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拓展培训记

2014-02-12 19:20李书君
阳光 2014年2期
关键词:教官野草绳子

接到集团公司到上海沙家浜拓展培训的通知,我与兄弟单位46名同仁走出太行山,来到上海沙家浜训练基地。

由于远离上海市区,这里人员不是很多,地面十分干净,周边的绿化相当别致,这里的草坪有10公分厚,与我们长治地区不同的是,可以在草坪上任意行走。我们住的地方,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只是鹅的叫声使人难以入眠,第二天天刚放亮,走出户外就看见一群鹅伸着脖子高歌,远处还有几只山羊雕塑般立在绿荫间。

46名队员分成四个队,我所在的第三队队名是“野草队”,队训是“春风吹我就生,有机会我就争”,队歌是“咱们团队有力量”。一二四队打出的旗帜分别是:前进队、苍狼队、无极队。

四个队产生后,大伙有一种兴奋感和成就感,站成四路纵队,举起写有队名的旗帜,听教官训示。徐教官穿一身深灰色运动装,站在队列前说:“来到这里培训,要忘记年龄,忘记性别,忘记职位,像孩子一样游戏。”

除了徐教官,在队列不远处还站着三名教官,其衣着都是一样。给我们做完训示,四个队分别由四名教官带着去不同的训练场,依次开展同一个项目。我们野草队由11名队员组成,其中两名女性。教官刘伟刚是一个30岁不到的小伙子。他把我们引到一个一人高的铁架前,开展第一个项目,要领是一名学员站在台上,绑住胳膊,仰面向后倒下去,其他队员面对面站成两排,弓腿顶膝,手心向上,伸展双臂,组成人体担架,承接铁架上倒下来的队友。这项活动富有挑战性,既是对个体胆量的考验,也是对团队诚信度的检阅。

女队员秦丽炜自告奋勇,当挑战第一人,只见她紧步登上铁架,按照要领交叉双臂,两手握在一起,翻转180度,举在脸前。教官用绷带把她的胳膊捆上,示意可以开始了。由于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活动,不论是台上挑战者,还是台下承接者,都有一种紧张感,甚至有些胆怯。“准备好了吗?”台上挑战者给自己壮胆。“准备好了!”台下异口同声做出回应。挑战者倒下来了,倒在队友富有弹性的臂膀上。有惊无险,给后来者极大支持。

第二项活动是蒙上眼睛,学员共同将一根绳子摆成一个正方形。游戏开始后,我接到一根绳子,用手拉直仅有两米长,显然达不到这么多人围正方形的标准,于是大喊起来:“我手里有一截绳子,你们谁还有?”“我,我。”蒙上了眼睛,我们还有嘴巴;我们11名队员共接到六根这样的绳子,长短不一,粗细不知。这时候,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快把绳子接起来。”顺着声音,学员通力合作,很快结成一条长绳。又是那个声音说:“大家不要乱,绳子两端各站一个人,拉直后我丈量一下绳子的总长,然后分成相等的四份折叠起来就行了。”按照他的描述,大伙摸索着找准自己的位置,抓着绳角的学员,用手比划着是否直角,如果四个角都成了90度,不就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图形吗?教官问:“你们摆好了吗?”“好了!”“好了就放在地上,看看你们的成果。”哇,恰是一个正方形,队员们高兴地鼓起掌来。

第三个项目是与队友的竞争比赛,我们野草队与苍狼队比拼的是一场速度战,分五个环节,一是不准动手,本队队员穿过一个直径40公分的圆圈;二是队员呈“米”字状分八个方向撑起一面大鼓,鼓上放一个圆球,利用撑力,球在鼓上打五下就算完成;三是名曰“不倒森林”的项目,学员手中各扶一根齐眉棍,围成一个圈,队长喊“1”,各人放弃自己手中的棍子,去抓前方另一个队员的棍子,棍子保持不倒,队列转动一个圆圈,该项目就算完成,若中途有一根棍倒下,从头开始;四是每个队员手中握一截40公分长的半截竹管,传递乒乓球到指定地点,传递中球不能停顿,管子连接处不准有空隙;五是队员排成三行,摆成立体金字塔,第一二行脚可以落地,第三行必须悬空。两队相争,谁家用的时间少,谁家为胜。

野草队用时5分40秒独占鳌头,苍狼队6分20秒甘拜下风。

野草队胜利的经验是,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做到了一步到位,马到成功。在失败者面前谈成功,就像在饥饿者面前谈红烧肉一样,会招来反感。“不要吹了!”苍狼队终于忍不住了:“苍狼从来不食素,面对野草我们是无法下口!”

最富有挑战性的当数“高空过断桥”,在沙家浜训练基地,隔三差五总能看到这样的设施:两根铁架间搭一根木板,中间留出1米至1.8米不等的空隙,供学员跨越。尽管有安全保护,敢于攀上三层楼的高度,跳过断桥往返一个来回者,不是人人都行。野草队11名队员中有八名做了尝试,有两名爬杆上去,再不敢向前迈步,有一名学员爬上杆子不到两米就仓惶退下来。在这里,我才理解了拓展培训的内涵,正像训练基地的一条标语所说“沟通无极限,挑战乐无边”。

室外训练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室内训练也毫不逊色地在驻地展开。第一个试验是请两名学员站到台上,平展胳膊,伸出食指,挑起一根齐眉棍呈水平状,慢慢下移到膝盖,再稳稳上升与肩齐,降升过程横棍不能掉下来。做了两个循环,这个动作被两名学员演绎得惟妙惟肖,或者说是任意两人都能完成的动作。同样是这个简单的动作,用八个人来完成,伸出八个指头作支点,棍子就动荡起来,人也忙乱起来了,升降一个过程几乎都是不可能的。教官在一旁微笑着,前者的轻而易举,后者的劳民伤财,全在他的意料之中,从而揭示出一条哲理:少数人不费力完成的事情,人多了做起来反倒困难。要把一个团队带到理想的彼岸,仅凭简单的说教甚至发号施令是不够的,必须讲究艺术,有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这也正是以人为本、打造优秀团队不可忽略的因素。

第二个试验是拼图版,学员分成七个小组,一至六组参加比拼,规则是不准离开自己的座位,在有限时间里拼的图越多分值越好;第七组的两名学员站在屋子的中央,专门为六个组提供服务,可以走动。活动开始后,各组手中都拿到颜色不同的一些三角形、菱形和矩形的图案,按照标本拼出后举手让教官在黑板上记下应得分数。活动进行10分钟后,各组学员几乎在同一时间变得聪明起来,占有图案、图形资源不再出手,拼命地呼喊着向别人索要资源。第七组可以走动传递图案图板的学员呢,不是统揽全局的调度员,反倒成了为人跑腿的通讯员,在各方的呼喊声中显得无能为力,无所适从。场上唯一保持冷静状态的是教官,颇有坐山观虎斗、稳坐钓鱼台的气魄。在各组相争不下,调度不知所措的情况下,教官做出了让步,让每组各派一名队员作为使者加强图版交换。这下可热闹了,叽喳声,吵闹声胜过先前,各组以拥有图案、图版资源为依据进行讨价还价,派遣使者动用三寸不烂之舌进行规劝、承诺,有的依仗肢体试图用武力解决,欺骗与抢夺并用,呐喊与呼救共存,整个屋子沸腾得像一锅开水。等到大伙急得没有了脾气,各方精疲力竭的时候教官摆手示意停下来,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计算出各小组的分数,又统计出团队的总分——490分,他不无遗憾地说:“满分1000分,你们没有及格,可见团队是没有战斗力的。”接着,他指出失败的原因是相互牵制,谁也怕超过谁,结果导致了整个团队的落伍。工作生活中,团队成员相互猜忌,互使绊子可见是存在的,只有加强合作,方便别人才能方便自己,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由于是企业文化培训,基地对考勤制度高度重视、格外叫真。每当有学员迟到,哪怕超过规定时间一分钟,也要让跳钢管舞,这是一种十分滑稽的舞蹈:一名高个子学员举起双臂合掌当“钢管”,被惩罚的学员站在其背后从胳肢窝下伸出头,用眼睛与钢管扮演者对视,左右分两次,然后双手扶“钢管”,摆动屁股,扭动腰肢至少舞出两个S。回头再站在“钢管”前方,与“钢管”对视,如前般那样扭两S,一套动作下来,观者开怀大笑。

培训的最后一关是团队过“结业墙”,那是一块四米高的木板,像投篮板一样立在草地上,要求不准借用外力,只能凭队员通力合作跨过去,时间由大伙儿自己确定。

能不能超越自我,为潞安团队争光,这要用事实说话。王庄矿党委副书记柳铁柱也来参加这次拓展培训,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他一直默默无闻,面对难题,他提出自己的方案:组成三层人墙,先把个子高、力气大、身体强的一名队员送至墙顶,然后借助上边的拉力和下边的托力,依次把队员送上去。在一致同意中,大伙弯腰弓背,面向木板立起三层人墙,底层三人、中层二人、上层一人,你把我的膝盖当凳子,我把你的肩膀当扶手,叉开双腿,组成一幅壮观的图画,不论从力学角度,还是从审美角度,都透着一种亲和力。其实,这种直观的画面,在工作中无处不在,只是比较抽象罢了,谁的升迁没有得到同仁的支撑,哪一次成果不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鼓劲、加油、摇旗、呐喊,40多名队员一个个被送上去,接送最后一名队员则是困难的。团队中有一名一米八的大个子,人们把希望的目光投给他,这个小伙不负众望,从直墙上头朝下,来拉下边队员的手,下边众星捧月般将最后一名学员举向空中,大伙屏住呼吸,用出最后一分力。期待胜利的喜悦激荡着每一个人的心田。“上去了,上去了!”呼喊声震耳欲聋,汗水浇灌的笑容最富有诗意!

短暂的培训就要结束了,深厚的友谊才刚刚开始。面对这些可敬可佩的教官,面对这个引人入胜的基地,我们除了深深的眷恋,就是刻骨铭心的仰慕。这是企业文化的支点,是思维拓展的空间,是凝聚团队力量的源泉……

李书君:男,1962年生,山西长子县人。现供职于潞安集团慈林山煤业公司。创作报告文学、散文等不同体裁的作品。

猜你喜欢
教官野草绳子
小心野草
绳子够长吗
李建国:誓把“野草”变身致富草
我种了一棵野草
一束野草
动物入学也军训
绳子穿冰
解开你身上的绳子
教官之吼
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