越多,如Primal Pictures 3D人体解剖模型库、OⅤⅠD平台Amirsys图像、解剖学、病理学系列图像数据库、Thieme彩图电子图书等,有的全文数据库也提供专门图像检索,如EBSCOhost等。所以,关于图像信息的检索与获取是视觉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有效的检索与获取图像信息也是视觉材料创作与利用的基础。国外大学图书馆网站上已有的视觉素养教育模块,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关于本馆图像数据库及网络图像信息资源的导航与检索指南。以往的信息素养教育中对于图像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但图像检索却是视觉素养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而且这一教学策略的实施对于图书馆员来说相对熟悉,应用也最为广泛。

3.2 图像的分析与评价

对一份视觉材料的内容给予客观的评价,读懂其背后隐含的意义,是“读图时代”的重要技能,也是提高视觉素养的重要训练方式。在图书馆的视觉素养教学活动中,以某一图像为对像,分析相关元素,图像的背景、年代、主要人物、现场环境、来源等信息,需要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可以实现视觉素养的教学目标,并且提高学生的批判思考能力。上文提到的蒙大拿大学图书馆在信息素养课中,以“瞬间的永恒——普立兹新闻摄影奖”为素材开展教学活动,就是利用了图像分析与评价的教学策略。美国学者Debbie Abilock在她的图书馆教学课堂上使用纪实照片开展视觉素养教育,在教学中她给予学生时间去思考照片中的各种元素,并且从美学、文化、背景等角度讨论照片的相关信息。[10]

3.3 信息可视化表达

利用视觉交流信息是视觉素养的重要内容。信息可视化指将原来用文本表达的信息,利用某种工具,实现图像化显示,从而增强信息表达的效果。在大学图书馆的视觉素养教育中,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与研究中采用可视化工具,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视觉材料的识别与运用能力。比如在信息素养教学中运用Mind Manager思维导图展示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内容;利用Cite Space软件开展信息分析等。上文提到的印第安纳大学与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里斯联合分校图书馆的词汇云图就是信息可视化的一种方式,在开课前请学生先写5个单词描述对图书馆的印象,然后通过Wordle网站(http://www.wordle.net)生成词汇云图,云图通过词汇位置与字体的大小,一览无余的展现出学生对于图书馆的总体印象。

3.4 学术海报展示

视觉素养中对于图像信息的创作与艺术领域的自然有所不同,更多的是指利用图像等视觉材料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术海报展示是科技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的必备技能,同时相关实践与练习也是提高学生视觉素养的有效途径。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图书馆、艾什兰大学图书馆、布兰迪斯大学图书馆等都在其Lib Guides平台开设有以海报展示为主题的指南,内容涉及海报制作的技术、技巧、格式、模板、图片库、展示方法、相关资源链接等。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图书馆员与专业课教师合作开设的基因学课程,抛弃传统考试的形式,最终考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海报展示。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图书馆在生物学课堂上开设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在一次3小时的实习课后布置海报形式的作业,以实践其教学目标中所包括的有关提高学生视觉信息表达、交流与创作能力方面的内容。

3.5 教学方式视觉化

视觉化的教学方式也可以给学生以正面的引导,增强其对视觉材料的鉴别与评价能力,同时经过学习过程的熏陶,学生在学习与科研中运用相关技术创作视觉材料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强。比如信息素养教学中教师制作精美的PPT,运用图像来辅助教学,教学图像直接、清晰的表现能力实际上就是向学生进行视觉材料功能展示。此外,信息素养教育活动中还可以采用视频的方式来讲解知识。如国外图书馆界已经广泛利用Adobe Captivate等软件录制简短的教学课件,用于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当然,通过视频方式讲解知识这一教学策略的应用,对教师素质提出一定的要求,因为教师对于教学中教学素材与教育技术运用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视觉材料的审美能力与功能判断。

[1]ACRL visual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EB/OL].[2013-06-01].http://www. ala.org/acrl/standards/visualliteracy.

[2]Ⅴisual literacy[EB/OL].[2013-06-01].http: //libguides.seattlecentral.edu/visual_literacy.

[3]Ⅴisual literacy[EB/OL].[2013-06-01].http: //libguides.lib.uci.edu/visual_literacy.

[4]Ⅴisual literacy[EB/OL].[2013-06-01].http: //guides.library.duke.edu/content.php?pid=14855&sid= 138830.

[5]Purdue University for applicants[EB/OL].[2013-06-01].http://www.clir.org/fellowships/postdoc/applicants/Purdue%20University.

[6]Huisman R,etal.We’ve wordled,have you?digital images in the library classroom[J].College&Research LibrariesNews,2011,72(9):522-526.

[7]RavasT,Stark M.Pulitzer-Prize-Winning photographs and visualliteracy at the University of Montana:a case Study[J].Journalof the ArtLibraries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2012,31(1):34-44.

[8]Ⅴisual literacy and the Academic Library[EB/OL].[2013-06-01].http://www.library.illinois.edu/diglit/ faculty/teaching/university_of _nebraska.pdf.

[9]Zanin-Yost A.How to speak out(visually)atyour library[J].Philosophy and Practice 2005,7(2):1-5.

[10]Debbie A.Ⅴisualinformation literacy:reading a documentary photograph[J].Knowledge Quest,2008,36(3):7-13.

G254.97;G258.6

A

1005-8214(2014)07-0025-03

黄晴珊(1966-),女,硕士,中山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医学信息素养教育。

2013-11-04

[责任编辑]邵晋蓉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2013年度一般项目“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GD13CTS02)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读图时代大学图书馆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学求学的遗憾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读图时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19:29:10
飞跃图书馆
读图时代城市画报发展策略探析
今传媒(2016年10期)2016-11-22 12:35:29
读图时代下的传播活动图片化热潮
“读图时代”视觉传播的利弊
科技视界(2016年24期)2016-10-11 1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