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秀军
全面深化改革的思维路向创新
薛秀军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高度出发,探索和创新改革的思维路向,特别是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将中国现代化发展与世界现代化发展紧密关联在一起,在探索和开辟人类现代文明新道路中凸显中国特色;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通过顶层设计更好地引领和推进基层创新;主动树立鲜明的“问题意识”,及时发现和甄别改革中的风险和问题,通过主动改革来降低和规避改革的风险,化解和消除改革中的问题,持续稳步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顶层设计;基层创新;问题意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探索发展中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与挑战。全面深化改革,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继续坚持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高度出发,及时发现和甄别改革中的问题,勇于调整和转换改革思路,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
过去35年,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在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探索和凸显中国特色。今天,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和扩张,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的改革也越来越需要全球化的视野。在此背景下,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凸显和呈现中国特色,将越来越表现为在广泛总结和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现代化经验的基础上,自觉主动地去探索、创新、引领、开辟人类现代文明的新道路与新模式。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强调:“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坚持走自己的路,坚持突出中国特色,这是中国改革的重要经验,也是中国改革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在这里,坚持走自己的路,凸显中国特色,首先强调的是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在社会主义基础上推进改革开放,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次,强调不能教条式的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别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模式,必须要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发展模式;最后,强调改革的立足点关键还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2]
可以说,中国改革35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中国特色的探索与坚持。然而,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基本摆脱“马教条”、“洋教条”束缚的同时,也面临将原来的改革经验教条化的倾向,面临着过分强调“中国特色”,而忽视对现代化发展普遍规律以及对世界现代化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主动反思与有意识地借鉴、学习等。这样做,一方面非常容易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次陷入固步自封的“泥沼”,将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失误统统归结为“中国特色”,认为这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和“学费”,并非常容易固化在发展中已经形成的一些不成熟的、非良性的、本应不断调整完善的利益结构与利益关系,从而阻碍了改革的深化,增大了改革的风险;另一方面,也非常容易形成“中国发展特殊论”,把中国现代化建设与世界现代化的整体发展割裂开来,好像中国现代化建设是完全独特的,既不需要了解和学习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与基本经验,也对世界现代化进程难以形成具有普适性的引领与借鉴作用,从而在实践探索中有意无意地缩小和降低中国改革应有的全球视野与世界意义。
今天,随着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启动,我们将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密切联系与紧密互动,将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中国现代化建设与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现代化无论从发展的历时态上还是从发展的共时态上所面临着的许多相同或相似的问题,也将越来越意识到其他国家和民族在现代化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对当代中国改革所具有的重要借鉴意义,越来越意识到其作为“后发”国家应该主动掌握和妥善加以利用的“后发优势”的突出价值。这些必将促进和推动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以全球化的视野重新审视自身发展,勘定中国现代化与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现代化在相同或不同时序中所面临的相同、相似或者共同的问题、矛盾,在比较分析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现代化的时空条件与相关应对举措的基础上,去探索中国成本最小代价最低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唯如此,才能更好地减少和规避中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风险,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与相较于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比较优势,才能在全球现代化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发展价值的多维比较中更好地凸显和呈现中国特色。
不仅如此,在全球化时代,在现代化发展的多元思想、模式、价值、理念交错斗争博弈中,中国改革要想不断深化,中国现代化建设要想不断推进,还需要主动地、有意识地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紧密地关联在一起,努力去发掘和展现中国改革对世界现代化探索发展的引领作用、对其他国家民族现代化发展的典范价值等更具有普适性的积极意义与影响。
从当前中国现代化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问题来看,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3],通过顶层设计努力激发和引领、规范基层创新,从而极大地释放改革活力,彰显和呈现改革“红利”。
中国的改革,从一开始就是自上而下的主动引领与自下而上的自主探索的结合。改革开放之初,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特别强调要消除和减少政治对经济和社会其他领域的宰制,更多地向基层放权让利,给基层以更大的自主探索创新的空间。邓小平认为,“现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否则不利于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正是这种自上而下的放权让利,主动赋予和保证基层组织和群众的经济民主,鼓励基层“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与基层组织和群众面对现实困境和问题,急于改变现状的要求相呼应,从而在根本上焕发了全民的创富热情与创富活力,形成了启动和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劲动力,以此逐步瓦解和突破封闭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创设和勾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图景。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在强调发动和推进基层创新的同时,也始终关注和强调党和政府的宏观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比例协调与改革前进的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引领。他在强调“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也强调和明确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在实现共同富裕和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不忽视对社会公平的关注和追求,在强调增强经济活力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也时刻提醒要防止政治变色,要反对各种形式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防止西方国家各种方式的和平演变……正是这些从历史观的高度出发,将历史辩证法充分应用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实践而形成的改革的辩证思维,引领和推进了中国改革的发展,构成和保障了中国改革全民分享的“红利”。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所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改革在调整和改变旧的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同时,也不断塑造着新的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这些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很多都是过渡性的,都是不成熟、不完善的,甚至是有失公平的,但其一旦形成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构,能够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和社会生产调控手段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如何更好地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4]相协调等则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亟须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些,都是改革之初不曾遇到的挑战,都在根本上构成了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面对的思想观念障碍与利益固化藩篱;都是依靠局部调整来鼓励和推进基层创新、恢复和释放改革活力所无法奏效的;都必然促使当代中国要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党全社会的智慧,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更大的决心去全面规划和深化改革,通过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顶层设计,重新赋予、保障、推进基层创新,从而“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5]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无法割裂。这种顶层设计不是要扼杀和取代基层创新,而恰恰是为基层创新、为发挥基层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这种顶层设计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基层调研,不能脱离对基层经验的总结提升,不能脱离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的倾听、维护与有意识地倾斜、关照。这种顶层设计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固定不变,而必然是在不断深化改革中逐步调整完善并持续改进优化。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6]中国改革肇始于问题倒逼而不得不进行改革的被动式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本身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不去主动地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则改革本身也必将面临更大的风险与波折。对此,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在改革中不断突出和强化问题意识,及时甄别和发现改革中的问题,并以敢于担当的精神、勇气和魄力主动去预防和化解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变被动改革为主动改革。这既是对待改革应有的正确态度,更是全面深化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中国的改革,迄于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索初期失误的反思与检讨。中国现代化建设之所以出问题,关键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没有像我们自己想象的那样搞清楚了,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存在着重大的失误,这些从根本上导致了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基本目标、发展动力、建构模式等的认识存在问题。因此,要改变中国的命运,解决中国的问题,小范围的修补和调整已经无济于事,必须要进行一场深刻的、彻底的、大范围的变革。而在后续领导和推进改革的进程中,邓小平更进一步认识到,在中国,“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7]邓小平相信,改革虽然有风险,但是,不改革风险更大。唯一应对的办法只能是以不断改革来化解改革的风险,以更为深入全面的改革来消除局部改革、前期改革所产生的问题。
今天,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中的矛盾将会更为突出,问题将会更为复杂,因此更需要我们有主动发现问题的勇气、科学甄别问题的智慧以及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我们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8]只有不断强化“问题意识”,敢于直面问题,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才能真正解决改革中的问题,化解改革中的风险,才能主动推进和深化全面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要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必须在改革中正确处理好主动改革与“不折腾”的关系。对此,关键就是要不断提高对改革中的风险与问题的科学甄别和准确判断能力,在推进改革中既要胆子大,又要步子稳,特别是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始终坚持从大局出发审视和考虑问题,统筹规划、全面论证、科学决策,时刻把握改革举措是否符合全局需要,是否有利于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以此才能真正做到向前展望、超前思维、提前谋局。唯如此,才能既保证改革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又能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并广泛凝聚改革共识,更好形成改革合力,从而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稳步前进。
[1][2][7]邓小平文选第3卷 [M].人民出版社,1993:2-3;3;370.
[3][4][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2013:7;5;3.
[6][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3:67;67.
责任编辑:毛军吉
D616
A
1673-5706(2014)01-0016-03
2013-12-20
薛秀军,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