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社会科学院.图资中心;.期刊中心,银川750002)
《宁夏政报》(1950.3—1954.9)的文献价值与现实意义
●李习文a,白洁b(宁夏社会科学院a.图资中心;b.期刊中心,银川750002)
《宁夏政报》;解放初期;宁夏
通过对《宁夏政报》(1950.3-1954.9)的背景及所刊文章的大体介绍,全面、系统、翔实地再现了自宁夏省人民政府成立至宁夏省与甘肃省合并的四年间之历史巨变,从政务的视角真实地记录了“人民宁夏”在新生期的成长历程,从而凸显了该刊物的文献价值及其历史意义。
1949年9月下旬,解放后的宁夏以崭新的面貌走上了历史的舞台。由此,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宁夏省人民政府的成立,“人民宁夏”揭开了人民政权建设与运行的时代新篇章。《宁夏政报》(1950.3—1954.9)作为反映“人民宁夏”政权建设与运行新生期历程的政务类刊物,全面、系统、翔实地再现了自宁夏省人民政府成立至宁夏省与甘肃省合并的四年间之历史巨变,从政务的视角真实地记录了“人民宁夏”在新生期的成长历程,具有十分珍贵的文献和文物价值。该刊终刊迄今已有60多年历史,目前除宁夏部分图书馆、档案馆有不完整收藏外,全区无一家收藏机构有完整全套收藏。加之当时印刷条件简陋等因素制约,现存刊物纸张泛黄、破损严重,面临着保存和利用的危机。鉴此,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抢救和保护措施,即影印编辑出版这一珍贵文献,不仅是了解和研究历史的需要,而且对于传承老一代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服务于当代“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美丽宁夏”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继往开来之意义。
宁夏正式建省是在1929年1月。在其后的25年间,一直沿用宁夏省的名称。1949年9月23日宁夏解放,12月23日,省人民政府成立,首府设在银川市。此时,全省辖1市(银川市)、1镇(吴忠镇,后改为吴忠市,1950年初设为省直辖市)、13县(平罗县、惠农县、陶乐县、磴口县、贺兰县、永宁县、宁朔县、金积县、灵武县、中宁县、中卫县、盐池县、同心县)、2旗(阿拉善旗、额济纳旗),总面积27.49万平方公里,当年年末人口119.75万人,其中回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1.1%。宁夏省人民政府的成立,宣告了宁夏历史上“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开始。在党中央、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宁夏省委、省政府团结全省军民,圆满完成了接管、新政权建设、剿匪、维护社会治安、生产自救、恢复经济等一系列工作任务。特别是胜利完成了土地改革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制度,解放了生产力,使全省工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广大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有了明显改善。1954年,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的决定》以及西北行政委员会关于《撤销西北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改变宁夏省建制的方案》之规定,宁夏省建制于9月27日正式撤销,与原甘肃省合并为新的甘肃省。
至此,解放后的宁夏省自1949年12月正式成立至1954年9月省建制正式撤销,历时四年零九个月。期间,《宁夏政报》作为宁夏省人民政府的政务刊物,发挥了其应有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宁夏政报》于1950年3月由宁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编辑创办,是省人民政府发布政令政策及各部门重要工作之诸项内容的重要载体,全面反映了解放初期宁夏省人民政府各项工作的目标、任务、要求以及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等,对于省政府各部门及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宁夏政报》在四年多的时间里共出版了61期,刊发文稿1194篇,合计600余万字。《宁夏政报》虽然发刊不到五年时间,但这是宁夏历史上“天翻地覆慨而慷”的重要时期。期间,经历了建立人民政权、恢复地方经济、完成“三大改造”等重大历史进程。在这“创立新时代,建设新宁夏”的特殊阶段,《宁夏政报》准确、全面地刊载了宁夏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法令、重大决定以及省内各级政府、各个工作部门的重要工作经验和工作总结。系统地反映了“解放后的宁夏省”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领域的工作内容及进程,真实地再现了这一时期的宁夏省情状况及发展特点。
具体而言,《宁夏政报》所刊文稿涉及政权建设、剿匪肃特、稳定社会秩序、禁毒禁烟与缉私、肃清伪币、统一货币、复工复业复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稳定金融物价、强化市场管理、整顿财政税收、产业发展、法制建设、司法改革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等各个领域、各类工作部门和系统,全方位、多视角地显现了解放初期宁夏省政务工作以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文体上,《宁夏政报》大体包括领导人及领导机关工作报告、法规条例(办法)、工作经验总结、省情概况、会议专题报告、产业发展综合报告、专项调研及对策建议等,内容具体,文风朴实,均为原文原貌的史料性文献。
此次由自治区办公厅与宁夏社会科学院合作,在收集了区内外图书馆、档案馆馆藏《宁夏政报》原件的基础上计划编辑影印出版《宁夏政报》(1950.3-1954.9),全书共8册,完整地收录了自《宁夏政报》创刊至停刊期间共61期的文稿,使其应有的文献价值和现实意义得以激活,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宁夏政报》作为解放初期宁夏省政府独具权威性、指导性的刊物,不仅对宁夏省的各项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促进作用,而且完整地保存了大量的珍贵历史文献,是目前仅次于历史档案的大宗原始资料,对于研究宁夏当代史和当代宁夏政务工作历程,具有无可替代的文献价值。
(1)《宁夏政报》是从政务视角全面显现“人民宁夏”新生期成长历程的系统文献。《宁夏政报》创刊号刊载的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彭德怀同志《关于目前西北地区工作任务》的报告,宁夏省人民政府主席潘自力同志《宁夏省当前的工作任务》的报告,宁夏省人民政府副主席邢肇棠同志在西北军政委员会上所作的关于宁夏省工作的报告,便是对1949~1950年初有关西北地区及宁夏省各项工作的系统化、权威性的总结,也是对此后数年西北地区及宁夏省重点工作的部署,具有高屋建瓴、明确方向、确定原则、部署举措之宏观指导作用。由此,为《宁夏政报》奠定了权威性、政策性、指导性、政务性的办刊方针。也正是这一特点,使得《宁夏政报》成为全面显现“人民宁夏”新生期成长历程的系统化文献,进而成为了解和研究“解放初期的宁夏省”的首选参阅文献。
(2)《宁夏政报》是宁夏历史上第一个省级人民政权初期政务行为的原始记录。宁夏省人民政府是宁夏历史上第一个代表宁夏回汉人民根本利益的省级政权机构,其最初的行政能力、政务水平及行使权力的方式、效能状况,对于以后的行政体制、机制的健全与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因而这也是研究“解放初期的宁夏省”的重点内容之一。要使此类研究做到客观、具体、严谨、科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后人的推敲,行政进程中的原始资料完整与否,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宁夏政报》恰恰完整、系统、全面、原始地收录了宁夏省政府自成立到与甘肃省合并这一历史阶段的主要政务文件,为研究者们提供了最为关键的原始记录。
(3)《宁夏政报》是反映宁夏解放初期“人民当家作主”进程的第一手资料。作为史无前例的“人民宁夏”政权建设与运行的文献载体,《宁夏政报》收录了“人民宁夏”政权建设与运行初期的各类文稿。诸如《宁夏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总结报告》、《宁夏省公田管理暂行办法(草案)》、《宁夏省土地改革试办工作总结》、《邢肇棠主席关于宁夏省人民政府五年工作基本总结的报告》等一大批文稿,真实地反映了宁夏“换了人间”的历史进程,全面记录了宁夏在解放初期践行“人民当家作主”政治理念所实施的重大举措及实际效果,是了解和研究这一特殊历史进程必不可少的“第一手资料”。
(4)《宁夏政报》是多视角研究“解放后的宁夏省”必不可缺的珍贵文献。“解放后的宁夏省”是宁夏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宁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均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变,从各个方面为建设崭新的宁夏奠定了广泛而坚实的基础,是宁夏当代史的起点与初始阶段,因而也是当代宁夏发展史研究领域中各专题研究的重点内容。《宁夏政报》中诸如《关于剿匪肃特及复原问题的报告》、《宁夏省地方财政收支试行办法(草案)》、《宁夏省人民政府关于宁夏省新解放区农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宁夏省人民政府民政厅两年来民主建设工作的基本总结及今后任务的报告》等反映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实施的新法规,开创的新工作及事业发展新成就的大量文稿,则为人们多视角地研究“解放后的宁夏省”提供了丰富而具体的珍贵文献资料。
(5)《宁夏政报》有效地弥补了《宁夏政府公报》的阶段性空白。创刊于1997年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简称《宁夏政府公报》)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政令、指导工作的政务性刊物。集中、准确地刊载自治区政府规章,自治区党委、政府文件,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文件,自治区政府部门规范性、政策性文件。选登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公告,国家法律、法规,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文件,自治区政府人事任免等内容。[1]从一定意义上讲,《宁夏政府公报》与《宁夏政报》是一脉相承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宁夏政府公报》未能完整地与解放以后宁夏历史的发展同步刊发,进而造成了省级政府政务性刊物“断档”的缺憾。此次《宁夏政报》的编辑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使得“解放后的宁夏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省级政府政务性刊物实现了历史性对接。
收集、整理、编辑、影印、出版《宁夏政报》,除了其具有无可替代的文献资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其具有着传承公仆基因,光大为民宗旨的现实意义。
(1)《宁夏政报》是全区党政部门及其党员、干部联系宁夏实际研修党史、国史,在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的生动教材。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可以明得失。系统地学习、研修历史,尤其是研修党史、国史,是提高党政部门党员、干部理论水平与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6月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地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2]同样,宁夏党政部门的党员、干部要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不断交出建设“四个宁夏”的合格答卷,就必须修好党史、国史、宁夏当代史。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在学习、研修中注重联系宁夏实际,了解并继承老一代“人民宁夏”政权建设者、行政者的光荣传统,感悟出“宁夏精神”的灵魂所在,进而有力推进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在这一进程中,《宁夏政报》无疑是十分难得的、真实而生动的历史教材。
(2)《宁夏政报》是全区党政部门及党员、干部传承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本质基因之最典型的范例集锦,是当今宁夏政务工作践行群众路线的得力良师。群众路钱是我们党的生命线,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基因所在。毛泽东同志曾讲过:“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放初期的宁夏省政府以“一草一木当晓百姓利益,一言一行勿忘党的宗旨”为指导,全力消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模范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赢得了回汉各族人民的信赖和支持,各项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这方面的史事在《宁夏政报》中均通过政令、法规、调研报告、指示、意见等形式,“原汁原味”的体现出来,为当今宁夏的政务工作提供了榜样和范例,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具有重要的鞭策和引导作用。
(3)《宁夏政报》是全区党政部门及其党员、干部继承老一代共产党人勤政、廉政、善政的优良传统,不断提高执政水平与行政能力的贴心益友。廉政以立身,勤政以务公,善政以富民。在这方面,解放初期的宁夏省政府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也为宁夏党政部门形成“为人正,为政勤,为官廉,为民实”的执政传统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此种勤政、廉政、善政的优良传统在《宁夏政报》中得到了全方位的彰显,其“端正党风政风凸显拳拳公仆心,尊重民心民意赢得浓浓百姓情”的政务理念与行为,在诸多法令、法规、条例、报告、意见及工作安排中得到了切实、具体的显现。《宁夏政报》中蕴涵的勤政、廉政、善政的优良传统,将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发扬光大,并在结合当代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高执政水平、行政能力的进程中,不断以新的内容和形式得以全面体现。
(4)《宁夏政报》是全区党政部门汲取“人民宁夏”第一代政务性刊物之质朴而精细的营养,进一步改进政务文风的上佳范本。所谓文风就是文章所体现的思想作风,或文章写作中某种倾向性的社会风气及作者语言运用的综合反映。在宏观领域,文风是作风、党风的反映。它的背后是党风、政风、官风、民风、商风及社会和时代之风。《宁夏政报》的文风,就是在宁夏人民获得彻底解放,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开创着历史性新纪元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在其健朗质朴、经世致用、清新通俗、简洁明了的语言文字的背后,内含着政务部门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自信笃定、真抓实干的宗旨意识和工作作风。影印出版《宁夏政报》,为我们充分汲取解放之初政务文风之精华提供了上佳的范本,对于现阶段党政部门改进文风,提升作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关于如何改进文风,习近平同志曾特别指出,要在充分占有和分析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概括出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把群众的创造吸收到文件、讲话、文章中来,使我们的思想和文字体现时代要求,符合实际情况,能够解决问题。要在“短”、“实”、“新”上下功夫。[3]在落实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的进程中,60多年前的《宁夏政报》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学习、借鉴之范本,对于我们切实改进和消除“长”、“虚”、“旧”的不良文风,积极弘扬优良文风,在政务类文稿中不断增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的吸引力、感召力、亲和力,进而最大限度的调动全区各界人民建设“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美丽宁夏”积极性和能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简介[J].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2008(27).
[2]习近平.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J].传承,2013(8):4.
[3]和讯网·新闻频道.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转变文风的哲学基础和实践要求[EB/OL].[2014-03-09].http://news.hexun.com/ 2013-03-19/152216009.html.
[责任编辑]王岗
G255.3
E
1005-8214(2014)07-0084-04
李习文(1958-),男,河北磁县人,研究馆员,宁夏社会科学院图资中心主任,研究方向:地方历史、文献学;白洁(1971-),女,陕西清涧人,宁夏社会科学院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文献学。
201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