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国良+吴元浩
观赏古陶瓷器,就是解读一部文化史。古陶瓷的器型和器表装饰上的一些非语言符号,可以给我们明确的断代提示。其中具象的物体是可以用自然语言和文字表述的,但是表象的变化,绝非用文字描述能够说得明白。识别这个符号系统需要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指叩、掂量等方法,通过这些识别方法获得的提示,也是提供给我们作出鉴定结论的客观依据。如果我们把陶瓷器比喻为一件旗袍的话,那么这陶瓷的胎,就是这件旗袍的面料;器型,就是旗袍的款式;器表装饰就是旗袍的颜色和图案花纹。旗袍是从历史上满族妇女穿的长袍演变而来,清末以降,随着西方文明的进入,长袍款式逐渐发生变化,形成了现代的旗袍。这种变化的动力来源于追求时尚的审美观,而陶瓷器的变化也是如此,受时风影响愈深愈显。一件陶瓷器就是一个综合信息载体,承载着一些很难用语言交流说清楚的内容。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一,器型。器型的演变是一门学问,在考古学叫“类型学”。器型的型态变化是可以用语言叙述的,但是它的神态变化,比如丰满、深厚、古朴、柔和、圆润等,是对一件器物与其他朝代器型相比较而得出的结论,这就需要经验的积累和比较。二,装饰。器表装饰指的是在成型的瓷胎坯体上采用刻画、印纹、堆塑等技法或再涂上不同的颜色釉,在“面料”上直接进行的装饰;一种是“色釉”品种,是指在“面料”成型以后,用含有金属氧化物呈色剂的釉料,对“面料”表面进行“染色”;一种是“彩绘”品种,是指在成型的瓷胎坯体或经过高温烧成的瓷器表面上,用含有金属氧化物的矿物彩料的绘画装饰。所有的装饰必有其含义,意态呈现的,恰恰是文化属性,是不同历史阶段所表现的文化内容。三,色差。器表都有色,各类器表装饰颜色会有差异,同一时期的相同产品,都会呈现不同的色差。陶瓷器的呈色是可以用语言来描述的,哪怕是细微的差异,都可以进行化学分析。表象的变化,例如不同的使用环境、不同地区的窑场、出土的、海捞的、外销回流的商品、家传的等等,它们各自形成的“色差”,呈现给我们视觉系统的是不同的识别符号,有的就很难用自然语言来说明。四,色泽。色泽的“色”反映的是颜色,“泽”反映的是亮度。色是光作用于物体反射,通过视觉产生的印象;泽是光作用物体的亮度。同一件物体由于摆放的位置不同,都会在颜色和亮度上发生变化。还有缺陷等要素,或带有偶然性,或带历史性,都需要符号的提示才能加以识别。所以我们主动去探察这些非语言符号所提示的内涵,就是要将这些看似独立但却相互关联的信息梳理清楚,熟悉它们之间非语言符号表达的内容,了解它们自己叙述的故事。
掌握陶瓷非语言符号的内涵,会带给我们三个方面的好处:
一是帮助断代。一件陶瓷器所反映的非语言符号信息,一经掌握了它们的真实内容,所做出的结论都应该是真实的、靠得住的结论。这些信息的好处在于,已给了你明确的断代指向。对这些信息必须谙熟于此,娴熟于心,学习识别非语言符号的过程,就是学会掌握鉴定方法最重要的途径。二是帮助识货。识货就是要“搞明白”,只有“搞明白”,才敢买、敢收藏。这些信息会告诉你一件器物的收藏价值在哪里。三是有助于提高欣赏能力。正因为陶瓷器上的非语言符号,更能反映丰富的历史文化与完美形式的审美价值,从中体会出并获得这些丰富多彩的视觉享受,这就是欣赏。而摆在我们面前的关键是,要去探察然后读懂那些符号的真实含义。
我们耗费数年时间撰写了《陶瓷考辨览要——742件实样非语言符号图解》(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一书,就是希望从陶瓷非语言符号入手,试图解读中华文明的未解之谜。
信息
清代皇室珐琅器杭州首展
15日至春节期间,近百件中国清代皇室及民间珐琅精品在杭州亮相。珐琅又称“佛郎”、“法蓝”。在中国,珐琅器分为两种:一是源自波斯的铜胎掐丝珐琅,约在蒙元时期传至中国,明代开始大量烧制,并于景泰年间达到了一个高峰,后世称其为“景泰蓝”。此后,景泰蓝就成了铜胎掐丝珐琅器的代称;另一种是来自欧洲的画珐琅工艺,它在清康熙年间从广州口岸传入中国,并达到顶峰。endprint