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霞
1944年,冰岛从丹麦的统治下获得独立,这个不足30万人口的狭小岛国非常缺乏自然资源,只能靠海吃海,其中,渔业为冰岛创造了70%以上的外汇收入。在冰岛赖以生存的海鱼资源中,鳕鱼是最重要的种类,他们非常担心自己的宝贵资源会被别的国家疯狂捕捞,而最终破坏殆尽,就在1958年宣布将自己的领海扩展到距海岸12海里的范围。
这条规定顿时激怒了最喜欢食用鳕鱼的英国人,英国悍然派出37艘皇家海军舰艇,前往冰岛海域为本国的渔船护航,一场“鱈鱼战争”由此爆发。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皇家海军派出的是曾经参加过二战的驱逐舰和护卫舰,而冰岛只有一些旧渔船改造而成的土炮舰,船上的“军人”都是从没有打过仗的警察和普通渔民。即使如此冰岛也果断开炮驱逐来犯的英国渔船,以捍卫自己的利益,但却刻意避免伤到船员,以免过渡刺激英国。
英国也考虑到冰岛和自己都曾是北大西洋公约成员国,如果战事升级必然会引起美国等其他公约国的干涉。于是,第一次鳕鱼战争最终以英国人承认了冰岛的12海里领海而告终。
十年之后,冲突再起。1971年,冰岛再次宣布禁渔界限扩大为50海里,英国的拖网渔船对此置之不理,继续大肆捕鱼,冰岛海岩警察自卫队拿出最新开发的秘密武器,将英国渔船上的缆线切断,在为期一年的冲突中,导致69艘英国渔船受损。英国政府派出七艘主力战舰进行恐吓,第二次鳕鱼战争爆发,冰岛毫不妥协,扬言要与英国断交,北约意识到冲突的严重性,又一次对英国施压,英国只好再次“以大局为重”,承认了50海里禁渔界限。
不料,仅仅过了四年,冰岛就再次宣布,要将禁渔区域扩大到200海里,英国哪肯轻易让步,第三次鳕鱼战争爆发了。这次冲突一共持续了五个月。为了尽快息事宁人,英国的盟友国家不断建议英国消费者改变饮食习惯,放弃食用鳕鱼的嗜好,怎奈英国人就像执着于炸鱼炸薯条一样,对鳕鱼情有独钟,不愿意用蓝鳕鱼或比目鱼来代替,坚持和冰岛对峙,丝毫不肯认步。
1976年2月,欧共体在等待中失去耐心,干脆公开宣布欧洲各国的海洋专属区一律限定在200海里,任何国家不得违约。于是,第三次鳕鱼战争,又以英国向冰岛屈服而告终。
时至今日,冰岛仍是鳕鱼的主要出产国之一,这种宝贵资源能得到保护显然应该归功于冰岛禁渔区范围的扩大。更有意思的是,冰岛宣称的200海里海洋界限获得了广泛承认,并被写入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对其自然资源享有主权权利和其他管辖权,200里之内,归该国家所管辖。就这样,寸海不让的冰岛不仅保护了自己的权益,也因为小小的鳕鱼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海洋游戏规则。
编辑/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