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英语教学现状与提升途径分析

2014-02-12 08:41:56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师生教学内容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457)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注重深化与国际各国的交流合作,目前国内对于英语能力的培养也愈加重视,从小学到高中再到大学,英语教育慢慢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英语教学体系,这些促进国民英语教学的做法大大促进了了我国向国际化转型的步伐。然而由于目前国内高校英语教学针对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培养仍存在不足之处,急需进行一系列合理的改善和提高,来加强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本文就我国现阶段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情况进行研究与探讨,分析高校英语学科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及方法。

二、高校英语教学现状及问题

我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与国际高等院校体制、模式相接轨,近年来逐步呈现国际化模式,高校英语教学应从授课主题、授课教材、授课方式来进行创新和改革。

首先,现阶段高等院校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引进较高学历水平的青年教师充实教师队伍,使得教师素质不断提升,教师团队也从单一的课程教育发展到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使得现代大学英语教学呈现崭新模式。

其次,随着社会的认知程度提高,高校英语课程的改革更加全面,其中授课教材的选择应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尤其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培养与提高,充分体现了读写领先、听说跟上的原则,教材内容的选取也更加侧重于合理、科学、易用。

虽然拥有了丰富的教师资源,并且目前的高校英语教材的编写原则开始着重于学生综合英语水平的提升,但由于经验不足或学校内部教学方式的革新缓慢等问题,在我国高校中,依然存在照本宣科式的高校英语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仅仅着重于对学生听写能力的培养,而非从当今英语学习的需求出发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传统英语教学模式首要加强基础知识培养和讲授,应用及口语表达位于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轻重偏差的情况,此外部分教师尤其是缺乏授课经验的年轻教师所采用的授课方式往往执着于课本内容,纠结于教材本身的内容,形成了呆板枯燥的教学效果,教师只是强调讲授过程,由“双向互动”变“一味灌输”,而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在授课过程中能动作用,降低了学习效果。

同时由于英语专业的课程学习当中,学生所学习内容的评价标准仍需完善,第一,对于学生口语和听力的评价相对孤立于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第二,口语和听力的评价太过于强调优美、标准,对应用方面的关注较少。

另外,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在固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习惯的影响下,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变得形式化,没有达到真正的互动教学作用。互动形式单一、互动机会少、互动效果不明显、生生互动被限制、师生互动没有达到理想效果等等都是高校英语教学中师生互动模式存在的问题。显然,这反映了互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主宰地位和学生被动地位的问题。

三、高校英语教学提升途径

(一)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师资队伍理念

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要求注重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结合各大院校的师资现状、生源情况,以及新型教改方向,应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培养。高等院校教师师资队伍中需要注入新鲜“血液”,新型人才的引入有利于提升和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青年教师队伍带来的先进教学理念和创新教学方法,能更加贴近和复合现代大学生的思想和需求。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高校教师师资队伍,有利于创效高效有序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教师在发挥课堂讲授的主动作用的同时,引导学生激发潜在动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就是要摒弃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陈旧理念,真正做到以创新促发展,根据授课对象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认真研究教材、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素关系,以教学内容吸引学生,以文化底蕴影响学生,以人格魅力激励学生。

(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理念

现行教育教学改革是主要方向是同步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课程体系设置。大学英语作为培养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专业学科,其教学内容要紧贴时代发展特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改变单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为侧重于训练语言使用技能,发展语言交流沟通能力。切实提高语言使用的实用性,教师通过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真正热爱英语学习,并逐步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全方位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将学生潜能最大化,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教学改革本质上是为了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知识需求和人才培养,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弊端,将大学英语由基础阶段教育和专业阶段教育相统一,使得学生在具备扎实基本功的前提下,向更高的专业英语迈进,有效融合英语与其他专业学科的知识互通,做到英语服务于专业技术领域发展,专业技术领域通过英语学科拓展交流平台。

部分学者针对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认识上提出“3+1”新框架构思,即将大学英语分为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两个阶段,教学重心放在基础阶段,一、二年级前三个学期安排英语必修课,第四学期开设英语技能训练选修课和四级重修课,选修课设“英语会话与听力”、“翻译和写作”两种。“3+1”的构思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角度考虑是可取的,这一模式比较能够兼顾到学生的语言基础和语用能力两个方面。

(三)重视听、说、读、写能力全方面培养的理念

我国英语教育多年来形成了重视应试教育,忽视口语表达能力的现状,较为突出的就是“哑巴英语”,学生往往英语于各种应试技巧,甚至将表达过程均以“模板化”进行,目前的模式中,大部分学生的口语交流仅仅局限于基础交流,缺乏有效的沟通性。从调查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往往成绩优异的学生其口语表达均有所欠缺,其原因归咎于中学期间学生升学考试压力较大,片面追求升学率,对于口语考核缺乏“标准”,流于形式,所以学生忽视了口语能力的培养,因此这一重要任务就应该由各大高校所担负。为了能够让学生在社会中将知识变为技能,坦然从容地面对英语口语的表达,高校就应该通过教学改革极力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进程中听说读写全方面能力的培养。

(四)强化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理念

1.传统教学角色的转换。师生互动教学在师生角色互换的前提下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相对以教师为主角更能产生良好的互动效果。这样,能够使师生充分融入到教学之中。教师的指导地位慢慢向促进地位转换,从导师向学友方向转变,更好地实现互动教学。

2.学习兴趣的激发。兴趣是一个人做事情的最大动力,兴趣对于一个人的求知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爱因斯坦说过“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所以,教学中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热爱学习并主动去学习,所以,在互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能够很好地带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师生情感的培养。互动教学中,如果不仅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问答;不仅是讲述或者投以一个微笑、一个认可的眼神、一个赞许的表情等等,相信我们能够体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味。并且,这些都会使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向朋友的方向发展,使学生们在心理上更好地认可并乐于接受、记住这些知识。可见,情感上的交流不可忽视。

四、结束语

大学英语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过程中范围广、复杂度高,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上述四个方面外,我们还应该从大学英语考试制度改革、教学体制改革、语言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探讨,按照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将大学英语教学各个环节的改革进行整合,强化改革的系统性,达到大学英语教学整体优化的目的。

新一轮教学改革呼唤社会人才的多样性,如何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全方面高素质人才应该依据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后,找出其中依然存在的急需进行解决和改善的问题,通过对具体的教学理念的提出以及实际的改革方案方法的分析,力求进一步的提升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切实的履行教育者的职责和义务,综合性的提升学生多个方面的能力。创新才能发展,改革促进进步,高校英语教学只有建立在符合社会要求的教学模式之下开展教与学的互动,学生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对英语学习激发热情与兴趣,才能从教材学习转变为实际行动,进行英语听说读写的全方面学习,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成为一名具备良好英语素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全方面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尧学.关于大学本科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再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4,(03) .

[2]王俊宏.新时代下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理念外[J].现代教学,2005,(04).

[3]赵元.浅议高校英语能力的综合提高[J].黑龙江大学学报,2007,(06).

[4]高华丽.校园网络流行在我校的流行情况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2).

[5]李艳.关于高校英语于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03).

猜你喜欢
师生教学内容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0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学求学的遗憾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麻辣师生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