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利香
(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湖南 永州 425199)
近年来,国民幸福特别是幸福指数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愿,作为从事图书馆职业的高校图书馆年轻馆员也同样在追求着自己的幸福。世界著名作家博尔赫斯曾经说过:“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可见人们对图书馆期望之高。然而,在高校图书馆,大部分年轻馆员因图书馆受网络和电子图书的冲击、在高校地位不高、自身晋升机会少、继续教育难度大、科研难及工作环境单一、工作创造性低等原因使得其幸福指数偏低。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到高校图书馆整体工作的良性发展以及年轻馆员的身心健康。因此,探讨高校图书馆年轻馆员幸福指数问题,分析其表现与原因,提出解决办法显得非常重要。
幸福指数,也称国民幸福总值,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即幸福感的一种社会衡量指标指数,是人们对生活状况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一种高度的或极其强烈的生活满意状态。高校图书馆年轻馆员幸福指数主要来自于年轻馆员对图书馆事业的热爱和忠诚,来自于年轻馆员与读者融洽的情感,来自于工作带来的成就感、自我效能感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愉悦感等等。它决定着年轻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当前,高校图书馆年轻馆员幸福指数偏低的表现和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随着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需求的增长,社会对高校图书馆的整体评价有所提高,但相对于高校其他部门,图书馆仍处于较低的地位。在高校,图书馆属于教辅部门,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的,直接服务于教师和学生。“图书馆是安置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家属的地方”,这是高校中很多人对图书馆的印象。一些高校教职工对图书馆员的工作并不了解,误以为图书馆员的工作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文化程度不高或无任何专门学术背景的人都可以做好。这样,图书馆很难受到高校领导重视,年轻馆员也就难以获得与任课老师同等的尊重,这会引发他们的屈尊感和失落感。另外,与高校年轻教师相比,高校图书馆年轻馆员的工资福利也有限,这使得他们的精神状态长期徘徊在一种缺少自信的尴尬职业境地,这必然会导致高校图书馆年轻馆员职业自豪感的下降,影响到他们的幸福指数。
随着网络和电子图书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角色与地位遭遇挑战,用户需求也朝着多层次、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对年轻馆员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与服务质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高校严重缺乏图书情报学科和计算机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笔者2013年4月份对湖南省六所高校图书馆进行调查发现,这六所高校图书馆共有职工326人,具有图书情报学科背景的仅36人,占11.04%,具有计算机学科背景的仅26人,占7.98%。另一方面,图书馆是服务性部门,实行坐班制度,不能像教师那样自由地安排时间,外出培训和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也很少。所有这些,都会抑制年轻馆员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失落感和危机感,他们的幸福指数自然偏低。
在高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主要是职务晋升和职称晋升。在职务晋升方面,随着高校定岗定编制度的深化,馆员得到职务晋升的机会因职位编制原因受到限制,而年轻馆员一般资历较浅,在职务晋升中更是处于弱势,因此,只能走职称晋升的道路。在职称晋升方面,据了解,当前评职称的名额越来越少,馆员职称评定竞争相当激烈。以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为例,几年前,达到工作年限的工作人员,发表一篇省级期刊论文,就可以评上中级职称,且没有名额限制,而自2008年以来,学校给图书馆的中级指标越来越少,近年来更是七、八个人竞争一个名额,并且评职称所需论文数量和质量的要求都有所提高。
在科研方面,相对于院系教师,图书馆员尤其是年轻馆员在课题申报方面限制颇多,专业课题申报途径少。如安庆师范学院规定图书馆员工不具备独立申报科研课题的资质,图书馆员工如有申报意愿,需挂靠院系。但各院系并无义务与图书馆共享学术资源,更不愿意被占用指标,这使得图书馆员工申报科研课题较之院系教师多了一重障碍。而是否承担科研课题,直接影响到年轻官员的职称晋升。因此,许多年轻馆员感觉前途渺茫,产生焦虑感,从而影响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幸福指数。
高校图书馆工作较之其他职业,工作环境单一。另外,高校图书馆,特别是一些地处偏远的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流通阅览服务部门,工作内容大多是浅层次的文献整架和借阅服务。而高校图书馆很多年轻馆员是正规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从事这样简单的工作,很难找到工作本身的价值,心里难免产生失落感。即使年轻馆员甘于做这项工作,当他们走出校门,与从事其他工作的同龄人相比,他们的工作经验和阅历都有欠缺,会造成一种社会不适感,这势必影响到年轻馆员的幸福指数。
高校图书馆年轻馆员幸福指数偏低已经极大地影响了年轻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相关部门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以提升高校图书馆年轻馆员幸福指数,使高校图书馆事业顺利发展。
职业的社会地位,取决于它的经济地位和职业声望,同时,也决定了该职业的吸引力和从事本职业人员的社会地位。一方面,高校应同等对待图书馆与院系,让图书馆也能引进优秀人才,从而带动图书馆的整体提升。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要经常邀请领导参观图书馆,使他们了解图书馆发展对高校内涵提升的积极意义,增强高校对图书馆的重视,在职称评定、薪酬待遇、福利保障等方面缩小年轻馆员与院系教师、行政人员之间的差距。高校图书馆年轻馆员的待遇和地位得到提升,会使年轻馆员增强职业自豪感,从而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
当前,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用户的信息需求和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发生了变化,给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方式带来严重冲击。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应对,可利用年轻馆员接受新知识快、数字化和网络化技能容易上手的特点,结合本馆实际,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在高校建设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在日常的信息服务和工作中,年轻馆员可与院系师生合作,切实做好为教学科研服务。图书馆年轻馆员与院系师生合作开展服务,容易缩小年轻馆员自身素质和工作环境之间的差距,减少年轻馆员的焦虑感和差距感,并能在服务工作中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
年轻馆员的年龄、精力、适应能力强等诸多优势使其成为图书馆事业的主力军。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对年轻馆员的能力培养,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培训机会。首先,高校图书馆管理层应建立相关培训机制。对于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年轻馆员鼓励其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对于新入馆的年轻馆员,实行老馆员带新馆员的传帮带培训制度;对于一些能力有所不足的年轻馆员,可以实行轮岗制。其次,高校图书馆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如外出进修学习、参加研讨会、举办学术讲座、建立“馆员学习网”等。通过学习培训,年轻馆员感觉到图书馆对她们的重视、关心、认同,在工作中获得成长与发展的机会,他们会更加热爱、关心、忠于图书馆事业,工作能动性得到有效发挥,无形中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指数。
人的潜能的发挥需要激励。图书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调动年轻馆员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能,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一是高校图书馆可借鉴国内外优秀图书馆管理经验,建立有效的薪酬管理机制激励年轻馆员。图书馆领导根据年轻馆员具体工作表现和业绩确定薪酬,实现多劳多得。二是对于工作业绩突出的年轻馆员,可以为其提供更多的外出培训学习和交流机会。三是在图书馆员的课题申报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对参与科研或撰写论文的年轻馆员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并将科研与年度评优评先挂钩。四是满足年轻馆员的荣誉感,在学校评优评先和岗位调整时优先考虑优秀的年轻馆员。通过这些激励措施,年轻馆员的潜能得到激发,幸福感增强,最终实现个人与高校图书馆的双赢。
幸福是自身的一种心理体验。进行心理调适,缓解年轻馆员的压力,需要高校图书馆和年轻馆员双方的努力。首先,高校图书馆领导应深入基层,关心爱护年轻馆员的工作、学习、家庭与生活,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在一个和谐、理解、向上的良好氛围中工作,自己的努力工作能够得到领导的认可。其次,在做好日常工作之余,图书馆应多开展一些有益馆员身心健康的活动,不仅能促进领导与馆员之间、馆员与同事之间的交流与友谊,还能消除紧张、抑郁和疲劳感,促进年轻馆员的身心健康,有效地提升幸福感。另外,高校图书馆年轻馆员也需要学会调适自我心理,端正职业认同,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精耕一亩良田”的心态去工作,收获快乐和幸福。
[1] 陈岚,贺梅萍,余玲.积极心理学与图书馆[J].图书情报工作,2008(3):93-96.
[2] 张荣修.企业员工幸福指数的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3(20):96.
[3] 廖利香.高校图书馆人员结构对馆员专业化建设的影响——基于湖南省部分高校图书馆的抽样调查[J].河北科技图苑,2013(6):39-42.
[4] 李佳莹.社会性别理论视域下地方高校图书馆男性馆员的生存状态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2(7):88-92.
[5] 张亚宏.影响图书馆员职业幸福指数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2(1):15-18.
[6] 金立.提高馆员待遇和地位,共建和谐高校图书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4):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