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当代解读

2014-02-11 16:47杨洋陈佳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

杨洋,陈佳

(南京政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当代解读

杨洋,陈佳

(南京政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物质文明最发达的时代,科技发展迅速,科技异化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影响也愈烈。作为当今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特里·伊格尔顿以积极的态度突破传统的批判思维,凸显文化的当代特征,从高雅到低俗、乌托邦到单向度、精神层面到物质享受三个方面对后现代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伊格尔顿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继承和发展,对我国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伊格尔顿;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

马克思曾经说过,“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但进入21世纪,资本主义的创造力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时代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远远超过了那个时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能力。可以说,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物质文明最发达的时代,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满足,科技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征服自然的能力也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科技带给人们的负面效应和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科技异化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时代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从核武器的威胁和有毒物质到饥饿、贫穷和环境恶化到对地球赖以生存的体系的破坏——凡此种种都是几个世纪以前才开始统治世界的西方工业思想体系所产生的直接后果。”[2]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变化的挑战,特里·伊格尔顿以积极的态度介入,虽然他面对的是马克思主义处于低潮的历史阶段。“实事求是地说,目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已经很少,它已经被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地主义所取代。”[3]他的观点和美国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詹姆逊的观点相似,“‘马克思主义’已经被理解为列宁和苏维埃革命时期泛黄的老照片,而‘后现代主义’则产生的是最豪华的大酒店的想象。”[4]“整个世界的秩序——现代性——正在瓦解,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即将到来(或已经到来)。”[5]伊格尔顿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维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有效性,通过马克思主义的视野维度对后现代主义的进攻展开了强有力的反击,从“一种政治和理论的观点,……来对后现代主义进行批判。”[6]

一、伊格尔顿对后现代文化的剖析

一是高雅到低俗的堕落。传统社会里,文化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宗教媲美。伊格尔顿认为,当宗教的控制力减弱时,文化则作为宗教的“替补”登场。但到了后现代社会,发生了质的变化,一切都与商业和经济发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文化甚至已经受到了经济的控制,成为经济社会的影像。“资本主义商品的生产和消费的内在规律,使得社会的形而上层面与形而下存在不再有距离和界限,大众在一种缺乏历史深度感的能指中徘徊与滑落,甚至彻底陷入消费欲望的狂欢中。”[7]这种特点在后现代文化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受到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影响和市场的制约,为了逢迎大众,降低自身层次和品位,要么拼凑,要么模仿,一切向经济利益看齐,对人文精神的缺失漠不关心。此时的大众文化已不将理性作为自身的基础,而是一种以感性为主,重在追求欲望满足、追求享乐主义的“俗文化”。当今这种文化的欲望目的正在加速泛化。例如所谓的大片,主要是给观众以感官的刺激,看过之后,观众对于情节和人物形象几乎全部忘却,至于现实意义几乎都没有(不过有些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文化已经不是价值观的现实载体,而是获取利润的商业产品,虽然能在瞬间带给人们暂时的感官快感,但却在渐渐地麻木和腐蚀人们的心灵和理想。“大众文化的这种梦幻性特征往往会强化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倾向,用一种虚构的、脱离现实的梦幻境界,虚幻地解决了社会现实中真善美与假丑恶之间的对立,融合了时间的进程与空间距离的分离,为大众提供了一种实现本能欲望和社会认同的梦幻世界。”伊格尔顿针对这种现象强调:“晚期资本主义宣称,如果艺术品是商品,那么商品也总是艺术品。‘艺术’和‘生活’的确近亲繁殖,即,在一个密封的循环里,艺术向已经披上美学的魅力外衣的商品形式看齐。”[8]“在那个历史时期,文化或象征性生产既然与伟大的现代性时代的另一些生产形式相脱离,那么他最终便于后者重新结合并成为总的商品生产的一部分。”[9]大众文化通过人的潜意识来进行渲染,满足人们短暂的精神娱乐的同时培育了人的个体意识,产生“既来之则安之”的顺从心理。大众文化在商业化的同时,将娱乐消遣推向了顶峰,形成消费文化现象,文化变得单调平庸,影响着人们也变得单调平庸,不仅扼杀了文化自身,更是扼杀大众的个性和创造性。正如霍克海默所批判的那样:“文化工业把人当成了类成员,当成了一种实在,今天,正因为每个人都可以代替其他人,所以他才具有人的特性,他是可以相互转变的,是一个复制品。作为一个人,他完全是无价值无意义的。”[10]

二是乌托邦到单向度的现实转变。马尔库塞认为,当今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对人们内心否定性和批判性压制的单向度社会,单向度的人生活在单向度的社会里。在这种后工业文化的社会里,大众文化是导致人们成为单向度的人的主要途径之一。文化向低俗低头,商品属性浓厚,低俗文化与经济利益的诉求实现了社会一体化。“今天的新奇之处是通过消除高雅文化中的对立的、异己的和超越的因素——它们借助高层文化而构成现实的另一种向度——来消除文化和现实之间的对立。清除双向度文化的办法,不是否定和拒斥各种‘文化价值’,而是把它们全部纳入已确立的秩序,并大规模地复制和显示它们。”[11]伊格尔顿在阐述大众文化的本质时也持同样的观点。他反对整体性。“某些激进分子反对过去被他们当作是真实的总体性,而其他人则会把这所有看作是过于激动的、被强迫总体化的头脑的虚构而不予考虑。”在伊格尔顿看来,“一种对于总体性的怀疑,无论是左的还是右的,通常都是完全假冒的。它通常转化成为意味着对某些种类总体性的怀疑和对其他种类总体性的热情认可。某些种类的总体性——监狱、主教、身体、专制主义政治秩序——是可以接受的谈话话题,而其他种类的——生产方式、社会变革、教义体系——则被悄悄地加以管制。”传统社会中社会是包含乌托邦的一个整体性社会,但在后现代社会中,整体性和乌托邦都在消散。同时,他认为大众文化具有不彻底性。大众文化更多的是思想层面上的批判。“在它的后面,存在这样的历史事实,即提供不出什么创造性制度的现成实例。”后现代主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终结了历史,但对未来却没有实现重建的可能。“后现代主义历史终结的思想并没有为我们想象出一个与现在十分不同的前途,那种它奇怪地视作一项值得颂扬的事业的前途。”伊格尔顿认为这种文化将我们置于一个过去都被批判,被解散,已不值得怀念,但目标也不存在,没有未来的尴尬境界。

三是精神层面到物质享受的物质快感追求。在传统社会,一提到文化人们总是会想到高雅的音乐,美丽的绘画,动听的歌剧等等,到了后现代社会,文化则已经完全大众化,以最大满足人们感官娱乐为目的的娱乐性为主,文化和经济的联系呈现前所未有的紧密。“文化的高雅目标与价值屈从于生产过程与市场的逻辑,交换机制主宰人们对文化的接受。”[12]文化已经从激发人们精神的真善美“降落”到受到市场主宰的商品形式。“如今,几乎没有任何高雅文化不是严格地被资本主义的优先权框定。”传统社会的文化肩负着教育的使命,为解放人的自我,使人能与政治公民的身份相符合。“高雅文化很难作为一种物质力量与文化工业的诱惑、一种宗教的偶像或一面国旗相匹敌。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作为崇高的文化很难与作为力比多的满足的文化抗衡。”[13]而“一种商业性文化的有组织的大众文化的第一次出现,这让人觉得对文明价值观的继续存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大众文化并非仅仅是对高雅文化的公然侮辱,因为它破坏了社会生活的整个道德基础。”[14]从形式上看,大众文化不是借助思维,而是凭借观众的感官,是有感觉没思考的试听文化。从内容上看,后现代主义的大众文化看似内容丰富多彩,实则只注重感性刺激。几乎所有的大众文化都离不开感性刺激这个生存基础,感性文化与感性刺激相融合。“道德没有了,审美没有了,剩下的只有与大脑相脱离的感官和与心理相割裂的肉身,于是人的全部精神趣味就凝聚在感官和肉身上。感官与大脑脱离,全部活动就变成对视听觉的刺激,以及各种变着花样的刺激。”[15]大众文化此时剩下的只有自我的快感,伴随着人的欲望的高涨,形成世俗的感性文化氛围。消费文化充斥着人们的所有活动,对生命的存在意义,已经没有必要去思考和批判,因为大众文化在表面上已经没有给予人们思考的余地。

二、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中成长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同时也凸显了它的革命性和战斗性。从诞生时起,马克思主义就已经将自己定位为批判和革命的学说:“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6]马克思主义批判性的时效作用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它属于现代唯物主义体系中的一员。马克思早就捕捉到了“后现代主义”诞生的可能,并加以批判。“马克思生活在工业社会,但他对‘后工业社会’的某些重要特征作了‘准确’的预见。”[17]“对于后现代主义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座从现代走向后现代必经的思想桥梁,是‘不可超越的意义视界’。”同时,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者也一直在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效应性。作为当代最有国际声誉之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伊格尔顿也当仁不让地履行着这个使命。他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遭受重大挫折的原因不单单是苏联解体,整个西方政坛向右转向,传统的工人阶级的缩减,加之后现代主义的冲击等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他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的复苏有着很强的信心。他认为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力,但并不是唯一的:“如果某些尼安德特人式的马克思主义者设想社会改造只有一个代理人(工人阶级),那是一个错误,如果新近流行的后现代主义者设想‘新政治运动’现在已经使这个代理人变成过时的了,那同样是一个错误。”[18]妇女运动者和种族群体虽然能成为可以团结的力量,但却不能代替工人阶级。

伊格尔顿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批判是继承的关系,但二者之间仍有很大的差别。一是批判维度不同。马克思虽然认识到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杂情况,但不得不承认,马克思的批判视角更多地还是集中在对资本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批判,焦点是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伊格尔顿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批判的主题则更加集中在文化的视野,重点在大众文化的商业化批判方面。二是批判的深度不同。马克思主义更多地是集中在资本主义的宏观层面,不仅要推翻资本主义,打破旧世界,更要建立一个新世界。伊格尔顿则是不触动资本主义根本制度的批判,是不彻底的、妥协的批判理论。但我们仍然能从伊格尔顿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中汲取合理内核,对我们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简单理解具有积极的影响影响。伊格尔顿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可说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对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凝聚,从哲学的视角对时代精神进行理论概括。

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看,伊格尔顿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可以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代表了当今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西方社会的批判路线。伊格尔顿等当今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为武器,对后现代主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在实践中能够自我完善。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必然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以伊格尔顿为代表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以一种非传统模式进行解读发展,在很多方面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有所区别,甚至是对立,但不能将其看作是宗教式的学说。俗话说“可以不信但不可不敬”,可以对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批判和否定,但不能忽视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马克思主义多样化的一个缩影,虽然后现代马克思主义不能说是完全正确和科学的,但总体上还是坚持和拥护马克思主义的。

从时代精神上看,伊格尔顿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是结合西方现实的产物。历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我们能够发现,每次革命实践都需要理论的指导,但反过来看也给理论的诞生发展创造了条件。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也同样不能避免。“无论后现代主义出自其他什么地方——‘后工业’社会、对现代性的最终怀疑、先锋派的重新返现、文化的商品化、生气勃勃的新政治力量的出现、关于社会的某些经典思想体系和主题的崩溃——它也是,并且主要是一场政治失败的后果——它不是强行地把这场政治失败遗忘,就是一直把它作为假想的对手进行攻防练习。”[19]如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前进的步伐引起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破裂,异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文化危机凸显出来逐渐成为人们的关注点,由这点可以看出,伊格尔顿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拓展与加深。但伊格尔顿并没有将后现代主义一棒子打死,认为其一无是处,他也看到了后现代主义的积极性。后现代主义“有关种族主义和族兴的特点,有关同一性思想的偏执,有关总体性危险和对他者的恐惧的大量著作:所有这些,连同它对于权利的狡诈的深刻见解,无疑具有相当大的价值。”[20]

三、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几点启示

当前,全球文化冲突激烈,此起彼伏,文化本土化与全球化、普世化和民族化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加,不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本国的文化都已被席卷进了文化消费浪潮,处于不能调和的两难境地,既想享受文化全球化带来的成果,又惧怕对本国文化造成毁灭性的颠覆,我国也不可避免处于这种情境。如何避免资本主义文化的侵袭,坚持发展本国文化,必须坚持以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的精神,确保文化批判。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信奉群体逐渐扩大,有些地区甚至已经呈现后现代社会的形态。相对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受到后现代的影响更大。“后现代文化不断冲击本民族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本民族文化面对市场化步伐不可避免凸显出文化矛盾,这种文化矛盾是由后现代文化的低俗化、单向度、物质化等价值维度所引发的。”[21]如何在这种情况下确保本国文化的主导地位,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注意的问题。

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化的社会,由于不同的分工造成了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差异利益诉求。就文化而言,文化曾经意味着巴赫和巴尔扎克,但现在它已经扩展到海滨文化,警署文化,聋人文化,微软文化,同性恋文化,天空穿越文化等等。”[22]文化的经济价值固然要恪守,但通过文化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则更加重要。要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手,分析后现代主义的本质,消除文化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导向功能。人在生活中的获得都是有选择性和目的性的。特别在现代社会,社会的价值导向都是在国家的层面出现的。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价值理念。其次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凝聚功能。在后现代主义思想中,所有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包括规律等,都是人为的产品,法律和道德被认为是人为的工具,没有任何东西是必然的,也没有任何东西是值得依靠的。这种观点影响着人们感到周围时刻存在着不确定因素,一直保持着不稳定的状态,感到极度的焦虑。消除这种负面的影响,需要从传统民族文化中探求大家认同的共同理想,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凝聚功能。

二要坚持弘扬我国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否认已经出现了后现代文化的某些特征,文化大众化、商品化趋势明显。由于文化自身的厚重性特点,与科技的现实体现效应完全不同。“科技以不断推翻陈说,标新立异而高歌猛进,而文化却不能完全丢掉自己立足期间的历史和传统,相反它步步退却(寻根),不断返回存在的本源去发现生命的意义。”[23]后现代主义作为当今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思潮,在我国的影响将变得越来越大,引起了传统文化超乎寻常的敏感反应。后现代是一种持极端否定态度的理论,导致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交集过少,但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二者的关系,既不能盲目排外,也不能唯命是从。正如伊格尔顿针对发展中国家后现代热所认为的:“如同大多数的第三世界社会那样,摆在今天的中国面前的问题倒不见得是后现代性问题,而是现代性问题。”[24]应对后现代主义的凶猛来潮,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传统,挖掘后现代主义的有利资源。坚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和世界性,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创造出特有的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既要与我国的经济建设相结合,又要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内化到中国的文化中去,实现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推动作用。●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6.

[2](美)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54.

[3]王杰,徐方斌.我的平台是整个世界——特里·伊格尔顿访谈录[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5).

[4](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2.

[5](美)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科尔纳.后现代转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5.

[6][18][19][20](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想[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72,28,151-152.

[7][22]李双套.伊格尔顿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及当代启示[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7.

[8](英)特里·伊格尔顿.资本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J].当代电影,1994,(2).

[9](英)特里·伊格尔顿.文化之战[J].南方文坛,2001,(3).

[10](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 1990.163.

[11](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53.

[12](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20.

[13][14](英)特里·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83,150.

[15]刘士林.变微之音:大众审美中的道德趣味[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68.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17](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66.

[21]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在当代的相遇[J].学术界,2000,(2).

[23]张文彪.试论中国传统文化注视下的后现代主义[J].福建论坛,1996,(5).

[24](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矛盾性[J].国外文学,1996,(2).

Thinking about Terry Eagleton Post-modern Marxist Cultural Criticism Theory and Its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YANG Yang,CHEN Jia

(PLA Nanjing Institute of Politics,Nanjing 210003,China)

The 20th century is the age of the most developed material civilization in human history,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rapidly,alien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common phenomenon,the influence of postmodern culture is increasingly growing.As a famous marxist scholars today,Terry Eagleton,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critical thinking in a positive way,highlight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high to low,utopia to one dimensional,spirit to material comforts of postmodern culture carried on the thorough analysis.Eagleton’s postmodern marxist cultural criticism i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t criticism,to promote Chinese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China has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Terry Eagleton;most-modern Marxism;cultural criticism

D561.5

A

1009-6566(2014)03-0124-05

2014-04-25

杨洋(1989—),男,四川遂宁人,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erry Eagleton’s Ideological Criticism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伊格尔顿的审美和解之梦
后现代主义视阈下的社会越轨事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