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如歌我亦歌(创作谈)

2014-02-12 19:02廖静仁
阳光 2014年2期
关键词:驼子船歌落伍

廖静仁

这是一个相对真实的故事,留在井湾里金鸡岭上的坟墓可以作证。虽然只是故事主人公廖桂秋和王翠娥的衣冠冢,却照例是入了廖家族祖坟地的。当然也有虚构的成分,他们俩并没有后人,因为美好的时光毕竟太过短暂。从相识到结婚,直至为了救人救船而沉没于滚滚资水,加起来也就是一年。但桂驼子爷爷年少时为修建联珠桥当义工压断了脊骨是真的,他接手在婆婆崖渡口摆渡一摆就是几十年也是真的,就连他曾经在资水中救起过不知多少条溺水的生命也是真的。那一首“天生是贱命,逆来且顺从;客称桂驼子,资水摆渡人”的歌谣更是他随口喊出来的,倒是后面我斗胆加的“往来都是缘,寒暑桨相送”的句子,乍一看似有些人生况味,实则却属于狗尾续貂了。

也有豹尾续貂的情节,如他们俩留下来托孤给我奶奶的儿子。因为他俩留给汤汤资水日里夜里传颂着的船歌和事迹实在需要有后人去续唱,去继承。难道不是吗?虽然小镇唐家观的上游如今已修建了低水坝电站,有了一座横跨于资江的钢筋混凝土大坝作为过车过人的平坦桥梁,但婆婆崖渡口的渡船仍然在不畏寒暑地相送着南来北往的有缘人;资水两岸的少儿亦越来越多地迷上了昂首蓝天放飞风筝,放飞梦想,而每当逢年过节时编织大红灯笼悬挂于门楣迎吉祥、报喜庆更已成为了一种美好的风俗……但谁又能忍心看到这些幸福而快乐的少儿中没有婆婆崖渡口的桂驼子爷爷和翠翠奶奶的后人呢?谁又敢妄言这美好风俗的弘扬和继承者中没有井湾里村的廖桂秋与王翠娥的儿孙呢?不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主观愿望,龙年冬至前三天就回了老家为仙逝的父母修复坟墓的我,还特意叫上我儿子一起来到了当年村人们为他们俩合葬的衣冠冢前,为亡灵默默地作了凭吊。奇迹果然出现了,坟地上又添了新土,坟前亦燃着香烛,这是后继有人的亡灵方能享受到的特殊礼遇。我忙带领着儿子恭恭敬敬地在坟前叩了三个头,因为我们也是他俩的后人。

这个作品可以说是我的小说处女作。我原来是一个散文作者,去年底我下决心辞去了省文联一协会的法人代表后才重回创作队伍,实际上只能算是一名落伍的老兵。但我的心态没有老,而且还有意向自己挑战,开始学着写起了小说。写小说是要善于编故事的,这又恰恰是我的短处甚至是盲区,我几乎是靠硬碰硬地凭生活写作,从我最熟悉的人物写起,从我感悟最深的生活中打捞细节,于是就有了这篇《资水船歌》。

作品写成后,我先是给了本省的一份杂志,得到的答复却是“故事结构陈旧,表现手法落伍,是一曲卑微者理想中的英雄主义赞歌”。我当时就想,这结论虽有些武断,或许“陈旧”和“落伍”是击中了要害。于是便把它丢在了桌面上没再理会。只顾埋头研读一些公认为先锋的作品,但越读却越觉得迷糊,到后来我干脆又把那些所谓的先锋也搁置一边,继而又将自己经历过的生活和记忆中印象深刻的人物抽丝剥茧般写下去,并且连续发了几个中篇小说和几组散文,尤其是写我爷爷和奶奶的《我的资水魂》投寄给《阳光》杂志发表后,不久又受到了《新华文摘》的青睐,这使我坚持写熟悉的生活和熟悉的人物的创作路子更有了自信,再回头看《资水船歌》,自认为情感的真挚和人物鲜活并不亚于所发表的其他作品,只得实话实说。愿行善者薪火相传,祝好风俗绵延不绝,这是我创作的初衷。

我将初衷不改。

猜你喜欢
驼子船歌落伍
往事
江湖茶室
汉江船歌
驼 子
散文诗章
大寒
落伍的图标
落单不落伍
爱无残疾
剃头匠和镇长(小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