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及阅读心理剖析

2014-02-11 21:14:58陈广金张丽宁夏图书馆银川7500宁夏医科大学图书馆银川750004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4年4期
关键词:读物解码文字

●陈广金,张丽(.宁夏图书馆,银川7500;.宁夏医科大学图书馆,银川750004)

阅读及阅读心理剖析

●陈广金1,张丽2
(1.宁夏图书馆,银川750011;2.宁夏医科大学图书馆,银川750004)

阅读;阅读心理;阅读过程;剖析

阅读,是读者从语言文字中感知并获取意义和进行表述与评价的心理过程。本文解释了阅读的含义,阐述了识码、解码、述码与评码等四个阶段是阅读心理渐次递进的过程,分析了它们在阅读中各自的特点与作用。

1 阅读

阅读的确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与人类社会相生相伴。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说:从阅读中人们可以受到思想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可以获得所需要的种种知识,从而能够得到精神上的充实和享受。并说,人们阅读的终究目的是要具备三种能力,即准确而灵敏的理解力,准确而牢固的记忆力,准确而快速的推断与反应能力。

那么,究竟何谓阅读呢?我国古代最早的字书《说文解字》将“读”训为“籀书”,意即看并能解释出所看之读物的意义。其后的《汉语大辞典》以及《现代汉语词典》均循其义,把“阅读”解释为“看(书报等)并领会其内容”。国外的《牛津英语辞典》等辞书,也将“阅读”释作“注视文字并能理解”。但国外有些教育家、心理学家则倾向于将阅读解释为对印刷品的解码,就是说阅读是解释印刷文字的过程,读书是书面语言传递的信息接受体,阅读必须看作是一种由读者对来自著者的信息的再构造,并由此产生读者和书面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阅读是对书写记号的感觉,是书写记号与读者积累的经验之间互相联系的过程。

其实,阅读是一种从书面符号中获取意义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蕴含着语言与思维的交互,理解在其中居于重要地位。诚如丹麦著名阅读专家詹森先生所言:阅读和理解之间的区别仅仅是语义上的区别,因为没有理解,阅读就只是在追随书页上的记号。如此说来,阅读就不仅仅是“眼睛看着书写的或印刷的符号并将其念出来的行为”的简单过程,而是人类最复杂的高级认知活动,包含着识码、解码、述码和评码等渐次深入的心理过程。

2 阅读的心理过程

读物是客观世界与意义的语言代码,阅读则是先由对读物的认知再到向读物的运用转化的过程。简言之,就是读者从各种介质语言代码中感知、理解、表述以及评价的心路历程。这一过程,决非是读者原汁原味、不假思索地吸收与运用,而是借助自身的语言积淀、阅读技能、已有经验等改造原有读物的语句与段落,进而使其成为读者自己的知识、认识与思想。这其间,心智因素诸如感知、想象、思维与记忆等,心智技能如分析、综合、推理、判断、归纳与演绎等以及阅读需求、阅读目标、阅读情感、阅读兴趣、阅读态度等各种意向活动被充分调动起来,共同作用于阅读活动中,决定着读者的阅读水平。可见,阅读的心理过程是极其玄妙复杂的。

美国著名学者格雷先生认为,人们阅读的心理过程可以分为四步:一是感知,就是看到文字,读出字音;二是理解,就是把单词转化为意义;三是反应,就是领会作者说的是什么,并在自己头脑中作出反应;四是综合,就是与实际相联系的应用。另一位美国阅读心理学家史密斯先生也将人们的阅读心理过程分为四步,并明确提出其四步是逐步深入的四个层次。一是字面的理解,就是获得读物内容中一个词、一种观点或一个句子的最初的、直接的字面意义;二是解释,就是不直接照搬读物文字,而是进行概括、比较,发现潜在意义;三是批判性阅读,就是对读物作出个人的反应与判断;四是创造性阅读,就是发表超出读物之外的新思想。

本文认为,阅读的心理过程不是停留在一个平面上的,它应该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人类高级的精神活动。具体地说,这一过程应该是语言认知阶段的识码与解码和语言运用阶段的述码和评码,也就是阅读的感知阶段、理解阶段和表述阶段、评价阶段。但需要说明的是,阅读行为过程可以划分不同阶段,但不可切断。因为它们在实际运用中,往往是融汇在一起,甚至有时各个阶段可能还跳跃着、跨越着,具有阅读过程的不完全性。

2.1 识码——阅读初始阶段

阅读是人类求知的内化与外现过程。这一过程中,人脑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此时,大脑的神经元被激活,感应力增强,思维高速运转,形象的想象力和抽象的分析力变得异常敏锐。在初始阶段,识码即感知阅读材料主要是对其感觉与知觉。阅读感知的对象不单单是单字单词,还包括句子、语段和由其构成的完整语篇。阅读感知的心理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特点。一是阅读感知的整体性特点。当读者接触阅读材料时,首先认识的是该材料的通篇结构,知其文脉,晓其构思。也就是我国已故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第一步通读全文,知道文章的大概,并用自己的眼光通读下去。这就是整体的感知文章。二是阅读感知的选择性特点。阅读感知的选择性主要是指读者翻阅资料,不是囫囵吞枣地全盘吸收,而是依据阅读动机,并结合自身兴趣、知识结构和阅读时心情,汲取主要语言代码和关键意义信息。三是阅读感知的综合性特点。这就是叶圣陶先生强调的阅读必须要“吟诵”,即口、耳、眼、心齐上阵,多种感觉器官都参与,体味语言的韵味、文章的精妙、语义的深奥。四是阅读感知的理解性特点。知觉的理解性就是要求读者运用自己已有储备的知识,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若是感知一组句子,一般的处理程序是先迅速扫视,掌握关键词语之含义以及其在该句中的地位,进而理解本组句子的完整意义。

研究表明,阅读感知与文字本身的特点密切相关。不同的文字符号系统会引起感知心理的差异。有关汉字感知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显示,汉字是世界文字中唯一具有形、音、义三种编码维量的文字。语词的编码维数越多,就越容易在读者短时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记。这种词语编码的叠加效应,为词语的记忆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佐证了汉字是世界上很适宜人类识记的优秀文字符号。2.2解码——阅读渐进阶段

解码是阅读的第二阶段,也是读者吸纳新知、阅读理解的关键一步。因为,读者览阅的语言材料是由文字符号构成。文字符号是语词的代码,语词是客观事物的代码。文字符号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这给读者阅读理解带来了极大挑战。读者必须透过文字代码抽取其中的意义信息。这种意义的抽取,包含着循序渐进的三个层面。一是从字面中抽取意义。即读懂读物语符表义的最直接、最普遍的情况,领会语词表层之外的深层含义。二是从字面中提取有组织的意义。就一篇完整的读物而言,句子与语段中的概念和命题、表象和图景,可能是零散的、细碎的,它只是作用于读者思维与认知的初步意义。而语篇是一个完整的组合体,小到遣词造句,大到谋篇布局,均是其系统工程不可分割的一份子。提取这种有组织的谋划过程,读者需支付艰苦的智力劳动。三是从字面中提取与已知有联系的知识。这是阅读理解进程的进步与深化。一个善于读书的读者,总是注意将眼前所学的新知与自己存储的信息相交流,使新旧知识重新编码,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进行贮存与记忆。

语言心理学研究表明,意义抽取的解码过程,是一个“双向”的心理过程。一是由具体到抽象。即由字词、句段到篇章,由题材、布局、表达入手探索文章主旨与写作意图。一是由抽象到具体。即在文章主旨与写作意图的指导下,研究探寻作者如何选材与谋篇和遣词与造句。在阅读理解的每一阶段,这两种心理活动都密不可分、往返交错。阅读的理解阶段充满着分析、综合、判断、概括、演绎、归纳等思维活动,充分调动读者寻求解决诸如作者写什么、为什么写以及怎样写等一系列问题,并进而探索作品所反映出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价值与审美倾向。同时,读者的阅读理解活动,与自身的认知结构紧紧捆绑在一起。“阅读理解就是读物的内容在读者的认知结构中衍化的结果。我们所读懂的,就是我们所已有的。”[1]可见,读者的认知结构愈完善,即有关的知识愈丰富,并组织得愈合理,阅读理解的质量就愈高。

2.3 述码——阅读中期阶段

阅读中的识码与解码是读者感知读物、领悟语篇微言大义的内化过程,也是接纳新知、内贮信息的心理过程。而述码则是在阅读感知与阅读理解基础上的阅读表述,是对内化结果的外现与表征。如果说识码和解码是获取意义的内化,而述码则是阅读中的外现前奏,是读者在对读物有了一定理解基础上,对其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方式与手段。

现代社会倡导主动性阅读,认为人们阅读不单单是消极、被动地吸收文字信息,而是注重于“问题驱动”的阅读。从心理学角度看,“问题驱动”阅读能使读者产生阅读预期与兴趣,并循此细心玩味读物,寻找问题答案,解开谜底所在,倾诉自身阅读感受。一般地说,阅读表述经常表现为阅读活动的语言化过程。阅读表述是基于对阅读理解的准确而明晰的语言表达,“理解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一个人能否用平常的语言把问题陈述出来,并通过对问题的陈述产生对问题的内部表征”。[2]由此可见,阅读表述是整个阅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是阅读者直接表达与述说的心理阶段。

2.4 评码——阅读后期阶段

阅读是读者从语言文字中感知并获取意义和进行表述与评价的心理过程。评码是这一过程的最后环节,也是阅读行为的最高境界。它是读者对作者、对读物的主旨、结构、语言、表达风格、表现手段乃至遣词造句等的全方位的鉴别、欣赏和评论,是读者语言运用的关键阶段。该阶段较之前的感知、理解与表述,其突出特点就是融入了读者鲜明的主观思想和感情色彩,并使阅读形象爬上了理性的高坡,是读者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相互交融的心理过程。如果说读者用某种价值标准去衡量、品鉴某种读物,那么,其阅读本身就会促使读者价值观念、审美趣味的形成与完善。“因此,当读者把评价作为阅读过程的向导的时候,他就已经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高悬起了一个理论思维和传讯思维的高标的,他就已经把阅读和写作、理解和创造结合在一起了。他的阅读已经达到了一个完备的高层次。”[3]

正因如此,国外极其重视“阅读评价”在阅读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美国阅读专家史密斯先生主张从幼年起就要有计划地培养儿童的阅读评价能力,如让儿童用个人经验对故事发表评论,讨论作者写作背景、意图以及与主题有关的经验。英国的盖福先生认为阅读评价会使读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成熟的读者,他要求读者的观念体系与认知结构呈现一种开放式的结构,即与读物构成一种双向的信息流,在不断地交流、碰撞、补充中,成为一种文化再创造的过程。我国近年来也很重视阅读推广活动,一些发达地区幼儿园、少儿图书馆等机构在少年儿童中实践、推广读写绘活动,意在培养他们的理解、表现与评判能力,这是值得在全国推广与普及的事情。

3 结语

总之,阅读是一种从书面符号中获取意义并加以评判的心理历程,是人类语言与思维活动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方式,具有强烈的社会性,承载着熔铸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品质与特质的历史使命,标定着阅读者的人生高度与积淀的厚度。在这一高级思维的精神世界里,在识码、解码、述码与评码的每一个环节中,既有读者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又有阅读需求、动机、目标与兴趣、情绪、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呐喊与助威。它们一起共同构筑了读者内心世界波澜壮阔的精彩华章,这就是阅读的魅力所在。

[1](瑞典)托斯顿·胡森.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许建钺,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141.

[2]司马贺.人类的认识——思维的信息加工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39.

[3]曾祥芹,韩雪屏.阅读学原理[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180.

动态·资料

上图“爱悦读”自助机受热捧

“爱悦读”数字阅读自助机是上图专门为读者提供在线阅读、图书下载的设备,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该数字阅读自助机的电子书架上有2万余种热门电子图书,读者通过点击书的封面即可试读前10页的内容。如需借阅全文可下载“市民数字阅读”客户端,一次登录以后每次借书只需“扫一扫”对应的二维码,或选定图书“摇一摇”即完成借阅,实现在移动终端上阅读全本图书的愿望。

“爱悦读”数字阅读自助机还是一台可以为读者提供在线办证的智能设备,注册成功后即可借阅电子书,有效期为3个月。

——摘自2014年1月6日《中国文化报》

G252.0

A

1005-8214(2014)04-0029-03

陈广金(1967-),男,宁夏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情报信息与教育教学,已发表论文10余篇;张丽(1970-),女,宁夏医科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2013-03-07[责任编辑]杨蕾

猜你喜欢
读物解码文字
《解码万吨站》
文字的前世今生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上海工运(2021年3期)2021-04-08 14:23:36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上海工运(2020年8期)2020-12-14 03:12:04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5:10
解码eUCP2.0
中国外汇(2019年19期)2019-11-26 00:57:32
NAD C368解码/放大器一体机
Quad(国都)Vena解码/放大器一体机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