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初中生体育兴趣培养的社会因素分析

2014-02-11 13:55:12李红红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体育文化

李红红

(太原市尖草坪区兴华二校,山西太原030027)

体育兴趣是一个力求认识、探究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对体育有兴趣的同学在体育课上,往往表现为比较强的学习欲望,希望了解更多的体育知识,掌握技术技能,且乐意在运动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对体育课毫无兴趣的人,无论内容怎样丰富,方法手段怎样先进,也只能引起他们短暂的学习兴趣,甚至无法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认真听讲。因而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1 影响初中生体育兴趣培养的因素

1.1 教师因素

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决定着体育课程的教学教育方向。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受自身内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与他相关联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个称职的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思想情操,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还必须忠诚和献身于体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且具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善于团结同仁,任劳任怨,精神振奋和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在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要求体育教师具备较全面的知识结构,因为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因此,要求体育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并掌握有关的教学教法知识、人体测量和生理学知识,善于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体育教师的劳动是—种具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劳动,其劳动成果集中体现在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上。由于初中学生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体育基础、个性、爱好等方面的差异,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把体育知识、技能与技术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探求体育知识的兴趣。

1.2 学生因素

初中学生正处于少年前期。由于青春期发育,身体形态和机能迅速发生变化,运动系统功能日趋增强,神经系统的分析综合能力明显提高,肺活量小,循环系统泵血功能较低差,在运动过程中,易感疲劳。受家庭影响学生对体育的喜好程度不同,大多数学生谨记家长之言:“上体育干啥?吃苦受累。”从年度体检情况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的体质状况大多属中下等水平,而他们的主观意识受父辈影响,根本认识不到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强壮体魄,在他们的心理上也发生一系列变化:人际关系复杂化,如女生不好意思和男生一起活动,而男生又不愿意在女生面前表现自己;抽象思维和独立进行学习的能力增强,但仍有其依赖性存在;认识水平低,控制自己的能力弱等等,因而初中生具有高度的兴奋性,虚荣心和爱闹的特点,他们渴望得到自我肯定及别人的尊重和理解。运动场上的动态因素,决定了参与者有成功也有失败,学生往往只看到失败,从而阻滞体育兴趣的发展。

1.3 场地器材因素

场地器材设备是体育教学运用的工具,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需要进行选择使用,不能带有主观随意性。目前,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经费都很有限。场地器材设备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使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运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主要是徒手操,达标内容或篮球、足球),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使得学生不能在自己喜欢的项目中得到成功的情绪体验,对体育锻炼的再认识形成障碍,久而久之,失去对体育的好奇和兴趣。

1.4 社会环境条件因素

社会环境条件因素主要是家庭环境的影响。由于独生子女增多,家庭对他们的呵护多了,而对他们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少了,学生怕苦怕累的思想比较普遍,对一定负荷强度的运动量,往往表现出冷漠的态度,继而演变成对体育的不感兴趣,尽管各级教育部门一再强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节假日不给子女休息时间,让他们参加形式各异的辅导班、强化班,导致学生作业量较多,睡眠不足,近视率高,身体素质下降。至于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家长们大多嗤之以鼻,一概不予支持。

2 创设学校体育文化环境

体育文化环境是人的特定体育文化心理形成的土壤。所谓体育文化心理是指人们的体育思维方式或认识结构及相伴而存的情感、兴趣、爱好和态度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倾向。不同的社会条件和体育文化历史背景以及地域、地理等环境因素,对人的体育文化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学生的体育文化心理是在一定的体育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家庭、学校、体育交往关系,大众体育传播媒介等社会环境条件都在向每个学生传递和宣传着文化意识和体育观念,影响学生的体育文化心理的形成和定型。

从大文化环境看,创建学校体育文化环境,绝不是哪个部门的任务,而是全校共同的责任。如果一个学校的领导不重视体育,各科任老师也一再给学生灌输主副科的思想,凭你体育教师怎么费心尽力,是无法与学校的体育环境氛围相抗衡的,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和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而学校体育环境的整治,体育教学环境的布置,体育教师优美的身姿,优雅的风度,文明的语言等时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生体育视野的开阔,体育信息量的增大,无疑将增强对学生体育文化心理的形成。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分析了影响初中生体育兴趣培养的因素,我们不难看出:创设学校体育文化环境,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改善教学条件都可以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其中,教师的综合素质起着关键性作用。

2.1 优化课堂教学气氛 体育课堂教学气氛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相对稳定的集体情绪状态,在实现课堂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会进行频繁的交往互动,互动时每个个体本身都带有感情色彩,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个体之间的情绪、情感互相交流,互相感染造成了心理上的共振,情感上的共鸣,个体的情绪表现一致,成为一种团体的环境压力,对每个成员产生影响,并持续一段时间。体育课堂教学气氛的优化可以发挥其动力、愉悦和调节的作用,使集体的情绪处于适度兴奋状态,学练效果达到最优化。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恰当的教学组织,对整个课堂的学生情绪进行有效地调节。教师要在观察学生思维、情绪、行为变化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进度、课的部分、场地器材等情况,恰当地进行示范、讲解、组织或调整练习的方式方法,如变换场地器材的布置,适时地展开提问、讨论、游戏、比赛等教学活动,并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哨音等手段调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情绪。

2.2 倡导启发式教学 体育教学方法是实现体育教育和教学目的、任务所采用的方式、途径和手段的总称。它在实现体育教学任务和目标中起着桥梁和中介作用,启发式教学是现代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它是针对传统注入式教学而言的,是在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同时,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锻炼兴趣,发挥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能力及创新思维的体育教学。它表现出的是一种思想,在其运行过程中,从激发学习动机出发,注意培养学习兴趣,使其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这并不意味着降低教师的主导地位,只是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整体上看,注入式教学所侧重的是问题的结论,即体育教师都是通过向学生传授和示范得到一个结论,希望学生懂得和学会这—结论;而启发式教学所注重的不只是结论的本身,而且还有结论所形成的方法和思路。这就要求教学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把学问、思辩、练习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发展学生体力、智力、心理等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既动脑又动手,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2.3 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体育课的教学始于体育课的组织工作,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作业条件等基本情况,为实现课的任务,采取各种组织措施,否则它直接影响体育课的效果。

初中学生以兴趣为取向参加体育学习的动机占有优势,对自己感兴感的内容愿意参加并付出较多的时间和努力,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就不愿意参加,付出的努力较少。且学生的各个器官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如他们的最大通气量,最大吸氧量及负氧债能力都小于成人;再加上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注意到体育学习的价值意义,全身心的参加每一项体育活动;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对不同项目的兴趣爱好,安排一些符合他们兴趣的活动内容,使他们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得以保持,并注意遵循循序渐进和区别对待的原则,贯彻自觉积极性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善于启发学生,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根据学生的体质状况,可将其分成基本组和准备组,抓住学生不甘落后,力求上进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促进学生积极锻炼。

3 结语

在教学实际中,面对器材短缺的情况,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求助。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清经费支持,以购置教学必需器材,改善教学条件。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调动师生的才智,自制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器材,以解决上课器材不够使用的问题。如结合教学的需要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引导学生自制接力棒、体操棍、武术剑、木哑铃等,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方便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并教给学生自制器材的保管修补方法,提醒他们在课前准备好所需器具,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场地布置上不断变化,推陈出新,使学生不断感到有新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马启伟,等.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 高风华,吴晓农.体育教学应唤起学生主体意识[J].中国学校体育,2000(3).

[3] 孙玉波.弘扬学生主体性的几点认识与做法[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1999(2).

[4] 武顺俭,赵根全.启发式教学在体育课中的应用与探讨[J].中国学校体育,2000(2).

[5] 王正树.试论学校体育文化环境对学生文化心理的影响[J].中国学校体育,2000(3).

[6] 陶宽,沈俊.环境因素对体育教师实施素质的影响[J].中国学校体育,2001(4).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体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谁远谁近?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6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31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
体育师友(2011年1期)2011-03-20 15: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