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性视域下的大学教育之思考

2014-02-12 09:34
台州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大学精神专业

蒋 茵

(台州学院 浙江,临海 317000)

在物质生活日趋丰富的当下,诸多的社会事件却在折射国民的价值取向,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于是,国民性的问题重回讨论的中心。其实这个问题早在上世纪就有大批优秀的知识分子讨伐疾呼。从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鲁迅、胡适,到后来陈独秀、李大钊,都从不同角度探讨、反思乃至批判过国民性,并把改造劣根性视为改变中国愚昧落后的关键。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当下的国民性格正表现出与世界趋同的一面。但传统文化的根性,民性中固有的劣根陋性还是会在社会生活中时时成为事件的根源。在国民性的语境中,人们反思的最终落脚点指向了“教育”。当今社会要求教育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对教育的思考已不局限于学习了什么内容,获得了什么技能,更在于精神世界、思维方式和心智习惯的养成。从现有的教育格局看,基础教育在素质与应试的博弈中正在不断改善,大学教育更应承担起弘扬时代精神、彰显社会良知与引领人类发展的作用,使其培养出来的人具备社会的使命和责任感,成为这个时代的灯塔与火种。然而反观目前的大学教育其主旨是以专业教育为本,这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更倾向的是专业授受,技能训练,培养的是适应市场,满足职位的专业人。教育过程体现的是被动和功利,从而导致现今大学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在世界观和价值取向上的混沌与苍白,很难承担起引领国民,重塑良善品性的重责。现代大学创始人洪堡认为,大学是进行全人教育的地方,是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地方。耶鲁大学校长Jeremian Day认为大学是为学生“提供心灵的修行和充实”的场所[1]。可见,现代大学的理念重点在于丰富精神,启明智慧和扩展心灵,大学教育阶段需要为一个人养成完满的人格、丰盈的心智和宽广的视野,为今后的人生发展提供厚实的人格基础。这才是大学精神之所在。大学教育究竟可以通过何种方式途径来体现其本质和使命是值得思考的命题。

一、构建良善国民性:大学教育可以做什么

大学乃社会知识精英聚集之地,也是年轻一代在此享受教育,熏陶情操,提升品行,成就优秀公民的场所,大学教育的本质是培养能持续发展的、完整的人,从而来引领社会发展。

(一)课程设置体现通识性

大学教育旨在培养人的良善品性,专业素养,其可用各种方式渠道来实施体现大学精神与教育意旨,课程自然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方式。目前的高等教育在专业教育的主导下,正遭受着就业和竞争的双重挤压,在课程设置上更倾向于专业化的技能性教育。分门别类的专业课程追求的是“实用性”或“功利性”,更多的是提供专业技能,在精细化的课程分类中习得工具性的知识,所学知识既缺少视域的宽度与历史的厚重,也少了一些精神层面的灵性与丰富。

培养“完整健全的人”应该是大学教育的核心。梅贻琦校长在他的《大学一解》中提到:“大学期内,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1]这显然在说大学教育应该兼顾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但在兼顾两者的同时,关注的重心更应该是通识,这恰恰说明大学要浸润传授一些普适性的知识,使得历经大学教育之后的人具备历史人文的情怀,哲理思辨的的精神,独立思考的习惯,并有普济怀柔的心智。这样的大学之人在处置喧闹纷纭的事件与面临复杂纠结的现象时,才能保持自我思考的清醒和独立,避免人云亦云的困顿和失语的尴尬,建立起坚定而又合理的价值体系。为此,大学的课程应该体现出通识性和人文性的特征。首先,增设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应该成为大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整体的课程设置传达出对美好人性的关切。人文学科在博古论今中可以帮助人启迪精神,孕育灵魂;自然科学从世事万象中学习明辨事理,阐幽发微。课程实践可以是必修与选修结合,辅之于讲座、社团活动,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提供丰富的通识知识与良好的人格基础。其次,专业课程中渗透通识的实践。其实,通识教育不是简单的几门课程可以涵盖的,关键是大量的专业课程中能否提供通达“完整”的实践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通识教育应当渗透在所有的专业教育中”[2]。大学需要专业教育,有责任给予个体未来谋生与发展的专业基础培养,但更关键的是要激活个体通达成人的意识,因为在后续的人生发展中更需要有良好的德性基础,终身学习的意识习惯,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基本理解能力。而人成人通达完善所需要的精神操守、思维方式,审美境界和生命意蕴都不是简单通过课程被教授的,而是需要课程以实践的方式被展开,在被体验过程中从而被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行为操守。教育是一种需要理性表达和坚守的实践。

(二)课程内容渗透人文性

在这个知识技术更新急速的时代,大学教育已不是简单地授受课程内容就可以满足社会对人的发展需求。大学本不应该只是资历认证的场所,而是需要有效地激活人对学习的意愿,对知识的期许,摒弃狭隘、保守、怯懦、功利的人性弱点,在通达专业成长的途中享受着精神的自由,人格的独立。从一定意义上说,个体未来的发展,所能达到的成就与境界,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作为独立人所能达的境界。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却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3]大学教育自然具备了专业特性,也需要通过专业的方式培养各种领域的专业人才,但如果学生在大学课程的学习中仅仅沉陷于其专业领域,热衷于专业的学习与研究,而忽视了对自己文化素养的积淀,精神美学的熏陶,理工科的学生不屑于文史哲的浸润,文科的学生不懂理化逻辑的思辨,难免会束缚了个性与潜能,视域狭隘,从而也很难成为完整健全的“专业人”。为此专业性知识的学习应基于人文科学的积淀之上,师范生在涉及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技艺前应该先明白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师的职责如何承担,否则,师范教育不过是为证书为职位而展开的知识训练的活动。

大学课程的教授应该以广博的知识为内容基础,追求知识间的融合和综合性的理解,以培养“完整”的人为出发点,以追求一种更有价值的人生为目的。这样的课程学习与专业教育职业熏陶并不矛盾,关键是要赋予专业学习中人文的气息,历史的积淀,哲学的思辨和智慧的光泽,避免将课程知识衍化成一种技能训练,教条的背诵与答案的默写。胡适先生就曾说过,做学问就必须像建金字塔,根底要宽厚,基础要扎实,这样人方静的下来,自然学问才可以得到提升。大学是做学问的场所,追求一种宽厚的根基应该是大学的根本之道。只有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改变知识的狭隘、肤浅与授受过程的被动、功利,国民性才能在化育人心、转识成智的教育中得以升华。

(三)学习方法立足自主性

传统教育方式所带来的弊端已经是很明显了,这种教育所带来的问题是学生已经忘了自己作为“独立人”的特性。现有的大学课堂常见的是一种听写默记的场境,极少看见争辩质疑的氛围。学生习惯于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缺少质疑评析的精神、言说表达的欲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而缺乏独立批判精神的个体,更愿安于现状,甘于平庸,既缺乏勇气挑战权威,更缺乏底气承担改革社会的重任。如果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都被功名利禄、世俗传统所充塞,在价值信仰和行为操守上起不到自我期许、自我完善,又谈何良善国民性的造就。

大学应该是年轻人无所挂碍地畅谈理想,自由思索,激荡心智的场所,从而塑造自由的精神和独立的个性。为此,要赋予学生权力,让其充分地参与教学,学会质疑与发声,鼓励学生自由探索,深度思考,成为有个性有创造力并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对生命负责的人,而不是在教条答案面前变得刻板固守、谨慎唯诺。惟有当学生开始真正思考自己所学知识,尝试理解课程所涵盖的内容,自觉探究专业的史学,知识的本质,并把自己的认知经验融入其中,促使自己的认知结构、思维方式渐渐发生变化,形成独立的价值精神,从而获得独特的专业认知的视域,引发对人生、对生命,对自我及他人的深刻理解,有效的学习才由此发生。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收获的又何止是知识本身,更是一种主动探求知识,自觉完善人格的态度和立场。

(四)教授方式突出实践性

“大学乃是大师之谓也”。象牙塔中聚集了大量的学者,优秀的教师群体。作为引领者的教师,需要有清晰的意识,面对生命鲜活、个性丰富的年轻群体,必须超越“教书匠”的角色存在,以“引领者”的姿态,以践行的方式展开学习。“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大学之师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反思自身的教育智慧,找寻更有价值的实践品性,在超越单纯的专业教师中成为良善人师,在提升自我中追求更为富足的教育价值关怀。因为大学教育本应指向人的内心品格与精神养成,这里一定是知识生发的空间,而不是简单的知识嫁接场所。知识的建构是需要个体的体验、参与与反思,把外在的学问慢慢融入到个体的知识世界与价值领域之中,无论观察、思考,还是质疑与判断都将带有道德的意味,价值的向度,从而或改造或修正个体感知世界的方式。

研讨、交往是建构知识的主要途径。大学本是思想自由,生命灵动,兼容并包的场所,这就意味着自由研讨是大学追求真理,建构知识的主体方式。从课堂到课外,从师生到同伴,合作式、探究式或体验式的学习,处处都可以激发着年轻人的心智。对话让思维更活跃,质疑让思考更深入,反思让观点更清晰。通过与他人的共同研讨学习,可以和谐地建构一种更富有德性的学习方式。同时大学又是学人云集的场所,与不同学科、专业的学者交往,与不同个性、思想的同伴交流,感受教育过程的愉悦和美好,以践行的方式去触摸知识,去感悟思想,尝试在实践中积累沉淀,追寻美善生活。

二、塑造善好国民性:大学教育应该做什么

(一)创设一种自由的氛围

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以造就一代善好公民来推动国家的进步与发展这是大学教育应该承担的职责。“大学教育旨在提高社会的知识氛围,培养国民的公心,净化国民的情趣,为浮躁的公众提供真正的公理,为公众的理想提供确定的目标,扩大时代的思想库并注入冷静的思考,促进政治权力的行使,提高人际交流的质量。”[4]为此,大学的使命在于孕育精神,激荡思想。作为思想相对独立的智库,需要流淌一种自由的氛围,自由的言说,从而展示独立的思考,独到的观点,通过富于意味的表达,充满智慧的行动建构一种可以包容多种声音,不同思想观点的文化场域,师生可以在此理性对话、研讨争辩,聚汇观点、碰撞思想,让大学成为充满激情与活力、且富于意义的教育空间。

首先,呵护言说自由,守护批判品性。大学教育应该充满着生命灵性和知识的创造性,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活动,它本质上是师生共同创生知识,并养成学习意愿的主要场域。在知识的生发与探析中,用言说的勇气,真诚的态度,用对话和践行的方式,自由地进行质疑和探讨,让观点碰撞出智慧,让思想激荡至灵魂,在表达中不断成熟,在言说中探究知识的真谛,包容来自于每一个独立个体的不同声音和对话质疑中的多元价值取向,因为人类的进步就在于个体的独立与自由,师生间的对话与言说更多地是彼此价值理念的折射,内心世界的敞开,自我认知的感悟明晰和情感认同,自然而然流露出思辨中的智慧,明辨中的哲理,当然也是对思维的固着,惘然的陋习的深刻反思。大学教育必须营造充满“言说”与“批判”的氛围,才能使师生在自由言说和精神对话中,获得批判性的增长,并通过慎思体悟,塑造现代国民意识和价值精神。“如果在一所大学里听不到与众不同的意见,或者它默默无闻的隐没于社会环境中,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所大学没有尽到它的责任”[5]。

其次,崇尚思想独立,营造学术自由。“自由研究的特权是大学学术活动赖以存在的基石;缺乏这种特权,你可以拥有一所高等教育机构,一所技术学校,或者一所军事学院,但是你不能拥有一所大学。”[6]大学是学术研究的“生发场”,大学的生命活力在于通过学术观点,专业研究领域来阐述思想,建构知识,在前瞻与创新中,在学术争鸣与独立担当中推动人类的科学进步,精神善好。追求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追求一种自由的研究价值,鼓励教师“将自己塑造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公共知识分子’,随时保持思想和精神的独立”[7],通过潜心的专研,参与学术的明辨,秉承人格独立,价值善好,走出偏见,狭隘,固执的篱 ,走向包容、宽仁、良善的人性,在应对世俗多变中成为社会精神价值和国民素养的示范者。大学的学术自由是一种精神信仰,也是历久弥新的一种传统。如果大学缺少了一种学术自由的宽松环境,没有了一种追求思想独立的精神气质,就会使这个国家和民族产生盲从与狭隘,丢失挑战权威的勇气,或因怯懦固执而缺少创新。说到底,“大学之大不是由教师、院系、图书馆、研究所、研究中心或它提供的课程的数量所决定,也不是由它涵盖的知识或专业领域的数量来决定。而是由它对自己使命的认识、它在发挥自身作用的过程中体现出的活力以及为它赢得认可和尊重的社会角色来决定”[8]。

(二)激活师生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感

首先,作为学者的大学教师必须承担起知识分子的使命与责任,成为社会价值理想的引导者和知识创新的开拓者。一般而言,知识分子因所受的教育,所处的阶层以及所拥有的职位,其本身所拥有的知识、思想与道德观念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相对于各个阶层处于先知与引导的地位,并且有义务担当起社会道义、价值世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建构与引领,诠释着社会理想,生命价值以及人性本质意义。知识分子对一个国家社会而言,所要承担的并不单纯是传递知识,传播文化,更为重要的是促进社会思想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尤其在社会发展转型阶段,更应该担当思想启蒙,舆论引领,道义典范的作用,对过去的或现存的传统观念、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等进行质疑与批判,并传播一种合理适当的社会文化与人文理想,为社会的变革与国民性改善提供精神上的支撑和行为上的示范。

中国社会的知识分子往往缺乏独立人格和批判精神[9]。几千年的科举制度教化已使其堕落为政治的附庸,造就成安于现状,甘于平庸的“顺民”,丧失了作为学者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作为教育者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这样的群体很难有所作为,难以担负起社会变革,国民进步的重责。现代大学中的教师,应该有服务社会、引领国民的意识,努力使自己成为有教养、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坚持自由的思想,拥有言说、追问、质疑的态度和精神,以敏锐的视角在专业研究中产生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在教学中凭借理性的专业判断作出自己的事实分析和价值判断,进而承担起反思和改善社会生活、承诺社会道义,培养未来社会优秀公民的职责。

其次,作为青年中佼佼者的年轻学子,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应该具备使命感,责无旁贷的承担国家和社会的未来,用自己所学知识,所具才智为这个时代创造财富价值。随着商品经济,物质利益的不断强化,道德的世俗化、价值观的平庸化容易使人们远离崇高,亵渎理想,大学生中同样出现了“精神贫血”和“价值悬浮”等现象,部分学生表现出责任感淡漠,使命感茫然,价值观念苍白,“五四”运动中青年学子所具有的抱负与热血以及前辈先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主人翁意识”日趋减弱。从本质上说,人的社会责任担当与其人格素质有着内在的、正向的关系。人正是在社会担当过程中培养精神气质,养成行为方式,熏陶审美品性,习得道义责任。缺少了社会责任的担当,极易让人格塑造中出现致命缺陷和局限,难以养成善好品性。应该学习胡适先生所恪守的人生哲学,有勇气去思考如何把一个个“小我”汇流成社会的“大我”之中,来承担起社会“大我”之不朽。青年学子的品格才识将决定社会发展的未来。

英国教育家纽曼认为,大学就是要把学生教育成为有智慧,有能力和充满活力的社会成员,培养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绅士。教育具有传播强化社会文化的功效,通过青年学子的勤奋学习,理想信念的追求定会产生放大的裂变效应。作为有良好知识储备的莘莘学子,思维活跃、富有激情,通过文化的交融与互补,汲取丰富的人文涵养,博采众长,以塑造善好的精神境界、培养自由独立的个性。在课程、专业与社团活动之中,以理性的思考、审慎的反思来习得一种言说的态度和理性的自由,从社会良知与责任出发不断寻求自我超越和关怀社会的价值境界。这不仅是大学学子自身生存、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为社会国家的发展与国民性的变革提供新的精神资源。

大学是大学人的精神家园,其必然要由良善的价值理念、善好的人格操守、执着的学术追求以及质朴的生活方式所构筑,他呈现给社会的不仅包含着灵魂、情感、精神的意蕴,更要有承担社会道义、价值,创造的勇气,以“责任与创新”为核心的现代国民教育应该成为大学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培养负责任的有创新能力的现代公民已经是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大学教育的实力折射着现代国民的素养,大学教育的发展孕育着国民精神的未来。为此,现代大学必须秉持培养博学之人或有文化教养的人之理念,在国民性的场域中勇于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这样的大学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和领袖风采,真正成为大学人的精神寄托和心灵归宿。

[1]熊思东.当今大学:我们该教什么http://www.aisixiang.com/data/61081.html

[2][美]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54.

[3]爱因斯坦文集(3)[M].许良英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10.

[4]月白清风.英国宗教领袖、教育家纽曼的教育主张.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shizheng/2011- 04/24/content_12383525_3.htm.

[5]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53.

[6][美]威廉·本廷克.史密斯编.哈佛读本[M].张旭霞,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29.

[7]彭泽平,徐辉.守护批判品性:大学教学的超越之道[J].高等教育研究,2013,(1):76-80.

[8]Alfonso BorreroCabal.The University as Instituion Today:Topics for Reflections[M].Paris:UNESCO Publishing,1993:50.

[9]张应强.大学教师的社会角色及责任与使命[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1):8-16.

猜你喜欢
大学精神专业
“留白”是个大学问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