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雯,谢春鸣
(江西农业大学图书馆,江西 南昌 330045)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掀起回顾革命历史、继承发扬革命传统的热潮。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文化建设掀起了一个高潮,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又将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素养教育,不再一味灌输书本知识,更多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观。
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献资源收藏地,是教学与科研的重要辅助部门,一直承担着教育、传播知识和文明的重任,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馆藏的红色文献记载着党的奋斗历史,一个个鲜明的红色人物、一件件红色事迹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大学生通过阅读红色文献,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得到洗礼,红色文献为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数字图书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在高校中,大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思想、行为各方面还不不成熟,加上受社会大环境影响,他们在选择阅读的时候多半带较强的功利性。加上目前大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中很多人以自我为中心,更多考虑个人感受。面对大学生这种状况,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利用红色文献资源加强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活动的多样化,大学生们的生活不再只是象牙塔里单调的读书学习,他们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如上网聊天、旅游等。同时,大学校园中的人际交往也日益成熟,各种聚会、社团活动层出不穷。相比高中生,大学生拥有很多自由时间,但是有些大学生在各种冲击下迷失了人生方向,渐渐地遗忘了自己学习的初衷,不知道如何补充自己精神上的缺失,红色文献备受冷落,未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教育作用。
“浅阅读”是一种浅层次的、以轻松愉悦为目的的阅读。表现为阅读兴趣单一,喜好时尚类、生活类读物等。
笔者对大学生阅读进行过调查,结果表明,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阅读书籍,而根据兴趣爱好进行阅读的学生大多数借阅的是“轻松读物”,如言情、武侠类小说,生活指导类书籍,带有图片、插画的书籍等。这些书语言轻松诙谐,内含图片生动直观,大多数读者阅读这类书籍都是过眼不过脑,大学生的阅读变得越来越娱乐化。但是这样的阅读只能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大学生的浅阅读没有达到提升自身修养和陶冶情操的目的,失去了阅读的本质。另外,还有相当多的学生阅读带有较强的功利性,把阅读视为获取某种利益的捷径。这样的阅读容易使大学生迷失方向,思维钝化。
在现今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们的阅读方式越来越朝向浅阅读发展,是有其原因的。当今社会,信息更新迅速,社会生存竞争压力大,大学生普遍有着沉重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平时的时间主要用来学习专业知识,难以抽出时间静下心来阅读书籍、思考问题。所以只好采用浅阅读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也以此释放自己的各种压力。
另一方面,浅阅读成为学生阅读主流的其中因素在于书籍设计时尚,内容贴近生活、直白易懂,符合年轻人喜好。相比之下,记录中外社会主义国家革命历史时期及革命先烈英勇事迹的红色文献,给学生的直观感受是内容枯燥深奥、年代久远、时代性不强,具有政治说教性质,阻碍了大学生阅读红色文献的积极性。
今天的高校大学生,基本都是在网络及电子产品陪伴下成长起来的,与以往的学生相比,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特别是网络阅读成为当代大学生首选的阅读方式。2012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表明,2011年我国国民综合阅读率达77.6%,数字阅读接触率各项指标继续呈较快增长势头,2011年我国18周岁至70周岁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 (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的接触率高达38.6%,电子书阅读率为16.8%,电子报和电子期刊的阅读率分别为8.2%和5.9%。值得注意的是,有16.0%的网民将“阅读网络书籍、报刊”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
笔者的调查表明,因为阅读习惯而选择传统纸质阅读的大学生超过半数,占主导地位;近三分之一的大学生选择手机阅读;选择网上在线阅读的大学生不足两成。但网络和手机等新阅读载体的普及因其阅读方便、容易获取而越来越受学生们的欢迎。传统红色文献大多仍是传统的印刷形式,难以符合学生的阅读习惯,网络宣传及各种电子阅读形式较少,导致学生接触红色文献的机会较少。
高校图书馆作为全校科研和教学研究的后盾,更多关注于学习资料和科研资料的阅读推广。图书馆贯彻“读者第一”服务理念,根据读者借阅情况和调查问卷购置图书,导致一些畅销的小说类书籍大数量的购买,而能够指引教导学生的红色文献因借阅人数太少,而长期未更新,导致版本过旧。同时,大学生在借阅书籍的时候因为书的年代久远,较破旧而不愿意借阅。这样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另外,高校宣传红色精神力度不够,只有在学雷锋活动、建党90周年等特定的节日里,学生们能了解和学习到红色文化精神,没有形成校园文化氛围,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正能量的书籍都会对他们的成长起着有益的影响。因此,针对大学生的读书现状,作为图书馆人,有责任进行思考,如何引导大学生阅读红色文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图书馆应转变思想,不再坐等读者来图书馆阅读红色文献,而应发挥桥梁作用,与高校其他部门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各项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红色文献。比如利用网络手段进行宣传,开展知识竞答,或是用海报、书评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红色文献。开设红色文献讲座,向读者讲述历史,讲述人物。播放红色影片,让学生从影片中直观的感受革命精神。完善和发展读者协会,充分发挥读者协会的作用,组织对红色文献有兴趣的同学进行交流,分享彼此的读书心得,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红色文献阅读的队伍。
文献宣传是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作为传播知识的阵地,有责任、有义务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文献宣传让学生了解图书馆资源,并引导学生利用资源获取知识,提高自身修养。
图书馆应做好传统的书评引导与推荐工作。设专门馆员引导学生选择红色文献书籍借阅,同时在制定红色文献推荐书目供大学生进行选择。这样既可以使大学生在图书借阅过程中能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的图书,同时也让大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吸取知识获得更多的正能量,有助于他们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传统红色书籍,形式单一,难以符合学生的阅读习惯,而随着电子书的普及,手机浏览电子书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相关手机网站也提供电子书下载服务。图书馆可以将红色文献数字化,并创建相关网站或者与其他大型网站合作,提供红色文献下载服务,使得大学生能够方便地使用手机阅读红色文献,有利于红色文献的推广。
读者长时间注视手机容易视觉疲劳,手机作为移动阅读设备并不能满足读者对数字资源的全部需求。高校图书馆应提供电子书阅读器,并在电子阅读器里设定红色文献专栏,推出电子书阅读器的借阅服务,开展数字资源的移动阅读服务,吸引学生阅读。目前,有图书馆已经提供这方面的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
图书馆还可以建立红色文献数据库,将红色文献资料定期在博客、微博里发布,通过网络及电子手段宣传红色文献,既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又能满足广大读者随时随地、深度阅读数字资源的需求。
把红色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中,这应该成为高校的常规工作,图书馆可以联合多个部门开展多项活动并出台相关制度来保证红色文献阅读的开展,要求学生按照图书馆推荐的红色文献书目挑选图书,在老师指导下阅读,并提交读后感。最后进入电脑系统进行客观题目测试,只有通过测试才能毕业。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精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塑造自己。
红色文献记载着共产党的光辉历史,蕴含着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红色文献犹如一盏盏明灯照亮着学生的成长之路。数字环境带来不是仅仅是人们阅读习惯、阅读心理的改变,更是对高校图书馆文化教育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建立从高校、高校图书馆、馆员到学生自身的一系列措施,改变大学生的浅阅读现状,引导学生热爱红色文献,自主选择红色文献阅读,才能使红色文献产生实质性作用,将精神文化转化成物质力量。
[1] “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初步成果发布[J].传媒,2012(5):79.
[2] 梅洪,李玲.高校红色阅读推广初探——以苏州大学为例[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2(4):63-66.
[3] 刘治超,赵宾,赵海鹏,等.从大学生阅读目的视角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3(9):10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